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口消費遠超14億:美國的「浪費」生活模式,必將被終結

2021-01-08 大國財經

如果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實狀況如何,從居民消費能力來看就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如果同時滿足「人口基數大」和「經濟較為發達」這個兩個先驅條件的話,那麼它的居民消費力通常而言也不會低。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截至2019年底,人口已突破14億大關。人口增長不僅帶來了諸多勞動紅利,同樣也促進了消費。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老百姓們的消費能力相較於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這個數字相較於很多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說近年來一直都被放在天秤的兩端互相比較的美國。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截止2019年1月份,人口也才3億多出頭,連中國的零頭都沒有,但美國的消費水平卻能常年霸榜第一的位置。

然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37.57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比增長了3.6%;而同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5962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少了近2703億美元,也就是說1個美國人的消費力度,就可以抵消4個中國人的。

美國作為世界大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一直以來它的消費水平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雖然土地面積也算得上幅員遼闊,但人口密度卻相對稀疏,人口數量也少。

既然如此,美國為什麼消費能力如此強勁呢?首先,一個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不能只看人口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看它的人均收入水平。

比如印度,人口佔據世界第二,但老百姓的口袋裡沒有錢,你讓人家如何消費?根據網上能找到的全球人均收入排行榜,2017年度,美國的人均收入為60014.895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375093.09375元,排在全球第五;而中國以9481.881美元,折合人民幣59261.75625元排在全球第70位。

不僅如此,作為消費主力的中產階層,也是在美國佔比最高,再加上美國的人均增長速度也是很快的,自1970年以來,美國中產階級收入上漲了34%,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收入也增長了28%。

除了收入水平,兩國消費力度被拉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費觀念的不同。美國人熱衷於花未來的錢,也就是習慣於超前消費。美國的人均工資很高不假,但他們卻沒有存錢的習慣,工資基本上就用在了消費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月光族」。

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中,錢是越存越貶值的。許多人甚至會每個月都從銀行裡借錢生活,然後再用下個月的錢去還。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大量美國人手中可用現金只在100美上下。有69%的美國人銀行帳戶存款低於1000美元,甚至有34%的嗎美國人乾脆就根本沒有存款,消費透支、靠信用過活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但對於消費來說,恰恰是這部分人讓美國的居民消費水平在數字上變得很好看。

這在我們中國人眼裡看起來是非常不思議的,對於我們來說,超前消費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社會風向也是不支持超額消費,媒體也會隔三差五報導因超前消費欠下巨額貸款導致家破人亡的負面新聞警醒老百姓。

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裡,錢要能省則省。手頭上要隨時拿得出錢來才能安心,而且我們還很愛未雨綢繆,家庭存款中一定會有一筆「意外開銷」,以應對各種不時之需。尤其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老百姓們對「存錢」的執念會變得越來越深。

美國居民則比較依賴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你會看到美國的大街上連流浪漢都是一副悠哉的樣子,不知道經過這一場疫情的「洗禮」,會不會扭轉美國人對於錢財不看重的心理。

與此同時,因為美國人對蔬菜水果的新鮮程度要求很高,稍微爛一點可能就會丟掉,這和我們國家哪怕是隔夜飯也能熱熱再吃的習慣大不相同,他們的嚴要求一方面是造成了資源浪費,但同時因為頻繁地需要購買新鮮食材,所以在無形中也帶動了消費力度。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的經濟實力。目前美元依然作為全球通用貨幣在世界貿易市場上流行著,這對美國的經濟是非常有利的。疫情期間美國加大了債券的發放。

截至去年6月,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超過19年國內GDP總額。龐大的債券規模雖然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但對於美國國內來說,人們獲得了更多的鈔票,資金周轉也變得相對寬裕了許多。

「玻璃大王」曹旺德曾經說過「中國只有2億人有真正的消費能力」,隨後這個觀點受到了馬雲的反駁,他認為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很有潛力的。當然,因為二者所站立場角度不同(前者強調買房、買車等高額消費,後者則是強調電商領域),所以不能說哪一方說的就一定都是錯的。

歐巴馬曾經在白宮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如果中國10多億人口過上和美國、澳大利亞一樣的生活,那將會是全人類的災難,地球根本無法承受」。這裡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偷換概念變成一種「威脅」,可算得上美國的老話術了。

