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鹽:羅伊·安德森,電影藝術的荒誕詩人

2021-01-12 文化先鋒

瑞典電影大師羅伊·安德森的「生活三部曲」《二樓上傳來的歌聲》《你還活著》《寒枝雀靜》,以一種荒誕的冷幽默,讓看懂的觀眾,莞爾一笑的同時,心情沉重。作為伯格曼的學生,安德森的影片,在繼承了導師的形而上思索的同時,拓展出自身的風格:卡夫卡般荒謬的電影情節、愛德華·霍珀般的繪畫影像鏡頭,話劇般的人物獨白與對白,詩句般的影像語言,無不打上自身獨樹一幟的風格。安德森的電影喜劇本質上是陰冷的,每每看到結尾,觀眾便會發覺,你事實上觀看的是一齣悲劇,荒謬的存在悲劇。或者說,存在就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

霍珀畫作

曾看到一篇中國電影小導演的文章,指斥影評人把安德森的影片故弄玄虛的哲學化了。理由是影片好玩就行,和哲學無關。僅這種觀點,便可見大多中國導演為何拍不出好的藝術片的緣由:他們自身不求上進,也要求影評人不求上進。觀看安德森的影片,你會發覺,雖然安德森日常生活中以製作廣告短片為生,但他是個美學修養非常高的人。國外的大師級電影導演,往往是一個綜合性人才,他們熟知一切經典作品:繪畫、音樂、小說、戲劇、哲學等等。具體到安德森,看他的電影作品,便知他涉獵頗廣。不像我們的一些導演,平庸至一無所知,卻沾沾自喜。廣告製作生涯,僅僅是安德森生存手段之一,他需要給自己的藝術片製作籌備資金。

安德森讀詩,還閱讀的是一流大師的詩,《二樓傳來的歌聲》裡引用的詩句「安坐的人是可愛」的,便來自秘魯詩人巴列霍,《你還活著》開首的詩句來自歌德;他觀畫,並從各位大師的畫作中吸取影像營養,《寒枝雀靜》中的街角餐廳(來自霍珀的畫作《夜鷹》)與鑄滿喇叭的火爐,受啟於超現實主義畫派的開山鼻祖博斯的《人間樂園》);他對荒誕小說與戲劇獨有情鍾,《你還活著》的卡車司機的電椅噩夢中的審判場景,明顯來自於卡夫卡的小說。《寒枝雀靜》的兩個推銷員,幾乎是貝克特《等待戈多》的流浪漢不再流浪,重新找了個職業罷了。安德森的美學修養,使得他閱讀、觀看了藝術大師的作品之後,內化為自身的營養,而非簡單的複製拷貝。他的深焦長鏡頭,更接近於繪畫,而非電影界流行的「移動—影像」。他能夠把西方繪畫中的構圖、光源、空間設置,完全置換為他的影像語言。這使得他的電影每一幀鏡頭,看上去更接近於西方油畫或早期的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而非電影界主流的蒙太奇敘事。

某種程度而言,安德森簡直是電影界的反動派,他拒絕以眼花繚亂的電影技巧、特技之類的玩意兒吸引觀眾,他酷愛極簡與傳統的美學畫面。他的生活三部曲,每一部都由鬆散的小事件構成,卻由一句核心的日常語言所主導,並將這句日常語言升華至荒謬詩學的高度:「安坐的人是可愛的」(《二樓傳來的歌聲》),當這句詩被瘋掉的詩人的弟弟念了出來,旁邊是咆哮的只想給自己的銀行帳戶多填一個零的父親,此情此景何等荒誕。「明天將是新的一天」(《你還活著》),想想這句主題臺詞,再想想那位一邊被肥胖的妻子騎在身下做愛,一邊念叨股票賠錢的瘦弱的大號手,明天即若來臨,又意義何在?「我很高興聽到你過得很好」(《寒枝雀靜》),一位一手拿槍,一手接電話的老朽,貌似要自殺,卻對電話裡的人念叨著這句庸常的客套話,該是何等荒唐!

