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死去就像是永久沉睡,死亡的感覺真的和睡眠的感覺一樣嗎?

2020-12-05 伯牙伯牙我是子期

死亡和睡眠是兩回事,死亡還有沒有意識我不知道,但大腦絕對不會左右身體。睡眠可就不一定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也說不清楚,總感覺冥冥之中人雖然睡著了,可大腦還有值班的細胞。

睡覺時待機,關閉了部分功能,系統隨時能運行!死亡是關機拔電源,系統永遠運行不了了!

人睡著了相當於汽車怠速停在路邊,雖然原地不動但在時一腳油門下去車就會開動。人死了就象徹底停車熄火,怎麼使勁踏油門是不會有任何反應的。當然車子可以用鑰匙重新發動起來,是很簡單的事。人嘛要重新投胎了,老費事的,你說對不!

死亡跟睡覺,其實誰都知道是有區別的。但是人類害怕死亡,才說,死了跟睡著了一樣,自己安慰自己吧

其實睡覺是有感覺的,睡覺時人也受外界環境影響,我大學室友睡覺打呼嚕很響但如果周圍比較安靜的情況下他打呼嚕聲音就會小一些,記得有一次我們寢室的人打牌賭博賭的打起架來都互相搬凳子砸,但那個同學還是沒有被吵醒只是打呼嚕打的可以說都響破了天際!其實說死亡和睡覺其實這兩者的感覺是肯定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要我說死亡是什麼感覺,那我可以回復他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死過,死亡跟你沒出生前是一樣的感覺,你說說你沒出生前的感覺我就和你說說死亡後的感覺」!

之前看過,說是晚上睡覺突然抽一下,就醒了,是大腦擔心你死亡,在測試你。

我不久前想到過一個問題,壽終正寢的人是不是真正死亡了,會不會是一種假死,只是身體機能啟動節能模式,大腦其實還是活躍著的,突然進去火葬場焚燒,會不會非常痛苦?

人的大腦論如何都有一種意識!就算腦死亡無意識也是一種形式的存在。所謂的沒感覺也是一種存在。死亡並不可怕。這一段人生過完期待下一次的出現!不是還有物理守恆定律嗎?靈魂應該也要遵循

死亡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攻破,人類對腦的開發程度不足腦容量的十分之一,植物人可能是跟死亡最相似的情形,植物人醒來後都說自己在一條看不到邊的黑暗通道裡面一直瘋狂的奔跑,看不到亮光,具體死亡是怎樣,估計到現在都不會有人知道,畢竟沒有實驗對象,真正死亡的人不會爬起來告訴我們他們到底去了哪裡!

物質不滅,這是大家

都知道的常識。人的軀體是物質的,人死亡了,他的軀體包括大腦也就不存在了,很快就會轉化為別的物質存在形態,或為泥土裡的一部分,存在於大地中,或為煙霧,存在於大氣裡,以後還會轉化為另一種物質的形態。人的靈魂是客觀存在的,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物質,它依附於人的軀體(大腦),但是人的軀體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態後(死亡),人的靈魂不一定(甚至肯定)沒有消亡,他或尋找新的依附體,或游離於宇宙中。這也是一種說法。

腦死亡本質不是死亡,就是所謂植物人,臨床死亡是心臟停止跳動,也就說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人不怕死亡的,怕的是死亡前的疼痛和恐懼。人在極度憤怒衝動時就不會感受到恐懼跟疼痛的,比如戰爭中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

