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便麵迎逆襲!這家企業去年淨賺22億,銷量佔據行業半壁江山

2020-12-19 騰訊網

曾幾何時,方便麵銷量在中國曾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7年前,更創下年銷量462億包的輝煌戰績。後來,隨著網絡訂餐規模的迅速擴張,方便麵開始被各種外賣所代替,銷量遭遇滑鐵盧現象,行業開始走下坡路。

然而,從2018年開始,方便麵市場卻悄然回暖。據權威數據顯示,2018年全世界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中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排名第一。2019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迎來全面復甦,年銷量同比增長1.4%,銷售額同比增加7.5%。

那麼,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銷量長期萎靡不振的方便麵市場為何能夠完成逆襲的?

究其原因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由於物價上漲,成本提升,外賣平臺市場也逐步飽和補貼乏力,增長明顯放緩;另一方面,企業能夠把握消費升級的大趨勢,通過不斷創新改革來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以此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作為國內方便麵行業的巨頭,康師傅和統一兩大品牌搶佔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2019年康師傅公司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為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其中,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253億元,佔集團總收入四成,淨利潤高達22億元,同比增長28.74%。相比之下,老對手統一2019年營收220億,同比增長1.1%,方便麵業務收益為85億元,同比增長0.9%,數據對比明顯。

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方便麵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5%,銷售額同比增長7.2%。康師傅方便麵的銷量市場佔有率為43.3%,銷售額市場佔有率為46.6%,幾近佔據方便麵行業的半壁江山,位居行業第一。

上世紀90年代,康師傅推出了第一包紅燒牛肉麵,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公司一直在不斷打磨研發產品,推出不同類型的方便麵滿足消費者需求,據相關數據顯示,公司旗下共有165條生產線,年產量超過150萬包,目前已累計成功研發出300多種口味的方便麵。

如今,方便麵早已不是只走低價路線。從2016年開始,康師傅通過不斷地加速新品戰略,並加碼」高價面「產品,像推出4元的「鍋煮拉麵」系列,5元的「金湯」系列和「黑白胡椒」系列,還有以不添加味精為賣點的「湯大師」和升級版的」愛鮮大餐「,單份均價為7元,後來,康師傅更推出了均價25元左右的「EXPRESS速達麵館」。

據稱,」黑白胡椒麵「在去年第三季度月均銷量接近百萬箱,同時還獲得了2016年「中國方便食品創新獎」和「最受歡迎方便食品獎」。而作為康師傅超高端方便麵代表作之一的」速達麵館「自熱面,在今年4月底的一場電商直播中賣到售罄補貨,一夜瘋狂賣出7萬盒。

根據康師傅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集團業績實現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容器面「與」高價面「銷售的帶動,其銷售額分別為101.98億元和123.21億元,兩者數據均實現正增長。