與他的導師伯格曼相類,安德森的電影也喜歡涉及死亡、夢、時間以及幻境。只不過伯格曼電影更注重正典式的莊嚴,安德森電影則更偏於邪典式的荒謬。《二樓傳來的歌聲》中來互相鞭笞的遊行隊伍、四處遊蕩的冤魂,呈現出一種近乎殭屍片的陰冷;《你還活著》中卡車司機噩夢中所受的電椅酷刑,在法官的拍賣槌的敲擊下三錘定音,法的屬性反轉成拍賣行的屬性,一切皆是商業與交易,荒謬至讓人毛骨悚然;《寒枝雀靜》中亂入現代社會咖啡館,幾近穿越的查理十二世與遠徵軍,與影片中總是時間錯位的治安隊長以及結尾時幾位路人對時間的探討彼此呼應。如果說安德森生活三部曲的前兩部並不看重時間的思考,僅僅看重死亡與夢境,《寒枝雀靜》在延續前兩部對死亡與夢境一如既往的思考下,加入了新元素——時間。時間也成為影片的一個重要哲思對象:時間是什麼?正如影片中路人的對白所言:「今天是那一天,不可能靠感覺獲知,這得依靠持續的記錄。」

安德森的生活三部曲,用他獨特的影像語言,表達出現代人在城市裡的疏離感與孤獨感的同時,描繪出亙古不變的人性與人類社會的荒謬:耶穌的聖像被扔進垃圾堆,只因這個死於十字架的失敗者,無法給商業社會的商人們的銀行帳戶上再多填一個零。千禧年來臨之際,耶穌再度成為一個失敗者,兩千年了,他仍舊無法救贖貪婪的人性。《二樓傳來的歌聲》是一個反諷的電影名稱,事實上天堂的歌聲,一樓的芸芸眾生大多不願聆聽;渴望與搖滾歌手結婚的女孩子,在移動城堡一樣的婚禮美夢之後,卻目睹到藍天上成排的混炸機飛翔而過。《你還活著》,無論是做著噩夢還是美夢的活著,最終都要面臨死神的驀然降臨;我們常常以人類的視野獵殺動物與飛禽,倘若反轉一下,以鴿子的方式觀看人類,思考人類社會,查看人類的存在,那又會是怎樣的存在?《寒枝雀靜》(大陸這一譯名,與影片原名嚴重不符,倒是臺灣上映的片名《一隻坐在樹杈上思考存在的鴿子》更符合原意)要做得便是這樣的事情。人類貪婪(臨死都要攥著珠寶離去)、冷酷(實驗室裡電擊猴子)、殘忍(將黑奴趕進燒熱的銅爐,僅僅為的是聽到動人的音樂)……

寫了這麼多,安德森的影片僅僅是對人性的嘲諷嗎?顯然不是,他的影片在呈現人性的灰暗之時,不忘給予觀眾一點點小溫馨。《二樓上傳來的歌聲》中寫詩寫瘋了的詩人與精神病院的病友,顯然才是這個瘋癲社會裡僅存的正常人,他們聽到了二樓傳來的歌聲,詩人的病友反覆說:「耶穌是個好人」;《你還活著》中渴望與搖滾樂手結婚的女孩子,對愛的美好期望,讓她的情愛獨白美麗動人;《寒枝雀靜》中竭盡全力的給人們送去歡樂的推銷員,雖然自己過的窮困潦倒,卻仍舊不失活下去的信心。這皆是虛無裡的一點點螢光,雖然黯淡,卻映照著人類荒謬的生存。

安德森本質上是一個詩人,一個以影像語言書寫荒誕存在的詩人。他的影片不是講故事的影片,而是詩學影片,每一個片段是一幅畫面的同時也是一句關於存在的詩句。他的影片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權杖下妄自尊大的帝王、牢籠裡生活的千萬富翁、不聽懺悔只忙炒股的神父、燒毀財產訛詐保險公司的商人、死於納粹之手再無機會糾正錯誤的冤魂、抱怨不止卻不要真正愛意的婦人、失意卻想給別人送去歡樂的窮人等等等等。他在嘲諷人類社會種種荒謬的同時,卻愛意滿懷,慈悲憐憫。因為這就是「我們」,「我們」人類本身,「我們」的存在本身。「我們」是造物主的殘次品,如此不完美,卻如此渴望生存。正如他所喜愛的秘魯詩人巴列霍《豐饒的苦難》一詩裡所寫:

愛那個身上有臭蟲的人吧,

還有那個在雨中穿著破鞋的人,

那個用兩根火柴為只有過一塊麵包的死者守靈的人,

那個在一道門前受窘的人,

那個沒有生日的人,

那個在火災中失去了影子的人,

那個看著像鸚鵡的動物,

那個看著像人的可憐的富人,

那個真正的不幸者,貧窮的窮人!

……

愛那個會跌倒、會哭的孩子吧,

還有那個跌倒了卻已不會哭的男人!