睡覺和死亡對自己本身來說是一樣的,那就是對外界一無所知,難道你睡著還知道自己呼吸嗎,對外人來說不一樣,因為他們看到你肚子在一起一伏,你還活著

人是怕孤獨的,其實人之所以害怕死亡,恰恰是害怕這種空白,如果能確定人死後不是空白的,哪怕就是下地獄你都不會害怕,因為那至少不是空白。

相關焦點

  • 死亡是什麼感覺?科學家:其實死亡並不可怕,而且過程很愉悅
    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一個即將死亡的人的鏡頭是這樣的,那個人咽的最後一口氣好像十分痛苦,最後一口氣仿佛會卡在即將死亡的人的喉嚨上一樣,就是人們所謂的咽最後一口氣。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因為人在瀕臨死亡的過程中會有呼吸衰竭的表現,此時已經不能像往常一樣正常呼吸了,這時人的意識可能已經模糊,而且呼吸也比較沉重,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積聚在喉間,所以呼吸時發出陣陣咔嗒聲。
  • 陳丹青:「我的母親就像一條狗一樣死掉了」,文化人都這麼說話嗎
    當文化名嘴竇文濤詢問他對於死亡的看法以及如何解決對死亡的恐懼時,陳丹青認為這種感受比恐懼還要厲害,但他找不出一個詞來表達。陳丹青繼續說:死亡是非常乏味的,它根本沒那麼好說的,非常簡單,尤其當你真的見到一個死去的人,在你面前死去,就會感覺非常乏味,千萬不要浪漫化,我什麼都說不出來,就死掉了。
  • 深度睡眠和死亡為我們揭開了生命的奧秘,通往成佛之路
    我們的耳朵能聽到的只是處於中間頻率的聲波,高頻和低頻我們都聽不見;我們的觸覺能夠感覺到的也只是物質的一小部分,比如每天有很多宇宙射線穿透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卻感覺不到。佛教裡面有幾種說法,普遍說法是人有八識,前面的六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但還有一個宗教說有九種識,第九種就是佛性。死亡的時候,前面的六識和末那識都不存在。
  • 你看過《沉睡魔咒2》了沒?感覺上怎麼樣?
    一部有明顯優點和缺點的電影。迪斯尼的童話故事從來不缺少美麗的幻想,但在一個童話世界,《沉睡魔咒2》是不夠美麗的,因為它未能繼續以前的電影的成功,不僅失去了原來的因反派正化而提供的驚喜,還在無聊的劇情使用了乏味的套路。電影雖然有愛情和女性主義的核心,但是很難打動人。
  • 心理科學證實:人死亡前幾秒,會有9種神秘感覺
    首卷語:我相信所有人本能的對死亡都有著極大的恐懼,而這種恐懼來源於你不知道自己在何時會迎來死亡,如果你知道你會在何時死去,或者知道自己會因為什麼事情死去,我相信你一定會極力的去避免這件事的發生。從而要延長自己的壽命。
  • 人在死亡前是什麼感覺?150個有過瀕死體驗的人給出相似答案
    有很多的科學家都想知道,人類在死亡的瞬間會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於是,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對150位有過「死亡」經歷的人進行了研究,想要得出他們「復活」的答案。而研究表明,雖然這150人的「死法」和「生前」經歷不同,但在死亡的一瞬間,似乎都有著很相似的感覺。
  • 威爾森談沒有球迷觀戰:感覺就像是在大學一樣
    威爾森談沒有球迷觀戰:感覺就像是在大學一樣
  • 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死亡,死者是否知道害怕?
    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死亡,死者是否害怕?很多時候,人對死亡的恐懼不是死亡的這個結果,而是未知自己在死亡之前要經歷什麼,如果被告知死亡的過程相當平穩祥和,我想沒有人會再懼怕死亡了,而正是因為不知道這一過程要經歷什麼,所以才特別的害怕。
  • 心理科學證實:人死亡前幾秒,會有九種神秘感覺
    在真正的死亡之後,我們無法知道這個世界。為更好地了解這一點,許多科學家還研究了許多瀕死體驗。參加瀕死體驗的受試者,經常會經歷劇烈的電擊,使他們心跳停止。短短的幾秒鐘就是一個由生至死、由死至生的過程,科學家們通過分析生理數據的變化和他們看到短暫的死亡時所感受到的感受,發現大多數人在死之前就已經有了這9種感覺了。
  • 人死亡時是什麼感覺
    俄羅斯媒體近日披露驚人新說,一位名叫雷蒙·莫迪的人對4000個有過臨床死亡經歷的人們進行了調查,發現人類在瀕臨死亡時會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這種看似玄妙的瀕死體驗並非只在西方存在,我國神經醫學專家曾隨機選取100位唐山地震中瀕臨死亡,後經搶救脫險的截癱病人進行調查,結果令人大為震驚:雖然東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上有很大不同,但專家們總結出的瀕死體驗竟基本相同!
  • 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
