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忘憂茶鋪張紫葉原創,如有抄襲,舉報到底)
鳳凰單樅旗下品種眾多,有芝蘭香、蜜蘭香、南姜香、姜花香、竹葉、鋸朵仔、鴨屎香、宋種等等。
如果真的要一一列出來,這一篇文章裡會出現的名字大概比之前專門寫茶葉名字那一篇還要多。
整個鳳凰單樅品系約有上百種。
鳳凰單樅第一人黃柏梓老先生為了寫一本關於鳳凰茶的書,在茶山上泡了四十年,終於寫出了一本《中國鳳凰茶》。
據說,為了出書借的貸款,在書出版後三個月便還清了。他和他的書,將鳳凰單樅推到了全世界人面前。
黃柏梓老先生曾在自己的書中專門考證過鳳凰單樅的來歷。他認為南宋以前,鳳凰山只有兩個品種的野生茶樹--細葉烏龍和紅茵。
南宋晚期,從紅茵的野茶樹中選育出了鳳凰茶水仙群體種。古人所謂的選育,大概是看來看去,這顆茶樹長得最好,做出來的茶葉也最好喝,所以把茶籽留下,灑在土裡便是了。
茶籽進行的種子繁殖,很容易發生變異,這一群,那一群。不過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罷了。這些發生變異後長成的,各不相同的茶樹,漸漸的便成了一個大家庭,也就是我們說的群體種。
後來鳳凰山的村民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了選擇性扦插,所以鳳凰山一帶,常有一顆大樹周圍圍了一圈小樹的景象。
鳳凰山人一代代傳下來,茶樹做出的茶,味道也各不相同,就像為自家孩子取名一下,這些茶樹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名字。
為自家茶樹命名時,要麼是用茶的香氣,如南姜香、芝蘭香、蜜蘭香,要麼是用茶葉的形狀,比如竹葉、白葉,要麼是根據特徵,比如八仙、宋種。
在同品種茶葉的製作中,又有焙火高低等區別,這就延伸出來各種不同的味道。即使是同樣的制茶師傅、來自同一棵茶樹,同一年份的茶,不同的製作批次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茶。所以,喜歡的味道不可複製。
如果碰到你喜歡的鳳凰單叢,記得囤起來,因為很可能你這輩子都不會再碰到同樣的味道了。
鳳凰單樅的衝泡要點:
沸水衝泡。
投茶快,注水快,出湯更要快,2-3秒即可出湯。
出湯時間長,會造成強烈的苦澀感,而蓋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