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憑什麼在10歲該天真的年紀活出了30歲的成熟懂事

2021-01-12 是寶藏菜菜

「可愛、稚氣、天真、活潑...」這些本該形容孩子的詞語,在這群留守兒童身上早已消失,留給他們最多的就是「懂事」兩個字。

01畫中的家,是他們渴望的港灣

黃曉明採訪其中一個孩子:「你為什麼要畫這樣一個蘋果的屋子呀?」

小女孩回答:「蘋果代表平安,我想和爸爸媽媽住在裡面平平安安。」

「那這個是誰畫的呀?」

「熊貓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寶寶,寧願自己淋溼,也不願讓寶寶淋溼。」

此時,一張乘風破浪的畫吸引了杜海濤的注意,「這個乘風破浪是誰畫的呀?怎麼想到畫這幅畫?」

一個小男孩舉起了手:「把更多人的夢想帶向遠方。」乾脆利落的一句話贏得了姐姐們的掌聲。

而下一個問題,這個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

杜海濤問他:「那在這艘船上,如果只能上小明哥哥或者海濤哥哥一個人,你會帶誰上船呢?」

本以為是個刁鑽的問題,結果小男孩的回答讓人心裡酸了一下:「我下去,讓你們兩個上來。」

這樣的高情商的回答來自一個僅僅幾歲的小男孩。

這下杜海濤慌了,趕忙說:「沒事兒,弟弟你不用下來,我一個人頂三四個人呢,我就不上去了。」

杜海濤說完轉移話題問道:「這個船上都有什麼呀?」

「有餐廳、衛生間、廚房間,跟家一樣。」

原來孩子們用的五彩繽紛的畫筆許下最純真美好的願望,僅僅是希望有一個家。

作為留守兒童,他們對家的渴望是最真摯的。因為常年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心裡多少有這麼一點點落差感,但他們又明白父母是為他們在打拼,所以只能把美好的願望寄托在一幅幅畫上。

02 被迫懂事,讓人心疼

如果說畫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那麼剝奪這群孩子「天真」的就是殘酷的現實。

錄節目前,姐姐們和這群孩子一起吃晚餐。本來應該是姐姐們照顧孩子,不知不覺她們變成了被照顧的那個人。

「姐姐多吃點,很好吃的。」小女孩對寧靜說。

「姐姐。」一個小女孩從遠處拿著一塊西瓜遞給白冰。

看到張含韻拿著紙盒子當盤子,唐可瀅立馬起身:「我去給你拿個盤子。」她用心地擦乾淨盤子遞給張含韻,「一般所有的東西都是我來做的,因為我爺爺去世了。」

而這個小女孩僅僅十歲。

十歲的你在哪裡?是否還在和夥伴嬉戲玩耍,是否還在為爭一顆糖果而吵架?

同樣的10歲,不同的命運。

「老師」「你為什麼老叫我老師,你覺得我像老師是吧。」「叫習慣了」「我知道,明白,平時都老師看著。」

我們小時候父母用最多的時間陪伴我們,而他們不一樣。不知從何開始,叫老師的次數遠遠超過了叫父母的次數。

細微的差別卻差了一個家的溫度。

對於這群常年留守的孩子來說,溫暖來得並不容易。比起收穫溫暖,他們更多的是給予溫暖。

「羨慕你們,每天都有這麼多朋友。」「朋友是自己慢慢長大,然後生活中就會交到越來越多的朋友。你們同樣也一樣,有這麼多的同學在一起。」

從他們眼神裡,你能看到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成熟。而這樣的成熟對於才幾歲的孩子來說,有一點心痛。明明還這麼小卻要努力懂事,在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時候,卻必須活出大人的模樣。

03 留守兒童 值得被關注

說起留守兒童,總是被貼上不好的標籤:性格內向、自卑心理障礙、怨恨父母、喜歡獨處...你可曾想過他們也有很多人依然熱愛生活,近日湖南一個留守女孩靠自己考進北大,成為了全村人的驕傲,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這一次《乘風破浪的姐姐》通過把這些小朋友聲音作為素材融入到歌曲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傳達他們的聲音,讓更多人關注到他們。

其實這群30+的姐姐很多也扮演著媽媽的角色,所以更能體會這群孩子的不易。正是這種共情的力量,更能讓這群不被關注的孩子通過這次機會被看到。

這不就是《姐姐》的節目組通過姐姐們所傳達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嗎?

