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重新開啟「造艦競賽」,這次的戰書給了中國!甭管接不接,先來算...
100年前,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締結《五國海軍條約》,暫時遏制了當時列強間幾近失控的海軍軍備競賽。 100年後的今天,這熟悉的一幕重映了:12月17日,美國軍方發布海軍戰略文件,鼓動海軍大肆擴軍,頗有要給拜登時代的海軍政策定調的意味。結合此前提出的「海軍力量2045」計劃,美軍即將在西太平洋掀起一場規模更浩大的造艦競賽,目標直指中國。
-
盤點現足壇那些被嚴重低估的球星,看下你認得嗎?
足壇中有梅羅那樣高調與實力並存的球員,但是,卻也有一些球員被低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盤點下那些被嚴重低估的球員。top4因西涅如果說梅爾滕斯身高不夠的話,那麼因西涅1.64米的身高就更不合格了。但是即使如此,因西涅沒法靠自己的身高取勝,他的跑位能力非常強,使得因西涅多半的進球都是靠搶點得分。
-
一款被嚴重低估的ARPG遊戲,目前能與其比肩的遊戲也是寥寥無幾
今天想和分享一款被嚴重ARPG遊戲,《艾諾迪亞4》。這款遊戲是由著名廠商Com2us在2012年發行的,距今已經有接近8年的歷史了。小鞠在高中的時候就接觸了這款遊戲,現在快大學畢業了,仍然覺得對這款遊戲淺嘗輒止。而且,這還是基於這款遊戲的內存只有不到50M的情況之下!《艾諾迪亞4》是一款手機遊戲,並且對設備要求極低。
-
日本海軍造艦本部的「大掃除」:二戰日本海軍的內鬥(下)
海軍高層其實也知道,這個事沒太難為藤本,給了他一個警告處分就過去了。但事件發生後受到的責難和調查的壓力,導致「造艦鬼才」藤本喜久雄崩潰了,與1935年1月9日腦溢血死亡。「鬼才」沒了,海軍高層想起還有個「神」呢,把平賀讓請回來主持造艦本部。辛辛苦苦多少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
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
關於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補充當時IJN(日本帝國海軍)的實力。海軍艦艇的服役時間十分有限,至大和級正式立案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除長門級之外,金剛級已經處於超期服役的狀態,扶桑級和伊勢級也已經服役了近20年,整體的技術也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時代,且改造的空間也已經不大,急需新的主力艦進行補充。
-
美海軍30年造艦計劃惹爭議
外界反響負面對於這份30年造艦計劃,外媒普遍認為其不僅難獲廣泛支持,還會挑起美各軍種間的矛盾。一方面,內部「唱反調」。在美海軍30年造艦計劃剛公布幾天後,白宮又宣稱計劃公布一項5年造艦計劃。按照目前的服役壽命估計,如果原計劃的第5艘福特級航母被取消,而且沒有新的大型航母建造計劃,那麼到2040年,美海軍將擁有9艘航母,到2046年這一數字將減至7艘,到2050年會更少。據美國防部官員透露,這份與海軍30年造艦計劃「唱反調」的5年造艦計劃「激怒了五角大樓的規劃人員」。另一方面,其他軍種有意見。
-
「臺造潛艦」恐是美國主導
不過一位曾有豐富潛艦實務經驗的臺灣海軍退役上校直言,臺造潛艦重點在於系統整合,首艘潛艦各項裝備、系統源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並強調「艱困才剛剛開始」。 24日的潛艦臺造開工典禮除了軍方將領出席,也邀請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外國原廠代表等共襄盛舉,來賓戴上為動工典禮特製、畫有潛艦及海洋意象的紀念口罩,後方電視牆則播出各項裝備輸出許可及技術文件。
-
中國軍艦鎖定令日艦拉響戰鬥警報 僅距3公裡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昨晚召開緊急記者會,稱1月30日10時日本「夕立」號護衛艦在東海公海海域遭中國護衛艦火控雷達瞄準,當時兩艦相距3公裡。他說,由於這種射擊用的瞄準雷達周波數十分強,護衛艦當時就拉響了戰鬥警報。經過海上自衛隊的慎重分析,這種周波數是來自於中國驅逐艦的飛彈發射雷達。小野寺沒有透露日中兩國軍艦對峙的海域,他說「這牽涉到自衛隊軍艦的活動秘密,不適合公開」,但是他承認是在東海海域的「公海」上。並表示,中國驅逐艦和日本護衛艦之間的距離為3公裡。
-
東部戰區艦隊拉響警報,千鈞一髮之際這款武器立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7日報導,多枚飛彈來襲,東方某大國東部戰區艦隊拉響警報,千鈞一髮之際,一款武器立下大功。 湘潭艦、杭州艦、寧波艦、南通艦組成編隊抵達預定海域,艦艇主炮對海射擊、副炮對空防禦接連開火。此次訓練涵蓋聯合搜救、防核化生武器襲擊、損害管制、聯合補給等10多個科目。為貼近實戰,該大隊從嚴從難出發,由各船艇輪流擔任編隊指揮員,組織士兵進行夜間補給等一系列難度高、危險性大的訓練。
-
中國飛彈雷達瞄準日艦 日方拉響戰鬥警報
他說,由於這種射擊用的瞄準雷達周波數十分強,護衛艦當時就拉響了戰鬥警報。經過海上自衛隊的慎重分析,這種周波數是來自於中國驅逐艦的飛彈發射雷達。 小野寺沒有透露日中兩國軍艦對峙的海域,他說「這牽涉到自衛隊軍艦的活動秘密,不適合公開」,但是他承認是在東海海域的「公海」上。並表示,中國驅逐艦和日本護衛艦之間的距離為3公裡。
