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楊仕省 北京報導
最近,「宏達系」旗下四川信託捲入違約潮,實控人、慈善企業家、四川富豪劉滄龍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劉滄龍是劉漢的堂兄,因涉黑被起訴的劉漢與原高官關係密切,而劉漢1997年創建漢龍集團,「漢龍」由劉漢、劉滄龍的名字拆合而成,顯示二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劉滄龍因此捲入輿論漩渦,一度傳被當局控制調查。劉滄龍表示,與劉漢是相隔很遠的疏堂兄弟,業務上沒有什麼關係。
而今65歲的劉滄龍是宏達實業、宏達集團為核心的宏達系實際控制人,旗下擁有上市公司宏達股份及四川信託、宏信證券等。「在我們眼裡,劉總不僅注重做大企業,而且樂善好施。」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宏達人士說。
據宏達集團官網介紹,在巔峰時期,宏達資產涵蓋工業、礦業、金融、地產、貿易和投資6大板塊,總資產300億元,37家企業成員,管理資產5000億元。劉滄龍因此成為四川大名鼎鼎的富豪,2013年當上了全國政協委員。
不過,近年來有關劉滄龍的傳聞不斷,其掌控的「宏達系」不復往日風光,接連失去上市公司、千億大礦的控制權,業績每況愈下。
經本報記者核實,直到2019年4月,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滄龍宣布,全力推動宏達「二次創業」,向高質量發展。宏達還提出了「358戰略發展規劃」:力爭3年內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年、利稅70億/年;5年內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年、利稅100億/年;8年內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年、利稅150億/年。
劉滄龍的「二次創業」,如何實現其目標,值得期待。
宏達系困窘
1979年劉滄龍辭職創業,創辦了民主磷肥廠並出任廠長。磷肥廠後經改制為私營性質,而今該企業已註銷。劉滄龍就是從這小小的磷肥廠積累了企業啟動資金。1996年前後,劉滄龍併購其他化肥廠,涉足礦山、房地產等行業,開疆拓土,壯大版圖。
隨後「宏達系」最重要的資產,是1998年成立的四川宏達集團。四川宏達集團以四川宏達化工為母公司,以四川廣漢平原公司、四川省蜀星企業公司、四川省石棉選礦廠為控股公司,聯合組成。
此後,宏達在併購戰場上大肆併購。2003年劉滄龍插足雲南金鼎鋅業,最後僅花費10億元,拿下了其60%的股份。金鼎鋅業擁有亞洲儲量最大的鉛鋅礦,號稱價值數千億,此後10多年金鼎鋅業源源不斷為宏達提供近90%的利潤,是宏達的核心利潤來源。
涉及諸多實業後,劉滄龍還將目光瞄向了金融產業。2001年,劉滄龍首次涉足金融產業,宏達入股德陽銀行。2005年,「宏達系」開始著手重組停業多年的四川信託。「宏達系」和中海信託分別出資7億元和3.9億元,增資13億元,於2010年成立四川信託,宏達為大股東。
宏達股份上市時,劉漢作為股東參與其中,而宏達旗下四川廣漢平原公司,其法人代表正是劉漢。宏達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劉滄龍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從劉漢手中接管而來。2009年11月,金路集團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漢龍實業減持股份,持股比例低於宏達股份,宏達順勢成為第一大股東。
漢龍實業的老闆,也是劉漢。接過金路後,劉滄龍坐擁兩家上市公司,一時風頭正勁。
自2013年開始,宏達風波不斷。劉滄龍曾「失聯」長達20個月,2016年9月露面,後又處於神隱狀態。宏達系陷入風波後,2013年9月主動退出了金路集團,2017年又欲將上市公司宏達股份甚至宏達集團、宏達實業的控制權易手給四川富豪王仁果的泰合系,但因王仁果自身也陷入失聯風波而終止。
在做大宏達的同時,劉滄龍開始做慈善。1999年,他出資在農村修建中小學校舍,資助貧困學生讀書,修建農村村道。此後,無論是發洪水還是地震,劉滄龍都捐款捐物做慈善。「在我們眼裡,劉總就是一個慈善家」。宏達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然而,最近5年之內「宏達系」一路下滑,各條戰線相繼失守。
2013年9月,宏達將其持有金路的相關股東權利,授予德陽市國資公司代為行使,授權期至2015年12月31日。
2016年,金路集團一季報顯示,宏達通過減持,退出了金路前十大股東行列,劉滄龍失去一家上市公司。這一年,四川信託業績出現滑坡,而今年出現違約的產品源自2016年。
接著,2017年1月,宏達被告上法庭,兩年後的2019年1月,法院判決,宏達股份持有的60%金鼎鋅業股權被判無效。此時,劉滄龍被踢出了長達10年持續提供巨大利潤的富礦金鼎鋅業。
劉滄龍入主金鼎鋅業後,不料遭訴訟,宏達系元氣大傷。2017年初,金鼎鋅業其他4家股東起訴宏達,認為其所持股權無效。歷經系列訴訟,2019年1月宏達最終敗訴,歸還所持股權的同時,還要返還逾15億利潤。
天眼查顯示,雲南冶金集團取代宏達成為金鼎鋅業大股東,宏達告退,失手這座礦山後,宏達股份2018年淨虧損多達30億元。此時,宏達系仍擁有有色金屬基地、磷化工基地及四川信託等金融資產,但實力銳減。
不僅如此,宏達股份原本打算將四川信託裝入上市公司,但2017年初受金鼎鋅業官司影響,取消了收購四川信託40.92%股權的計劃,而宏達系通過宏達集團、宏達股份合計持有四川信託54.2%%的股權,也曾被司法凍結。
至此,劉滄龍遭遇了諸多打擊,2016年退出金路失手一家上市公司,2017年丟失千億大礦控制權,2020年四川信託爆雷。
開啟二次創業
歷經系列風波後,劉滄龍於2019年宣布全力推動宏達「二次創業」。
2019年初,劉滄龍長子劉軍在四川信託年度工作總結會上表示,2018年是宏達近40年歷史上「最為艱難、也最具挑戰」的一年,但他也表示,「困擾我們的問題」已塵埃落定。「不管是集團本部還是四川信託,都已平穩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劉軍說。
2019年3月28日宏達集團召開會議,會上劉滄龍要求集團上下「融入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提出「二次創業」,提質發展。
據2019年三季報顯示,劉滄龍的宏達實業仍持有宏達股份26.88%股權,其主要股東均為2014年定增引入,包括新華聯、四川濠吉、百步亭、成都科甲、金花集團及安信信託等。可惜的是,宏達旗下核心資產金鼎鋅業,因訴訟已被出局。
為了公司發展,2019年宏達進行了高層大換血。據宏達官網消息,劉滄龍繼續擔任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卓出任董事局副主席和黨委副書記。調整後的宏達集團黨委由劉滄龍、李卓等9人組成,劉滄龍任黨委書記,李卓任黨委副書記,需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李卓為原四川省什邡市委書記。
努力終有收穫。宏達股份4月3日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5.5億元,同比下降5.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50萬元,同比增長103.16%。而2018年,公司2018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同比下降41.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1395.9%。一步一個腳印,宏達正在為3年內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年的目標而奮鬥。
見習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