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領域中,中國已經跑通了豐富的商業模式,而在歐美市場卻還未經驗證,想像空間巨大!從這個意義上而言,Wish模仿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打法,在歐美市場開疆擴土,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與研究。
最近,美國版美團Doordash、美國版拼多多Wish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中國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正在向輸出,又為何能讓全球頂級投資者對其趨之若鶩?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版拼多多本身的情況。
一,面向美國五環外,94%的賣家來自中國
Wish是行業領先的移動電商購物App,母公司位於舊金山的ContextLogic Inc.。它從一個基於用戶「願望清單(wish-list)」的App發展而來,該App允許用戶推薦產品給他人。基於用戶的願望,Wish會將平臺賣家與潛在客戶匹配,並且發送特定產品的折扣。
大幅度的折扣和物美價廉的便宜貨是Wish產品的主要特色。現在,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與零售商和批發商合作的購物平臺,提供了從羊毛衣到香奈兒5號香水、牛皮膠布到MacBook Air的幾乎一切產品,甚至也涵蓋了家居裝飾。
Wish將自己定位為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中間方,它與製造商、品牌商、零售商、手工藝者、創作者和藝術家合作,但禁止賣家把買家從Wish的App重定向到自己的商店或公司網站。
值得關注的是,Wish中94%賣家都來自於中國,廣東賣家佔27%。Wish瞄準的是美國中下層消費者,其創始人Peter Szulczewski說過:「44%的美國消費者和85%的歐洲消費者家庭收入低於7萬5千美元。此外,在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和東歐等新興經濟體,平均家庭收入約為1.8萬美元(約12萬人民幣)。我們建立Wish,是為了服務於那些看重實惠而非品牌和方便的消費者。」
眾所周知,在北美市場已經有亞馬遜這樣的線上巨無霸,Wish能在巨頭腳下蓬勃發展起來,其商業模式的特別之處到底在哪兒呢?
二,Wish獨特的商業模式
1 購物中心瀏覽原則
Wish的聯合創始人Peter Szulczewski和Danny Zhang曾經說過,他們依靠「購物中心的瀏覽原則」來吸引潛在客戶。
什麼是「購物中心的瀏覽原則」?
想像一下,你進入一家商店,看到不同類別各式各樣的商品,所有的這些看起來都很有吸引力。你不需要所有的晶片、肥皂和家具都漂亮地展示在你面前,但總有一些對你來說十分特別的商品,推動你做出購買決定。
如今,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寫購物清單的習慣,而是傾向於在親眼看到產品之後才決定要買什麼。這一購物原則已經被成功地運用,並為像沃爾瑪這樣的實體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其關鍵在於: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展示商品,以吸引到衝動購物的買家、或是那些更關心低價格而不是特定品牌的人。
基於這一邏輯,Wish在經營上採取了三個主要策略:
•專注於移動平臺;
•把衝動的購買者作為目標並提供琳琅滿目的商品;
•提供大幅折扣,以便沒有人能夠與Wish的價格競爭。
2,「克隆」戰術
同時,Wish推出六個垂直類移動電商App,每個App都銷售不同的品類。它們分別是:1、Wish,它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產品類別,包括:化妝和美容、小工具、手錶、時尚、鞋、錢包和包等。2、Geek,主要提供高科技設備,包括手機、手錶、智能手錶、手電筒等,以及其他一些電子配件。3、Mama,針對的是年輕女性和準媽媽。4、Cute,專注於美容產品、化妝品、配飾和衣服。5、Home,提供了各種家居配件,並根據房屋的不同分區來進行產品分類,如廚房、臥室、浴室等。6、Wish for merchants,專為賣方設計的單獨App。
如今,許多流行的社交網絡和網站傾向於使用多App的原則:例如,Facebook為手機和平板電腦分別提供了單獨的messenger App,因為他們發現,通過創建幾個App,讓每個App執行單獨功能,他們能更好地迎合用戶的需求。
相反,Wish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創建出許多主App的「克隆體」。從理論上來說,這些「克隆體」提供的是不同的商品,但各商品的曝光率也因此變得更高。甚至當用戶計劃購買一種特定產品時,他們很可能會被最初沒有想到的、有吸引力的產品所誘惑。
3,Wish的特點
在上述系列產品中,最成功的是Wish。它擁有一個簡單、用戶友好的界面,其菜單與人們熟悉的社交網絡移動App(特別是Facebook)驚人的相似。
讓我們來看看Wish的主要特性:
產品發現功能
為了確保每個用戶都能找到他們正在尋找的產品,Wish使用了一套個性化的過濾器。當用戶註冊Wish時,他們會收到一條消息寫到「向我介紹你自己吧,我們會幫你找到你喜愛的產品!」
用戶需要先問答幾個問題(出生日期、性別、購物偏好等),在問卷的最後,用戶會被要求挑選幾類商品。
根據測試顯示,Wish會基於用戶的選擇縮小搜索結果,它的產品建議系統注重的並不是為買家找到個性化的產品,而更是為了讓他們的產品得到更多曝光。人們最有可能在旅途中瀏覽移動App,並快速做出衝動的決定。這意味著,通過展示儘可能多的不同產品,Wish的App能贏得其他電商企業失去的那部分份額。
Wish的成功秘訣在於,不論消費者是選擇還是拒絕一些品類,都在向系統反饋有效數據。Wish公司開發了一種優化算法,可以大規模獲取新數據,並快速了解如何為每個客戶提供最相關的商品。
三,Wish的發展前景:中國模式向美國輸出
如上所述,Wish採用算法推優的模式去對商家-用戶關係進行優化,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嘗試。既可以稱為美國版拼多多,也可以稱為電商版今日頭條。
目前,Wish還處在擴大地盤的階段,也就是說,還在燒錢。招股書顯示,Wish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1億美元、17.28億美元、19億美元;虧損額則分別為1.47億美元、2.23億美元、1.44億美元。
在2020年前9個月,Wish的運營虧損為1.2億美元,按線性推算,今年全年大概虧損1.6億美元左右。
雖然仍是一臺盈利前景不明的「燒錢機器」,但從140億美元的估值來看,市場對Wish的模式是認可的,這也代表了美國大城市之外市場的挖掘潛力。據悉,Wish還將推出本地化的「Wish Local」項目,與實體零售商合作,消費者將可在這些實體店內自提產品,使產品更貼近消費群,也能帶動實體店的流量——已經有點最近在國內大火的「社區團購」的味道了。
電商領域中,中國已經跑通了豐富的商業模式,而在歐美市場卻還未經驗證,想像空間巨大!從這個意義上而言,Wish模仿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打法,在歐美市場開疆擴土,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與研究。
這大概就是全球頂級投資者對其趨之若鶩的原因吧。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於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
本文發布於老虎證券社區,老虎社區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體 Tiger Trade 的社區板塊,致力於打造「離交易更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