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成本陷阱:降低雲計算成本的5種方法

2020-12-19 TechWeb

組織需要適當的策略來避免雲計算的成本陷阱,並遵循一些成本管理優秀實踐,使其成本支出保持在預算之內。

許多組織都從在雲平臺中託管工作負載的好處中受益,但是如果無法控制雲計算的成本,則這種基礎設施模式將無法持續。隨著冠狀病毒疫情仍在影響組織的運營,組織需要重新評估其支出,其中包括雲計算服務費用。

導致雲計算成本飆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資源過度配置,不必要的容量以及環境的可見性不良。幸運的是,有一些工具和成本優化實踐可以幫助消除不必要的支出。

組織可以採用以下工具和實踐降低雲計算成本。

2020060405

1.選擇保留實例

在雲中,如果組織願意做出一定的權衡,他們將會找到按需資源的價格更低的替代方案。並儘可能使用以下折扣定價方案:

預留實例定價。提前承諾在一到三年內使用一定容量的組織可以節省帶有預留實例的雲資源。根據平臺和其他變量,預留實例的價格僅為按需實例的三分之一。每個主要的雲計算提供商都會提供這種定價選項,例如Amazon EC2預留實例(RI)、微軟Azure預留虛擬機實例和谷歌雲承諾使用計劃。與標準EC2 RI相比,AWS公司還提供一個「節省計劃」,提供類似的折扣,並在使用方面更具靈活性。預留實例最適合具有一致且可預測容量的工作負載。 現場實例定價。開發人員可以通過Amazon EC2競價型實例、Azure競價型虛擬機和Google Cloud Preemitble VM為其未使用的容量獲得折扣定價。這些定價模型的節省取決於購買的資源類型和購買時的價格。這些實例的成本可能會頻繁變化,每小時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實例超出了雲計算用戶的最高價格,它將會終止。低優先級實例可以節省多達90%的費用,但是這些實例的可用性受到更多限制,並且可能會突然中斷,具體取決於區域的整體容量需求。它們最適合用於無狀態工作負載、批處理作業和其他可以容忍中斷的任務。

2.容量規劃

即使組織可以在雲平臺中快速啟動或關閉實例,但最終還是一直為未使用的容量付費。 IT團隊需要確保有足夠的容量來處理意外的流量高峰和負載波動,但又不要過多,以避免他們過度使用了不必要的資源。容量規劃可以幫助降低總體雲計算成本。

自動擴展資源可以幫助組織確保不為未使用的雲容量付費。雲計算提供商提供具有自動擴展功能的原生服務,例如AWS Auto Scaling。這些功能可自動監視和調整應用程式規模以滿足需求,並可用於確定成本、可用性或性能的優先級。

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設置自動縮放參數。例如,將性能限制放在不需要擴展的較低優先級工作負載上。配置自動縮放設置以使用最少數量的資源來滿足需求。並在適當的時候納入一些前面提到的折扣計劃。

無伺服器計算也可以幫助解決許多擴展問題,但是仍然需要一些前期計劃來避免成本失控。組織還可以使用排隊和緩存之類的技術來適應意外的流量高峰,而無需為空閒容量支付費用。

3.限制數據傳輸費用

組織的數據在公共雲之間來回遷移的成本可能很高。雲計算提供商通常會收取數據出口費用,以將數據移出其平臺甚至在區域之間移動。為了降低這方面的成本,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數據傳輸。

組織首先評估其雲計算提供商的數據傳輸費用。然後,調整其雲計算架構以減少數據傳輸次數。例如,組織可以將頻繁訪問雲託管數據的內部部署應用程式移至雲平臺中以消除這些傳輸。

另外,評估旨在加快和保護雲平臺與私有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移動的不同傳輸方式的費用。例如,將使用專用網絡連接服務(例如AWS Direct Connect、Azure ExpressRoute或Google Cloud Interconnect)的成本與物理傳輸設備(例如AWs snowball或Azure Data Box)的成本進行比較。

4.利用成本監控工具

AWS公司提供了各種成本監控工具。其中提供的AWS Cost Explorer這個工具可以分析組織以往的支出,甚至可以追溯到13個月之前,並預測組織未來三個月的雲計算支出。另一個工具是AWS Budgets,它設置自定義警報以在支出超過特定點時通知用戶。它還可以自動限制資源以降低雲計算成本。

Microsoft雲用戶可以使用Azure成本管理+計費來監視其支出。這個工具跟蹤每個Azure服務的支出,提供未來的帳單預測,並在用戶超出預算時向用戶發出警報。同樣,Google Cost Management使谷歌雲平臺用戶可以識別成本峰值,並設置支出報告以優化成本。