我們深知鏡頭下展現的僅僅是他們一小部分的生活狀態,而背後的心酸豈止這些。他們本該在肆意玩耍的年紀卻拼命活成大人的模樣,只為遠方的父母少一點點擔心。

這群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願他們能勇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是寶藏菜菜,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情感故事。關注我,一起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懂事的孩子:留守兒童把跨年禮物留給妹妹,因為她是我家人
    (親情的可貴,留守兒童將發的零食留給妹妹,真懂事呀!)暖心故事無處不在,臨近新年一留守兒童的意外舉動不知看哭多少人。不曾想小男孩卻說出「因為她是我家人」這一句沉甸甸的話。老師對男孩的話觸動很大,也就把這件事情拍了下來,她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就能這樣暖心。
  • 寧鄉市溈山鄉九年制學校:為大山留守兒童鋪就全新成長路
    茶藝班學生在進行茶藝表演7月10日早晨7時30分,記者從寧鄉城區出發,來到溈山鄉。「衡嶽之下,山之大者數十,而溈最著」。這裡常年雲遮霧繞、奇峰陡立,但因地勢較高、耕地較少、交通不便、經濟薄弱,青壯年男女皆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較多。
  • 成熟的是天真
    因此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一個人很容易產生「我很成熟」的錯覺。事實上最好的成熟度是天真。天真不是單純的對世界的無知,也不是世故的對立面。這是生命的循環,對世界有洞察力的老人身上可以有童真。天真是起伏之後的選擇,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困惑、憤怒和不情願,他選擇與不愉快的事物和解,回到人類最初的內心。在這一生中,最難觸及的是天真。
  • 【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_留守兒童調查報告_搖籃育兒百科
    有的孩子甚至獨自留在家中,從而形成了一支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河南農村14周歲以下留守兒童242.75萬人佔全國留守兒童總人數的10%。    農村留守兒童群體是我國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所帶來的附屬產物。由於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加上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留守兒童往往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適應感,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畸形發展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失範和越軌現象,出現一定的「留守兒童綜合症」。
  • 貴州畢節4留守兒童疑農藥中毒死亡 年齡最小5歲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貴州省畢節市有關部門獲悉,9日23時許,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4名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記者了解,4名兒童為留守兒童,年齡最小的5歲,最大的13歲,父母均在外打工。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兒童死亡原因展開調查。
  • 貴州4名留守兒童疑似集體自殺 年齡最大僅13歲
    6月10日,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政府發布消息:9日晚11點半,該區4名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公安機關對死亡原因展開調查,有關善後工作有序開展。  據村民透露,4個孩子1男3女,是留守在家無大人照顧的四兄妹,一起喝農藥自殺,最大哥哥13歲,最小妹妹5歲。
  • 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圖)
    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潁上留守兒童的「雜技暑假」 年齡最小僅3歲
  • 貴州4名留守兒童喝藥自殺 年齡最小的5歲
    據新華社電記者從貴州省畢節市有關部門獲悉,9日23時許,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4名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據記者了解,4名兒童為留守兒童,年齡最小的5歲,最大的13歲,父母均在外打工。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兒童死亡原因展開調查。
  • 最好的成熟,應是天真
    因此隨著人生經驗的不斷累加,很容易讓一個人產生「我很成熟」的錯覺。其實不然,最好的成熟,應是天真。天真,並非不諳世事的單純,也非世故圓滑的對立面。那是人生的循環,在洞察紅塵的老者身上,也可以有孩童般純真的靈魂。天真,是歷經浮沉後的選擇,平生有所困惑過,有所憤怒過,有所不甘過,卻選擇同不愉快的事情和解,回歸人類最初的本心。
  • 51歲許晴依舊未婚,一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活出了自我
    因此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催婚。很多時候,其實並非是不想結婚,只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有人找不到合適的人會選擇將就,而不願將就的人,則是很有可能便就此單身一輩子。但是即使單身一輩子又如何,人活在世界上本就是為了快樂,若單身快樂的話,結婚那也就成為了不一定需要做的事情。
  • 「我不想在奶奶家」,三歲女兒滿臉的「委屈」,是留守兒童的無奈
    隨著廣州的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了廣州這座一線大城市;有些人是迫於生活的無奈,有些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夢想;雖然在廣州工作面臨的是比在老家需要花費更大的生活成本,但是在廣州不僅工資比老家高、就業市場也比老家更廣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背井離鄉「廣漂」的原因所在;這些現象的形成也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出現。
