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2020-12-24 星球上的科學

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了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誤解。

比如在回答問題時總能遇到以下幾種問法:

把雷射燈對著天空,雷射的另一端的線速度不就超光速了?如果有一根30萬公裡的棍子,從另一端推一下,豈不是就超光速了?把打開著的手電筒扔出去,手電筒發出的光是不是就超光速了?

其實,速度的極限並不是光速,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宇宙膨脹的速度,量子糾纏效應等。那麼,但為什麼這些現象沒有和相對論產生矛盾呢?狹義相對論到底限制的是什麼?

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假設。

首先了解一下光速是怎麼來的。

19世紀,有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他最大的功績就將電和磁進行了統一,並總結出了四條電磁方程,在真空中對四條方程求解,可以得到一條微分方程。

可以看出這個形式的方程就是波方程,通過代換,可以得到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這個速度和當時人們測量出來的光速是一樣的,這也間接證明了的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

一般來講,速度都是相對的,需要選定參考系。那麼真空中光速是相對於什麼而言的?首先人們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真空裡的介質,光速相對於真空中的介質,速度為c,並把這個介質aether(以太)當成宇宙中絕對靜止的參考系。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地球以每秒鐘30千米的速度公轉,那麼必然會受到每秒30公裡的「以太風」,然後對光速產生影響,接著麥可遜和莫雷就做了一個實驗,為了測量出地球通過以太的速度。

而實驗表明:不管是射出光線和地球運動方向相同還是相反,測出來的光速都相同,也就是地球和它們設想的以太介質之間並沒有相對運動。

這時愛因斯坦就表示: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都是不變的。

我們知道:在一個相對靜止的參考系中,物理現象是不變的。舉個例子:人在地面跳一下和在運動的火車裡面跳一下,都還是會落到原地,就是因為人相對於腳下的地方是靜止的。然後愛因斯坦把它稱作狹義相對性原理。

鑑於此,愛因斯坦就表示: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光速相對於任何慣性參考系都是不變的。於是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就成了狹義相對論的倆大基本假設。

以太學說被推翻了,文章開頭的問題就可以這樣理解了:光速不需要一個絕對的參考系,也就是說:無論是把手電筒扔出去,還是站在原地不動,光速都是一樣的。

基於兩大假設,狹義相對論中又提出以下幾個理論。

質增效應:意思就是說,對於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不可能等於或大於光速,因為在它加速的過程,越接近光速,質量就會越重。當達到99.9%的光速的時候,物體質量也會增加到無窮大,再想加速,就需要無窮大的能量。而無窮大的能量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

時間膨脹(鍾慢效應):物體運動的時候,它發生的一切變化,從參照系的角度來看都會變慢,這就是時間膨脹。舉個簡單的例子:勻速運動的人身上的時鐘,用靜止的觀察者的時鐘去測量,不管運動方向如何,運動中的鐘都會隨著運動速度增加而變慢。因果律的限制:能量和信息傳遞速度的上限。

這裡的因果關係和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所說的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先有因後有果,在時間尺度上,結果的發生應該晚於原因。之所以說是定律,是因為這因果關係對我們來說,最熟悉不過了,更不會人會去質疑它。

而信息就是用來把原因和結果聯繫到一起。如果在一個參考系中,信息的傳遞超過光速,就可能出現某個觀察者先看到結果,之後才看到原因,這就違背了因果律。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開槍和擊中目標物體,假設子彈的飛行速度超過光速,再讓這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除以前因後果發生的時間差,然後就會發現結果是大於光速的。

這就意味著,對於一位旁觀者來說,他會先看到子彈擊中目標,然後才看到開槍然後子彈飛行的過程。這就違背了因果關係。

這裡還要再提一下,世界線的概念。舉個例子: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一個封閉的圓,每年都會經過同一個點,而在四維時空中,因為加入了時間,經過每年都經過同一個點,但經過的時間一直在變化,所以地球的世界線會呈現像彈簧一樣的螺旋式,而並不會形成閉合的曲線。

而一旦違背了因果律,相對論也會受到影響,地球的世界線就會繞回到原點甚至出現交叉的時空曲線,這就意味著,我們可能回到過去,甚至進行時間旅行。

所以超光速的運動會違背因果律,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同時發生的兩件事情。

這樣我們就能完美的解釋超光速現象了,宇宙膨脹的速度遠大於光速,但是空間本身的膨脹是不攜帶信息的,量子糾纏效應也是。光速不可超越,具有一定的前提,超光速也並非不存在。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光速不變說的是:光在任何參考系下的速度都是常數c。狹義相對論和因果律不允許信息的傳遞速度超光速。超光速現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們沒有違背狹義相對論的前提條件。