除了雲原生選項之外,第三方成本監控工具還可以幫助組織制定明智的支出決策。例如,CloudCheckr跟蹤跨雲計算資源的支出,並提供削減成本的建議。 Scalr是另一個第三方工具,可將成本分析作為其雲計算管理平臺的一部分。

5.防止雲蔓延

雲蔓延是雲計算資源不受控制的擴散,這應歸咎於許多雲計算成本費用飆升。當組織無法消除不再是其整體戰略一部分的雲計算服務時,他們仍將繼續為此支付費用。

為避免這個問題,組織需要使用基礎設施以及應用程式監視和管理工具對雲計算環境建立適當的可見性。設置有關如何以及何時停用不再需要的雲計算資源的策略。使用自動配置關閉原有的工作負載。

除了採用雲計算策略之外,組織需要仔細監視雲平臺的帳單和合同,以識別組織是否正在為不再使用的雲服務支付費用。

 

相關焦點

  • YellowDog的突破性索引削減了雲計算的成本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YellowDog,多的雲工作負載管理軟體的領先供應商,已經推出的指數,雲的顯著簡化了成本和性能分析計算技術。如今,可用的雲實例類型數量已經超過25,000種,並且每月增加數百種。YellowDog索引消除了複雜性,提供了有關成本,性能,可用性和碳影響方面的全球所有實例的清晰,有序的視圖。雲客戶有史以來第一次能夠立即找到與他們的需求完全匹配的最佳計算源。該索引使用可從綠色和平組織和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等來源獲得的最新信息。
  • 雲計算安全誰來管理?
    伴著雲計算概念的提出以及各種關於雲概念的推廣,隨之而來的雲安全也成為目前很多行業關注對象。雖然雲計算可以帶來很多技術上的進步,比如提高效率,降低企業關於數據中心運維成本等,但是任何新鮮的事物都有利有弊。
  • 2019年雲計算發展狀態 - 雲計算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技術、新...
    這至少意味著:   微服務架構:微服務是一種獨立的、單用途的微型應用程式,主要作為應用程式組裝在一起,已經成為構建雲原生應用程式的實際方法。通常,小型的離散的開發團隊維護每個微服務,從一開始就用API構建,以便與其他微服務集成。只要API保持一致,就可以逐個更新(或擴展)微服務,而不是通過整個開發團隊重構一個巨大的單一應用程式。
  • 雲計算十年:從戰略回歸戰術
    2011年是雲計算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時間點,這一年是OpenStack誕生的元年,被冠以「數據中心作業系統」、「雲計算作業系統」等一系列名號,至今仍然是雲計算領域耳熟能詳的詞彙。與此同時,虛擬化巨頭VMware也開始投身雲計算,推出了VMware雲基礎架構套件,被稱之為「企業混合雲的基礎」。
  • 百度副總裁範麗:百度雲計算厚積薄發
    【CSDN現場報導】第五屆中國雲計算大會於2013年6月5-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國際視野,洞悉全球雲計算發展趨勢,並從應用出發,探討雲計算與大數據、雲計算與移動網際網路、雲安全及雲計算行業應用等焦點話題。大會還特別設立了雲計算服務展示區域,交流國際雲計算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國內雲計算試點城市發展成就,分享雲計算發展經驗,促進全球雲計算創新合作。
  • 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區別有多大
    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有著不同的含義人們首先需要了解雲計算或邊緣計算的含義。雲計算產生至少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大多數人都對它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簡單地說,雲計算涉及充滿通過網際網路連接的計算機的遠程數據中心,這些計算機提供的計算能力可用於每單位成本,並且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另一方面,邊緣計算最近成為一個流行的技術術語。
  • 匯量科技雲計算事業部負責人蔡超:站在雲原生的風口看未來
    雲原生的話題近幾年異常火熱,2011年網景創始人馬克·安德森曾說,軟體正在吞噬世界,而後續開源、雲計算技術的發展,也正在吞噬著之前的技術成果。雲計算之後,業界公認的下一個時代,是「雲原生」的舞臺。 根據CNCF對雲原生的定義,他的本質是充分利用雲計算的優點來構建和運行應用的方法。他的主要特徵包括微服務、容器技術Devops和持續交付。
  • 雲計算概念股持續下挫 創意信息等個股紛紛下跌
    據最新消息顯示,雲計算概念股持續下挫,會暢通訊(300578)股價暴跌超過10%,絲路視覺(300556)跌逾4%,創意信息(300366)、焦點科技(002315)等個股也紛紛下跌。那麼,雲計算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 5種雲計算所需的機器學習技能
    轉載自 雲計算D1net 原創 Dan Sullivan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將會繼續深入IT服務領域,並為軟體工程師開發的應用程式提供補充。如果IT團隊想跟上發展步伐,就需要提高他們的機器學習技能。
  • 雲計算將成為物聯網所能帶來的一切的基礎
    雲計算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鼓勵按需存儲和管理可用於創建見解的數據。此外,這也是96%的組織在某種結構中接受雲的原因。公司可以將雲計算用於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存儲和監督其產生和積累的數據。   特別是物聯網(IoT)和雲計算這兩項獨立的進步緊密相關。
  • 成都-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正式運營 提供雲計算服務
