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就對古人的枕頭產生了困惑。他們的枕頭不僅布匹製作的軟枕頭,還有陶瓷製作的硬枕頭。
現代的枕頭無論是矽膠的、棉花的、還是鴨絨的,總結起來就一個特點——軟。
古人的枕頭無論是木頭的、竹製還是陶瓷的,總結起來就一個特點——硬。
古人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地方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就拿陶瓷枕頭來說,那你說古人枕著這麼硬的枕頭,難道就不硌頭嗎?
枕頭的由來和發展
枕頭一詞,最早來自於曹操。有一次曹操夜裡讀書,困極了,就枕著書匣(裝書的木頭匣子)睡著了。旁邊的書童見此情形,突發奇想,依照著書匣的樣式製作出一個枕頭。
曹操醒來時,看見枕頭就問書童這是做什麼用的,書童就跟曹操說這是用來墊頭的用具。曹操就把它命名為枕頭。
在原始時代,原始人沒有枕頭。為了睡覺更加舒適,就隨便拿一些野草或者是石頭墊著睡覺。
原始人拿石頭當枕頭,是受材料和製作工藝的限制。後來隨著手工藝的發展,枕頭也有了新的材質和樣式。
像戰國時期,古人便開始用木頭或者是竹子來製作枕頭。但這樣的枕頭使用起來仍然是又冷又硬。
隋唐時,陶瓷枕頭開始出現。唐朝和宋朝時,陶瓷製作技術快速發展起來,更是推動了古人對陶瓷枕頭的大規模使用。
一直到明清時期,人們又找到了比陶瓷更適合用來製作枕頭的材料,陶瓷枕頭就慢慢的成為了歷史。
古人對陶瓷枕頭的熱愛
現在的我們可以從博物館看見陶瓷枕頭的身形。它們無一例外的是做工都很精美,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很多古人將陶瓷枕頭作為陪葬品,這才保留了下來,以供後人欣賞。
古代的陶瓷枕頭製作工藝十分優良,沒有固定的形狀,無論是長條形、八角形還是鏤空形,從外觀上來說都堪稱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
古人不僅會在枕頭上畫上精美的圖案,有的還會在上面寫上一兩句詩句,使陶瓷枕頭的意境看起來十分的美好。通過陶瓷枕頭也可以看出古人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古人喜愛陶瓷枕頭,還是受當時生產工藝的發展。陶瓷技術的發展,降低了陶瓷枕頭的生產成本。普通百姓喜歡用陶瓷枕頭因為它又美觀,又便宜。
古人崇尚「高枕無憂」,因燒制出來的陶瓷枕頭是又高又硬的。如果是夏天使用,感覺清涼無比。但從養生的角度來講,過高過硬的枕頭對頸椎的健康不利。
但是古代並沒有頸椎這一說法,所以舒適度反而排在了後面。哪一種枕頭比較好用,比較流行,也就使用哪一種枕頭了。
陶瓷枕頭雖然又冷又硬,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它卻存在了最長的時間。從隋唐時開始一直到明清時結束,歷經一千多年。從使用時間也可以看出古人對陶瓷枕頭的熱愛。
後人也多用布和棉花製作枕頭,一些閨閣女子學會刺繡工藝,會在枕頭上面繡上花草、鴛鴦,看起來也十分的精美。
現代人使用枕頭,講究養生,講究舒適度,所以選用的枕頭都是軟的、溫暖的。最後,希望大家都要注意下對枕頭的選擇,不要選擇過高或過低的枕頭,不利於頸椎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