本文圖片皆來自網際網路

上傳與管理:傑夫

相關焦點

  • 瑞典電影大師羅伊·安德森帶新作歸來|荒誕的藝術家
    「30年間只推出三部劇情長片卻部部獲獎」、「電影藝術的荒誕詩人」、「極富繪畫感的生活三部曲」、「導演中的畫家」...從影這麼多年來,外界對於羅伊·安德森的評價始終高度且多元,但他卻不緊不慢地打磨著自己的作品,無論是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對於他來,都是十分值得。而結果也證明,用時間打磨藝術,確實值得。
  • 《演員請就位2》之《劇場》——荒誕的荒誕才荒誕
    雖然在電影學院期間也會有話劇的表演,但是長期浸潤在影視圈中的趙薇導演能夠對一部跟話劇有關的作品情有獨鍾,也是讓礦工本工這種話劇迷非常欣喜的。然而喜愛歸喜愛,對劇場的不了解也同樣不是熱情所能夠彌補的。在主創的四個人中,趙薇導演和賀開朗都是電影學院畢業的,孫陽雖然不清楚畢業院校,但是也能夠看出來對舞臺並不是十分熟悉。
  • 從《剪刀手愛德華》,看哥特藝術在電影中如何被成功運用
    在文學領域,像以十九世紀的詩人拜倫,波德萊爾等為代表的詩歌中,會經常會出現描繪死亡,烏鴉等體現黑暗、恐懼的內容。而對於哥特風格的音樂,在20世紀則完全走到了朋克音樂簡單浮躁和反叛的對立面,呈現出晦澀,壓抑和哀傷的情調。
  • 牟小兵短詩選/荒誕時代的良知焦慮
    這本短詩集就是我們的時代,荒誕時代下良知的焦慮。詩人牟小兵,站在《詩經》悠遠的高地,遙望著長安,思緒中盛世大唐的桃花成為永不退色、永不退卻的意象,在歷史、時代中行吟,在歷史中飄逸著,在時代中保持著思想的抗拒,吟誦著關於未來的思考、兆象、妙理、期許……人性的自私雕琢著時代的荒誕,良知的焦慮映像在《牟小兵短詩集》中呈多種面孔、姿態:缺失與遙遠的唐朝;與時潮的對抗、反叛;時代特性與詩人的認知
  •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文/董文暄(本圖片來源於網絡)現代詩歌逐漸歐洲化,逐漸陌生化,有部分詩人詩歌,詩人餘秀華的這篇短詩,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表情達意的同時,有濃烈的詩歌的味道。我個人認為一首好詩,除了有內容以外,還要有「歌」的味道,這是詩歌與散文的最大的區別,餘秀華的高水平之作《再致》綜合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詩歌味特別的濃,現做簡要的分析。一、生動形象的比喻。這首詩的比喻非常的新穎,形象自然。
  • 《冒牌上尉》,現實,始於荒誕,終於荒誕
    挺荒誕的故事,一點也不現實,偏魔幻色彩,這種設定我一般只會在「高概念」電影裡見到,就是那種依靠著某些有趣的故事設定而產生的程式化電影,比如《爆裂鼓手》,比如《活埋》,這類電影帶有某種幻想色彩,往往以「如果……,那麼……」的開端講述故事,這樣的開端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繼續看下去的興趣,在這裡,《冒牌上尉》的故事設定就是:「如果一個士兵得到了上尉的制服,那麼會發生什麼?」
  • 挑戰常識認知,賦予嶄新的荒誕幽默寓意的畫家——雷內
    雷內·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透視(自畫像)》雷內Rene ,1898-1967年)Leromanpopulaire,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挑戰常識認知,打破普通事物組合形成非理性聯繫,賦予嶄新的荒誕幽默寓意。
  • 錢夢妮:隆隆作響中,詩人在訴說
    隆隆作響中,詩人在訴說關於展覽「工廠、機器與詩人的話——藝術中的現實光影」————————————策展人:劉鼎、盧迎華2019.10.5—2020.6.30>798藝術區A07樓1展覽「工廠、機器與詩人的話——藝術中的現實光影」自去年十月開展,經歷了2020上半年長達數月的關閉,重新開放並延期至6月30日。
  • 荒誕現實主義電影《黑色協議》上映倒計時4天,預售現已開啟
    荒誕現實主義電影《黑色協議》11月20日全國上映,目前影片購票預售活動已經開啟。電影《黑色協議》由齊魯電子音像出版社出品,河南獨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天湧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導演杜中坤,主演安亞平、周震等,講述了礦區工人老林被律師告知前妻鍾萍過世時給在大城市做藝術的兒子林衝留下了一套房產,但需要籤訂一份「黑色協議」——兒子必須在老林自然死亡或者意外身故之後才可獲得這份房產。
  • 荒誕奇才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真有意思
    姜文可謂是個電影奇才,在它導演的作品中,總是善於融入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虛幻與現實結合,碰撞出迷離懵懂的美。並且秉承接近現實又諷刺現實的理念,創作出了一部部精彩的代表作,如果你細細品味,你會發現他的作品別有洞天。
  • 《愛麗絲夢遊奇境記》荒誕中的經典
