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說「不要再悶家裡了」是什麼情況?具體詳情是什麼?

2020-12-14 中國網河南頻道

【張文宏說不要再悶了】一直叫大家「悶在家裡」的張文宏說:「今天不會呼籲大家再次悶在家裡」

在昨天舉行的「戰疫新常態下的青少年體育與健康」在線論壇上,張文宏表示:「我不能決斷疫情何時結束,但今天不會呼籲大家再次悶在家裡。就算悶,也是特定區域的特定人群,其他地區的大多數人應該是維持原來的態勢,要活動起來。」

對於目前的國內疫情他說了3句大實話

「不要看到兩個都是海鮮市場就想當然」

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北京的新發地海鮮市場,近期成為了熱詞,不少網友產生諸多聯想。對此,張文宏個人認為,「不要看到兩家都是海鮮市場,然後覺得完全一樣,這次爆發和那次爆發,已經是兩回事。哲學上有句話,人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很多只是看上去的類似。」

張文宏分析稱呼,這次在北京的疫情,最主要是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內,有很多人聚集,整個區域的封閉程度達到60%,這就表示風險性比較高。

「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

第一,散發性案例不可避免,現在小規模爆發的情況,對大家日常工作、生活運動給出提醒:人群聚集的時候,口罩不可或缺。

第二,離開人群聚集的環境後,洗手是必須的。

第三,創造一切可能的通風環境,保持人群距離。」

他認為,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雖然無法避免散發病例的出現,但能避免小規模爆發的情況。「當然,在復工復產恢復體育後,小孩子不能老呆在家裡,需要外出運動,但還是要做好相應的防疫措施。」

「疫情不是我們想歸零就歸零」

北京出現疫情後,有人擔憂,這會否成為新冠第二次爆發的序幕。張文宏認為:「疫情還沒結束,北京疫情小規模爆發,引起整個國家的警惕,疫情不是我們想像,要歸零就歸零。我一直說,中國努力追求自身接近於零,但真正歸零是全球一盤棋,抗疫需要整個世界一起參與。整個世界的疫情沒有消停,輸入性病例會通過各種途徑進來,所以散發病例可能一直會存在。」

張文宏稱,此次北京疫情的發生與防疫,存在兩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北京的防控響應速度非常快,對疫情掌控速度,不是武漢第一階段可以相比。

第二,北京並沒有整個封城,而是採取重點防疫的措施,所以北京經濟社會不會因此停擺。

他認為,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疫情可能會出現小規模爆發情況,但中國不會因為小規模的疫情爆發而停擺,「我對北京政府、中國疾控、北京疾控有很強的信心。」張文宏表示,這也對體育運動提醒:賽事怎麼做好防控,人群怎麼集聚,都可以進行一些創意設計和研究,以便在體育重啟後有更好的應對措施。

「暑假帶孩子國內旅遊應該沒問題」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大多數家長不考慮出國旅遊,但國內旅遊多少也有顧慮:這個暑假,還能帶孩子遊覽祖國大好河山嗎?

張文宏認為,「我的基本判斷是,國內疫情防控除了極少數幾個區域,其餘大多數區域,自己都很好,都在防其他做得很好區域的人。」

他還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

「比如,上海人在上海、浙江人在浙江,都很好;但如果上海人跑浙江了,或者浙江人跑上海了,大家可能有點緊張,有點互相提防。大家的心理是,都覺得自己的防疫做得很好,但其他省市來了,都在防別人。」

他表示,只要持有國家健康碼,在本地旅遊一點問題都沒有,原則上跨省旅遊也被允許。不過他強調,「旅遊的過程中,還是要堅持疫情防控的基本動作,比如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必須戴口罩,比如勤洗手,比如在旅遊區域儘量和遊客隔開一定距離。如果這些都能做到,在國內大部分區域接近於零的狀態下,暑假帶孩子國內旅遊,應該沒問題。」

張文宏提醒,旅遊是從一個地點到另外一個地點,「乘坐火車、乘坐飛機的疫情防控注意點,這些都要把握住。」

此外,他認為疫情防控新常態下,逐漸放開是大勢所趨。「不放開不是新常態,而是舊常態。舊常態,就是防疫最嚴格的時候,誰都不許動,誰都呆在家裡。這不是下一階段中國應該採取的明智策略,真正明智的策略,是把疫情控制得非常好,然後儘快回歸正常的生活。」

論壇上,張文宏還難得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聲:「太想在暑假有時間陪兒子跑步打球」

論壇上,中國第一枚冬奧會金牌得主、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透露,自己只要不出差,每天都會安排專門時間,陪伴兩個孩子一起運動。聽聞此言,張文宏「羨慕嫉妒恨」。

他透露:「臨床醫生要站在病床邊,現在我能陪孩子打打球、跑跑步的時間非常少。我非常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回到正常情況。暑假馬上來了,我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和孩子一起運動。」

