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院線片,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好萊塢大片《花木蘭》。
耗資2.9億美元(約19.85億人民幣)。
是目前迪士尼翻拍電影中的最大投資。
集結了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鄭佩佩等超級大咖。
可以說是被寄予厚望。
然而,離正式上映還有兩天,可在豆瓣上的評價卻早早跌至了4.7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要知道,這部影片可是迪士尼斥2.9億美金,集結了鞏俐、李連杰、甄子丹、鄭佩佩等一眾國際巨星,而主角劉亦菲更是自帶光環,這就不由讓小咕產生疑惑了,畢竟國內還有很多網友對這部片子期待滿滿呢。
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與之相關的吐槽,從美術到故事、從動作到人設,槽點全滿。情緒激動的觀眾,甚至能從失望裡生出對迪士尼的憤怒,斥責他們的太過傲慢。
為了有所突破,真人版對動畫版的改編不少。
同時,也去掉了兩個經典元素,音樂和喜劇。
比如,搞笑擔當守護神木須的角色就被刪除了....
沒有了喜劇元素,不少劇情和角色就顯得突兀尷尬。
比如,鞏俐飾演的是反派盟友「鷹」,被設定為女巫。
她的出現,逼迫了木蘭技能覺醒。
這樣的設定,不說放古代故事裡,就單是電影裡就很出戲。
雖然,這樣的女權主題很有「好萊塢風」。
為了凸顯中國故事和文化,迪士尼對花木蘭形象進行「高度還原」。
原著《木蘭辭》中曾提到: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也就是說,木蘭化的是南北朝流行的「額黃妝」。
雖有歷史考究,形象也高度還原。
但它畢竟不符合當代審美,既然真人版已經「好萊塢本土化」了,為什麼妝容審美不能現代化一點?
至少要能看吧.....
這妝容,連神顏劉亦菲都駕馭不了。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額黃妝,就很符合當下審美。
而迪士尼這個「額黃妝」,國內觀眾簡直沒法下眼。
畢竟是真心欣賞不來!
他們這番操作,整個一弄得,中國觀眾就愛這造型就很誤會了......
而花木蘭也變成了超級英雄體質。
時常盤桓在她周圍的鳳凰,隱藏的覺醒技能,再到鳳凰涅槃。
花木蘭從軍故事,有如神助。
她成了超級英雄,卻早已失去了歷史的真實。
我們期待中國元素國際化,但不代表要全盤接收它的「水土不服」。
到了《花木蘭》中,李連杰的皇帝形象被放出後,關於是不是「傅滿洲」的爭論就沒有停過。
一些粉絲放出《帝國》雜誌的截圖力證,迪士尼聲稱自己在動畫中對皇帝角色處理不夠準確,所以在李連杰角色上專門諮詢了相關人士。
還有粉絲貼出明憲宗的畫像,認為畫中形象與電影扮相相似。
其實,由外國人拍攝中國題材的影片多少會受到中外文化差異的影響。
中國的觀眾向來對古裝、歷史題材影片的要求苛刻,何況是迪士尼製作、由西方視角代入到動畫的話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