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這個群體其實比較有意思,地位在中國經歷了過山車。先講一個段子。開始的時候「海龜」的身份是職場人上人羨慕的「金字招牌」。後來留學生就很快有一大批找不到工作了,在家呆著,所以這群留學生被戲稱為「海帶」。這群找不到工作的留學生也不能只在家呆著啊,有一些就從事違法犯罪行為,例如盜竊,就被稱為「海盜」了。
從「海龜」到「海帶」到「海盜」,留學生從山頂跌倒谷底。我先盤點一下留學生各個時期的處境,不同時期留學生的處境和待遇差異極大。
留學生最光輝的歲月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國家,生活平和國外差距很大。那麼時候能夠出國留學大致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是公派留學生,就是國家資助你去留學,但是你必須要回國效力。其實為了防止公派留學生一去不復返,都要對公派留學生進行考察,並且要有擔保,很長一段時間,公派留學生能不能回來,是衡量選派留學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第二種就是自己考國外的全額獎學金,因為當時中國比較窮,所以當時的家庭不太可能承擔國外的學費,只可能是國外的大學不收學費的那種,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國外的大學不收學費都不行,還必須提供一個工作的崗位才行,因為在國外的其他生活開銷也開銷不了。
因為國外的生活遠遠好於國內,所以當時很多留學生出國以後就不回來了。所以,現在看國內一些知名教授會說,當初去美國或者日本多少個人,只有他一個人回來了,就是當時的這樣的情況的真實反映。當然,這樣能夠回國的人,首先學識經歷遠比中國本土的強,並且回國效力已經說明了其自身的忠誠。這樣的留學生一般是會受到重用的。當時很多留學生寧可當黑戶,寧可在國外撿垃圾也不回國當教授這個是真事。
這是中國留學生的黃金時代,只要是海外回來的留學生,一般都受到非常大的重用,並且有一系列的發展機會,海外留學經歷是金字招牌。別的我不知道,我說一個我知道的,當時高校圈子有一個潛規則,就是非洋博士不能當重點大學的校長。但是當時並沒有「海龜」這個說法,因為當時留學生的數量太少了,還不至於成為一個群體。
「海龜」時代
大致是本世紀初,有了「海龜」這個概念。一些家庭可以承受海外的學費,但是這樣的家庭的數量還是很少,但是這個時候出國留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國內外的經濟條件國外的收入還是遠遠比中國要好很多。但是國內的一些方面也會發展得不錯。在用人的角度看,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急需一批懂得和外國人打交道的人,對外貿易急劇增加。從生源質量的角度看,那個時候的留學都是學習還不錯的,一般來說就算是國內也能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
這個就是現在留學生無比懷念的「海龜」時代。因為那個時候海外留學生是職場上的「金字招牌」。前輩們給後來的留學生留下了很多傳奇一樣的經歷和招聘神話,這個是後來無數留學生的夢想時代。很多現在的留學生都懷念就是這個「海龜」的那個光榮歲月。但是緊接著就是「和海盜時代」
「海龜」的這段時間過得非常短,短的都來不及讓留學生們懷念。留學生馬上就進入到了「時代」和「海盜時代」。
留學生含金量驟減
因為中國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量的學生家庭可以承受,至少砸鍋賣鐵可以承受留學生的費用,加之以前的「海龜的光輝歲月」的吸引。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而一些外國商人和中國商人看準了時機,專門開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亂七八糟的各色學校,專門針對中國的客戶。看好,他們已經不能算是學生了,已經算是客戶了。導致中國的留學生的數量暴增。
留學生現在兩極分化,一部分留學的是那些清北都看不上的學生出國留學,他們往往會選擇出國定居或者移民。而留學生的主力是大量在中國考不上大學的考生,他們在中國考不上大學,所以去國外去上大學,他們當然不可能留在外國。這也是現在留學生被質疑的最大的一個原因,很多單位的hr面對留學生,只要不是名校的,第一個標籤就是這個學生在中國考不上大學才去留學的,是留不下而回來的,水平很差。
因為留學生已經變成了客戶了,所以無論你學習成績你多麼差,你都可以出國留學。你都可以拿一個國家承認或者不承認的學歷回來。
並且在留學生的市場上,有一個詭異的現象,就是一個非常水的文憑有的時候並不影響受歡迎的程度。有的留學學校因為水而名聲大振,很多學生專門找水的學校上,生怕不水,那種交錢拿證的最好。我舉一個例子吧,出國幾年外語都不會的一點都不新鮮。
留學生的尷尬
這樣的教學質量當然降低了留學生的品質的平均值。所以這個時候對於留學生的甄別就比較嚴格了。你光一個留學生的身份,已經不能說明什麼了。你留學的學校,你留學的品質是第一位的。
有很多留學生回國以後遇到用人單位質疑的目光其實很難受。因為自己可能並不是那種非常爛的留學生。但是因為大量水留學生把留學生的這個群體弄的地位很尷尬。
一些公司的hr對於留學生是這樣的態度。對於留學生來說,先看本科學歷,如果本科學歷不行。美國的有選擇地剔除,英國的有選擇的不剔除,加、澳、新等其他國家的全扔。在和這些人聊天的時候我問過他們為什麼這樣武斷,他們的回答還是比較一致的,招聘是有成本的,甄別是需要成本的,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招聘的成本。
品質決定待遇
其實很多留學生感嘆留學生回國以後的處境不佳,其實只能說很大一部分的留學生回國以後的處境不佳。其實現在高品質的留學生也非常受歡迎,並且是非常受歡迎,在一些全國知名高校的應聘條件中,有海外的留學經歷往往是一個明碼標價的條件。並且現在高校組織的各種青年論壇和青年夏令營,一般只給海外留學生發邀請,整個青年論壇的過程中,這些了留學生的來回機票吃喝住全部免費,走的時候還贈送不菲的禮品,就是希望你能夠對於學校有所了解以後,可以留下來任教。國內就算是清北的學生,就算是自費參加都不給發邀請。當然,發邀請的這些留學生的門檻比較高。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是不是留學生,而在於你留學生的品質。現在想通過留學生改變自己的處境基本上是做不到了。以前留學生之所以是「金字招牌」是因為品質好,現在的留學生之所以不被看重,也是因為品質太差。
最後,希望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讓越來越多的高品質留學生願意回國效力。
本人高校教師,教育類的話題,本人很願意和各位分享,本著服務粉絲的原則,想讓我寫什麼,我就寫什麼,下面可以留言,要是想看的粉絲多,我盡力儘快安排。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