海底兩萬裡驚現神秘巨獸,克蘇魯式恐怖,全程緊張到窒息!

2020-12-07 迷影映畫

1926年,美國奇幻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發表了一篇名為《克蘇魯的呼喚》的短篇小說。

小說講述了男主角從去世的叔叔的遺物中,發現了一些詭異恐怖的線索。

隨著對真相調查的不斷深入,主人公逐漸發現隱藏在背後的神秘存在與恐怖秘密。被封印在海底的舊日支配者克蘇魯即將甦醒,而此時世界各地也開始發生各種神秘事件……

儘管在當時這部小說反響只是一般,只是讓洛夫克拉夫特賺取了一筆微博的稿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體系卻開枝散葉,並逐漸成為歐美恐怖文化領域的一門顯學。

近一個世紀以來,克蘇魯藉助小說、影視、遊戲、動漫等作品進入美國流行文化。

憑藉其自帶的神秘和恐怖屬性,以及完整的怪物體系設定,而逐漸形成了大量的受眾群體。

事實上你目所能及的很多流行文化,都是克蘇魯文化輻射出的後裔。

諸如:

遊戲領域的《魔獸世界》、《輻射》,乃至近年的《血源詛咒》;

電影方面,《異形》、史蒂芬 ·金的《迷霧》、反類型電影《林中小屋》;

美劇《科洛弗檔案》、《怪奇物語》等等。

雖然克蘇魯衍生的影視作品相當之多,但直接改編自洛氏小說的影視作品卻並不多。

影響力比較大的是恐怖大師約翰 · 卡朋特執導的《瘋狂山脈》和《怪形》。

可以說,長期以來,有關克蘇魯的電影大多不慍不火,從未在熒幕上大放異彩。

不過,這並不能影響好萊塢對於克蘇魯這種流行文化IP的惦記。

今天迷影君要推薦的就是一部今年剛剛上映的克蘇魯題材怪獸電影——

《深海異獸》

Underwater

這是20世紀福斯在被迪士尼收購前,發行的最後一部電影。

由於趕上百年一遇的收購事件,影片的上線日期一再跳票,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

導演威廉·尤班克,主演是當紅女星「小K」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說起小K,很多人一想到她估計還是會首先想起「暮光女"。

但其實這些年來她嘗試過的角色類型不在少數,選片也基本是商業、文藝兩手抓。

曾和李安合作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去年又演了《霹靂嬌娃》這樣的商業片。

而在《深海異獸》中,小K又一次顛覆自我。

留著短髮寸頭,飾演一位幹練勇敢的女科學家。

影片的故事很像是海底版《異形》,但又加入了很強烈的克蘇魯色彩。

故事設定在馬裡亞納海溝,這裡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最深處超過萬米。

這裡的深淵,令探險者望而生畏,人類也對其知之甚少。

一家能源公司在這裡設立了一座名為「克卜勒」海底鑽井平臺,女主小K就是克卜勒站的機械工程師。

電影一開始就藉由女主角之口,描述自己已經跟隨勘探隊,在深海工作多時。

長期的海底生活,孤獨而又壓抑,讓人透不過氣。

然而就在這種語調平靜的講述中,災難突然發生了!

一場海底地震突然爆發,基地建築瞬間崩塌。

水流因為海底高壓,瞬間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湧入鑽井內,並頻頻引發爆炸。

在一片混亂之中,女主角經過艱難的自救和搜索,最終和另外5名倖存者匯合。

其中包括文森特·卡索飾演的隊長老盧。

通過檢查發現,克卜勒站的熱核反應堆極不穩定,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而克卜勒站的逃生艙已經用盡、潛艇也因為海震損毀。

更糟糕的是,無線電通訊也中斷了,眾人似乎陷入了死局。

關鍵時刻,隊長做出了一個冒險的決定——

如果大家想要活命,就必須在核心熔毀、引發爆炸前回到海面。

但此時,站內的潛艇和逃生艙都已被海震摧毀,怎麼辦?

隊長想到了一個萬不得已的辦法——

他讓所有人穿上深潛裝,順著隧道走到1.6公裡以外的「羅巴克」站。

在隧道中間,他們還會經過一個中轉站。

如果遇到意外,可以在那裡補充氧氣或是調整策略。

深處萬米之深的海底,壓力可達一千多大氣壓。

在如此之大的氣壓之下,毫無保護的人類會瞬間被擠成泡沫。

再加上深海沒有任何光源,是否存在其他的未知危險,隊員們一無所知。

雖然前路難測,但眾人為了求生,只得趕往「羅巴克」站。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海底徒步」就這樣開始了。