    《愛麗絲夢遊奇境記》是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創作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也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荒誕小說之一。故事荒誕不經的情節,每每讓人腦洞大開,跟隨愛麗絲歷經一場奇幻瘋狂的冒險之旅。荒誕而非荒唐荒誕文學藝術流派起源於西方,用離奇的故事來諷刺現實的小說,是把不起眼的事物虛構到極點,使其完全脫離現實。荒誕:非常不真實,不符合情理的,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發生。
  • 朱一旦的「荒誕世界」
    之所以說《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是朱一旦「荒誕世界」的一部分,是因為早在朱一旦成名之初,就構建了一個濃縮現實關係又有藝術加工的「荒誕世界」。朱一旦仿佛掌握個人命運的「主宰者」和窺探人性的「觀察者」。
  • 荒誕喜劇電影——《無名之輩》
    《無名之輩》是由饒曉志執導,陳建斌、任素汐、潘斌龍、章宇、王硯輝、九孔、馬吟吟、程怡、寧桓宇、鄧恩熙等主演的荒誕喜劇電影。該片圍繞一把丟失的老槍,講述了一對低配版的劫匪,一個落魄的保安,一個身體殘疾卻性格彪悍的毒舌女,這些「無名之輩」身上發生的一系列荒誕故事。該片於2018年11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舉行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舉行「屈原一直在我們身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見習記者 周磊 馬如蘭 通訊員 歐陽林)今天,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在汨羅市舉行
  • 《愛的藝術》:古羅馬詩人被流放,因為作品,還是因為宮廷醜聞?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愛的藝術》這本書。不過不是那本弗洛姆的關於心理學的「愛的藝術」,而是比其早了將近兩千年的古羅馬時期的詩人奧維德的一部備受爭議的作品。關於作者奧維德,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著名詩人,才華橫溢,詩作頗豐,在著名詩人維吉爾、賀拉斯相繼去世後,獨佔羅馬詩壇鰲頭,但中年慘遭流放,最後歿於他鄉。
  • 藝術電影展映重啟 俄羅斯經典點亮申城銀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200多天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藝術電影展映計劃於近日重啟,恢復後推出首個電影展——「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共展映九部影片。開幕影片為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以「一鏡到底」回望歷史而聞名的作品《俄羅斯方舟》。  俄羅斯電影影響深遠,俄羅斯電影人開創了影響力持續了一個世紀的蒙太奇美學,中國幾代導演從中汲取養分。
  • 從敘事角度、歌舞藝術、信仰文化看印度喜劇電影《我的個神啊》
    文/昕臻印度電影一直在世界電影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因為其創作量之大,更因為其拍攝技巧、電影選題都具有豐富的內涵。每當提起印度電影人們總能想起《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這樣內涵豐富、演技精湛的電影。
  • 《西虹市首富》:荒誕與寫實,有錢與沒錢的世界連顏色都不一樣
    未看《西虹市首富》之前,我對這部電影是持懷疑甚至鄙夷的態度,看一個暴發戶在熒幕上揮霍掉10億元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這部電影必定是荒誕的,脫離實際的臆想片,於是我沒有走進電影院去觀看。直到有一次閒來無聊,我點開了這部電影,第一次看完以後我只覺得電影好笑,第二次看完,我便笑不出來,我欠開心麻花一張電影票。
  • 原創荒誕先鋒劇《赤面獠牙》西安首演
    由《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出品單位陝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出品,陝西人藝李宣院長出品,張延副院長製作,陝西人藝青年團團長李俊強編劇導演的原創荒誕先鋒劇《赤面獠牙》,在歷時兩個月的籌備排練後,於5月2日在陝西人藝小劇場首演,首演現場圈內外人士齊聚一堂,氣氛熱烈,互動精彩,獲得觀眾一致好評。
  • 大連女兵詩人為電影藝術家於藍出詩集
    為紀念我國著名電影藝術家田方誕辰百年,及著名電影藝術家、「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於藍90壽辰,由大連東方盛典影視公司特別策劃,大連女兵詩人華珠經過一年多的採訪和創作,近6萬字的長篇敘事詩集《於藍之歌》日前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