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榆林市橫山區緊盯教育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牢固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工作重點,細化任務,夯實責任,積極作為,團結協作,不斷強化控輟保學、送教上門、教育資助、技能培訓、隊伍建設、結對幫扶、薄弱改造、蘇陝協作等八項重點工作,全面鞏固教育脫貧攻堅成果。
全力抓好控輟保學工作
堅持從嚴從實,突出問題導向,將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和「回頭看」發現的問題及脫貧攻堅大排查等發現的問題進行統籌梳理,各鎮學區、學校建立工作檯帳,實行銷號管理,推動落實控輟保學任務,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教育方面問題及時整改到位,確保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無一人輟學;嚴格落實「七長」控輟保學責任制,層層籤訂《控輟保學目標責任書》,形成了鄉鎮、村委會、村民小組行政控輟保學勸返復學和校長、師長(班主任)教育控輟保學勸返復學的雙線體系;積極開展「三線」大排查:鎮村排查人員去向,學校排查入學情況,教體局排查數據信息。準確掌握每一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入學就學情況,建好數據信息庫,實行臺帳管理。加強學生考勤和學籍管理,強化動態監測,嚴格執行周報、月報制度,確保控輟保學工作落到實處;做實做細2020年貧困退出義務有保障認定工作,涉及3715戶5352人,全部做到了到鎮到村到戶。
全面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
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各鎮學區、學校認真核實,摸清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應入學底數。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逐一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安置;落實「一人一案」,建立入學安置臺帳,由就讀(送教)學校為學生建立學籍,確保建檔立卡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應讀盡讀。在區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指導下,統籌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安置工作。對因特殊原因不能入學的10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按照「一人一案」原則,實施送教上門服務,每月不少於兩次送教活動。足額發放殘疾兒童教育經費、上學交通補貼,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構建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
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區學生資助政策,推進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檔立卡資助全覆蓋。根據貧困家庭資料庫,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進行全面摸排,精準識別,「不漏一人」做好資助工作;今年以來共落實各級各類資助4333.3萬元,資助學生52391人次。同時,建立教育、財政、民政、扶貧辦、愛心企業及殘疾人聯合委員會聯動的學生資助監管體系,克服和杜絕扶強不扶弱的情況;切實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建檔立卡等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項目進展情況、政策落實情況等監督檢查,並作為對學校督導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考核。
全心打造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支持平臺
根據脫貧攻堅工作需要,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升管理水平,擴大辦學規模,讓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貧困家庭的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掌握一項技能,成為技能型人才;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脫貧需要開展招生,建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習就業檔案,指定班主任和專任教師開展「一對一」個性化幫扶;做好職業教育技能培訓,依託學校培訓基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惠及更多的農民掌握技能,脫貧致富。
不斷優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多管齊下,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專業能力。2020年公開招聘151名特崗教師充實到農村學校,緩解了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補充了音體美和幼兒教師;不斷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在教師培訓、培養中向鄉村教師傾斜,重點選派農村教師參加國培、省培等項目,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培訓方式,本年度累計培訓教師9000餘人次;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定期交流輪崗制度,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推動區直屬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教師職稱評聘向農村教師傾斜,鼓勵優秀教師到「兩類」學校任教;及時足額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貼、農村教師補貼、鄉鎮工作補貼,教師體檢常態化,加快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改善農村學校教師生活條件。
紮實開展「共同體」學校結對幫扶
將151所中小學、幼兒園組建為17個教育共同體(其中學前教育段8個、義務教育段9個),紮實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已開展結對幫扶的區直屬中小學校強化示範引領作用,切實加強聯合教研工作,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聯合教學研討會,統籌開展學科備課、教學研討、聽課觀摩等活動,提高農村學校薄弱學科教學質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網絡課堂,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組織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送課,為薄弱學校示範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形成教學教研互動,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持續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
堅持項目資金向農村傾斜,大力改善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辦學條件,重點改善農村幼兒園及中小學教學、住宿、就餐等生活條件,為農村學生提供更加公平和有質量的教育。今年以來完成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建設項目共9個,新建校舍5825㎡;採購計算機、多媒體和班班通設備418套;對55所學校進行了旱廁改造,已全部完工投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督促各項目建立全過程、日常化的監管機制,確保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依法依規有序進行。
縱深開展蘇陝結對扶貧協作
搶抓機遇,發揮自身優勢,與揚州市主要領導率隊交流互訪,多次召開扶貧協作聯席會議,研究推進合作項目,兩地協作進入常態化、制度化、高效化。橫山區職業技術中心與揚州技師學院、揚州旅遊商貿學校在汽車應用與維修、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應用技術3個專業進行共建合作,很好的促進了該區的職教發展。「瘦西湖·新城」共助學支教80萬元,全部用於助學、獎學、助教和獎教方面,使得268名師生受益。積極開展學校結對共建,揚州生態科技新城選派了10名教師到橫山區5所中小學校對口幫扶,該區教體局選派12名領導幹部到揚州科技生態新城交流學習。
【來源:橫山區教體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