因為裝備限制,他們必須克服缺氧危機,還有時不時到來的餘震。

然而這一路上真正危險的,卻是來自黑暗深淵中的某種恐怖生物的襲擊。

似乎某種前所未見的深海掠食者已被喚醒,並將他們當作獵物般的追擊扑殺…

作為一部怪獸題材電影,必須承認,這部《深海異獸》的整體水準可以說相當平庸。

影片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過於模式化的劇情,人設塑造也非常淡薄,整體也缺乏懸念。

畢竟這種密閉空間下的怪獸題材電影屢見不鮮,所以基本看到開頭就可以猜到結尾。

主角們全程都只顧著逃生,整個故事並非人獸之間的對抗,而是重點刻畫逃離的過程。

個人英雄主義貫穿了全片,在如此危險的恐懼之下,每一個角色都是聖人。

沒有任何人表達出哪怕一絲人性的自私和醜陋,讓故事變得過於平淡,缺乏波折衝突。

此外,導演加入了女性主義色彩,這從小K本人偏中性化的造型就能看得出來。

她在最後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形式,引爆整個鑽井平臺幫助隊友遠離怪物。

但因為前期角色塑造比較單薄,導致人物心理弧光不夠,最終的英勇犧牲也沒有達到應有的煽情效果。

除了劇情上的問題外——

觀眾最期待的怪物場面和殺戮戲份,在片中也明顯分量不足。

真正看到怪物以及跟怪物交手的戲份並不多,而以全景出現的只有幼體怪物。

更多時候,深海巨獸都是籠罩了黑暗陰影中,以神出鬼沒的方式突然嚇人。

僅有幾個鏡頭瞥見其全貌,未免讓觀眾難以興奮。

雖然影片投資高達9000萬美金,但真正的怪獸鏡頭沒幾個,完全看不出導演把錢花在哪裡了。

說了這麼多缺點,估計有人以為我是在批評這部電影。

實際上恰恰相反。

但是,影片的這些缺點並不妨礙我喜歡這部電影,而且我個人認為——

這部《深海異獸》是近幾年來最好的克蘇魯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必須了解一下克蘇魯作品的兩個核心概念:

對未知的恐懼和對人類自我毀滅的悲觀思考。

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自於未知。

所以,克蘇魯神話的恐怖核心往往來自完全超出人類理解之外的奇異生物,它們是如此的離奇怪誕、前所未聞,以至於你需要用你的想像力去填充創作者沒有表現出來的部分。

這就決定了克蘇魯作品的基本風格:

你知道有怪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被攻擊,也不知道怪物是什麼。

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整個過程被恐懼支配,但是恐懼緣由又並非是怪物。

站在這個角度,我們再回看電影,會發覺——

影片始終籠罩在一種未知的恐懼氛圍當中。

電影開場序幕就用用剪報式的片頭概述前因後果,並用暗藍色調和低沉壓抑的配樂營造氣氛:「工人失蹤」、「深海物種」、「不明爆炸」這些關鍵詞,都在不斷加重影片的神秘感。

影片開始之後,導演先是通過大量的鏡頭細節來展示,主角團隊海底生活的壓抑。

錯綜安靜的走道,逼仄狹窄的走廊,常年見不到工作人員以外的活物。

身處這種與世隔絕而又暗無天日的環境中,會有一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天然的焦慮感會自然而生。

比起對異獸的恐懼感,導演更想表現出的是一種人類對於深海的恐懼感。

整部電影精彩之處就是主角們穿越海底行走的場景。

在微量的光線下一路上緩慢前行,不僅要面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和深海的幽閉恐懼,

還有神出鬼沒的攻擊他們,讓人看得全程腎上腺素緊繃。

這種壓抑窒息的恐怖氛圍,也通過影片結尾的一個反轉被推到極致——

當女主一行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戰勝海獸之母,打算逃出生天的時候。

他們才發現真正的大boss,其實才剛剛從睡夢中醒來。

它是一個克蘇魯式的沉默巨獸,動一動身子就能翻江倒海。

它醒來並不是為了殺死人類,或許它根本沒有意識到主角們的存在。

但它像山峰一樣的恐怖身型已經是種赤裸裸的威脅,站在它面前就讓人感覺如陷深淵。

這個結尾的設計,可以說是充滿了克蘇魯式怪談的味道。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怪獸之所以會從深海醒來,其實源自於人類對於海洋的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提到的幾個海底鑽井站「克卜勒」、「謝潑德」和「羅巴克」,無一例外都是以天文學家或太空人的名字命名的,象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未知領域的探索。

而這也無疑也貼合了洛夫克拉夫特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終貫穿如一的主題:

科學禁區。

洛夫克拉夫特在自己的小說中反覆提及人類的自我毀滅,這種毀滅來自於人類對未知領域的無限探索。

在小說《克蘇魯的呼喚》開篇,就有這樣的表述:

人類的思維無法將已知的事物相互關聯起來。我認為,這是這世上最仁慈的事情了。我們居住在一座名為無知的平靜小島上,而小島的周圍是浩瀚無垠的幽暗海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應當揚帆遠航。科學正循著各自的方向發展延伸,迄今尚未傷害到我們;可有朝一日,當這些相互分離的知識被拼湊到一起,展現出真實世界的駭人圖景,我們便會在這種啟示前陷入瘋狂,或者逃出致命的光明,躲進一個平靜、安寧的黑暗新世紀。

所以在克蘇魯世界當中——

對未知的探索,註定會引發一場失控的災難。

人類貪婪地掠奪大自然的資源,大自然也必然作出反撲,所以異獸有如此壓倒性的強勢。

從這些層面來看,影片還是非常有克蘇魯內味兒的。

此外,作為一部恐怖片,影片在視聽層面還是相當值得稱道的。

這類深海電影,實際上非常適合IMAX的大銀幕觀看,可惜國內無緣上映。

如果你也是克蘇魯愛好者,那麼此片絕對不能錯過!

相關焦點

  • 深海版《異形》,全程緊張到窒息
    2012年時,卡神駕駛單人深潛艇下潛到了10898米的海淵,不僅為科學研究搜集了樣本,還拍攝到了珍貴的影像素材。而馬裡亞納海溝,作為地球上對人類而言最陌生的一片領域,可以看作是黑暗神秘、恐怖深邃的代名詞。然而,在片中設定的未來,人類已經將能源產業開發到了最深的海底。
  • 《海底兩萬裡》海底比天空還神秘
    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就不得不提這部由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海底兩萬裡》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誌文章。
  • 海底兩萬裡,神秘知多少
    《海底兩萬裡》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小說,帶有一種神秘色彩,而且充滿著刺激。對於海洋生物不熟悉的人,無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很慚愧的是,我看完之後居然沒有記住什麼生物學知識哈。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尼莫船長的神秘莫測和博學多知,狂熱的分熱學家康塞爾腦袋裡的無窮無盡的生物學知識,還有魚叉手加拿大人尼德·蘭那種對肉食的偏愛。對於博物學家阿克納斯反而沒有什麼印象,或許他作為敘述人的身份反而衝淡了他本身的個性光彩。此書主要講述的是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獨角鯨的大怪物,阿克納斯教授及其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
  • 看過經典之作《海底兩萬裡》嗎?
    提到《海底兩萬裡》,很多朋友們會說,這是一部電影吧?是的,是一部電影,同時也是一部著名小說。影片《海底兩萬裡》是由理察·弗萊徹執導的冒險片,詹姆斯·梅森和保羅·盧卡斯主演,改編於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同名小說,於1954年在美國上映,1955年該影片拿下四項奧斯卡大獎。
  • 《海底兩萬裡》為什麼被世人所追捧
    《海底兩萬裡》為什麼被世人所追捧,而且成了中小學核心閱讀的書籍之一呢?阿龍納斯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用打撈到海底沉船的財寶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鬥爭。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得意逃脫的阿龍納斯,才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於世。凡爾納淵博的知識,無可倫比的才華與學識,讓我們佩服。這部作品中包含了科學、地理、歷史、文化、地質學、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知識。凡爾納通過阿龍納斯先生的僕人告訴我們海洋的知識,海洋裡的奧妙。
  • 海底兩萬裡 科幻經典解讀
    在本欄目中,我們將在每篇5分鐘的閱讀時間裡,用最短的時間概括一篇經典科幻小說的內容,並對其進行深入解讀。讀者們可以在這個欄目中,了解到科幻基本的歷史,了解到那些最優秀的科幻作品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小說與所誕生的時代究竟有什麼關係。
  • 適合學生閱讀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是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儒勒·嘉布希勒·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儒勒·嘉布希勒·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並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 《從地球到月球》 《環繞月球》 《八十天環遊地球》 《氣球上的五星期》 《徵服者羅比爾》 《太陽系歷險記》 《地心遊記》 《烽火島》 《多瑙河領航員》等。
  • 《海底兩萬裡》小說式的海洋百科全書
    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地心遊記》、《氣球上五星期》、《環遊世界八十天》等著名書籍。上周我們分享了他名篇佳作之首《海底兩萬裡》的故事梗概,今天咱們繼續介紹這部作品。
  • 《海底兩萬裡》——中考必考名著讀書筆記
