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第一書記林威任:讓奮鬥的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

2020-12-25 西路事

林威任是容縣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幹部。2018年3月,他被選派到黎村鎮旺安村擔任第一書記。作為一名90後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兢兢業業,勤勞肯幹,心繫貧困村民,將改善民生為己任,腳踏實地發揮作用,成為了扶貧先鋒,更是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

旺安村位於黎村鎮西部,距鎮政府22公裡,是「十三五」貧困村的三類村。林威任到任旺安村第一書記後,為了能儘快融入工作,他一方面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談心交流,了解村情,融洽關係;另一方面他走農戶、下地頭了解民意,分析制約發展的原因,查找貧困的根源和發展瓶頸,並與村「兩委」班子制定脫貧攻堅工作方案。

旺安村盛產鴨腳木蜂蜜。為了進一步打造新的特色產業,擴大銷售渠道,讓鴨腳木蜂蜜走出旺安、走進城市。林威任帶著旺安村的鴨腳木蜂蜜作為廣西旅遊發展集團的推介產品來到廣西扶貧產品展銷中心,參加第三屆廣西國有企業扶貧農產品展銷會。地道純正的鴨腳木蜂蜜得到了參會遊客的認可,品嘗、諮詢、購買的人絡繹不絕。在他的努力推薦下,旺安村鴨腳木蜂蜜還登上了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旗下的「桂人禮」長期展銷展廳,作為玉林市的展銷產品之一。

隨著北流市扶新鎮至容縣黎村鎮三級公路旺安村路段完工通車,村裡的交通條件大為改善。路修好了,他又想到解決夜晚通行安全的辦法,建設公益路燈工程。在與村「兩委」幹部商議後,結合當前的「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林威任向後盾單位爭取到了兩萬元的資金支持,同時聯繫村內的公益熱心人士和外出經商、務工的鄉賢,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共計十萬餘元。

兩年多來,林威任用足跡丈量了旺安村的山山水水,走遍了每一戶貧困戶,他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真心實意地去幫扶,真抓實幹地去帶動,讓生命不留遺憾,讓時光不負韶華。

