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影人們8月份最期待的事情是什麼的話,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必然要上榜的。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無論是評委陣容,還是入圍名單,都可謂是影界每年的重頭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在時間一年又一年的推動中,它已為電影的發展貢獻出了諸多力量。
而今年,在這場電影盛宴上,最值得期待的莫過於帶著新作回歸的羅伊·安德森了。
「30年間只推出三部劇情長片卻部部獲獎」、「電影藝術的荒誕詩人」、「極富繪畫感的生活三部曲」、「導演中的畫家」...從影這麼多年來,外界對於羅伊·安德森的評價始終高度且多元,但他卻不緊不慢地打磨著自己的作品,無論是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對於他來,都是十分值得。
而結果也證明,用時間打磨藝術,確實值得。
羅伊·安德森是瑞典的電影大師,並且師從英格瑪·伯格曼。作為瑞典的電影大師,他的低產高質一直為影節所聞名。他曾從事過很長時間的廣告工作,但自2000年起,他只拍攝了三部長片《二樓傳來的歌聲》、《你還活著》、《寒枝雀靜》。羅伊·安德森的作品是荒誕的、引人發笑的,但也會讓人陷入對現實的思考。
這一次,他帶著新作《關於無盡》回歸。在這部電影中,他進一步探討了人類的生活。他將人性的多面置入其中,交給觀眾去審查。《關於無盡》是一個關於存在的故事,其中的場景更加考究與迷人。羅伊·安德森在其中注入了很多無窮盡的電影元素來進行自我表達——希臘神話的「豐饒之角」、《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這都是他的意象化展現與感受落地。
與之前有所不同的是,在《關於無盡》這部影片中,羅伊·安德森微微改變了其敘事結構。《關於無盡》的情節是由一個講故事的人來往前推的,類似畫外音一般,她像是看到了一切,但又是淡然地講述著。這是一部視覺化、抽象化的電影,但又有生活中的很多元素,偶爾幽默,偶爾荒誕。
其實,羅伊·安德森很早就踏上了電影之路。
早在1967年,他就拍攝了自己學生時代的首部作品《造訪兒子》。在這部短片裡,儘管很多探討和技巧都仍顯青澀與淺淡,但依然可見羅伊·安德森的獨特風格。《造訪兒子》裡的瑞典口音、場景、臺詞都是冷淡的。儘管冷淡,但卻並不是疏離的,而是專注且認真的。認真品的話,在這種冷淡中,能夠品到別致的詩意。
之後的幾年,他陸續拍攝了《白色運動》、《取單車》、《十月五日星期六》和《阿達倫31》。直到1970年,他才拍攝出了他的劇情長片《瑞典愛情故事》。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帕爾的男孩兒和一個名為安妮佳的女孩兒的故事,他們在一個露天派對上相遇後慢慢走到了一起,從此發生了許多青澀、甜蜜、有趣的故事。
《瑞典愛情故事》是對羅伊·安德森來講特別重要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國際評論獎,也是因為這部作品,羅伊·安德森開始為影界熟知。
《瑞典愛情故事》是美好且單純的,初戀的美好盡顯其中。這部電影將成年人的生活、愛情和童年時的生活、愛情放到了一起,把北歐式青春展現的淋漓盡致。影片直到最後二十分鐘才進入高潮,當男女主的親友們做出一系列荒誕的行為,當那些拙劣的言語和動作出現,才顯現出男女主角對世界的不理解和尷尬。
在這部電影裡,羅伊·安德森採用了很多全景鏡頭,再添上夏日獨特的日光光線,便讓其中的風景和人物都更顯青澀與美好。羅伊·安德森並未採用後期配音,而是讓同步錄音,這與影片的調性更相符。
《瑞典愛情故事》之後,羅伊·安德森拍攝了《羈旅情愫》。《羈旅情愫》是一部犯罪劇情片,講述了一個漂泊的男人在旅館當服務生時候發生的故事。在這座旅館裡,這位男人認識了女服務員Anna和刷盤工Gustav,但Gustav但有著犯罪的欲望。
儘管這是一部犯罪片,但仍然有著濃濃的「安德森風」。仍然是冷淡的、隔離性的、有些悶的基調,將簡單的愛情故事繞著圈講,最後顯出想要表達的主題。《羈旅情愫》的鏡頭十分慢,配樂也採用相搭的基調,連人物的站位都和影片的風格相統一著。
