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都非常大,一天下來長期伏案工作以及經常低頭使用手機的習慣,都在增加頸椎病的患病人數,人們想盡了各種方法來預防和治療這種病,然而,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對自己的坐姿、站姿保持警惕,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再加上頸椎病其實也是一種骨骼發生老化情況下,自然而然產生的現象,因此,對於頸椎病,既然它的自然老化我們無法阻止,預防和緩解才是解決頸椎疼痛問題的關鍵。
我們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因此就有人提出了保護頸椎,通過睡眠的方式進行改善,其實是可行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過睡覺姿勢的重要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姿,也是保護頸椎的一種方式,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睡覺時枕頭的選用對於保護頸椎的重要性。
頸椎不好的人,睡覺時不用枕頭會更好嗎?
我們知道,大多數的頸椎病是由於頸椎在長年累月的不良姿勢下,導致頸椎骨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發生拉扯變形,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維持原先健康狀態下頸椎的支撐作用,於是頸椎骨之間就容易發生位移以及骨質增生。
於是人就會出現頭前傾、頸椎處出現異常的弧度這樣的體態。於是就有人提出:既然頸椎向前彎曲變形了,把它「變」回原來的弧度,頸椎病不就好了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覺時平躺,並且不用枕頭,後腦勺直接和床面接觸,頸椎明顯能夠感到向下拉扯的力量,變形的部位就可以「睡」回去。
這樣的想法的確很有創意,但實際上是不現實的。我們睡覺之所以需要使用枕頭,是血液循環的需要。當我們頭部在枕頭的作用下與床面形成一個高度差後,胸部也會略微抬起,人在進入睡眠後,全身的血液循環就會放緩,尤其是下半身遠離心臟的部位,在枕頭的幫助下能夠正常獲得血液循環的滋養。如果睡覺不用枕頭,頭部和身體就不容易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腦袋的位置還低於心臟,這就會造成血液容易集中到大腦,影響血液循環和睡眠質量,一覺醒來反而會感覺腦袋昏沉,頭暈腦脹。更重要的是,不用枕頭睡覺,並不會改善頸椎不好的症狀。
頸椎不好的人,枕頭的選擇有什麼講究?
首先要提醒各位頸椎不好的人,枕頭的選用應該和你們的睡姿相配合,通常我們建議大家採用仰臥以及側臥這兩種睡姿,避免採用俯臥或者各種容易對身體局部造成壓迫的睡姿。在確保了正確睡姿的前提下,枕頭我們建議大家選用那種枕在上面後能夠保持5-8釐米高度的枕頭。另外,枕頭的軟硬度應該適中,太硬或者太軟的枕頭,都起不到良好的支撐效果,還容易造成不適,影響睡眠質量。
枕頭如果選用過高或者過硬,睡覺過程中容易導致肌肉僵硬、出現落枕的狀況,而枕頭如果選用太低或者太軟,容易導致水腫、頭暈、肌肉酸痛的症狀,打呼嚕也會變嚴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