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託陷兌付危機 劉滄龍的最後支柱將坍塌?

2020-12-18 大摩財經

宏達系困局

四川信託發行的多個信託產品違約,引發投資者現場維權,上市公司杭鍋股份也「踩雷」。

6月15日,杭鍋股份(002534.SZ)公告透露,去年12月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髮行的「天府聚鑫3號」信託產品,金額5000萬,期限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6%。今年6月該產品到期後,四川信託僅兌付了20%的本息1038.1萬元,剩餘4000萬元本息未能如期兌付。

公告顯示,上述信託產品投資範圍保守,投向主要為銀行存款、逆回購、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交易所及銀行間市場債券以及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等。

四川信託近期陷入嚴重兌付危機,引發數百位投資者現場維權。據媒體報導,四川信託旗下「申富129號」、「申鑫74號」等多個信託產品本該在6月11日的最後兌付日兌付,卻未如期兌付。6月12日,首批投資者聚集在四川信託總部川信大廈維權討要說法;6月15日,數百名投資者第二次來到四川信託總部維權。

四川信託高管與維權投資者溝通時表示,旗下產品難以兌付的原因是TOT(信託中的信託)產品停發。四川信託將力爭一年內解決問題,通過變賣川信大樓、變賣核心資產宏信證券及引入戰投等方式度過危機。

TOT(TRUST OF TRUST)產品,即信託中的信託,通常由信託公司成立一個母信託產品,募集資金後再投資其他多個子信託產品,類似基金產品中的FOF(基金中的基金)。

四川信託是TOT信託發行規模最大的信託公司之一,旗下TOT產品系列達十幾個,包括 「申鑫、申富、豐盛、芙蓉、錦恆、錦江、匯鑫」等。期限一般為一年或兩年,收益率在8.3%-9.5%左右,高於市場水平。據媒體報導,四川信託TOT產品規模在200億-300億左右。

TOT產品類似信託「資金池」,由於監管機構對資金池類產品多有限制,有些資金池產品會以TOT名義進行運作。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信託產品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

四川信託的風險自去年年底就有所暴露。當時,四川銀保監局對四川信託開展公司治理層面的檢查,並出具了相應的整改意見。有報導稱,自2019年末起,四川信託已被銀監局「貼身監管」。

今年5月一度有市場傳聞稱,四川信託將被接管,資金池業務已停止募集。四川信託當時發聲明否認。

宏達系困局

四川信託是「宏達系」的核心金融平臺之一。

四川信託在原四川省信託投資公司、四川省建設信託投資公司的基礎上整頓重組並引入戰投改制設立,2010年11月開業,註冊資本35億元。「宏達系」的宏達集團、宏達股份(600331.SH)分別持股四川信託32.04%、22.16%股權

「宏達系」實控人為劉滄龍。現年65歲的劉滄龍為宏達集團大股東,川中知名富豪。「宏達系」涉足礦產、金融、地產等產業,除擁有上市公司宏達股份外,還控制四川信託以及宏信證券(四川信託持股60.38%)。

劉滄龍是原四川漢龍集團董事長劉漢的堂兄。劉漢在2014年因黑社會組織罪等罪名被判死刑,劉滄龍同年也捲入官員貪腐案長期 「失聯」,2016年9月一度露面後又處於神隱狀態。劉滄龍消失期間,宏達系由其長子劉軍主持大局。

宏達股份的核心主業是礦產和金融,一度持有雲南金鼎鋅業60%股權,後者擁有亞洲儲量最大的雲南蘭坪鉛鋅礦,曾為宏達系利潤的主要來源。2017年初,雲南金鼎鋅業的其他四家國有單位股東起訴宏達系,認為其所持股權無效。在連番訴訟後,2019年1月宏達集團最終還是失去了雲南金鼎鋅業,不僅要歸還所持股權,還要返還逾15億利潤,截至目前仍有8億尚需歸還。

失去雲南金鼎鋅業後,四川信託成為宏達股份利潤的主要來源,2019年,四川信託為宏達股份貢獻投資收益1.46億,佔後者淨利潤的173%。

從近幾年經營數據看,四川信託在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中處於中下水平。2019年,四川信託實現營收23.23億元,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9.15億元;受資產減值損失影響,淨利潤同比降30%至5.21億。四川信託去年資產減值損失6.6億元,同比大增325%。

截至2019年末,四川信託管理資產規模為2334.76億元,較2018年減少了28%。而且, 四川信託資產質量不高,截至去年底,公司自營資產不良率為22.21%,較2018年底上升了17.39%。

值得關注的是,宏達系與同為四川籍商人的高天國關係密切,在業務和股權上交叉互通。四川信託通過旗下上海國正持有安信信託控股股東上海國之傑22.48%股權,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此外,安信信託曾為宏達股份的十大股東之一,不過2019年安信信託陷入兌付危機後從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2017年是宏達系與安信信託的「蜜月期」。四川信託為安信信託發行多隻信託產品提供融資,主要是四川信託發行的「博邦」系列產品,用於受讓上海國之傑持有的安信信託股票收益權。同時,安信信託發行了「安信創贏」系列產品,用於受讓宏達實業持有的宏達股份股票收益權。

