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新冠時期,如何開展正常生活?

2020-12-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舉世矚目,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轟炸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幫助大家了解疫情的動態變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微信公眾號「華山感染」持續更新疫情相關數據,並邀請華山醫院感染科王新宇、張文宏等專家就疫情的變化趨勢、熱點問題及相關注意事項,專門進行答疑解讀。

王新宇是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張文宏是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他所領銜的華山醫院感染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參與過「非典」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救治,張文宏也是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新宇、張文宏等專家一直跟蹤,已在「華山感染」連撰數文,他們的文字既專業嚴謹又通俗易懂,澎湃新聞經授權轉發。我們希望「華山感染」的這一組文章,對讀者更理性地看待疫情、更有效地做好自我防護工作有所裨益。

01.武漢會戰,將以何種形式展開和結束?

前天,筆者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第三批將士出徵武漢,今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30多名將士出徵武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帶隊協和第三批志願者出徵武漢……目前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總數已超萬人, 這個架勢就是武漢會戰的架勢。

那這仗會怎麼打?

昨天武漢召開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動員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孫春蘭指出:要全力抓好源頭防控,武漢市要舉全市之力入戶上門排查「四類」人員,測體溫、詢問密切接觸者,全面落實轄區、行業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強化網格化管理。要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要第一時間將「四類」人員送往隔離點和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實行首診負責制、首訪負責制。

也就是說,武漢要開始地毯式清查了。而且,這是鐵命令,所有人都要查到,不能漏過一戶,不能漏過一人。

就此亮出武漢會戰底牌,以最大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動員所有力量和資源,讓所有的患者都能夠得到隔離救治。傳染病的救治的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如果所有的傳染源得到隔離,所有的人員間傳播得到控制兩周,就會迅速控制本病的傳播。但要做到這一點,又是多大的代價啊!很難想像,如果不是舉國之力,何以能夠做到。

因此,在大年夜勇士逆行之時,我們可以預計到,武漢新冠疫情的控制,只是時間而已,只是代價而已。

關鍵還是武漢外的城市,將如何實現本病的徹底控制?何時我們才可以開始正常的生活。

02.全國新增病例終於開始出現拐點

經過第一階段疫情的控制,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新增病例已經出現拐點,投入資源多以及決心大的地區,拐點出現的更為明顯。如果武漢能夠徹底肅清病毒,湖北外城市可以繼續保持新病例的下降,將基本傳播數控制很低的水平,那麼全國在未來幾個月內對疫情實現全面的控制絕不是夢。

全國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趨勢圖 

03.拐點若是出現,老百姓是不是可以過正常生活了?

這次新冠病毒流行,最大的幸運是發生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在假期間實施了有效的相對隔離。大家在家裡連「悶」了近兩周,終於迎來新增病例的拐點。湖北地區到底還有多少庫存病例,還有待於這次武漢會戰的展開才能明白。不過武漢外的疫情,是實打實的出現了新增病例的下降。

大家目前都非常擔憂節後復工和復學會帶來巨大的風險。但,是不是要一拖再拖,停止我們正常的工作節奏和腳步呢?

醫院再不開工,死於其他疾病的人很快就要超過新冠狀病毒肺炎了。企業再不開工,可能要面臨倒閉了。工人再不開工,家裡就揭不開鍋了;學生再無限期推遲開學,就完不成學業了。這一切都似乎證明,上海地區定的2月10日上班日估計是我們能夠接受的最後時間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展正常的生活的?正常的生活一經展開,有多大風險會感染這個病毒呢?

那讓我們算一個數字吧。

以上海現在250例患者計算,以2500萬的基數,那意味著在茫茫人海中,我們碰到一個新冠感染者的風險是10萬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採取非常敏感及時的醫院篩查體系,一經發現,立即早期隔離,那麼遇到新冠感染者的風險極低。此外,經過近期對所有武漢外感染者的分析,大多屬於密切接觸者,除院內感染者外,社區感染一般見於家庭內傳播,或者不帶口罩的密切接觸傳播。也就是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如果堅持了一些標準防護措施(戴口罩出門,勤洗手,不扎堆),被感染的風險接近於非常低的水平。

但這裡當然有一個前提條件,全國各地的醫院必須隨時對疑似患者有很好的篩查體系,不會讓疑似患者到處和不帶口罩的人群密切接觸。

看來正常日子是一定要過的,關鍵是如何過。

04.復工後正常生活如何過?