-
賈不妙:「臺造潛艦」恐是美國主導
不過一位曾有豐富潛艦實務經驗的臺灣海軍退役上校直言,臺造潛艦重點在於系統整合,首艘潛艦各項裝備、系統源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並強調「艱困才剛剛開始」。 臺媒報導,潛艦臺造「海昌計劃」自2016年底展開,歷經4年完成開工準備,原型艦預計2025年交艦。蔡英文於「船段製造廠房」前按下啟動鈕,廠內彎板機將第一塊鋼板彎製成型,宣告潛艦臺造邁入建造階段。臺造潛艦預計2025年可交艦,未來可能再建造7艘後續艦。
-
《戰艦》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這部以人氣漫畫改編的電影的情節是虛構的,但部分人物和事件有歷史根據,特別是其中的核心事件:日本海軍高層關於建造「金剛」號後續艦的爭論,確有其事,即「金剛代艦」案。在影片中,這一事件被演繹成戰艦派和航母派的對立,在歷史上真正的「金剛代艦」案並非如此,而是兩個戰列艦設計方案的競爭,更摻雜著兩位頂尖造艦專家的私人恩怨。
-
航母特種鋼有多難造?中國已突破封鎖掌握該項技術
圖為遼寧艦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製造航母所需的高質量特種鋼技術全球僅美俄掌握,甚至還曾有專家稱中國20年都搞不定,但在修補瓦良格號航母的迫切需求下,鞍鋼集團只用1年便造出了200噸符合要求的鋼材,這樣的結果對低估我們軍工實力的人而言可以說是瘋狂打臉
-
當頭一棒!「好人理察」宣告「死亡」,美軍未來造艦計劃如何走
根據美國海軍的估計,將由美西海岸聖地牙哥基地附屬的聖地牙哥中繼維修基地來負責拆除「好人理察」號,預計要花費半年左右的時間來完成這一工作,這也意味著,「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在來來回回折騰了小半年後,這下真成了「死人理察」了。為什麼選擇直接退役?
-
美國新造艦計劃,瘋狂到脫離現實也要上,窮兵黷武因為什麼?
軍備競賽勞民傷財雖然大家都不想看到這樣的場景:全球大國各自空耗國力,造一些短期內用不上的軍事武器,佔庫存不說,國內一整年的GDP都不一定能填補得上這種大宗消費的窟窿。正如「大眾力學」12月14日報導所說,中國的潛艇持有量很快就會超過美國海軍,最快可以在2030年實現這一期望。據目前狀況估計,美潛艇數在2030年將達到66個,而中國則預計擁有76個。組成76的軍艦中,驅逐艦、兩棲艦無疑是主力選手;這個數字之外,正在趕製的航母所釋放出來的威壓也不容小覷。
-
美俄關係拉響警報,英國開始兩頭擔心
據人民日報報導,美俄關係拉響警報,美國一艘驅逐艦擅自闖入俄方領海,激起了俄國的憤怒。俄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是美軍不加掩飾的挑釁,對雙邊關係造成了嚴重危害,他們要求美軍對此事作出解釋。與此同時,這件事情也引發了英國的關注,英國媒體們開始兩頭擔心,認為美俄此次衝突非同尋常,俄軍威脅美軍艦要撞擊他們,這才使得美軍離開了俄方領海。
-
海上拉響警報,美驅逐艦擅闖領海2公裡,遭大型反潛艦強勢攔截
即使各國海軍實力不斷增長,軍艦性能也都趨於完善,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將美國拉下神壇還是不太可能的,美國僅憑航母一項優勢,就足以碾壓各國海軍,更不用說同樣爆發出強大優勢的戰機領域了。但是,這並不足以成為美國隨意進出他國領海的憑藉,近日,俄羅斯曝出消息,稱美國再次試圖侵犯俄羅斯領海,公然闖入邊界,最終被2艘大型反潛艦順利攔截下來。
-
一支艦隊浩浩蕩蕩闖入南海,島礁拉響戰鬥警報,軍方行動說到做到
圖為澳大利亞艦隊 近日,又一支艦隊浩浩蕩蕩闖入南海方向,島礁上還拉響了戰鬥警報,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既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國,而是澳大利亞,對於澳大利亞這種挑釁的行為,
-
美記者吹捧,臺自造8艘潛艇就能摧毀解放軍艦隊!問題有多嚴重?
情況到底有多嚴重,秦安戰略智庫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一、美國記者眼中的臺灣自造潛艇價值:「花得相當值得」、「價值不可低估」臺灣媒體和美國記者專家配合自造潛艇的媒體行動,的確頗有心計。基本上是美國雜誌發文,美國「權威人士」發聲,臺灣媒體轉發。
-
美海軍405艘的造艦計劃頒布,是否在給下屆「挖坑」?
近期,川普將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調整到405艘,有觀點認為這無疑是在給未來的拜登政府「挖坑」;但是,本文分析認為,如果拜登認為這是個大坑,可以自己填土變小;拜登要填坑,只怕國會大佬不答應。首先,總體來看,美國海軍的30年造艦計劃還是具有一定的可執行性的,這份計劃充分考慮到維持美國本身的造艦能力和工業基礎的現實需求,適應了美軍預算水平不斷增長的現狀,而且由於科技的發展提高了造艦的效費比,適應了當前的印太安全戰略。但是,美國海軍造艦成本的大幅增加,也一定會衝淡美軍其他軍種在軍費預算中的佔比,看上去是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