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準噶爾翼龍獨有特徵和捕食習慣

2020-12-17 湘湘愛旅行

最新研究揭示 新疆準噶爾翼龍獨有特徵和捕食習慣

準噶爾翼龍生態復原圖。

魏氏準噶爾翼龍頭骨形態特徵顯示短粗圓鈍牙齒、磨蝕面及吻端營養孔等。(受訪者供圖)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饒俊華)近日,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美國開放獲取期刊《PeerJ——生命與環境科學雜誌》日前在線發表了該所汪筱林團隊關於魏氏準噶爾翼龍的頭骨顎區研究進展,補充了準噶爾翼龍的形態鑑別特徵。

距今655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現在的新疆準噶爾盆地烏爾禾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湖泊,植物豐富,生存著由恐龍主宰的生物王國。其中有一種飛龍,兩翼展開時長達2米多,叫準噶爾翼龍。新疆石油地質工作者魏景明在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發現了我國第一具較完整的翼龍化石骨架,因此也被稱作魏氏準噶爾翼龍。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翼間窩雙拱形後喙是準噶爾翼龍的獨有特徵;此前研究顯示,準噶爾翼龍是以魚類為食,而據最新研究發現,其上翹無齒具角質喙的吻部、短粗圓鈍具磨蝕面的牙齒形態,則進一步佐證了其挖掘捕食泥沙中具有堅硬外殼的貝殼類等食物的生活習性。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一具翼龍化石骨架——魏氏準噶爾翼龍頭骨顎區研究進展
    魏氏準噶爾翼龍(Dsungaripterus weii)是我國發現的第一具較完整的翼龍化石骨架,由楊鍾健於1964年研究命名。準噶爾翼龍具有非常獨特的頭部形態特徵,如尖長錐狀上翹無齒的吻端,圓鈍短粗的牙齒,厚重的骨骼等,在翼龍家族中獨樹一幟。
  • 中國第一具翼龍化石最新研究:揭秘顎區特徵演化與生態習性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對中國發現的第一具較完整的翼龍化石骨架——魏氏準噶爾翼龍的頭骨顎區研究獲得新進展:發現準噶爾翼龍在顎區的主要特徵變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態上,並通過喙、牙齒等相關研究,進一步佐證準噶爾翼龍具有挖掘捕食泥沙中貝殼類食物等生活習性。
  • 羅弗超輕粘土教程—「巧樂卡」恐龍奇遇記—翼龍
    今天我們做的是羅弗「巧樂卡」恐龍系列的翼龍,帶翅膀的恐龍你們聽說過嗎?翼龍:能飛的爬行動物,俗稱飛龍。最大的翼龍兩翅張開時可達6~8m。中國發現的化石有兩處:一處在新疆準噶爾克拉瑪依地區,稱準噶爾龍,兩翼張開可達3.5m;一處在浙江臨海上盤,稱臨海翼龍。這兩處均產於白堊紀(距今1.37億年~6500萬年)地層中。
  • 左宗棠收復新疆只用一年半,為何康雍乾平定準噶爾卻用了半個世紀?
    直到蠶食到準噶爾腹地後,再發動滅國級的戰爭,一舉滅掉準噶爾。這個計劃,最初執行的都還不錯,但是當時擔任北路清軍統帥的傅爾丹輕敵冒進,導致一萬多精銳八旗兵在和通泊被準噶爾殲滅。蠶食計劃被擱淺,滅掉準噶爾的計劃也無限推遲。 後來清軍反殺了一次準噶爾,雙方議和。當時雍正認為,滅準噶爾還不是時候,於是滅準噶爾的計劃又延遲了二十多年。
  • 「阿凡達」翼龍重現人間
    形態學和分支系統學的研究表明,伊卡蘭翼龍屬於翼手龍亞目的無齒翼龍超科(Pteranodontoidea),具有一些自近裔特徵及特徵組合(頭骨背側在鼻眶前孔上方微微拱起;鼻骨外側凹陷;下頜骨質脊呈刀片狀,最高處位於中間位置;下頜腹側下頜骨脊後緣具鉤狀突等),這足以將它與其他翼手龍類區別開來。
  • 風神翼龍
    例如:神龍翼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體重是550磅(250公斤),翼展達到30英尺(10米)以上,身高相當於長頸鹿。 他們對內陸環境中發現的50%以上神龍翼龍化石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它們還具有其他的特徵:較長的肢體、僵硬不靈活的頸部,並不適合於在空中和泥沼中掠食。
  • 中國發現史前翼龍「伊甸園」,揭秘翼龍生命史
    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30日說,經過多年野外科考工作,他們在新疆哈密的戈壁灘發現超過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
  • 恐龍科普 | 風中之王 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是一種翼手龍,也叫披羽蛇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1米長,它是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頭上有脊冠,位於眼眶前上方,這是它區別其他翼龍顯著的特徵,頭部很長,達到10英寸(3米)嘴巴又細又長,口中沒有牙齒,喙前端不是尖銳的,而是鈍的,脖子非常長,達2米多,身軀為流線型,重達250公斤,它的腿很長,有平衡大頭的作用,遠觀之,風神翼龍呈現了類似鶴或鸛的外型。
  • 新疆塔城下轄的7個行政區域一覽
    截至2020年7月,塔城地區共轄7個行政區,包括2個縣級市、4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塔城市、烏蘇市、額敏縣、裕民縣、託里縣、沙灣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塔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塔城市新華路267號。縣級市1.塔城市塔城市,隸屬於新疆塔城地區,位於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4356.6平方千米,距離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530千米。
  • 日產天然氣近2萬立方,新疆準噶爾盆地喜獲高產工業油氣井
