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在陽曆八月農曆六月,有句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

2020-12-19 流遷遲

今年立秋在陽曆八月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年陽曆八月剛好是農曆六月,俗話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句話啥意思呢?就是指春播或者夏播的糧食都不好豐收。

霜凍是造成難以豐收的致命傷害,其實在農村還有這樣的一句諺語「惡白露善秋分」,而「白露」就是在立秋之後的一個月,換句話說如果白露有惡劣霜凍那麼留給農作物成熟的時間只有一個月了,很顯然的是北方地區有很多大田作物再有一個月根本無法成熟,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想要獲得豐收就比較困難了。

簡單的說一下「惡白露善秋分」具體有何意義;人們之所以把白露說成「惡」是含有兩層意思的。第一層:惡是指白露的霜凍比較嚴重,因為它是全年的第一次霜凍,溫差驟變農作物無法承受。第二層:白露的霜凍造成的影響比較惡劣,白露時分農作物基本都不能完全成熟,對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非常惡劣。善秋分的意義就是指秋分時節農作物已經基本成熟,即便霜凍凍死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小,所以說比較善意。

雖然說農村流行的這些諺語不是百分百的準確,但它們也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都是人們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總結而來,在以前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農業生產對於氣候天氣全部依靠的就是流傳下來的諺語,什麼時候該種植什麼作物都是按照傳統來完成。而且這些諺語一直指導著我們這個農業大國直到科技發展的今天有許多諺語還是能起到作用。