外地回來,建議先「悶」兩周。

如果你是在集中隔離點,隔離期間要調節好心態,在隔離期間少走動,遵從帶普通口罩,多洗手,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可以有效降低本病傳播。只要「悶」兩周,就可以把病毒給「悶」掉,為大家復工和復學後的正常生活創造條件。2周不是很長,但對整個戰役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每個人都是戰士,隔離點的每個人都是為此做貢獻的戰士。

如果你已復工外出上班,請記得:

戴好口罩,哪怕在辦公室裡,也應該戴好口罩。

開窗通風,不要開中央空調。

哪怕關係再好,人與人之間也該保持一米以外。

分餐吃飯,使用公筷。

不僅飯前便後要洗手,碰過電梯按鈕、公共辦公用品之後也要勤洗手。

外出回到家後先脫外套,將衣服掛在家裡玄關或者門口衣架。

脫外套後再摘口罩,摘掉口罩一定要再次洗手。

可以的話回家後儘快洗澡。

如果做到以上這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概率就會很低。

圖片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眾預防臨時指南:帶好口罩,多多洗手,開窗通風,咳嗽禮儀。

立春已過,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張文宏

2020年2月7日

(本文原題為《新冠時期,如何開展正常生活?》,作者張文宏為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微信首發於公眾號「華山感染」,版權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所有,澎湃新聞獲授權轉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張文宏:年底到明年初 新冠疫苗將迎來上市高峰
    今天上午,上海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走進第154講上海科普大講壇,聚焦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他指出,目前我們可以把新冠疫情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其他人正常生活不受影響,這應該是對新常態下疫情防控的最好詮釋。
  • 上海救治新冠肺炎「最強力量」有哪些專家?聽張文宏一一道來
    3月5日上午11時30分許,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盧洪洲、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傑、龍華醫院呼吸科主任張惠勇等專家接受記者採訪。
  • 上海「援鄂戰士」歸來 張文宏與隊員擁抱合影
    在紅會老樓前的華山花園大草坪上,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總指揮率領的四批273名支援武漢醫療隊員和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率領的17名支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務人員,身著繡有華山LOGO的大紅色隊服,整齊雄壯列隊,接受學校領導和「華山人」的隆重歡迎。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主持歡迎大會。 圖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左四)與醫院同事合影留念。
  • 張文宏、何婕擔任《健康上海行動》推廣大使
    記者今天下午從上海市愛衛會、市健康促進委獲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主持人何婕擔任《健康上海行動》推廣大使。市愛衛會(市健促委)副主任、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向張文宏、何婕頒發聘書。
  • 上海專家組組長詳解:為何發病後4周是關鍵?如何從源頭上預防新發...
    這幾天,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等人組成的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一直在定點醫院治療確診患者,密切觀察動態。昨天,張文宏教授抽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除了帶好口罩,張文宏提到一個重要問題
    張文宏對此一一作答。5月28日下午,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館與上海市外辦、上海市衛健委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邀請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在英國北愛爾蘭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交流,答疑釋惑。
  •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效果如何?張文宏總結了:中醫就像武功的一個門派...
    中醫藥介入全程治療一人一策因人施策張懷瓊介紹,上海始終將中醫藥納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落實,集全市資源,加強中醫救治力量。在專家層面,市級中醫專家組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專家組組長吳銀根第一時間率領專家團隊研究制定上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組成員及時入駐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兒科醫院,全程指導中醫臨床救治。
  • 逾92%本地患者接受中醫藥辨證施治,中西醫協同救治成就「上海方案...
    4月17日,上海舉行市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新聞通氣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石克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介紹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相關情況。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中西醫協同救治是「上海方案」的一大特色。