羅伊·安德森慣用簡單的故事來表現荒誕的現實,將人們引入其中後,再讓人們自己去悟生活的至簡之理。在他的生活三部曲裡,這種表達視角更為顯現與成熟。
羅伊·安德森的生活三部曲分別是《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你還活著》(2007)和《寒枝雀靜》(2014)。這生活三部曲是羅伊·安德森電影生涯中標杆性的裡程碑。他用了多年的生活去打磨他的作品,潛心鑽在電影的世界裡,像個影界的修行者。
曾有人形容羅伊·安德森的電影是「卡夫卡般荒謬的電影情節、愛德華·霍珀般的繪畫影像鏡頭,話劇般的人物獨白與對白,詩句般的影像語言」。誠然,羅伊·安德森的影片是極盡荒謬的,但這荒謬中凸顯的是真正的世界的一面。他刻畫的故事到最後往往如同一出冷眼下的悲劇,但他正是用這種方式在告訴觀眾生活真實的樣子。
《二樓傳來的歌聲》是一部荒誕的喜劇片,羅伊·安德森自己也曾說:「你看本片,應該明白人類的行為有多愚蠢,紊亂將人蠶食,情況越來越嚴重」。《二樓傳來的歌聲》採用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電影的製作方式,而是將一系列鬆散的情節組合在一起,以在一個奇怪的夜晚發生的怪事為由頭,將之後人的反應和城市的反應連在一起,最後以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作為人類的困難。
《二樓傳來的歌聲》是突破常規的,它將所有人的表現都直接地展現在了鏡頭面前:慌亂的、失去理智的、怪異的。但它又遵循了西方日常史詩的拍攝手法,固定的長鏡頭在空間裡將觀眾拉遠又拉近。到處的十字架、被鞭子抽打著的遊行的上班族隊伍、沉默著的瘋了的詩人...似乎所有的人、事都是隱喻的,而就在這樣的安排之下,便營造出了一種荒誕的、超現實的喜劇效果。
之後的《你還活著》仍然是荒誕的喜劇片。在這部影片裡,羅伊·安德森以短篇散文詩的手法描繪出了芸芸眾生的群像,似平凡、似歡喜、似悲苦,又似真實的日子。《你還活著》將鏡頭對準了瑞典小城的居民,探到每一個人怪異的、神經性的、不似正常行跡的生活中去。其實,這些人恰恰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人,他們荒誕、不現實,情緒化,看起來像個神經病,但仍然是個真真實實的人。
移動的房屋、19架飛機、柔和且顯冰冷的畫面色彩、碎片化的生活情節、固定的鏡頭和固定的人物站位組成了這部荒誕至極的影片。有人說這部電影像是一幅歐洲的諷刺漫畫,確實如此,在布景上,在基調上,它都是極具諷刺性的。
到第三部曲《寒枝雀靜》,羅伊·安德森這種風格更為凸顯了。在劇情簡介的部分裡,寫著「本片是導演有關人性的「生活三部曲」的終結篇章」。作為三部曲裡的最後一部曲,這部電影完全打亂了線性的敘事模式,將39個場景放置在影片中,以薩姆和喬納森這兩個推銷玩具的商人為視角,講述了他們在不同地方遊走的故事。
同樣是黑色幽默的基調,也同樣是散亂的詩意。羅伊·安德森所想表達的哲學思想,都被他藏在了鏡頭語言中。《寒枝雀靜》更像是一部詩意的畫作,用一鏡一景的手法將藝術性的表達融入其中,從而把每個人的狀態展現了出來。舞臺感很強的鏡頭、兜售的吸血鬼獠牙、列隊旁觀的貴族老爺老太太...各種各樣的元素將《寒枝雀靜》變成了一副黑色幽默的畫作。
嘲諷的、不信的、虛假的與真實的,在各種各樣的群像之間,羅伊·安德森總能夠找到他自己的一種表達方式,繼而用鏡頭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這三部曲之後,羅伊·安德森早已有了極強的自我語言體系。同他的影片一樣,他的自我也是荒誕的、超現實的、無邊界的。無論是在散亂的情節裡,還是在一處處被遮蓋的詩意裡,他總有辦法以「安德森式」的影像風格將這些東西講述出來,從而帶給人們一場視聽盛宴。
羅伊·安德森深厚的美學修養也為他的影片貢獻了諸多靈感源泉。他的電影是接近於化畫作的,西方繪畫中的構圖、空間設置、光源在他的世界裡,都是他影像語言的一部分。而這也使得他在影界變得更加獨樹一幟了。
這次他帶著新作《關於無盡》歸來,也是影迷們期盼已久的事情。
也許,只有當那些荒誕的黑色幽默重現,當真實的生活重現,當美若畫作的鏡頭重現,再一次去感受羅伊·安德森的時候,才會明白,他到底為影界帶來了什麼。
而《關於無盡》裡,會告訴所有人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