「之前我特別盼望學校趕快複課。疫情之下,學生剛回學校,一開始體能肯定下降,甚至智力水平也有下降。考試成績,會有體現。」

張文宏認為,近期零散性病例的出現,並不代表叫停體育運動,「接下來的體育運動,首先要滿足疫情防控的要求,比如儘量選擇戶外通風的環境等。其次,運動肯定不能戴口罩。有氧運動就是提高人類的心肺功能,戴口罩運動實在太搞笑,還會傷害身體。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的風險都很低,只要有空曠的環境、打籃球選擇通風好的場館等,就算有點距離、有點身體接觸,都是沒關係的。」

對目前的抗疫成果,張文宏也表現出堅定信心,他希望運動員快點回到賽場,藝術家快點回到劇場,在20日舉行的科學與文藝相關研討會上,張文宏就耿直發言:

「如果說把劇場搬到室外去演出,那是對抗疫成果極度不信任」

他提到了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羅懷臻準備將劇場搬到室外的想法。「其實我還是挺怕的,這是對我們抗疫成果極度的不信任。我個人其實不是太同意(把劇場搬到室外)。我覺得藝術的類型有很多,有室外的,也有室內的,事實上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決定的,是社會的一種取向在推著你向前走。」

他說,每一個演出停止以後,後面都有一個家庭,每一部電影停掉以後,都是一個藝術家的藝術人生被打折。一個電影演員、一個芭蕾舞演員、一個歌劇演員最絢爛的青春也就十年,停工一年就意味著10%的藝術人生打了折扣。體育也是如此。

