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課間操融入踢踏舞,不再是單一古板的廣播體操;課間休息時孩子們可以隨意在走廊彈奏鋼琴……5月27日上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導師,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百年校慶總導演周文軍蒞臨成都西川匯錦都學校參觀交流,他對西川匯錦都學校的創新創意教育理念高度讚揚。隨後,周文軍結合當下教育形勢,對校園地域文化打造、教育中如何融入健康教育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參觀成都西川匯錦都學校
上午10點,周文軍與學校特聘專家督學季應朗及老師們一同,經過藍花楹大道、錦都長廊,穿過「子云亭」,走進教學樓。走廊上傳出陣陣悅耳的鋼琴聲,原來,趁著課間休息,小學一年的孩子們正在彈奏鋼琴進行課間放鬆。對此,周文軍認為非常好,「孩子們太優秀了,課間休息也能隨意彈奏出美妙的曲子,足見平時的積累……」
「左前方是正在打造的錦都大講堂,大講堂是文化禮堂、音樂廳、百家講堂、圖書博覽、校史陳列等的複合場所,在這裡,學校將定期邀請專家舉辦講座,開闊學子眼界。」老師們詳細地介紹著這所新校園的設施。
「這些牆畫,都是由我們的老師自己完成的。」經過每層樓的拐角處,周文軍都駐足觀看這些充滿巴蜀文化的牆畫。走過教學區穿過操場,初一的孩子正在進行課間鍛鍊,孩子們整齊劃一地跳著踢踏舞……
高度讚揚: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充滿快樂與活力
「西川匯錦都學校在課間操融入踢踏舞,不再是單一古板的廣播體操,讓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充滿了快樂和活力……」在周文軍看來,學校的這些做法都是在創新創意管理。他建議,可在其中適當增加一套增強睡眠質量的小體操,周文軍認為,睡眠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周文軍對錦都大講堂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教育的本身則是看清教育。「巴蜀文化建設,一定要從孩子的童年開始,從視覺感官出發,這樣才能將蜀文化根植於心。」
不要把小孩當成小孩
「千萬不要低估了孩子們的智商,他看的世界比你多!」周文軍認為,如今小學生的視野,是來自網絡的全球視野, 今天的小孩,是具有創新創意思維的高智商孩子,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力。因此,學校和老師的教學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的改變。吸引孩子去學習的永遠是學校本身,是一個學校的特色,是好老師和好的硬體條件。人和環境,就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條件。
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有的學校連近視眼都管,如果近視眼多了,那就不是一個好學校。作為一個學校來說,能解決孩子的學習、成績,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的基本需求了,教育系統也不再這樣評價一個學校。」周文軍認為,對三好學生的要求絕不僅僅只是學習好,基礎教育以外的再教育或輔助教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最容易被忽視,如果解決不好,非常麻煩。」周文軍舉例,如果一個小孩開始熬夜,第二天的學習效率也將大打折扣,如何引導孩子自覺培養正確的作息,非常重要,是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分。
對此,西川匯錦都學校小學部校長嚴雪梅和該校中學校長李豔表示,通過與周文軍老師的深入交流,校方將思考更多,在辦學過程中,也將採納各方意見和建議,創新辦學,創意辦學,力求將教育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