  • 與其說張文宏是英雄,他更像一個典型的上海人
    一句「共產黨員先上」 讓無數人認識了一個名字: 張文宏 作為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一直戰鬥在上海抗擊疫情第一線
  • 上海市醫療專家組組長:病例數增加不代表疫情加重謠言比病毒本身更...
    1月29日上午,上海市醫療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接受媒體採訪。針對近期病例數的增加,專家指出,這不代表疫情的加重,而是反映了檢測與防控的到位,同時,在專家看來,病毒傳播過程中,謠言比病毒本身更可怕。
  • 「我也經常被人被欺負」張文宏談完疫情談人生,喝完這碗雞湯又被圈...
    昨晚8點,「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啟動,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擔任首位主講嘉賓,主題為「教你在疫情期間如何正常生活」。將近一小時直播時間裡,張爸金句不斷。
  • 張文宏談五一假期出遊:可以,但要做到這幾點!_新聞聚焦_休閒「五一...
    如果出遊,應該如何健康防疫呢?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大家帶來「五一」健康出行提示,提醒大家出行戴好口罩,在公眾場合吃飯,注意用公筷、公勺,可以去旅遊,但是不要去人山人海的景區。  延伸閱讀:  重要提醒!今年秋冬新冠和流感會疊加?
  • 從戴自英、翁心華到張文宏 中國感染病學的「華山」路
    82歲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接到通知,下午去上海疾控中心參加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會議。他因此取消了當晚的年夜飯。過年不好打車,他的學生、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特意開車來接他。  在車上,翁心華笑著對張文宏說,SARS時自己在上海弄了半年只弄了8個病人,這次上海首例確診才4天,就20個確診病人了(截至1月23日24點)。
  • 張文宏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吳尊友提醒國人當心
    據央視新聞11月24日報導,隨著北半球秋冬季到來,一些國家已出現新冠病毒二次暴發的情況,我國近來也頻頻在海外進口的部分商品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近來在我國幾個地區還出現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報導稱,23日晚,上海市和天津市的分別報告一例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目前兩地正在開展大規模全民核酸檢測,上海市的新增確診病例就是在大規模篩查時發現的。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4日7時26分,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確診人數已超過5907萬例。多國重新開始"封鎖"、提升防疫等級。
  • 國內多地增加本土病例,4015人被隔離|密切接觸者|張文宏|病例...
    2例本土病例,系夫妻關係今天上午9點,上海市舉行第87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介紹本市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 張文宏:體育賽事可嘗試有限度重啟,世界回歸常態的標誌是奧運開幕
    5月15日晚上,上海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與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的公開對話中,談到體育賽事相關的情況。張文宏表示,體育賽事非常重要,一個健康的社會,體育活動必不可少。「體育賽事,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如果問我世界什麼時候回歸正常,我強烈希望大家關註明年夏季奧運會,東京奧運會準時開始,這將是一個標誌,全世界真的恢復正常了,但這個時間點還沒有到。」按照今年3月底的決定,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至2021年7月23日開幕,8月8日閉幕。這是現代奧運歷史上首次宣布賽事延期舉辦。
  • 張文宏問領導給你夾菜吃不吃 不分餐就是裸奔危險
    張文宏為何這麼問為什麼要提倡分餐制,張文宏在參加講壇時表示,分餐制解決了公眾一起吃飯,把口罩摘下來的時候怎麼做,是非常重要的,給生活恢復常態化提供了「武器」。張文宏說,分餐是一個概念。一起也不行。比如說豆沙甜湯,每個人用自己的勺子去舀,那這鍋豆沙湯糰,就是一個洗調羹的水。但是,我們在外面覺得噁心,在家往往就不覺得。
  • 張文宏對話僑胞: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
    張文宏在直播中答疑。 浙江省僑聯供圖 攝(抗擊新冠肺炎)張文宏對話僑胞: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中新網杭州5月31日電(記者 張煜歡)「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洗手間的通風很好,可以說是飛機上最安全的地方」「上飛機前一定要吃飽喝足,最好一覺睡到目的地」……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與海外僑胞和留學生視頻連線時說
  • 張文宏為廣大師生、家長...
    學生返校後如何防疫?備戰中高考的學生是否要進補?報考醫學專業前要考慮哪些問題? 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做客浙江日報,為廣大師生、家長答疑解惑。
  • 一本張文宏推薦的漫畫書是什麼樣的?
    是誰得到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肯定,還謂之「了不起」?近期出版的《賽雷三分鐘漫畫:病毒、細菌與人類》由「硬核」醫生張文宏作序。百忙之中的張醫生為何會推薦一本漫畫書?在這篇寫於3月22日的「推薦序」中,張文宏寫道:「其實我很早以前就知道賽雷。在機場候機時,常常會翻閱或購買他的一些漫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