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實狀況如何,從居民消費能力來看就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如果同時滿足「人口基數大」和「經濟較為發達」這個兩個先驅條件的話,那麼它的居民消費力通常而言也不會低。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截至2019年底,人口已突破14億大關。人口增長不僅帶來了諸多勞動紅利,同樣也促進了消費。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老百姓們的消費能力相較於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這個數字相較於很多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說近年來一直都被放在天秤的兩端互相比較的美國。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截止2019年1月份,人口也才3億多出頭,連中國的零頭都沒有,但美國的消費水平卻能常年霸榜第一的位置。
然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37.57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比增長了3.6%;而同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5962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少了近2703億美元,也就是說1個美國人的消費力度,就可以抵消4個中國人的。
美國作為世界大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一直以來它的消費水平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雖然土地面積也算得上幅員遼闊,但人口密度卻相對稀疏,人口數量也少。
既然如此,美國為什麼消費能力如此強勁呢?首先,一個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不能只看人口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看它的人均收入水平。
比如印度,人口佔據世界第二,但老百姓的口袋裡沒有錢,你讓人家如何消費?根據網上能找到的全球人均收入排行榜,2017年度,美國的人均收入為60014.895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375093.09375元,排在全球第五;而中國以9481.881美元,折合人民幣59261.75625元排在全球第70位。
不僅如此,作為消費主力的中產階層,也是在美國佔比最高,再加上美國的人均增長速度也是很快的,自1970年以來,美國中產階級收入上漲了34%,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收入也增長了28%。
除了收入水平,兩國消費力度被拉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費觀念的不同。美國人熱衷於花未來的錢,也就是習慣於超前消費。美國的人均工資很高不假,但他們卻沒有存錢的習慣,工資基本上就用在了消費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月光族」。
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中,錢是越存越貶值的。許多人甚至會每個月都從銀行裡借錢生活,然後再用下個月的錢去還。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大量美國人手中可用現金只在100美上下。有69%的美國人銀行帳戶存款低於1000美元,甚至有34%的嗎美國人乾脆就根本沒有存款,消費透支、靠信用過活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但對於消費來說,恰恰是這部分人讓美國的居民消費水平在數字上變得很好看。
這在我們中國人眼裡看起來是非常不思議的,對於我們來說,超前消費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社會風向也是不支持超額消費,媒體也會隔三差五報導因超前消費欠下巨額貸款導致家破人亡的負面新聞警醒老百姓。
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裡,錢要能省則省。手頭上要隨時拿得出錢來才能安心,而且我們還很愛未雨綢繆,家庭存款中一定會有一筆「意外開銷」,以應對各種不時之需。尤其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老百姓們對「存錢」的執念會變得越來越深。
美國居民則比較依賴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你會看到美國的大街上連流浪漢都是一副悠哉的樣子,不知道經過這一場疫情的「洗禮」,會不會扭轉美國人對於錢財不看重的心理。
與此同時,因為美國人對蔬菜水果的新鮮程度要求很高,稍微爛一點可能就會丟掉,這和我們國家哪怕是隔夜飯也能熱熱再吃的習慣大不相同,他們的嚴要求一方面是造成了資源浪費,但同時因為頻繁地需要購買新鮮食材,所以在無形中也帶動了消費力度。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的經濟實力。目前美元依然作為全球通用貨幣在世界貿易市場上流行著,這對美國的經濟是非常有利的。疫情期間美國加大了債券的發放。
截至去年6月,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超過19年國內GDP總額。龐大的債券規模雖然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但對於美國國內來說,人們獲得了更多的鈔票,資金周轉也變得相對寬裕了許多。
「玻璃大王」曹旺德曾經說過「中國只有2億人有真正的消費能力」,隨後這個觀點受到了馬雲的反駁,他認為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很有潛力的。當然,因為二者所站立場角度不同(前者強調買房、買車等高額消費,後者則是強調電商領域),所以不能說哪一方說的就一定都是錯的。
歐巴馬曾經在白宮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如果中國10多億人口過上和美國、澳大利亞一樣的生活,那將會是全人類的災難,地球根本無法承受」。這裡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偷換概念變成一種「威脅」,可算得上美國的老話術了。
然而根據前文來看,對地球資源造成最大浪費的反而是美國這個消費能力極高的國家,單從「人口數量龐大」這方面就要「剝奪」中國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權利,這很顯然不可取。
從大數據統計上看,美國的消費能力確實強,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背後還藏著「超額消費」和「資源浪費」兩大雷區,2020年的疫情,已經將這兩個雷區踩了個遍,可以預見的是,這「浪費」的消費模式,未來總有一天會被終結。
因為事實總會證明「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手裡有錢,心裡才不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