圖文:僑鄉容縣 吳海東

相關焦點

  • 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農村環境治理記
    中新網太原7月7日電 題: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農村環境治理記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走進閆家溝村,環境優美,村主幹道整修一新,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種著的小松樹修剪整齊,周圍利用廢棄輪胎種植的月季也已經綻放出花朵。在山西省沁縣閆家溝村黨群活動中心牆外,朱虎亮和村幹部正在忙著張貼愛國衛生運動宣傳海報。
  • 馬林剛: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寄語深情似海,厚望如山,給廣大青年擦亮了奮鬥的人生底色,為青年成長成才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必須牢記總書記囑託,用實際行動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要胸懷理想,志存高遠。「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是心靈的燈塔,是前行的航標,是進取的力量。青年一代承載著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國夢」的接力者和奮鬥者。
  • 新蔡縣南湖街道沈莊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我的青春在扶貧」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梅澤華)2020年12月21日,新蔡縣南湖街道舉辦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會上縣紀委派駐南湖街道沈莊任駐村第一書記張玖鋒做了主題「我的青春在扶貧」的報告。
  • 閃光的青春 奮鬥的華章
    史濤水彩畫《太空「牽風箏」的人》——天青色,是一線航天測控人的奮鬥寫真。那一抹天青,與他們嚴慎細實的作風、追星攬月的力量和鳴,共同定義青春。這是閃光的青春。假如青春有顏色,它或許是志願紅、迷彩綠,又或許是醫務白、工裝藍……青春的理想,鋪就奮鬥的底色。在新時代的青年群體中,各行各業湧現許許多多擔當有為的青年。他們奔跑在時代前列,在奮鬥中增長才幹、實現人生價值、升華理想境界,以開拓進取的精神成就時代榮光,以胸懷大我的姿態繪就人生畫卷。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9月17日晚,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百色市委、市政府,自治區文旅廳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中央歌劇院聯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首演,以「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致敬第一書記群體,濃縮呈現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
  • 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永定區戰「疫」一線,有這樣一群「95後」,他們放棄假期,始終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有為擔當、勇敢堅毅、不懈奮鬥的青春形象在戰「疫」一線熠熠閃光。 在戰「疫」一線貢獻青年的力量
  • 「奮鬥的青春最美」:「90後」在抗疫一線「蛻變成長」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奮鬥的青春最美」:「90後」在抗疫一線「蛻變成長」新華社記者林苗苗、魏夢佳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救死扶傷……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90後」青年醫護人員彰顯青春蓬勃力量
  • 邱初開看望病倒在扶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日訊(通訊員 莫勝文 李宏波)12月1日下午3點40分左右,慈利縣審計局駐通津鋪鎮泗虎坪村第一書記唐乾同志在村級道路建設現場指導工作時,突發腦幹出血,倒在道路建設現場,隨後被送往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故事
    在嘉禾縣龍潭鎮龍旺村,經常可見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忙得不可開交,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雷龍生大學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嘉禾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
  • 「90後」扶貧幹部跨越千裡當上「掛麵書記」
    2018年7月,天津大學「90後」青年教師冮皓被派駐到大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來,冮皓精心策劃「金點子」,採取「真行動」,探索「新路子」,在大寨村奏響了脫貧攻堅的「青春之歌」。入鄉隨俗 麵條裡找商機初到大寨村,簡單歸置好行李後,冮皓便匆匆拿起本子和筆,走進了農戶家中。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
  • 青春的力量 時代的脊梁——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新華社武漢3月16日電題:青春的力量 時代的脊梁——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新華社記者胡喆、李偉、侯文坤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如今,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中所指出的那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 和縣歷陽鎮:青春在扶貧一線閃耀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村去年就全面脫貧,但接下來我將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同時,和全體扶貧一線的同志們,將更多的關愛給予我們可愛的貧困戶們。」歷陽鎮城西社區扶貧工作隊長肖雲友滿懷溫暖的說。而這已是肖隊長扶貧的第三個年頭。
  • ...退伍不褪色 軍姿颯爽在扶貧一線丨錦屏縣地婁村第一書記姚元海
    我叫姚元海,是一名退伍軍人,1995年從部隊退役後被安置在錦屏縣氣象局工作。2018年1月18日,帶著組織的重託,帶上親人的叮嚀,滿懷當年赴藏戍邊的一腔熱血,我前往錦屏縣鍾靈鄉地婁村開啟第一書記的扶貧新徵程。
  • 打贏脫貧攻堅戰 企地攜手奔小康——齊魯石化第一書記紮根扶貧一線...
    11月9日,高鵬、李雲先、邵光鵬、孫向軍等齊魯石化「第一書記」回到扶貧過的郯城縣。許多聞聽「齊魯石化第一書記來了」消息的村民紛紛趕來,和第一書記們暢談今日鄉村的可喜變化。  在山東省委統一安排下,2012年4月份開始,齊魯石化先後選派4輪12名第一書記到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鎮、廟山鎮進行扶貧。
  • 90後的而立之年:讓青春在「疫」線閃光
    短視頻|90後的而立之年:讓青春在「疫」線閃光點擊查看視頻
  • 「決勝脫貧·奮鬥有我」共青團漢中市南鄭區委:讓青春之花在脫貧...
    決賽中,20位來自扶貧一線的選手們結合扶貧工作真實經歷,謳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良好風貌,描繪出一幅全區上下廣大扶貧幹部用心幫扶貧困群眾的美麗畫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共青團漢中市南鄭區委王茜茜的扶貧故事......
  • 法院青年說丨讓青春在奮鬥中閃光
    原創 李欣 息縣法院 青春是什麼?是以夢為馬的執著追求,是敢為天下先的勇敢擔當,是不負韶華的不懈奮鬥。法院人的青春在哪裡?在一次又一次的庭審中,在一摞摞厚厚的卷宗裡。息縣法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審判一線的生力軍,是推進法治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是新鮮血液,是活力之源,他們用特有的思維和智慧堅守著職業的信仰,在公平與正義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大化法院扶貧工作隊:奮鬥在一線的「硬核...
    大化法院法官助理蒙正龍是北景鎮六華村第一書記。近三年時間,他守初心擔使命,紮根基層,默默耕耘,建設鄉村,真情幫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扶貧幹部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收到選任幹警駐村擔任脫貧攻堅工作隊員的消息後,藍宏國主動報名「應戰」,紮根貧困基層。自任職以來,通過協助該村第一書記,當好第一書記的助手和參謀,與其他工作隊員團結協作,和睦相處,同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任務。近兩年時間,他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群眾的事,他都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為困難群眾解決了許多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