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都過了好幾天了,天氣卻沒有明顯的降下來,多地依然是高溫灼烤的天氣,這也符合現在的季節,因為雖然立秋已過,但畢竟還是屬於中伏階段。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所以說現如今的天氣就應該熱得痛快,按照農村農諺的說法,該冷不冷,難成年景,該熱不熱,五穀不結,所以伏天的高溫天氣是正常的,反倒最擔心的是三伏天不是很熱。
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種的說法,其中包括早秋、中秋和晚秋,以及公秋還是母秋等諸多的說法,而且今年的立秋還被稱之為963,更加的增加了對於立秋節氣的說法,立秋的公曆時間是相對固定的,但農曆的立秋時間則往往會不一樣。有的年份會出現在農曆的六月,有的年份則會出現在農曆的七月。所以根據立秋的時間早晚不同,就會將其劃分為是什麼秋。其中早秋是比較涼快的秋天。
早秋是立秋的時間發生的比較早,在六月至七月初出現的立秋,發生的時間是比較早的,所以在這個階段的立秋被稱之為早秋,在七月初一至七月初九出現立秋,則是為中秋,七月初十之後的立秋屬於晚秋。通常情況下,早立秋之後的天氣會降溫比較的快,天氣會比較的涼爽一些,也被叫做早秋涼颼颼,晚秋熱死牛。今年的立秋是出現在農曆的六月十八,按照民間的說法自然是早立秋,農諺也很符合這也的描述,立秋期間各地出現大面積的降水,陰雨天氣帶來的是涼爽的氣溫,並沒有感覺到多麼的炎熱。
對於公秋和母秋的說法,民間認為公秋爽,母秋兇,公秋呢則就會比較的涼快,而母秋就會相對炎熱,而且還有很大機率出現秋老虎。高溫會持續很久,如何分別公秋和母秋呢?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皆有陰陽組合而成,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白天為陽,夜間為陰,立秋出現在白天那麼就是個公秋,出現在夜晚則就是個母秋,今年立秋節氣出現的時間是在09時間06分,所以也就是公秋了,所以說這樣的立秋會帶來比較舒爽的天氣,立秋之後的氣溫不會太高。
為什麼說今年的立秋是963呢?因為今年的立秋是出現在了09時06分03秒,所以村裡有人把今年的立秋叫做了963,反過來正好是369的寓意,也是期望著這個立秋是一個好的立秋,能夠給村民帶來豐收,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今年是早秋,立秋比較早,高溫天氣持續的短暫,雖然大家會感覺到一些舒爽,但對於農田的莊稼生長卻是十分不利的,沒有充足的高溫,莊稼很難在短時間之內生長成熟,加上連續的陰雨天氣,莊稼的收穫會有一定的影響。
我國地大物博,每一天每個地區的天氣情況都會不一樣,所以農諺描述的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其實也是一種局域性的說法,並不能代表大面積地區的秋季產量,但總體來說今年的立秋比較早,所以很大程度上會比較的涼爽一些,秋老虎出現的機率並不會很大,對於局部地區的產量還是會有一定程度影響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