尤其是今年疫情這段特殊時期,國內方便麵的銷量更是飛速上漲,春節期間,家樂福門店的方便麵銷量增長了878%,不少線下超市貨架的方便麵,更出現過被人們一掃而空的現象。與此同時,從今年2月份以來,天貓平臺上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700%,僅僅「方便麵」這個詞彙的搜索量,同比增長就超過200倍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接下來方便麵市場將持續回暖,消費方式也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方面,在大眾市場的消費者會繼續追求更加實惠的產品,另一方面,在高端市場的消費者不再滿足於產品口味上的豐富,而會轉向對方便麵的口感和品質提出更高要求。未來,方便麵也將迎來正餐化時代,或許行業格局又將發生重大改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中國食品巨頭出現:去年淨賺33個億,創始人成為臺灣地區首富
    受疫情影響,國內餐飲行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曾被詬病為垃圾食品的方便麵,則成為超市最搶手的食品之一。公開數據顯示,天貓平臺上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700%;從除夕到初九,光京東平臺就售出1500萬包方便麵。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在營收個位數增加下,方便麵巨頭的利潤增幅迅猛,尤其是康師傅的利潤增長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康師傅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實現8%和58.3%的增長。而統一營收和淨利潤則分別實現了2.2%和39.6%的增長。另有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
  • 日均淨賺4.7億元!這家日本知名車企,去年在華售出162萬輛
    旗下擁有豐田、雷克薩斯、斯巴魯、大發、日野等品牌,去年累計銷量為1074.21萬輛,同比增長1.4%,成為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車企。根據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20財年前三季度(2019.4-2019.12),營收達22.8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為2.0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80億元),同比增長29.29%。
  • 方便麵在香港銷量突增,日企大豐收
    5月11日,日本企業日清食品(Nissin Foods)發布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中國區收入同比增長10.3%,達到5.262億港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6.6%,其中香港分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長了11.1%,至3.584億港元。
  • 方便麵行業聚焦「價值戰」實現健康轉型 2020上半年整體銷量同比...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食品上下遊產業鏈遭受了重擊,然而面對複雜的形勢,中國食品產業凸顯其產業鏈、供應鏈的堅韌,並清晰的體現出食品工業作為民生工業的剛需、應急、救災的戰略定位,保障了市場供應。尼爾森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
  • 今日話題:方便麵指數跌:國人會消費了
    這段描寫摘自2013年9月30日的《長沙晚報》,道盡了小品牌方便麵的辛酸。低價方便麵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魚龍混雜,中小企業很多,大企業也不放手。然而,很快大魚吃小魚,許多的小品牌都不再見於市面。2010年,第十屆中國麵製品大會公布了一個數據,從2000年到2010年,90%的方便麵企業都被淘汰了。剩下的中小企業也舉步維艱。數量變遷並非用一句行業巨頭贏家通吃可以解釋的。
  • 方便麵的「逆襲」——你還認識這個「面」麼?
    自1970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方便麵行業發展迅速,到2019年,全國方便麵消費量達414.5億份;擁有10多家生產廠和 30多條生產線,湧現出了「康師傅」「統一」「華龍」「白象」等知名品牌。
  • 方便麵品牌口碑研究報告發布 日清農心完勝統一康師傅
    2014年第一季度方便麵行業品牌網絡口碑指數評價總表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高陽)5月22日,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CSISC)與新華網、中國質量新聞網聯合發布2014一季度《中國方便麵品牌口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CSISC民意好口碑公平監測和評價了中國大陸市場表現比較活躍的12個方便麵品牌,定價高端的日清和農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於一季度完勝統一、康師傅,而後兩者在2013年度口碑評價中曾位列前茅。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統一和康師傅在收入上有較大差距,但二者對於方便麵業務的布局方向卻高度一致,即越來越高端化。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疫情之後,除高端化外,營養化也將成為方便麵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資料圖 中新經緯閆淑鑫攝統一去年方便麵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3月25日晚,統一發布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實現收入220.20億元,同比增長1.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3.66億元,同比增長32.7%;整體毛利率為36.0%,較上年提升2.5個百分點。