相關焦點

  • 真空中光速最快?目前已知三種超光速存在,愛因斯坦錯了嗎?
    伽利略曾經通過做實驗提出一個結論「相對性原理」,指的是無論在任何參考系中,力學規律都保持不變。而愛因斯坦對這個結論做了更深層次的說明,不僅僅是力學規律保持不變應該是所有的物理學規律都保持不變。愛因斯坦按照自己的這個物理規律不變原理,從而推出真空中光速恆定不變。
  • 宇宙中光速並非最快,四種超越光速的速度,你會知道幾個?
    如果你想問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什麼,我相信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光」是最快的速度。也是因為光是最快的速度,所以光年通常被用作宇宙尺度中的距離尺度。此外,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光速不能超過」和「真空光速不變」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但是你知道嗎,事實上,從某個角度來看,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許多速度實際上超過了光速。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其實它早已被打破,超光速早就出現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宇宙浩瀚廣闊,光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已達930億光年,如果物體的速度極限是光速,那人類將永遠也不可能走遍宇宙,那人類現在發展科技,探索宇宙還有什麼意義?不管我們的科技實力有多麼強大,一個光速就限制了人類,我們只能在太陽系附近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 宇宙飛船以光速飛行了1000光年,飛船內的人會是什麼感覺?
    如果人類的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那是不是就可以探測宇宙了呢?其實光速在宇宙中也不算快,比如現在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太陽系直徑是1光年,光速飛船飛出太陽系需要一年,而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即使以光速飛行,宇宙飛船飛出銀河系也需要10萬年。根據愛因斯坦相論,物體在真空中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那是不是我們永遠無法實現光速飛行呢?
  •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因為真空光速不變是一個觀測事實。但原理有可能被推翻,如果有一天我們測量到的真空光速不再是固定值,那麼這條原理就需要被修正,或者是被廢棄。不過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真空中光速存在變化,所以這條原理仍然正確。三、光速測量簡史了解了物理思維和什麼是原理之後,我們要來看一下真空光速不變是怎麼發現的。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相對論中並沒有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的理論,它只是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推論!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時有兩個基本假設: 1、狹義相對性原理:在不同的參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相同 2、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光速在不同參考系中都相同,與光源以及觀測者的相對運動沒有關係。 很多朋友往往都會有這樣的推測,誰說外星人的物理定律就和我們一樣呢?
  • 最快的速度是「光速」,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
    我們首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光速」是什麼?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那麼人類如果以超光速的速度飛行,會發生什麼呢?首先我們知道任何東西都有光波或者電磁波,比如一支鉛筆和太陽,都是通過光速傳播到我們的眼睛裡,而地球的光也正在傳播到各個地方,無限制的傳播,假設人類可以超越光速就可以穿越到很遠很遠,然而就可以看到地球古代發生的事情,因為地球古代的傳播通過光速還沒有傳播到我們那個地方,我們的速度是超光速,所以比光速率先到達!
  • 光速極限不能突破,那能不能提高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這個物理量用c表示,有時候可以直接稱作光速。光速是物質運動速度的極限;在相對論中有光速不變原理,意思是在任何一個參考系中測量到的光速都是一樣的。除此之外光速c也經常在其他地方冒泡,比如光譜精細結構常量裡面就有c,科學家們還搞不清楚為什麼c能夠出現在這裡。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要小於真空中的光速c,例如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光速c的四分之三。選用不同的介質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光速,用這種方法可以將光速降低到很小的速度,甚至是接近於零。光速可以降低,那能不能升高呢?
  • 轉動光源是否能讓光斑移動速度超過光速?真的存在超光速嗎?
    量子糾纏不存在信息傳輸的過程,所以不受相對論光速極限限制,光斑也一樣,光斑只是隨著你搖動雷射筆,從一個地方消失然後出現在下一個相鄰位置,這個過程的不斷重複而已,每一幀光斑的位置之間不存在信息傳輸的過程,因此也不受限於相對論光速極限。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在宇宙中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而無法達到,更無法超越。如果物體的速度被限制在了光速以內,那人類能夠探索的星空就非常有限了,我們將永遠不可能探索銀河系,探索整個宇宙。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發展太空科技還有什麼意義?那麼光速真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