隨著兩家公司雙雙出現危機,宏達系與安信信託的合作關係也變得緊張。去年11月,安信信託凍結了宏達實業持有的宏達股份26.88%股權,今年4月底,四川信託申請凍結了上海國之傑持有的安信信託12.19%股權。

日前與投資者會面時,四川信託高層稱會通過變賣總部大樓川信大廈及變賣旗下宏信證券股權的方式回流資金。此外,四川信託還將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籌資,原股東擁有優先購買權,若原股東無意願,其將引入戰略投資者。

宏達系目前已陷入流動性危機。宏達股份財報顯示,其籌資淨額、現金均為持續流出狀態,今年一季末手頭現金僅有2億元,同期流動負債高達22億元(含短期借款8.3億元),現金遠不能覆蓋短期負債。宏達股份持有的四川信託22.1605%股權於2017年初被雲南法院凍結,截至2019年底仍處於被凍結狀態。

相關焦點

  • 四川信託爆雷250億,「宏達系」掌門劉滄龍撐得住嗎?
    如果停止發行,導致資金池信託沒有更多新錢進來,也就無法兌付新到期的項目,這也就是四川信託爆雷的關鍵。針對巨額逾期,四川信託公布了三個處置方案——出售川信大廈房產、轉讓宏信證券股權、增資擴股及引入戰略投資者。
  • 四川信託遭管控背後:「宏達系」入主十年違規操作,留下百億窟窿
    時隔半年,四川信託暴雷事件終於迎來實質性進展。12月22日,四川信託被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實施管控。今年5月,四川信託產品開始無限期延遲兌付。投資者前往總部川信大廈、以及各地分公司「要說法」。其中,宏達集團和宏達股份合計持有四川信託54.2%股權,二者實控人同為四川資本大佬劉滄龍,也就是俗稱的「宏達系」。此外,濠吉集團也與「宏達系」有諸多交集,其與宏達集團還共同持有另外兩家公司股權。百億窟窿誰負責?今年5月底,四川信託產品陸續出現暴雷。截至2019年末,四川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2000多億元。
  • 四川富豪劉滄龍的失與守:連失千億大礦和兩家上市公司,二次創業...
    2003年劉滄龍插足雲南金鼎鋅業,最後僅花費10億元,拿下了其60%的股份。金鼎鋅業擁有亞洲儲量最大的鉛鋅礦,號稱價值數千億,此後10多年金鼎鋅業源源不斷為宏達提供近90%的利潤,是宏達的核心利潤來源。涉及諸多實業後,劉滄龍還將目光瞄向了金融產業。2001年,劉滄龍首次涉足金融產業,宏達入股德陽銀行。2005年,「宏達系」開始著手重組停業多年的四川信託。
  • 旋渦中的華信信託:一面深陷兌付危機,一面管理層「內訌」持械傷人
    ,而王某就是華信信託總經理王瑾。來源:攝圖網 華信信託陷兌付危機,缺口70億 董永成和王瑾發生衝突的真實原因還有待公安機關進一步披露,但華信信託深陷兌付危機確屬實情。
  • 四川信託爆雷迎來大結局:工作組進入 大股東被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針對四川信託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嚴肅市場紀律。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
  •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未參與四川信託經營管理
    來源:金融界信託7月21日,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參股公司經營情況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宏達股份現持有四川信託22.1605%的股權,四川信託為其參股公司,但未參與四川信託日常經營管理。本月17日時,四川宏達收到參股公司四川信託《復函》。函中稱,由於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及新冠疫情影響,四川信託TOT項下項目無法及時償還信託融資,加之2020年4月底四川信託停止TOT項目發行,導致出現流動性問題。截至6月末,四川信託TOT項目的存續規模逾250億元。
  • 四川信託被接管: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兌本息誓不休!
    此前我們報導過《處置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四川信託將被接管?》,就已經透露過四川信託將被接管的小道消息,如今又得到了驗證。會議僅持續了20分鐘,但釋放出了重大信號。會議的主要內容包括:1、定性之前四川信託違法違規經營的事實,股東已經喪失了經營的能力。
  • 信託日報(6月18日)
    躺槍老股東四川信託兌付危機 北京書院信託計劃安好?1、整合多方動能 雲南信託積極介入汽車金融領域近日,雲南信託積極整合汽車數據科技公司、區塊鏈技術平臺及融資租賃渠道等多方動能,融合產業、科技、金融跨域合作優勢,力求將汽車金融服務向縱深推進。
  • 四川資本大佬炮製百億黑洞:曾海南淘金,今涉嫌違法放貸被刑拘
    截至6月15日,公告顯示已有33名原告(其中包括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就42筆信託協議向法院起訴安信信託,涉訴金額合計185.06億元。 而與安信信託有密切關聯的四川信託,近期也陷入了兌付危機,遭遇投資人現場維權。
  • 業績大幅下滑後連遇暴雷,10億貸款難要回,江蘇信託陷入危機?