    導語: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被子彈擊中是什麼感覺?我們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但對於現在許多影視劇中所表現出的被擊中後沒有什麼事情,還能繼續作戰的場景肯定是記憶深刻了,那難道子彈擊中人體後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所表現出的一樣不是非常嚴重嗎?
  • 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有一個問題一直在那裡,卻很少被人提起: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1月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1版~B05版「主題」B01| 時間:在鐘錶內外「主題」B02-B03丨生活時間:與標準「逆行「「主題」B04丨夢境時間: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 狗狗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選擇安樂死的大多數狗狗都是因為身患疾病無法救治,身體與精神飽受痛苦使用任何藥物都無法緩解時,鏟屎官才迫不得已選擇給狗狗做安樂死。狗狗安樂死聽上去覺得狗狗安樂死的過程並不會疼痛,也沒那麼可怕,相反,狗狗安樂死是一種簡單的,無痛死亡。
  • RPG《層層夢境》8月Steam開啟EA 沉睡,死亡,驚醒
    Steam遊戲簡介:沉睡,死亡,驚醒。如此循環。《層層夢境》是一款節奏緊張,畫面流暢,動作豐富的RPG遊戲。每一次睡眠即把玩家帶入一個不同的夢中牢籠,而你必須釋放在夢境中的無窮力量才能看到嶄新的一天。《層層夢境》的戰鬥系統可幫助玩家深度掌握流動攻擊和防禦;將近戰,遠程攻擊以及阻斷,閃避和格擋等夢境能力進行結合運用以徵服你的噩夢。 隨著你進入更深層次的夢境,可以解鎖新技能,發現更多武器,將它們進行混合運用和匹配,打敗更多敵人。
  • 生命的終極意義——讀《沉睡的人魚之家》有感
    我們的無數先驅都曾為此陷入深深的困惑。人類為什麼應該存在?自詡為靈長目之首的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在即將面對死亡時我們才會真正開始體會生命。《沉睡的人魚之家》一書的主人公瑞穗的大腦因溺水而失去幾乎全部的功能,已經達到了醫學上可以判定死亡的標準。
  • 在戲曲劇中殺人就像殺雞一樣。在遠古時代,殺人真的無人問津嗎?
    在任何時期,謀殺都是重罪,即使在奴隸社會中,隨意殺人也是不可避免的,更不用說在嚴格的封建社會時期。。?而且,有說法說皇帝違法並與普通百姓一樣犯了同樣的罪行。 通常,古代殺人犯很難逃脫嚴厲的法律制裁。。
  • 人類的死亡感應,真的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死亡時間嗎?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大脈衝,人類真的可以預知死亡嗎? 人在感知自己的死亡時,是否體味到陰間神秘大手的操縱? 美國佛羅裡達州有位80歲高齡的銀行家,一天,他細心地鎖上了房門,和妻子一起驅車前往長島找兒子。
  • 唯美小清新彩鉛美少女肖像畫,感覺就像初戀一樣!
    又逐漸的找到了一些當初作為美術生的感覺。最近,我無意間在網上發現一位韓國插畫師的肖像畫作品,大家喜歡這樣的彩鉛插畫嗎?相對於枯燥無味的素描,大眼睛小鼻子的誇張漫畫作品,這種即寫實又抽血風格的繪畫作品應該能夠吸引很多女孩子的喜歡吧,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幾十張唯美的彩鉛少女肖像畫吧,如果你也是一個繪畫愛好者,就可以臨摹學習一下了。
  • 人在臨死之前是什麼感覺?心理學家:知道自己正在死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你是否害怕死亡,又是否好奇在死亡的最終一刻,我們是怎樣的感覺,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大腦是否真的能感知到生命的盡頭?神經認知心理學對此進行了研究,給出答案:在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刻,人們在心裡會有一系列的意識體驗與精神活動,這種心理狀態被稱為瀕死體驗。許多曾經遭遇過重大意外傷害和嚴重疾病的人也曾有過這種體驗。
  • 《沉睡的人魚之家》|重新定義死亡,是執著與妥協
    封面那句「重新定義死亡」,讀者異常難受與接受,直接挑戰人對生命的模糊界線,就連作者東野圭吾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寫出這樣的故事真的好嗎,我現在仍然在煩惱之中。」《沉睡的人魚之家》簡單的說,六歲的女兒瑞穗因意外成為「腦死亡」,不願意接受與承認事實的母親燻子,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日夜照顧。在夢見女兒薰子的告別,決心自我救贖燻子也選擇放下,並捐出女兒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