然而根據前文來看,對地球資源造成最大浪費的反而是美國這個消費能力極高的國家,單從「人口數量龐大」這方面就要「剝奪」中國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權利,這很顯然不可取。

從大數據統計上看,美國的消費能力確實強,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背後還藏著「超額消費」和「資源浪費」兩大雷區,2020年的疫情,已經將這兩個雷區踩了個遍,可以預見的是,這「浪費」的消費模式,未來總有一天會被終結。

因為事實總會證明「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手裡有錢,心裡才不會慌。

相關焦點

  • 張平:美國人口僅3.3億 為何卻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高的國家,人口達到了3.3億人。2019年美國GDP實現了21.4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6.5萬美元。中國GDP大概實現了14.17萬億美元,距離美國還有7.31萬億美元的差距。
  • 中國14億人,美國只有3億,為何中國消費排第二?曹德旺一針見血
    眾所周知,人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消費力,往往人口越多的國家花錢的人就越多,消費力就越強。而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坐擁14億人口的消費力,而且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市場是十分龐大的。但即便人口最多,經濟水平較高,中國也不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而是排在第二,排在第一的是美國。何以見得呢?來看這份數據:據統計,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約合59672億美元,而2019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375.57 億美元,比中國多出了2703億美元。
  • 美國比我國少11億人,消費能力卻比我國高?2020年才看清差別
    實際上,在我國的經濟增長裡,和我們每個人最息息相關的消費能力和我們想像的差距還比較大。我國人口有14億,去年我們的年消費總額為41萬億元,聽起來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位居經濟體第一的美國去年消費總額比我們還要多兩千億左右,他們的人口連我們的人口零頭都沒有佔到。難道是我們和美國的差距太大嗎?其實並不能用簡單的這樣一個指數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能力水平。
  • 中國人口超14億,存款多少你才算體面?多數年輕人連「及格」都難
    文丨陽光 排版丨陽光 「5.6億人零存款,人均貸款超4.4萬元,年輕人更是集體性負債,我國14億人口,人均存款才65779元,那麼一個家庭多少存款才能活得更體面
  • 歐巴馬:如果14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將會是世界的災難!
    10年前,歐巴馬接受澳大利亞記者的採訪,期間,記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14億人將來會不會富強起來,擁有跟美國一樣的生活水平呢?歐巴馬回答了一番話,意思是說14億的中國人,不配擁有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歐巴馬為何會這麼說呢?
  • 美國人口不多,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美國國土面積廣闊,人口卻不多,3.3億人,經濟總量卻是世界上最高,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2019年美國GDP達到21.4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6.5萬美元。美國一個國家經濟總量比中國與日本經濟總量加起來還要多,相當於「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的經濟總量之和。
  • 美國擁有90多萬警察,全國人口3億多,如何維護社會治安?
    例如日本、越南等等,認真的說,各國警察隊伍的建設和模式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聊聊美國警察隊伍。截止2019年,美國人口為3.28億左右,全國的警察數量則超過了92萬人。依靠92萬人,如何維護美國各地的社會治安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複雜的問題。其實,美國的警力非常富裕。首先,我們聊聊近代警察隊伍的起源。
  • 曹德旺「一針見血」:14億人裡有12億沒消費力
    如此巨大的市場可歸因於中國人口眾多,到2019年底,中國人口已達14億。另一方面,行動支付使花錢、借錢越來越方便,過度消費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37.3萬億元。中國消費者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因為他們有強大的消費能力。許多免稅商店都會專門貼上中文標籤,方便中國人購物。
  • 來自美國人的「困惑」?中國有14億人口,卻從來沒有血統問題!
    來自美國人的「困惑」?中國有14億人口,卻從來沒有血統問題!不久前,國際爆發了一次20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種族歧視的遊行暴亂,這次暴亂的發源地來源於美國,還是我們老生常談的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矛盾。美國是一個特別看重血統的國家,其實這與他們的歷史是有很大關係的,美國一開始也是英國一個移民過,最後爆發了獨立戰爭才成立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因為一直是個移民國,成立以來人口也少,於是有越來越多民族的人移民去了美國,但是人多了就會有矛盾,為了確保美國自己國家的民眾的地位,便有了血統地位這一說法,美國歷史上很多有以血統確定地位的家族。
