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將至,「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啥意思?哪天立秋

2020-12-22 智聊農村

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不知不覺大暑節氣已經過去將半,還有不到十天是的時間就要迎來另一個重要的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農村立秋有早晚之分,根據出現的時間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一般來說立秋出現的時間都是在陽曆的8月7號到8月9號之間,今年的立秋就是8月7日,但是在農曆上立秋出現的時間差別就很大,這也是區分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標準。

文【小智】

2020年由於多了一個閏四月,所以今年的立秋是在農曆的6月18日,所以今年是六月立秋。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個該怎麼去理解,小智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在民間,農民總結出立秋出現的時間,出現在六月下旬的稱為早立秋,出現在7月上旬的就是中立秋,出現在7月中旬的就是晚立秋,很明顯的是今年是早立秋。立秋早說明進入秋冬時節就會變早。

立秋越早,農民就更要抓緊時間安排好「雙搶」。所謂「雙搶」就是,南方的水稻一般是種植兩季,早稻在七月就成熟了,農民收割後,要立馬安排耕田插秧,一定要趕在立秋左右將晚稻秧苗插下。 六十多天後就能成熟,這樣等到十月份水稻又能收割。如果錯過了季節,水稻就會減收,在這不到一個月時間裡,農民要收割耕田還要插秧,十分的忙,這在農村稱之為「雙搶」。

「六月立秋趕死牛」就不難理解了,這種說法主要是早我國的南方地區,如果立秋早,農民在夏季就要忙著雙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要用老牛犁田、耙田、滾田、平田,這樣一套下來,可把老牛累壞了。在水稻種植之前,老牛還要下去耙一次田,讓肥料充分地溶解到泥漿中,晚稻才有好收成。「雙搶」不僅老牛累,農民更是辛苦,但是農民一輩子就是面向黃土背朝天,他們只知道只有勤勞才會有飯吃。

「七月立秋慢悠悠」則是說,在七月立秋,那麼就是中立秋或者是晚秋。如果是晚秋嗎,農民就會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農忙,也不用那麼著急了。不僅人可以輕鬆點,老牛也有充足的歇息時間了,所以說七月立秋慢悠悠。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很多地區已經不再使用牛耕了,都是機械耕作,不僅效率高還節省了人力,可能一個月幹的活幾天就幹完了。我們的華夏文明也被稱為農耕文明,農耕已經貫穿幾千年的歷史了,即使現在很多平原地區可以使用機械化耕作,但是像是山區還有丘陵地區,沒辦法實行機械化,主要的耕作方式還是靠牛耕,牛也成為了農民的重要勞動力。