    「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公司的職責和義務。不過,今年以來安信信託、四川信託、華信信託等接連爆出兌付危機,信託行業的兌付危機再次被人關注。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信託」)是江蘇國信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之一,專業從事金融信託業務。
  • 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工作組入駐,四川宏達等四股東被採取監管強制...
    針對四川信託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嚴肅市場紀律。目前,宏達集團、宏達股份、濠吉食品、匯源集團在四川信託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4.42%、22.16%、6.1325%、3.8436%。四川信託為什麼被管控?
  • 積木盒子「兌付危機」真相
    來源:商學院積木盒子「兌付危機」真相積木盒子陷兌付「風暴」,被疑又一波「收割」出借人,並涉嫌自融。文|王倩「新冠疫情」期間發布轉型公告的積木盒子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清退危機。出借人認為,積木盒子這是在轉型之前最後「收割」一波出借人。2月15日,積木盒子發布公告稱,決定即日起開啟戰略轉型,申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即日起停止發布新標,停止債權轉讓操作,關閉充值通道,接受項目期滿已實現回款的以及充值未出借的用戶發起的體現操作;成立退出工作小組及啟動債權人委員會的籌備工作。
  • 安信信託實控人被刑拘,四川資本大佬的時代落幕
    約十七年前,四川資本大佬高天國以「救火者」的角色進入安信信託(600816.SH,現已更名為「*ST安信」),經過一番運作,安信信託一度被市場冠以「信託王」的稱號。高天國與安信信託一路鮮衣怒馬、烈焰繁花。
  • 安信信託實控人被刑拘,四川資本大佬的時代落幕
    約十七年前,四川資本大佬高天國以「救火者」的角色進入安信信託(600816.SH,現已更名為「*ST安信」),經過一番運作,安信信託一度被市場冠以「信託王」的稱號。高天國與安信信託一路鮮衣怒馬、烈焰繁花。
  • 盡調已完成,安信信託或將變身上海國資信託公司!
    上海信託圈消息,昨日晚間,安信信託公告稱,公司向控股股東函證確認,截至目前,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企業及相關方(簡稱重組方)已基本完成對安信信託的盡職調查工作,相關各方正就本次重組開展商務談判。如果談判成功,安信信託或許就要更名為:「電氣信託」了!
  • 董事長揮錘總經理 華信信託上演全武行
    亦有業內人士推測,兩位共事了十多年的同事,且一位64歲、一位53歲,選擇揮錘相向,或與近期兩人對華信信託的危機處理意見產生分歧有關。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個事情會對行業形象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另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在行業內比較罕見,說明華信信託的公司內部治理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對於處於困境期的華信信託來說是雪上加霜。
  • 國寶人壽10%股權3.75億,賣方指向雄飛集團,牽涉四川信託
    對此,西南產權交易所內部人士透露說,「第一,賣方是一家民企;第二,10%股權做了質押;第三,質押額1.2億元;第四,質押於今年底將到期」。上述4條信息雖短,但均是重點。拿前兩條「關鍵」信息看,只有重慶金陽房地產、四川雄飛集團、中金國泰控股集團3家法人股東符合條件,當然最符合的要數四川雄飛集團,卻並不盡然。
  • 新時代信託償付能力倒數
    在市場曝出吉林信託、北京信託等深陷山西最大民營能源企業兌付危機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一份旨在幫助投資者認識不同信託公司之間兌付能力差異的《信託公司兌付風險評價報告》(下稱《報告》)一經發布,即引起各方關注。
  • 英大信託收仲裁答辯通知 違約項目能否完成兌付?
    京奧卓元認為英大信託在其投資的信託產品財產管理過程中未盡勤勉義務、管理不當造成信託財產損失,申請仲裁,要求英大信託返還信託資金1.8億元,賠償相關損失3974.75萬元。英大聯贏LY004號違約塑力信託計劃內容具體為塑力集團將其對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享有的約2.38億元應收帳款的收益權轉讓給英大信託,英大信託向塑力集團支付1.83億元轉讓價款,資金用於塑力集團原材料採購及日常營運資金周轉。
  • 安信信託的生死劫
    近兩個月來,包括安信信託在內,已有多家信託公司接連遭遇投資者上門維權。其中和安信信託關聯度最高的是四川信託。2019年末,四川銀保監局進場,上收了四川信託的公章,叫停了違規業務。6月30日,四川成都,在天府新區的四川銀保監局門口,數十名投資者齊齊跪地,求見四川銀保監局局長。此前,四川信託的投資者維權已經持續了三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