    今天把《海底兩萬裡》讀完了,真的是非常精彩,語言生動,讀起來特別有意思。海底兩萬裡,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作品。如果要我給大家分享這本書的話,我想我會講以下內容:一、關於作者凡爾納是法國小說家,他一生創作104部作品,代表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八十天環遊地球》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和《海底兩萬裡》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凡爾納也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 《潛艇總動員》發布「海底兩萬裡」海報
    即將於6月1日上映的動畫電影《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今日發布了一款「海底兩萬裡」版海報。小潛艇阿力領銜的探險小分隊,分別以不同的姿態圍繞在地球周圍。作為「潛艇」系列的第六部動畫作品,《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在影迷們的期待下,終於在六一檔與大家見面。影片憑藉全新創作的故事內容和寓教於樂的主題,打響了「過六一 看潛艇」的口號。
  • 《潛艇總動員》定檔6.1 「海底兩萬裡」冒險開啟
    《潛艇總動員》定檔6.1 「海底兩萬裡」冒險開啟 《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發布先導預告和海報,並宣布將於6月1日全國上映。「潛艇」系列動畫電影曾五年蟬聯同檔期國產動畫票房冠軍,此番強勢回歸兒童節檔期,全新的海底冒險故事讓小朋友們備受期待。本片講述了小潛艇阿力、貝貝和小夥伴們為了找回失蹤的「珍寶」,揭開海怪的真面目,展開了一段驚險、刺激的「海底兩萬裡」冒險之旅。
  • 備考2019:《海底兩萬裡》考點匯總
    1、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的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2、 《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第三部是《神秘島》。   3、 《海底兩萬裡》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
  • 海底兩萬裡!深海的誘惑和恐懼
    幽暗的環境、神秘的動物、寂靜的空間,海洋深處的幽靜和黑暗,讓人們對於這個話題念念不忘。對於過去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類對於海底就有了各種無盡的幻想,相信大部分人對於海底的第一次了解都是來自於《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而同時人類對於深海的未知與黑暗產生的恐懼,也造就了克蘇魯的神話。
  • 凡爾納三部曲之一,海底兩萬裡了解一下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
  • 初中語文名著匯總|《海底兩萬裡》
    《 海底兩萬裡》   Part 1   主要內容   作者概況   儒勒-凡爾納(法國)   故事梗概   《海底兩萬裡》(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
  • 七年級下冊名著閱讀:《海底兩萬裡》複習要點
    「鸚鵡螺號」在太平洋裡潛行。教授透過玻璃窗,一路觀賞著光怪陸離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經克利斯波島時,尼摩派人送來紙條,邀請他們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獵。  潛艇到達加裡曼丹附近時,食品告缺。教授他們三人決定上岸尋找蔬菜和野味。結果受到土著人的襲擊。  潛艇駛入印度洋,在斯裡蘭卡附近,尼摩邀請教授他們到海底參觀採珠場。結果尼摩救了被鯊魚襲擊的採珠人。
  • 漫談《海底兩萬裡》,科幻設定與後世文化
    一、關於船長和鸚鵡螺號《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於1869年~1870年間完成的科幻作品,講述了作為法國博物學家的「我」和兩位夥伴意外登上了尼莫船長指揮的強大的潛艇「鸚鵡螺號」,然後跟隨船長週遊海底世界數萬裡的故事。
  • 海底兩萬裡到底有多遠?
    凡爾納的經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大概是無數人的童年記憶,翻閱紙書搭乘「鸚鵡螺號」跟隨尼摩艇長前往深海旅行,遨遊在奇異海底,令人感到神奇又欣喜。你曾經有沒有思考過海底兩萬裡到底有多遠? 其實小說中的長度單位「裡」是法國歷史上的古裡,長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有古驛裡、古陸裡和古海裡之分。
  • 海底冒險《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定檔6月1日
    今日,由環球數碼、鑫嶽影視聯合出品,鑫嶽影視獨家宣發的海底奇幻冒險動畫電影《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發布先導預告和海報,並宣布將於6月1日全國上映。「潛艇」系列動畫電影曾五年蟬聯同檔期國產動畫票房冠軍,此番強勢回歸兒童節檔期,全新的海底冒險故事讓小朋友們備受期待。本片講述了小潛艇阿力、貝貝和小夥伴們為了找回失蹤的「珍寶」,揭開海怪的真面目,展開了一段驚險、刺激的「海底兩萬裡」冒險之旅。
  • 幻書啟世錄諾提拉斯技能介紹 海底兩萬裡玩法攻略
    下面大家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位輔助輸出集於一體的《海底兩萬裡》諾提拉斯吧。太長不看版:《海底兩萬裡》諾提拉斯的優點:大範圍的傷害,完美副C,PVE強勢,輔助能力極強。技能方面:諾提拉斯的普通攻擊是小範圍傷害,大招書界技能「洋流匯聚之渦」可以對大範圍的敵方角色造成傷害,並對主目標追加額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