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近日披露驚人新說,一位名叫雷蒙·莫迪的人對4000個有過臨床死亡經歷的人們進行了調查,發現人類在瀕臨死亡時會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這種看似玄妙的瀕死體驗並非只在西方存在,我國神經醫學專家曾隨機選取100位唐山地震中瀕臨死亡,後經搶救脫險的截癱病人進行調查,結果令人大為震驚:雖然東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上有很大不同,但專家們總結出的瀕死體驗竟基本相同!人們不禁要問,人類在死亡之路上究竟會看到怎樣的奇幻景象呢?為什麼不同種族、國籍的人們都會出現相同的瀕死體驗呢?
死亡之路竟是欣喜之旅嗎
阿諾德是一位登山愛好者,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曾失足跌入險惡的峽谷中。幸運的是,在下落過程中,他的身體被盤旋在峽谷壁上的虹枝擋住,與死神擦肩而過。
阿諾德在獲救後表示,在下墜過程中,雖然知道自己危在旦夕,但是心中並沒有絲毫恐懼感。更加奇怪的是,他竟然感到了一陣陣強烈的欣喜之情。
雖然這聽上去有悖常理,但在20世紀初,德國醫生伯恩特也做出了同樣的判斷。在對曾徘徊在生死邊界的人們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後,伯恩特發現那些死而復生的人們在進入死亡世界後首先體驗到的都是一種欣喜、幸福的感覺。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發生。一位名叫雷蒙·莫迪的俄羅斯人調查了4000餘名有過臨床死亡經歷的患者後得出結論:一個人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並不會產生恐懼和疼痛,相反能感受到內心極為舒暢,生前所經歷事情的畫面如電影膠片般在眼前迅速回放,並且整個回放過程在一秒鐘內就能夠完成了。
這些離奇的瀕死體驗會是當事人的信仰造成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國神經醫學專家也得到過相同的結論。
唐山大地震後,科學家隨機抽取了100位曾出現生命體徵衰竭的遇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身世完全不同的遇難者在生命衰竭時,心理體驗竟出奇的相似: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思維特別清晰,思維過程瞬間加快,短時間內竟感受了自己一生的全景回憶;而這個過程中,伴隨他們的是幸福、寬慰的感覺。
由此可見,東西方關於人類瀕死體驗的研究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些體驗與當事者的國家、信仰、經歷都沒有關係,而是人們在叩開死亡大門前要走的一條必經之路。
探究瀕死階段的心理學體驗
據醫學數據統計,目前,世界自殺案件中有半數以上的屬於精神壓抑。精神分析師提出,如果能夠讓有自殺傾向的人象徵性地經歷一場死亡,瞬間回顧自己的一生,無疑可以幫助他們想清楚人生的意義,重新拾起勇氣面對人生的苦難,重建有意義的生活。但是如何模擬這種瀕死體驗呢?
有人想到將瀕臨死亡的體驗轉化成形象的文字,人們可以自行閱讀,也可以藉助催眠師的語言暗示。想要實現這個方法,就需要我們對瀕死體驗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為了弄清楚這種瀕死體驗的具體過程,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對經歷臨床死亡後,又被搶救復生的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通過對倖存者敘述的分析,他把人類在瀕臨死亡時的體驗分為以下幾個詳細的階段。
約有57%的患者表示,瀕死時自己首先感受到的是安詳和輕鬆,覺得自己在隨風飄蕩。大多數人都能適應這種黑暗中的飄蕩感,因此內心極為平靜。佔35%的人表示,在飄蕩感後,會有意識逸出體外的感覺。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游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像小說中經常描述的那樣,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
另外,有23%的人表示,在以上情況出現之後,覺得自己被一股突如其來的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自己的身體在黑洞中被牽拉、擠壓,急速地向前衝去。這時他們也沒有不適之感,反而覺得心情更加平靜。
根據患者的描述,黑洞的盡頭閃爍著亮光,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紫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快速地飛逝而過,那些令人愉快的事件仿佛電影一般在眼前回放。約佔10%的人表示,剎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精神得到了升華。
瀕死體驗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既然已經確定人在瀕臨死亡時會出現以上奇妙的體驗,那麼這些瀕死體驗的原因是什麼呢?
部分科學家提出,所謂「瀕死體驗」,只是人們短時間內的主觀體驗。在死亡的威脅下,過度的悲傷、恐懼會加速人體能量的消耗,因此安詳和輕鬆感是瀕死者的個體防衛和保存的本能;「飄蕩感」則是瀕死者不願死亡,試圖從感覺上否認已經跨進了地獄大門,象徵性地逃避體內痛苦;「黑洞」體驗是瀕死者出生時通過母親產道而被帶到人間的象徵,即他們誕生記憶的復甦;與親朋好友的歡聚是對死亡恐懼的退避反應,重複自己的一生則是瀕死者的自我安慰,使自己得到一種與世永存之感;「與宇宙合二為一」是瀕死者自身潛在的知識域的發掘,它是人體中的靈感反應的特殊表現形式。
雖然以上解釋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贊同,但還需要醫學、生物科學的參與,以解釋瀕死現象的生理機制。首先讓人們疑惑的是,那些意識脫離肉體的感覺是怎樣形成的呢?
醫生家們在治療癲癇病人時發現了角腦回的存在。它是大腦中一個極為複雜的部分,能夠感知身體與空間的關係,讓人類感覺到身體位於空間的什麼位置。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的神經病學家奧拉夫·布朗克對一位病例做了觀察後發現,當角腦回不能正常地處理身體與空間的感覺信息時,人體就會出現意識脫離肉體的幻覺,也就是病人所描述的「感覺到自己漂浮在自己身體之外」,甚至能夠「看」到自己的現場。
如果說「漂浮」和「脫離肉體」的感覺是由角腦回的損壞造成的,那麼患者所描述的「看到黑暗中亮光」的經歷又是由什麼造成的呢?
為了找到「亮光」的來源,加拿大著名神經病學家麥克·佩辛格利用電磁輻射進行了一項神經感覺的實驗。
研究人員利用柔和的電磁輻射刺激志願者的大腦右顆葉,受驗者都表示自己看見了亮光,而這個「亮光」實驗中並沒有給予。佩辛格由此得出結論:瀕死者看到「亮光」是由他們的大腦右題葉受傷所致。
但有一些科學家不同意佩辛格的觀點。他們認為,人在瀕死時極有可能患上缺氧症,從而影響眼睛和大腦之間的光感神經的正常工作,形成有「亮光」的幻覺。
目前,有關瀕臨死亡體驗的研究,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還在進一步的深入之中。
【文章取自相關科學讀物,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