相關焦點

  • 多一個閏四月,「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今年莊稼要欠收?
    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全年有384天,之所以這麼多天,還因為多出了一個月,也就是閏四月,農曆年裡有兩個閏月,目前依舊處在農曆四月。儘管才進入農曆四月裡,但夏收工作依舊穩步的進行中,絲毫沒有什麼影響。
  • 立秋將至,「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啥意思?哪天立秋
    一般來說立秋出現的時間都是在陽曆的8月7號到8月9號之間,今年的立秋就是8月7日,但是在農曆上立秋出現的時間差別就很大,這也是區分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標準。文【小智】2020年由於多了一個閏四月,所以今年的立秋是在農曆的6月18日,所以今年是六月立秋。
  • 農諺說,「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中真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小編覺得最難懂的就是農村的諺語了,不好好揣摩,真的是看不太懂啊。今天我們就來了了解一下農村的諺語,「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現在大暑季節已經過去了一半了,過不了多久就要立秋了,立秋了就代表了秋天的的到來,一般來說立秋的時間在八月上旬,看了今年的日曆,立秋在八月七號,但是農曆上立秋出現的時間差別很大,這也是區分立秋早晚得標準。
  • 立秋將至,「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是什麼意思?
    立秋就是第3個季度的到來,秋天到來就是收穫的季節,但對於今年來說農作物生長的周期相對比較短一些,使得今年糧食出現癲癇的現象非常嚴重。特別今年強對流天氣非常的多,也預示著秋天早早的到來。關於立秋的諺語非常的多,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句:「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農諺「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按照我國陽曆的說法,立秋節氣是在固定的時間日期是每年的8月7號~9號之間,但是按照農曆的說法時間就相差很大了,我們不是有句俗語說「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這說明立秋節氣在農曆上有在六月與七月之分。並且立秋節氣時間早晚也對農業生產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 俗語:「六月立秋,難喝白粥;七月立秋,米糧成丘」究竟是啥意思
    在很早的時候,我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六月立秋,難喝白粥;七月立秋,米糧成丘。但我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前幾天,遇到一位老者,於是,向他求教,他告訴我說:一、六月立秋,難喝白粥立秋分早晚,一般來說在農曆六月份立秋被稱為早立秋;而在七月份立秋則被稱為晚立秋。我們都知道立秋時節一到,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就已經開始了,有一句諺語就曾經這麼說:立秋之日涼風至,遍地青草將要死。
  • 俗稱「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2020年能應驗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俗稱「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2020年能應驗嗎?當前還處在「三伏」天的「中伏」裡,天氣依然還很熱,農村地裡的莊稼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正在瘋狂地生長著。也正在大家飽受酷暑的時間裡,其實秋天已經離我們不遠了。2020年,立秋節氣是農曆的6月18日,距今已僅剩8天,今年按照往年來講,立秋節氣比較早。
  • 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
    文/豬友巴巴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立秋,是季節轉換的一個重要的節氣,自然對農業由特殊的意義,在農村,流傳著「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的習俗,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對於2019年來說,是幾月立秋呢?真的會影響莊稼的收成嗎?首先,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當然,此處「七月」是農曆日期,意義是說,如果立秋在農曆的七月份,那麼莊稼會得到豐收!
  • 雙立春,閏四月,夏至五月端,接下來還一個立秋在6月!今年咋了
    既然有雙立春,必然有閏月,2020年是閏四月,自古就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四月份通常是倒春寒最為頻繁的時候,而今年有2個四月,在古人看來,氣溫變化幅度比較大,不利於農業的生產,此時莊稼可能會因為極端天氣出現大面積減產,進而就會出現吃不飽飯的說法。
  • 今年立秋8月7日,可二伏到8月14日,秋後一伏怎麼說?
    農村俗語,「夏至過後三庚數伏」,今年夏至是陽曆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日夏至節,過後第一個庚日是陽曆6月26日,農曆五月初六日是庚子日;第二個庚日是,陽曆7月6日,農曆五月十六日是庚戌日;第三個庚日是,陽曆7月16日,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庚申,進初伏的第一天,標誌著盛夏時期監近,真正的夏季炎熱伏天已經到來了
  • 農諺:「六月秋家家丟,七月秋家家收」,是啥意思?今年幾月立秋
    田地裡邊的莊稼也是一天一個樣的生長,由於立秋降至,立秋出現的月不一樣,在農諺當中也是有許多不一樣的敘述。在其中許多全是有關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的不同點。六月立秋家家丟,七月立秋家家收:立秋節氣是秋季的第一個節令,立秋來臨以後,夜裡和早上的情況下,可以覺得到拂面冷風的吹過來,這旁邊一段時間擁有顯著的不一樣,並且伴隨著降水的到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風秋雨要穿棉,秋季三場雨,夏衣高脫機。這兒說的是立秋以後的天氣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 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悠悠」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在24節氣中,各位又了解多少,那麼對於今天標題中所提到的俗語,就與二十四節氣有關,因此立秋到底是哪一天呢?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悠慢悠悠,又是什麼意思呢?個人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六月立秋快加油這句話從字面上意思理解就是,如果立秋出現在農曆的六月份,會讓大家感覺日子過得非常的快,那麼漸漸地生活節奏也就加快了,所以大家需要趕緊加油。除此之外,秋天也是四季中的第三個季節,秋天到了,冬天也會緊鑼密鼓的到來。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晚立秋秋後油」就是對農收、氣候所做出的總結,而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1 早立秋緊溜溜正常來說,立秋時間一般會出現在農曆六月和農曆七月這兩個時間段,雖然只有一月只差,但是卻對農作物的收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是何意?今年何時立秋?
    它的意思是說,立秋的時間早,那糧食的收成就不會太好。而立秋的時間晚一些,那就會是一個豐收年。而如果立秋的時間不早也不晚,那立秋以後會特別熱,能熱死老牛。看到這裡,估計有些網友也很疑惑了,到底如何來判讀立秋時間的早和晚呢?立秋在公曆的時間基本不變的,是在8月7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135°時就迎來了立秋節氣。
  • 農村老人說今年立秋963,啥意思呢?立秋963是好還是壞?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所以說現如今的天氣就應該熱得痛快,按照農村農諺的說法,該冷不冷,難成年景,該熱不熱,五穀不結,所以伏天的高溫天氣是正常的,反倒最擔心的是三伏天不是很熱。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種的說法,其中包括早秋、中秋和晚秋,以及公秋還是母秋等諸多的說法,而且今年的立秋還被稱之為963,更加的增加了對於立秋節氣的說法,立秋的公曆時間是相對固定的,但農曆的立秋時間則往往會不一樣。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啥意思?立秋分早晚?
    不久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立秋節氣了,立秋的到來是代表著秋天的開始。同時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一年分四季,而秋季中一共有6個節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然而人們經常會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描述著立秋到來之後的天氣狀況。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在8月初就要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了。這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關注的節氣,從民間不少關於立秋的農諺就看得出來,古人對於立秋節氣的研究很深入。立秋節氣到了,那俗語「六月秋趕死牛,七月秋慢悠悠」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立秋是24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35°就迎來了立秋節氣。
  • 立秋分公母,2020年是什麼秋?今年立秋是熱,還是涼?
    對於我們這邊來說,冬天有嚴寒,夏季有酷暑。每每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期盼早早立秋,天氣就會涼快下來。在農村裡,就有這樣的一句老話「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單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立秋早一些,天氣涼快,而立秋晚了,自然要熱很久。
  • 今日立秋,俗語「雷打秋,冬半收」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告別酷熱的夏季,迎來涼爽的秋季。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