  • 2020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銷量同比增長5.6%
    摘要:據尼爾森數據顯示,方便麵行業上半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截至目前,國內方便麵市場規模達到990億元人民幣,即將突破千億元,且仍保持上升趨勢。
  • 曾經的中國方便麵黑馬,經歷破產重整後,如今又再次「起死回生」
    根據2020年中國品牌力指數顯示,在國內方便麵領域裡,康師傅以730.5的得分高居榜首。除此之外,統一、今麥郎、湯達人、五穀道場等進入前十。其中,曾經被譽為行業黑馬的五穀道場,正好卡在第十名的位置。九十年代後期,在老鄉的介紹下,他很快成為一家方便麵的西北地區的總經銷商,算是正式走進該行業裡,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王中旺是個不甘於平凡的人,所以沒過多久便自己成立了一家方便麵公司,專注於下沉市場。當年,康師傅到了王中旺的能力,和他一起創辦了三太子食品公司。
  • 健康轉型 方便麵企業創新書寫品牌力量
    事實上,各方便麵企業也一直在堅持踐行創新原則,在保證美味便利的基礎上,圍繞口味、麵餅、湯料、包裝等展開全方位、差異化的全面創新,力求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的方便麵需求。方便麵也因此贏得了持續性的價值增長和消費者的喜愛。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方便麵市場整體銷量同比成長1.5%,銷售額同比成長7.2%。
  • 戰「役」宅在家 方便麵銷量猛增!900億巨頭康師傅控股火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受疫情影響,作為應急儲備物資的方便麵銷量大增,康師傅的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2月12日,康師傅控股(港股00322)早盤走勢異常強勁,盤中一度漲超5%至15.38港元,創2018年8月以來最高。
  • 方便麵行業邁向千億級臺階 今麥郎範現國:在消費升級下創新蝶變
    三是高端方便麵出現。「非油炸高端制面技術的出現,也會推動行業向著超過千億級這個臺階邁進。」「總量減少、價值提升,市場資源向優勢企業聚集的勢頭仍在推進,品牌與價值之爭,形成競爭的主軸。」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大會中對中國方便麵整體發展態勢做出分析。
  • 方便麵呈現「高端潮」
    河北是方便麵生產大省,行業新趨勢不僅讓消費者,也讓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家,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變化。 「不便宜」的方便麵銷量大增 11月11日,據天貓官方數據,拉麵說前1小時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同比2019年「雙11」增長200%,在方便速食類目首小時TOP1。
  • 他幹廣告出身,投身方便麵事業,準備衝擊「新型方便麵」第一股!
    我國方便麵自1984年形成產能,至今已經35年。在2007年行業市場規模最大時,中國方便麵產業曾經達到接近500億份的規模。但之後尤其是近幾年,國內方便麵市場遇冷,去年市場規模為389.7億份。2017年,全球方便麵市場規模首度突破1000億份,中國方便麵規模穩居全球第一。
  • 工人日報:農心召回 方便麵行業未老先衰?
    而到了2011年,方便麵年銷售規模僅500億份,7年來僅增長了20億份。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幾乎是零增長。  相比日本、歐美等國家的朝陽式發展,有人說,我國方便麵行業仿佛已進入暮年。  據統計,2000至2010年的10年間,中國方便麵生產企業由800餘家減至80多家,行業迅速朝規模化方向發展。
  • 方便麵刮「高端風」 讓市場的歸市場
    44.5元1盒的方便麵,你願意買嗎?曾經低價、便捷、速食的方便麵颳起了「高端風」,市面上常能看到超過10元,甚至是幾十元的方便麵。「雙11」期間,某電商平臺高端方便麵榜上第1名是一款盒裝速食拌麵,單盒售價44.5元。而平價方便麵榜單上,排名第1的每包1.4元。兩款產品價格差超出30倍。
  • 方便麵行業遇冷,如同綠皮火車與我們漸行漸遠……
    曾經的方便麵,是中國春運的必備神器,也是白領們的加班拍檔,口味多樣,食用方便,在中國可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擁有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美國彭博社的記錄裡,方便麵市場與農民工熱潮一同崛起,「建築工地上隨處可見的方便麵碗,有如地面上高聳的起重機一樣多」。
  • 曾是方便麵行業巨頭,被賤賣後無人問津,馳援武漢它捐千箱泡麵!
    除了個人,國內很多企業也奉獻愛心,但有一家企業,他們向武漢捐贈了上千盒方便麵,同時也讓大家想起了這個品牌。說到方便麵,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垃圾食品"。不管是不是垃圾食品,其味道幾乎無法抗拒。方便麵除了味道很好之外,價格便宜,沒錢的時候還能幫你填飽肚子。所以有些人把方便麵作為主食。有些人甚至帶幾盒方便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