    依託雲計算技術 助力科創企業發展Amazon Web Services (AWS)是亞馬遜公司旗下的雲計算技術服務平臺,也是全球先進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AWS雲技術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通過向企業提供一整套雲計算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低IT投入和運維成本,實現加速發展。去年6月,成都高新區與AWS中國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建成都-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 雲計算十年:序章,拐點,生死戰
    但此時,國內國內雲計算市場已經是另外的景象。 2018年4月,阿里雲副總裁李津在雲棲大會南京峰會上突然語出驚人:「在中國只有兩種雲,第一種雲是拿來主義的雲,第二種雲是阿里雲這樣自主可控的雲。」 不到兩周前,美國商務部發布通告,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出售設備,一夜之間,諾大一個中興集團業務停擺。
  • 雲計算時代下的FAAMG,TDOCS的增長魔力是什麼?
    雲計算時代到來,一些「後浪」在今年開始嶄露頭角,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目光。其中Twlo, ddog, okta, crwd, fsly這五家雲計算公司構成的「TDOCS」已然成為了今年股市上漲中的最大贏家。在雲服務高速發展的時代,後浪「TDOCS」為何能躍升為雲計算巨頭?
  • 全球僅4%企業使用的雲計算服務,未來前景還有多大?
    文 | 財聯社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營收已經連續3季度超過100億美元,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近期表示,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佔比僅為4%。疫情帶來危機,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向雲計算轉型的必要性。另外企業能夠有效節約成本,採購雲服務可以節省IT設備成本和縮減IT團隊規模,讓整個團隊變得輕量化,給業務創新帶來了明顯的效率提升。
  • 2021雲計算「奇點」將迎二次爆發,五大新趨勢凸顯
    趨勢一:虛擬雲桌面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2021年成為全球雲計算新的分野,人們將更加依賴雲計算技術以及流媒體、遠程協作、智能傳感器和其他依賴雲的數位技術,以消除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遠程工作者的數量將急劇增加。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加,基於雲計算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虛擬雲桌面成為其中之一。
  • 雲計算到底是誰發明的?-虎嗅網
    ,是事實上的雲計算開創者。其實,準確來說,不管是谷歌還是亞馬遜,都不是雲計算的發明人。雲計算概念的提出,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早得多。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針對雲計算來一次徹底的「尋根問祖」。現在我們都知道,虛擬化是如今雲計算架構的基石。當時那篇論文,絕對堪稱「驚為天人」。
  • 騰訊雲星星海重磅發布兩款自研新品 打造軟硬一體雲計算基礎設施
    在雲遊戲場景中,客戶對單卡TCO,單用戶成本非常敏感,迫切需要降低成本。但現存所有GPU伺服器機箱長度過長,當遇到需要低延時邊緣部署時,無法滿足需求,會出現單卡掛死,導致整機掛死的情況。針對類似的場景和業務需求,星星海首款自研GPU伺服器在性能、能效、安全特性、可靠性等層面進行了大膽的自主創新和突破。
  • 2020年雲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ZStack榮獲雲計算標準化優秀成員單位...
    上海雲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ZStack)作為國內雲計算領域唯一一家開源社區zstack.io的發起者、也是具備自主開源技術創新及產品化能力的私有雲廠商,應邀出席了此次盛會,並榮獲了「雲計算標準化優秀成員單位」與「雲計算創新企業獎」兩項大獎。ZStack雲計算方案架構師劉巖巖,在大會的【雲上深度應用】分論壇之中,發表了題為《輕量+穩定:ZStack雲上應用介紹》的精彩演講。
  • AWS重塑雲計算未來,加速企業上雲及數字創新
    本次發布的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在不到一秒內擴展數十萬次事務,大幅度降低了保證激增業務時的開支穩定。此外,以開源形式推出的Babelfish for PostgreSQL,讓用戶直接在 Amazon Aurora PostgreSQL上運行SQL Server應用程式,可以降低傳統資料庫開支,提升資料庫上雲後的應用交付效率。
  • 中國聯通焦剛:雲計算發展與最新實踐
    網易科技訊 6月5日消息,主題為「大數據大帶寬推動雲計算應用與創新」的第五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今天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網易科技作為大會合作門戶在現場直播報導。以下為中國聯通雲數據公司總經理焦剛做主題為「中國聯通雲計算發展與最新實踐」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