  • 留守兒童從12歲起被爺爺性侵,家人未發現,直到女孩懷孕8個月
    就這樣小雪一出生就成為了留守兒童,只有過年才能見到爸爸媽媽。雷某的爸爸,也就成為了養育小雪名義上的「爺爺」,爺爺把小雪從小養到大,小雪可以說是和爺爺相依為命。可沒想到,小雪的噩夢生涯在她12歲的時候開始了。
  • 爺爺性侵7歲孫女被判10年
    近日,據重慶日報:7歲女童遭爺爺性侵案宣判:數罪併罰,執行有期徒刑10年。該案件系侵害未成年案件強制報告制度推行以來,重慶檢方首個督促落實的案件。據了解,女孩是留守兒童,因父母離婚,她和弟弟與爺爺奶奶生活在貴州。每晚奶奶只帶弟弟睡,讓女孩和爺爺睡,女孩都會被爺爺要求脫掉褲子。
  • 平均年齡13歲 這幫留守兒童全國民族運動會上大放異彩
    表現狩獵活動和模擬禽獸活動的姿態,動作誇張、古樸粗獷,有陽剛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動逼真,展現出土家人勤勞、勇敢,不畏艱難的精神。一群留守兒童的堅守「我們這幫孩子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10歲,平均年齡13歲左右,且都是留守兒童,非常不容易。」吳佳佳告訴記者,他們都來自湖北省來鳳縣聖德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學校共有學生近200人,留守兒童與單親孩子佔90%。
  • 廣東英德:農村留守兒童有了「童伴媽媽」
    為更好地了解村裡的留守兒童情況,她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困境兒童探訪活動。在困境兒童家裡,陳豔紅與孩子們聊天,了解他們近期的生活、線上學習等情況,講解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還給孩子們帶去熱心人士捐贈的牛奶、防疫物資等。
  • 辣媽「織女團」為留守兒童編織圍巾、帽子、手套
    為留守兒童編織圍巾、帽子、手套等 辣媽「織女團」巧手趕織「媽媽牌」溫暖 記者 楊潔規 攝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 今日下午,來自長沙市雨花區天際嶺社區的10餘位辣媽聚在一起,為留守兒童編織圍巾、帽子等,辣媽們希望通過該活動讓自己重拾編織手藝,讓自己孩子也感受「媽媽牌」溫暖。
  • 鳳凰縣化眉村:心系留守兒童 守護健康成長
    紅網鳳凰縣分站7月31日訊(通訊員 吳東林 滕源)為關愛廣大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7月29日,鳳凰縣委宣傳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來到阿拉營鎮化眉村開展「貧困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化眉村位於鳳凰縣阿拉營鎮西南部,轄6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寨,全村人口476戶17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2戶414人,因病、因殘、因學導致貧困基數大,村裡無主要產業,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全村多是老弱病殘、喪失或尚無勞動能力,存在較多留守兒童,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扶持和愛心關懷。
  • 強姦猥褻3名不滿8歲留守兒童,貴州一男子獲刑11年
    2019年12月10日下午,由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石某某犯強姦、猥褻兒童罪一案在玉屏縣人民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石某某犯強姦罪、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玉屏檢察院以被告人石某某強姦、猥褻三名不滿8歲的留守兒童構成強姦、猥褻兒童罪向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以石某某具有姦淫不滿十四周歲幼女的法定從重處罰情節,姦淫農村留守兒童、曾因犯強姦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酌定從重處罰情節,同時具有坦白、犯罪時年滿七十五周歲的法定從輕處罰情節、自願認罪認罰從寬處罰情節,以強姦罪建議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以猥褻兒童罪建議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兩罪並罰,
  • 桃源:讓留守兒童沐浴法治的陽光
    點亮微心願,做留守兒童「幫扶人」「謝謝法官阿姨,沒想到我的願望真的實現了!」12歲的娟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套四大名著,她說「希望自己能博覽群書,增長見識,將來走出大山,改變自己家庭貧困的現狀。」針對留守兒童特點,陬溪法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和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法治講座、庭審觀摩、圖片宣傳等生動活潑的法治教育形式,使留守兒童知法守法,提高自我保護、自我約束能力,有效預防留守兒童違法犯罪,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2019年來,該庭共開展送法進校園法治講座30多次、巡迴審判3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多份。
  • 留守兒童小琪的「脫貧」故事
    當地多少兒童的留守生涯,從出生不久就開始了。    小琪就是留守兒童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把他留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為了小琪接受學前教育,特意從山區搬遷到鄉鎮,在中心幼兒園附近租了房子居住。奶奶是小琪的主要照料者,在帶大了小叔子、自己的孩子、小叔子的孩子等六七個孩子之後,奶奶身心俱疲、精力體力都大不如從前。帶小琪令她感覺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