「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句俗語,是老一輩根據生活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對後人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也能體現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關於立秋的俗語,請在下方留言評論,本文由智聊農村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立秋將至,「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7月29號,8月7號立秋,也就是還有一周的時間,秋天就到來了。似乎今年夏天非常的短,春天剛剛過去,感覺的天氣還沒有特別的炎熱,結果秋天來了。立秋就是第3個季度的到來,秋天到來就是收穫的季節,但對於今年來說農作物生長的周期相對比較短一些,使得今年糧食出現癲癇的現象非常嚴重。特別今年強對流天氣非常的多,也預示著秋天早早的到來。關於立秋的諺語非常的多,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句:「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農諺說,「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了了解一下農村的諺語,「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現在大暑季節已經過去了一半了,過不了多久就要立秋了,立秋了就代表了秋天的的到來,一般來說立秋的時間在八月上旬,看了今年的日曆,立秋在八月七號,但是農曆上立秋出現的時間差別很大,這也是區分立秋早晚得標準。
  • 俗稱「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2020年能應驗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俗稱「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2020年能應驗嗎?當前還處在「三伏」天的「中伏」裡,天氣依然還很熱,農村地裡的莊稼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正在瘋狂地生長著。也正在大家飽受酷暑的時間裡,其實秋天已經離我們不遠了。2020年,立秋節氣是農曆的6月18日,距今已僅剩8天,今年按照往年來講,立秋節氣比較早。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悠悠」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在24節氣中,各位又了解多少,那麼對於今天標題中所提到的俗語,就與二十四節氣有關,因此立秋到底是哪一天呢?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悠慢悠悠,又是什麼意思呢?個人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事實上,每一個節氣都算是比較固定的日子,立秋也是在每年的8月7日左右。六月立秋快加油這句話從字面上意思理解就是,如果立秋出現在農曆的六月份,會讓大家感覺日子過得非常的快,那麼漸漸地生活節奏也就加快了,所以大家需要趕緊加油。除此之外,秋天也是四季中的第三個季節,秋天到了,冬天也會緊鑼密鼓的到來。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是何意?今年何時立秋?
    導讀: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是何意?今年何時立秋?今年小暑節氣期間的天氣,整體來說要比往年涼快。而進入到大暑節氣以後,就明顯要熱一些了。不過,大暑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了,過了大暑就馬上要迎來立秋了。這對於農民來說,可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氣了,其重要性和立春是等同的。因為在古代是農耕社會,農民都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的。而立秋時間的早晚,不僅可以預測立秋後熱不熱,同時古人還用它來預判糧食收成的好壞,其中「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就是這樣一句老農諺。
  • 農諺「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在8月的7號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秋節氣。立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到來的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是預示著氣候學上的秋天已經來臨了,但是真正的涼爽的秋天還為時還早。按照我國陽曆的說法,立秋節氣是在固定的時間日期是每年的8月7號~9號之間,但是按照農曆的說法時間就相差很大了,我們不是有句俗語說「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這說明立秋節氣在農曆上有在六月與七月之分。並且立秋節氣時間早晚也對農業生產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 俗語:「六月立秋,難喝白粥;七月立秋,米糧成丘」究竟是啥意思
    在很早的時候,我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六月立秋,難喝白粥;七月立秋,米糧成丘。但我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前幾天,遇到一位老者,於是,向他求教,他告訴我說:一、六月立秋,難喝白粥立秋分早晚,一般來說在農曆六月份立秋被稱為早立秋;而在七月份立秋則被稱為晚立秋。我們都知道立秋時節一到,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就已經開始了,有一句諺語就曾經這麼說:立秋之日涼風至,遍地青草將要死。
  • 農村老人說今年立秋963,啥意思呢?立秋963是好還是壞?
    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種的說法,其中包括早秋、中秋和晚秋,以及公秋還是母秋等諸多的說法,而且今年的立秋還被稱之為963,更加的增加了對於立秋節氣的說法,立秋的公曆時間是相對固定的,但農曆的立秋時間則往往會不一樣。有的年份會出現在農曆的六月,有的年份則會出現在農曆的七月。所以根據立秋的時間早晚不同,就會將其劃分為是什麼秋。其中早秋是比較涼快的秋天。
  • 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
    文/豬友巴巴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立秋,是季節轉換的一個重要的節氣,自然對農業由特殊的意義,在農村,流傳著「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的習俗,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對於2019年來說,是幾月立秋呢?真的會影響莊稼的收成嗎?首先,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當然,此處「七月」是農曆日期,意義是說,如果立秋在農曆的七月份,那麼莊稼會得到豐收!
  • 農諺:「六月秋家家丟,七月秋家家收」,是啥意思?今年幾月立秋
    田地裡邊的莊稼也是一天一個樣的生長,由於立秋降至,立秋出現的月不一樣,在農諺當中也是有許多不一樣的敘述。在其中許多全是有關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的不同點。六月立秋家家丟,七月立秋家家收:立秋節氣是秋季的第一個節令,立秋來臨以後,夜裡和早上的情況下,可以覺得到拂面冷風的吹過來,這旁邊一段時間擁有顯著的不一樣,並且伴隨著降水的到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風秋雨要穿棉,秋季三場雨,夏衣高脫機。這兒說的是立秋以後的天氣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關於『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農村古語「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溜溜」, 是啥意思?
    其實這些話都是他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當然範圍也比較廣,其中也包括他們們在生活中所得出的一些結論,比如一句關乎於季節的一句古語:6月立秋快加油,7月立秋慢溜溜,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多人剛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會想到難道立秋就要加油了嗎?其實光從字面理解,似乎有這一層意思,但是如果沒有人給你解釋的話,可能這句話真正的意義,你就不會知道。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一、「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時節為農曆6月十八日,恰逢雙數日,根據楊心佛先生在《金陵十記》中表述,可知今年是母秋,那麼也就是說今年會很熱嗎?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剛剛打開日曆才發現明天就立秋了,今年的立秋時間明顯早於往年,而立秋也是二十四節中的第13個節氣,代表著秋季的到來,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立秋以後並不意味著天氣立馬轉涼,依然會悶熱一段時間,但是立秋的時間點對於農作物的生長十分重要,像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
  • 多一個閏四月,「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今年莊稼要欠收?
    今天和張大伯聊起了未來的年景,他和我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種啥啥收」,意思很簡單,如果一年裡是6月份立秋的話,那兩頭都沒有收穫,也就是夏收和秋收都不是太好;如果一年裡是7月份立秋的話,那就意味著今年的莊稼生產比較穩定,種植什麼都會有收成。
  •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意味著什麼?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一般在公曆的8月7日、8日、9日這三日內,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意思是秋季的開始,這是和農耕相適應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說法。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啥意思?立秋分早晚?
    不久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立秋節氣了,立秋的到來是代表著秋天的開始。同時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一年分四季,而秋季中一共有6個節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然而人們經常會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描述著立秋到來之後的天氣狀況。
  • 今年立秋在陽曆八月農曆六月,有句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
    今年立秋在陽曆八月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年陽曆八月剛好是農曆六月,俗話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句話啥意思呢?就是指春播或者夏播的糧食都不好豐收。霜凍是造成難以豐收的致命傷害,其實在農村還有這樣的一句諺語「惡白露善秋分」,而「白露」就是在立秋之後的一個月,換句話說如果白露有惡劣霜凍那麼留給農作物成熟的時間只有一個月了,很顯然的是北方地區有很多大田作物再有一個月根本無法成熟,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想要獲得豐收就比較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