  • 如果一根針以光速撞向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我們無力承擔!
    如果一根針以光速撞向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我們無力承擔!我們知道速度越快,物體的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大,就像是你朝著一個方向不斷地前進,並且加速的過程中你會感覺越來越費力,但是速度卻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也是由於這樣,我們只能無限的接近光速,卻無法實現真正的光速飛行,除非在物體運動的過程當中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大。
  • 光速不變理論是如何被推導出來的?愛因斯坦說的都是對的嗎
    而在科學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光速不變」理論,這個理論是由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那麼,他究竟是如何推導出來這個理論的呢?先讓我們看一下「光速不變」理論的概念,簡單來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創立出來的,即沒有物體可以超越光速存在。
  • 如果速度可以突破光速,宇宙會發生什麼?
    但是隨著我們長大了,我們就知道,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結論,那個結論說的是我們不可能超過光速,這也是他奠定現代物理學基礎的相對論中的一個結論。這也就意味著,在我們所能夠了解到的科學領域之內,光速就是這個宇宙中的最高速度了。於是科學家們普遍都認同,什麼時候能夠突破相對論找到超光速粒子的時候,才會改變這一個結論。
  • 光速還能摧毀恆星?光速究竟有多快,一光年又有多遠?
    光速,還能摧毀恆星?武俠小說中總有這樣的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在物理學中同樣適用,只要物體夠快,它就是無敵的存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證實了這一點。只要物體的速度足夠快,哪怕質量很小也很容易摧毀一顆恆星和一個星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觀點是什麼?
  • 民間科學家出資百萬驗證相對論光速不變原理錯誤
    近期,民間科學家文德奎先生對「相對論光速不變原理」提出質疑,此質疑一出,無異於現代物理學發展領域再次出現「烏雲」,不但引起軒然大波,還吸引了很多物理學愛好者圍觀、探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與此相關的物理現象及實驗,看能否尋找到真相。 就拿我們都熟悉的飛機和高鐵來說,相信很多人都對飛機、高鐵帶動其內部的人、蝴蝶之類共同運動沒有疑問。
  • 光速是物質速度的極限,黑暗的速度卻可以超過光速
    光速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遠遠超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運動速度。愛因斯坦給出狹義相對論後,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物體運動速度的極限,沒有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能夠超過光速。同時,能量和信息的傳輸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
  • 為什麼只有光子能達到光速?其他粒子為什麼無法達到光速?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為基本假設建構出來的。我們通過光速不變原理進行推導,就可以得到光速是信息、物質和能量傳播得最快速度,它們都無法超越這個光速(3*10^8m/s)。這個看法起初很多科學家都無法接受,狹義相對論誕生後很久才逐漸在實驗中被驗證,被開始被接受。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光速是宇宙中物質、信息、能量的極限速度,而不是其他的速度?
  • 光速是極限速度,為什麼有人卻說,思維和眼光是超光速的存在?
    光速是極限速度,為什麼有人卻說,思維和眼光是超光速的存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和速度都有非常大的關係。使用最多的應該就是在交通行業了,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速度是多少?但是這個說法卻面臨著非常大的爭議,因為有人認為在宇宙當中確實存在著超光速現象,就比如說宇宙的膨脹速度就比光的速度要快很多,還有就是高能粒子在介質當中的傳播也是一種超光速現象。如果這些現象真的比光速都快,那麼這些事件的存在就違背了原本的物理原理。
  • 在知乎回答:開著手電筒跑步能否使光傳播速度超過真空光速?
    但是,目前在科學界,對於光傳播的介質,就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最主流的說法是,光傳播不需要介質,而有一些人則堅持光傳播需要介質,但還沒有確定這個介質究竟是什麼(包括我)。另一方面,相信除了一些中毒頗深的人,都仍然記得「速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於不同的參考系,速度值不同」,也就是說,「要講速度,必須要明確參考系,不然沒有意義」。那麼,在這個問題裡面,光傳播速度究竟是什麼意思?
  • 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最快?醒醒吧,這四個速度遠超光速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我們已經將質子加速到了299,792,455米/秒,跟真空中的光速比起來只差了0.000001%,可以說十分接近光速。你可能會想,差這麼點了,是不是能量不夠啊,真想上去再推質子一把!那麼未來我們加大磁場、加大環形對撞機的半徑,是不是就可以達到光速,甚至超過光速呢?其實接近光速很簡單,這就看你怎麼接近了,最後那一點點往往是無法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