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雙循環」看麗水系列報導
拯救老屋、保護古村落;遍地開花的特色民宿、瀰漫四野的茶香,這是很多人心中松陽的模樣。
然而,在發展生態工業,推進「工業強縣」之路上,松陽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如今,松陽正憑藉當地的不鏽鋼管產業這根「金箍棒」,加快推進工業平臺「二次創業」。
從故宮門前的不鏽鋼護欄,到城市建設中的油氣管道,再到家家戶戶的汽車配件,都有產自松陽的不鏽鋼管的身影。松陽不鏽鋼無縫鋼管從無到有,現在已達到了年產30萬噸產值60多億元的體量,佔據全國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地位。作為國內不鏽鋼管龍頭企業之一,寶豐鋼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廣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為國產航母「山東艦」供應了700多噸無縫鋼管。
可以說,寶豐鋼業是松陽不鏽鋼管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自2004年開始培育,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松陽不鏽鋼管產業已經形成了熔煉、穿孔、拉管、冷軋等較為完善的體系,主要產品達200餘種,松陽先後成為「國家級不鏽鋼管產業質量提升示範區」「中國不鏽鋼發展突出貢獻單位」「浙江省不鏽鋼管產業基地」。
截至2019年底,松陽全縣共有不鏽鋼企業53家,規上企業46家。2019年,規上不鏽鋼企業產量28.4萬噸,產值61.73億元,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2.2%,解決就業崗位7000餘個。
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是廣大不鏽鋼管企業努力奮鬥的結果,更是歷屆松陽縣委縣政府致力於推動生態工業和不鏽鋼管產業轉型升級的結果。為推動不鏽鋼產業良性有序發展,松陽縣堅持以「園區集聚」來深化塊狀經濟發展。
近日,位於赤壽鄉的松陽-餘姚山海協作產業園中,數輛挖掘機正在同時作業,呈現一片繁忙景象。這裡是規劃新建的精品不鏽鋼管示範區,計劃總投資2.5億元,於今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2月份正式完工。
「騰籠換鳥」,打造不鏽鋼管產業發展平臺高地的首個試驗區。松陽正通過不鏽鋼管示範區的建設,集聚發展動能,強化整體力量,優化縣域產業空間布局,提升不鏽鋼管產業平臺能級,加快推動產業發展轉型,目標就是讓「園區集聚」真正成為不鏽鋼管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在產業不斷聚集,產能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節能環保」「綠色發展」始終是不鏽鋼管產業發展繞不過去的話題。對此,松陽縣委縣政府也有清醒的認識,「唯有下好『先手棋』,才能走出一條產業發展、節能降耗和汙染防治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2005年,松陽在全國率先開展不鏽鋼企業汙水集中處理,相關技術被工信部和環保部先後列入相關目錄和名錄,進行推廣;2010年,松陽承擔的「不鏽鋼行業酸洗汙泥綜合處理處置技術」項目被列入國家先進汙染防治示範技術名錄;2013年,松陽承擔的「不鏽鋼下腳泥中溫還原無害化處置項目」被同步列入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專題。
2019年6月,松陽縣更是出臺了不鏽鋼管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明確將環保治理提標工程作為推動不鏽鋼管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項措施。
能源、人力的節能降耗,汙水、廢氣的有效治理,讓企業享受到「環保紅利」的同時,也彰顯了松陽「生態惠民」的發展目標。
「先手棋」夯實基礎,「後手棋」驅動發展。松陽不鏽鋼管產業發展的十多年,從政府到企業都認識到,如果說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那麼創新研發就是「延續生命」的最好「良方」。
為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松陽不斷深化不鏽鋼管產業「機器換人」省級試點,探索建立不鏽鋼「眾鋼聯」模式,鼓勵並支持企業在拉拔、軋管、退火、酸洗、矯直、檢測等工藝環節開展創新改造,全產業鏈推動不鏽鋼產業生產裝備、工藝流程等智能化改造。
另外,松陽還積極搶抓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和省「兩化融合」試點,深入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基礎再造等工程,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不鏽鋼企業從簡單的機械自動化向智能化、數位化轉變;加快建設集檢驗檢測、新產品和生產工藝研發、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攻關、產學研合作等功能的技術平臺,提升企業公共平臺服務水平。
當前的松陽,即將迎來鐵路、公路、機場的「鐵公機」大交通時代,面向全新的起點和嶄新的未來,松陽將錨定「工業強縣」發展路徑,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工業平臺「二次創業」,努力打造產值規模超百億元的「全國精品不鏽鋼管示範基地」,著力打響智能製造新城等具有松陽辨識度的「金名片」。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郭真 通訊員 吳洋飛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