  • 6億人月薪1000元,12億人無消費能力
    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前消費的理念也變得更明顯,很多人都有自由消費的觀念,但同樣的負債率也在持續上漲。很多人工資下發後,並不是用來犒勞自己,反而是還信用卡或花唄。儘管大家對6億人月均收入1000元很是驚訝,但這就是真實的數據。當然,這6億人中,多半是學生、老人或帶孩子的婦女,也有一些人是農村低收入群體。據悉,目前我國的農村人口為5.5億人,相比10年前少了兩億人,2019年的農村可支配收入為14389元,和6億人1000元月薪的數據還是很接近的。
  • 95%國土為沙漠的埃及,卻養活了超1億的人口,埃及是怎麼做到的
    如今的埃及不但喪失了幾千年的傳統,更將在一二十年內面臨一場嚴峻的人口危機,因為就在去年,埃及的人口突破1億大關,成為繼菲律賓之後,世界上第14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 美國為什麼會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你怎麼看?
    美國的人口有3.3億人左右,而中國的人口是14億人口,美國的人口僅是中國的四分之一,應該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才對。 第二,美國國內現在基本不生產低端製造業,只生產高端科技產品。這意味著,美國每年要向世界進口大量日用消費口和產業鏈低端產品,如果沒有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向美國提供大量生活日用品,美國不僅是物價不會這麼便宜,而且也不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每年要向美國出口大量日用商品,同時,也把美國推向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國市場對日用商品進口需求是最大的。
  • 6億人月收入1000元,12億人沒消費能力,曹德旺「怒斥」馬雲?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曹德旺曾表示我國有消費能力的人群不過兩億。兩億的消費人群與馬雲曾經提到的中國具有消費能力的人口高達11億人,並且這個人口接近14億的國家,就有14億人的消費市場,二者的見解為何會如此之大?
  • 德國外貿總額佔GDP比重遠超中國、美國,這說明了什麼?
    德國、美國、中國的外貿總額佔GDP比重這意味著在2019年德國的外貿總額佔其GDP的比例已經上升至70.8%,在大國裡面屬於一個相對很高的比例啊。以美國為例,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3%,完成的名義GDP為21.43萬億美元,外貿總額為42139.98億美元。
  • 美國槍械有多泛濫?總人口3億,槍械數量卻高達2億
    眾所周知,美國是槍擊案的高發國家,每年因為槍枝引起的各種犯罪事件數不勝數,。因為美國私自持有槍枝是不犯法的,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槍,在中國跟別人起衝突頂多就是挨揍而已,在美國可能會被對方一槍腦袋開花。但是沒辦法,美國私有槍枝多如牛毛,而且槍枝在美國人的心中是有著很崇高的地位。
  • 全球人口最多的半島,面積僅我國20%,人口預計能超20億
    全球人口最多的半島,面積僅我國20%,人口預計能超20億談到中國,不得不提的就是人口問題,現在我國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而今天,咱們來看的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半島。面積209萬平方公裡,面積大概是我國的20%,人口卻超過了15億,將來更是預計會超過20億,它就是印度半島。現在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巴基斯坦則是兩億人口,光這兩個國家人口就超過了15億。
  • 《柳葉刀》:本世紀末全球人口88億,中國降至7.32億
    報告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頂峰(約為97億),2100年將降至88億。中國人口將在2100年降至7.32億,僅次於印度的12.93億和奈及利亞的7.9億;中國的勞動人口預計會大幅下降,從9.5億(2017年)降至3.57億(2100年)。
  • 中國14億人,「第一人口大國」不保?聯合國:2027年將超中國
    眾所周知,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還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已經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467萬人。而根據聯合國發布的數據,截止至2018年,全球人口約有76億人左右,若按照此數據計算,中國約佔全球人口的18.4%。可見我國人口數量極其龐大,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無出其右。不過我們的人口數量雖然現在還是世界第一,但這個地位就快不保了。
  • 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時間:2020-01-17 13: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總人口數據:截止到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
  • 全球一半財富屬於26個人,10億美元企業家有2816人,中國穩居第一
    根據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顯示,全球將近一半的財富掌握在26個人手中,這些富豪的財富少則幾百億美元,多則上千億美元。比如說,亞馬遜公司的傑夫·貝佐斯就以146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了榜單的第一名,即全球首富。據了解,在這26位頂級富豪裡面,美國人就佔據了大半江山,上榜了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