「我們其實都希望你們快點回到自己的賽場和自己的劇場。經過今天的論壇以後,我們更多地奔向了藝術,廣大的老百姓奔向了藝術。我們繼續開始日常的生活。」

他再次向羅懷臻老師強調:「你一定要相信,我不會讓你跑到外面去演出的。」

相關焦點

  • 張文宏這樣回答 都說了什麼?具體什麼情況?
    張文宏:浪要100%正常,現在是90%  據澎湃新聞,9月16日晚,原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當下人們關心的疫情相關問題進行對話。十一」能出去浪嗎?對於張泉靈拋出的這一問題,張文宏解釋稱,國內因為抗疫策略的關係,整個疫情控制非常好,全國各地已接近一個月沒有本土病例,但最近境外又輸入了病例。
  • 悶在家裡你也是戰士!張文宏談成「網紅」:我做了醫生該做的事情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說,疫情發生以來,張文宏醫生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醫生,面向大眾、面向海外做了很多科普工作,也說了很多金句,網絡傳播很廣。請問張文宏醫生您為什麼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做科普工作?另外,面對網絡這個複雜的「輿論場」,您是否有壓力?
  • 張文宏被評價「沒有爹味」,那被嫌棄的「爹味」到底是什麼味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在這個充滿驚愕、迷茫與希望的冬往春來裡,張文宏,也許是中國人視線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名字之一。每天關注疫情進展,如果看到一眼「張文宏說……」,人們會感到掌握了權威信息,也獲得了實際操作的方法。
  • 吳宣儀家裡是做什麼的 吳宣儀個人資料及簡介詳情深扒
    說到吳宣儀,最近吳宣儀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完美的夏天》也是深受觀眾喜歡,吳宣儀在節目上的表現也很是真實頗受歡迎。吳宣儀家裡是做什麼的?吳宣儀個人資料及簡介詳情深扒。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詳情吧。此前就有吳宣儀的粉絲調侃吳宣儀為「海南富婆」,據悉吳宣儀家裡很有錢,是宇宙少女組合中最有錢的成員了,粉絲還開玩笑稱不要放過吳宣儀,要讓她出道,不然吳宣儀就要回去繼承家產了。不得不說吳宣儀粉絲的這番話也是引發網友們對於吳宣儀家境的好奇。
  • 張文宏說早上不要喝粥,餘歡水說牛奶不適合亞洲人,真相來了!
    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
  • 家長說破天,孩子也不聽?趕緊跟「網紅醫生」張文宏學習親子溝通技巧
    不少家長抱怨親子溝通太難,自己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反叛,家長越說孩子越對著幹。其實,這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問題。父母首先要改變,孩子才有可能改變。家長不妨多琢磨張文宏的說話方法,多感受他的「漂亮話」背後蘊含的同理心,相信對於親子溝通會很有幫助。
  • 張文宏新著海外版問世:告訴全世界我們做了什麼,供他們參考
    張文宏表示,將這些思想和經驗翻譯成外文輸送到全世界,「不是教育全世界,而是告訴大家我們做了什麼,供你們參考,我們也在孜孜不倦地學習。」▲張文宏在《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海外版新書發布會暨捐贈儀式上發言。「為什麼疫情來了,全世界控制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張文宏說,面對這次疫情,有的國家兩到四個月就已經完全控制,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去闡述這個問題。他以天花的防控為例,認為最為有效的手段依然是追蹤和隔離。
  • 伊能靜為藍盈瑩寫小作文說了什麼 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伊能靜為藍盈瑩寫小作文說了什麼 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時間:2020-07-23 06:23   來源:昕薇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能靜為藍盈瑩寫小作文說了什麼 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昕薇網 近日,伊能靜為藍盈瑩寫小作文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文宏:家裡這樣吃飯,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4月29日,繼提議讓孩子早餐不要吃粥之後,新晉「網紅」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再次就疫情期間吃飯問題,向公眾發表公開倡議。張文宏談五一假期聚餐時表示,吃飯是疫情傳播最大窗口,提倡分餐製成為常態化,給生活恢復常態化提供了「武器」。張文宏表示,吃飯是疫情當中最大的傳播窗口。他還舉例,如果領導給你夾菜你吃不吃?
  • 靠實力,說真話,張文宏:當大幕落下,我自然會安靜走開
    因為大部分人從來不在做完工作之後,再去認真思考和總結這項工作背後的原理,所以註定只能成為執行者而不是領導者,更無法讓別人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作為上海華山醫院傳染科主任,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航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的組長,「圈粉無數」的張文宏主任,每一次面對大眾發言,只說實話不說套話,字裡行間言簡意賅乾貨滿滿,每一波硬核語錄都能真正感受到他的專業實力。越是敏感時期,張文宏醫生從不藏掖著的大實話,反而讓我們心裡有底了。
  • 張文宏再發建議:孩子早餐吃2樣東西,不許吃粥,不吃就不上學
    張文宏再發建議:孩子早餐吃2樣東西,不許吃粥,不吃就不上學,家長別忽視近日,隨著國內疫情漸漸消退,復學復工,已經循序漸進的展開!作為家長的我們,卻不能有絲毫懈怠,孩子因為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可能稍不注意,就會有潛在的危險,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
  • 高以翔去世後焦俊豔再發聲是什麼情況 焦俊豔發文說了什麼
    高以翔去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想不到網友還沒有翻篇,甚至還開始拉郎配,將高以翔和焦俊豔配成一對,好像焦俊豔才是高以翔的正牌女友,對此焦俊豔工作室發聲明了,希望網友不要再杜撰了,嗑cp也要量力而行呀。
  •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還說了什麼?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張文宏道出他思考的答案:歸根到底,和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著極大關係。新冠病毒傳播力非常強,但致死率並不高。「不像伊波拉,不像SARS,甚至不像H1N9禽流感,」在張文宏看來,正是這一非常獨特的現象導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續蔓延。他特別提及,新冠病毒基本上對老年人發動攻擊,而在整個社會醫療系統癱瘓時才對年輕人發動攻擊。
  • 張文宏這樣說…
    張文宏這樣說… 2020-12-22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跟張文宏一起看門診是什麼體驗?他拎著保溫杯,戴上老花鏡……診室...
    經常有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因為信任張文宏,不管什麼病都慕名來找他看。張文宏笑了,讓學生到隔壁皮膚科找駱肖群教授幫忙加號,還溫柔地安慰了老太說,「等皮膚科看好,再給我看一下,你看好吧?」老太安心地出去了,下一個推門而入的,是心急火燎的劉女士。
  • 「我也經常被人被欺負」張文宏談完疫情談人生,喝完這碗雞湯又被圈...
    在極度疲勞的時候,張文宏也愛看比較「無聊」的連續劇,不會太費腦,讓自己放鬆。可以出門走動了嗎?張文宏:不要到處瞎玩,還沒到為所欲為的地步!「還得保持著警惕的心態,不要到處瞎玩,不要摘下口罩聊天,避免一起吃飯,取消不必要的活動。正常生活正在慢慢回歸,但是還沒有到為所欲為的地步。張文宏建議大家,做好自我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同時他還強調了刷屏的「金句」:「防火防盜防同事」。
  • 上海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新冠時期,如何開展正常生活?
    王新宇是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張文宏是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他所領銜的華山醫院感染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參與過「非典」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救治,張文宏也是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 說這話的是張文宏
    為幫助領區同胞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更好地同當地民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在上海市外辦協助下,特別邀請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張文宏教授於3月17日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專題講座。
  • 張文宏,一夜爆紅成全民偶像,卻極力把自己往人間拽
    他笑:「哪有什麼硬核?我跟你一樣!都是普通人。我如果整天裝大尾巴狼,那很容易的,你還會說我硬核嗎?」張文宏:關心的點蠻多的,比較突出的是診斷問題。這段時間,他們病人一下子增加,怎樣儘快篩選?診斷試劑怎麼去做到位?其次就是隔離,如果病人太多,怎麼隔離?如果居家隔離,最怕的是病人突然病情加重,所以他們問我們哪些情況預示著這些病人病情加重。再就是有些地方病死率高,有些地方低,引起這種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這些問題都是國外非常關心的。
  • 「華山感染」年終沙龍段子多,張文宏許了什麼願?
    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一排的角落坐了3個多小時,被安排在最後一位發言。旁聽了半場後,海岸君的感受是,與其說是張文宏讓華山感染科一戰成名,倒不如說是有了強大的感染科,才成就了今天的張文宏。一周前,華山感染官微就預告了這場學術沙龍,並附上了講者信息。沙龍由感染科副主任張繼明和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主持。在武漢和上海兩地參與抗疫的感染科和抗生素研究所醫生暢談這一年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