    裴榮富是我國當代礦產資源研究與勘查領域代表人物之一,致力於礦業工程勘查和科學研究70餘年。該獎項主要獎勵從事野外一線礦產勘查工作並作出突出貢獻的地質科技工作者。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喜獲高產工業油氣井新疆油田一線勘探人員在位於新疆北疆的準噶爾盆地東部成功試採出高產工業油氣井,根據現場工作人員測算分析,這座油井出產的原油各項指標已達到優質輕質原油國際標準。
  • 清朝和準噶爾百年戰爭,是準噶爾軍隊太強,還是什麼因素?
    明清交替之際,在西北崛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那就是準噶爾汗國。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在明清對壘之際,突然崛起這麼一個國家。其實準噶爾就是大明時期的瓦剌,也就是那個曾經在土木之變中俘虜了明英宗的瓦剌。不過瓦剌衰落後,向西遷徙了,而且還分裂了,其中之一就是準噶爾部。不過準噶爾部慢慢地強大了起來,還逼著土爾扈特部落向西遷到了伏爾加河下遊。在崛起過程中,準噶爾還曾兩次打敗了沙俄的入侵,逼著沙俄承認了準噶爾。等到滿清入主中原後,準噶爾也逐漸進入了巔峰,尤其是噶爾丹為可汗期間,持續對外擴張,統一了西蒙古諸部落。
  • 新疆珍稀動物第23集:一條白色橫帶和「V」字形斜帶的大型鳥-小鴇
    頰部和喉部為石板灰色,頸部為黑色,但具有一條白色的橫帶和「V」字形的斜帶,斜帶在上,橫帶在下,是它與其他鴇類區別的主要特徵之一。棲息於平原草地、牧場、開闊的麥田、谷地以及半荒漠地區,有時也出現在有稀疏樹木、灌叢的平草地和荒漠地區。常成群活動,特別是在冬季。主要以昆蟲和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各種植物的嫩葉、幼芽、種子、草籽和果實等。
  • 國際最新研究:翼龍演化最近近親或為小型動物兔蜥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指出,翼龍作為第一種演化出動力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其在演化上的最近近親可能是一種名為兔蜥(lagerpetid)的類似恐龍的小型動物。 追溯翼龍的起源很難,一直是古生物學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與恐龍時代生存的翼龍,雖名為翼龍,卻非恐龍
    翼龍,是一種滅絕的物種,他的確是曾生存於恐龍時代,可能給人的感覺翼龍就是恐龍,但事實上,翼龍卻非恐龍。其是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他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生長出來的。翼龍是飛行的脊椎動物。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絲綢之路起點在西漢的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洛陽,經過河西走廊之後出玉門關或陽關,進入新疆的境內。而由於絲綢之路在新疆的路線不同,於是絲綢之路又分為了南道、北道和中道三條路線。南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於 闐(和田)、莎車等地到達蔥嶺(帕米爾高原)。
  • 當乾隆徵討準噶爾時,曾經強悍無比的蒙古人為何不堪一擊?
    而乾隆恰好等到了這個時候,當他出兵進攻準噶爾,收復新疆的時候,蒙古準噶爾部,爆發了大規模的天花,根據魏源和其他清代資料的記載,有40%的蒙古人生痘而死,就是死於天花。這原本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本來蒙古人是不怕傳染病的,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的,比如讓歐洲死了1/3人口的黑死病,就源自於蒙古。
  • 風神翼龍,真正的天空霸主翼龍三部曲2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選一隻翼龍,而且還不是雙型齒龍那樣又小又醜的翼龍。它們只是進化過程中的實驗品,剛到侏羅紀就絕種了。 能成為我寵物的一定是圖上這種——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非常的巨型,是有史以來、從古至今天空中最大的動物,到現在為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會飛的動物能超過了它們。它們即使落在地面上都有兩層樓高,可以和長頸鹿平視。
  • 撒哈拉沙漠:發現三種新翼龍化石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翼龍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在2.1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主宰空域。 翼龍一出殼就會飛還是長到一定大小才會飛,這成了科學家們的討論議題。萊斯特大學和林肯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新的證據,證明翼龍是一出殼就會飛。
  • 巨型翼龍站起來和長頸鹿一樣高,以恐龍為食
    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最早發現於羅馬尼亞西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哈特茲哥(Ha eg Basin)盆地,地層屬於Densu Ciula Formation組地層。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包括有頭骨後部和左側肱骨的一部分,化石都非常不完整。1991年,古生物學家認為一些化石屬於獸腳類恐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化石材料被發現,古生物學家最終確定化石來自一種巨大的翼龍類。
  • 蕩平天山,大興佛教,滅族準噶爾後乾隆是如何幾乎滅絕蒙古族的?
    第一是向父親和祖父交差,兩朝的遺願終於圓滿實現了,大清帝國邊疆的最後一塊兒心病解決了。第二就是炫耀一下自己的功業,顯示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的功績,標誌著正式超越了康熙和雍正。對於這一片新歸入中國的土地,乾隆賜名:新疆,寓意新來的疆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