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是人類生命中最美麗、最令人動心的體驗之一。
香,芳也
從黍從甘
「黍」表穀物
「甘」表香甜美好
---《說文解字》
每到這個時節,心心念念的總是那一抹濃到化不開的茶香…
溫杯燙盞,投茶注水。
當久違的氣息嫋嫋升起,撲面而來。
期待,變得圓滿。
今日關鍵詞:鳳凰單叢…
每年,茶百科分享的烏崬山高海拔單叢茶,都會吸引一撥又一撥的茶友入「坑」鳳凰單叢。
對於這個足以媲美極品香水的烏龍茶品種,喝到的茶友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香!真香!沒想到茶也能這麼香!
其香,變化豐富,有高有低,有濃有淡,有厚有薄,有持久有短暫,有優雅有豔麗,有銳利有沉鬱,有花香有果香有奇異香......被眾多茶客追捧。
同樣沉醉在這溫柔「香」裡的茶百科人,也已經不記得被問過多少次:鳳凰單叢為什麼這香?加了香精?摻了花瓣?
帶著這個問題,小編帶您踏上鳳凰單叢的茶香之旅!
「香」從何處來?
☆茶樹自身的「品種香」
目前已有眾多研究表明,茶樹品種對茶葉的香型、香氣成分有重要的影響。
不同的品種各自有特別的香,比如肉桂品種的桂皮香、白葉單叢的蜜香、臺灣金萱的奶香,鳳凰單叢茶的蘭香蜜意桂韻......
鳳凰單叢在長期的繁殖和選育過程中,養成了獨特的品種品質,並且形成了千變萬化的香型。
目前,市場上流傳比較廣的鳳凰單叢香型是1996年定義的十大香型:蜜蘭香、桂花香、黃梔香、玉蘭香、夜來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芝蘭香、姜花香。
☆成長環境的「地域香」
粵東地區的鳳凰山,土壤環境是粗晶花崗巖發育成的山地紅地和黃地,有機物含量在1%-2%之間,礦物質含量也多。
以盛產名茶著稱的烏崬山,有「山高高霧蒙蒙,天無三日晴,地五百步平」之稱。尤其是春季,雲霧多,日照短,每座山頭,雲霧繚繞,空氣溼度、日夜溫差也大,利於茶樹生長,且持嫩性高。
海拔、季節、氣候和栽培方式,都影響著香氣物質的種類和含量。
單叢茶品至最後,茶就只是媒介了,通過這個媒介,品味到的一定是它生長的環境,是土地、太陽、雨水、雲霧、生態,即它的「地土香」。
☆ 繁複精巧的「工藝香」
如果說生長在高山上的單叢茶有與生俱來的的好品質,是屬於「天時地利」的話,那麼制茶工藝就是「人和」了。
鳳凰單叢工藝過程極為複雜,工藝中影響香氣成分的有兩個主要部分:一部分是鮮葉經發酵生化過程(水解、降解、化合等)產生的香氣;而另一部分是茶葉後處理時熱化學反應產生的香氣。
其形成,主要集中在「萎凋、做青和烘焙(乾燥)」這三個工序。
鳳凰單叢茶有一句著名的茶諺:「日生香,火生色」。
茶香與日光關係密切,研究已知:天氣良好、適度的陽光曬青,可使鳳凰茶香高幽遠,味醇回甘;未經曬青的鳳凰茶香低、味苦、湯色渾暗。
做青是烏龍茶的「發酵」過程,是形成單叢茶色、香、味品質特色的關鍵環節,關係到成茶香氣的高長或低短。碰青(搖青)和靜置交替進行五至六次(基本上是以五次為標準),耗時十個小時以上。
烘焙(乾燥)是單叢茶加工的最後環節,對茶葉的甘醇度,香氣和茶湯色度的優劣有著重要的影響。
千變萬化的「香」
鳳凰單叢依據成茶的香型命名,是最簡單直觀的命名方式。
與某種香氣近似,就以該香氣稱呼,如盛名遠播的「鴨屎香」,官方學名之所以改為「銀花香」,據說就是因為其香氣類似鳳凰山上的野生金銀花。
但有一點很關鍵,一款茶被歸為某個香型,並不意味著這款茶的香氣就只有這一種。
鳳凰單叢茶的「香」,常常是豐富的,一款茶呈現出如桂似蘭,又像茉莉,又似梔子的香氣,一點也不奇怪。
有研究者曾經採用SDE法提取了6種鳳凰單叢取香氣,共檢測出57種香氣主要成分:其中蜜蘭香17種,芝蘭香27種,夜來香19種,黃枝香13種,玉蘭香32種,杏仁香23種。
高品質單叢茶的香氣,除了類型豐富之外,最讓人驚訝不已的還在於其香氣的多變。
起初,可能是火香、熟果香,然後可能會變為各樣的花香、蜜香,隨著衝泡的時間,它又變成了奶香、甜香......
各種「香」輪番亮相,時而高揚濃烈,時而清新雅致,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融合。
高香,遠不是它的全部
喜歡喝鳳凰單叢的茶客,最初的最初,基本都是被它的高香所吸引。
但茶百科想說的是:「香」只是鳳凰單叢的一個維度,去探究它更多面的特質,你會收穫到更多樣的味蕾體驗。
聞有花香,嗅有山野氣,入口甘醇,過喉滋潤,細膩爽口,回甘明顯,飲後口齒噙香,清心爽神,叢味韻味超絕...
鳳凰單叢茶的魅力,待我們去一一發現和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