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的「登山杖」

2021-01-11 戈叔說IT

借用郭德剛先生的一句臺詞:相聲行業入門容易,穿上大褂就能上臺,但臺階在門裡頭,爬到山頂的沒幾個。IT運維服務也是如此「開門見山」,看似門檻較低,產品維保、定期巡檢等皆可歸屬IT運維服務,但要博聞強識所有軟硬體基礎設施、追根溯源建立知識圖譜、聞一知十固化服務流程,卻著實不容易。

「咖啡+失眠」不是IT服務

由此引入主題,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希望成為IT運維服務的「登山杖」,服務生態夥伴的「登山杖」。自然,此表述並不十分準確,其最新服務發展戰略,可總結為「1+1+1」,即通過一個U-Center 2.0統一運維平臺、一個「運維數字中樞」、一朵運維雲,構建數字時代的運維模式和服務生態。

當然,在闡述此戰略前,需要先領會行業背景。企業IT運維服務的壓力與生俱來,而且近年來更甚。硬體設備的單機性能不斷提升;容器、微服務等新興技術的普遍應用;IT基礎設施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平臺運維與平臺運營的融合,這些變化皆對傳統分而治之的運維模式形成挑戰。

也正因如此,IT運維工程師的工作也時常處於「非常態」。保溫杯泡枸杞的越來越少,喝咖啡的越來越多;保持健身習慣的越來越少,失眠的越來越多。他們既要懂軟體,也要懂硬體;既要懂IT,也要懂CT;既要懂系統,也要懂場景;既要懂數據,也要懂應用;既要懂公有雲,也要懂私有雲;既要懂「軟體定義」,也要懂人工智慧。也就是說,IT運維服務已經滯後於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已經滯後於企業業務發展。

「1+1+1」的新華三服務

言歸正傳,回到新華三集團的「1+1+1」服務戰略。其實,三者並不是簡單相加,而是通過融合產生的價值共振。「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採集,促進雲端『運維數字中樞』的快速發育。同時,『運維數字中樞』又將反哺U-Center 2.0統一運維平臺,深挖該平臺在行業部署中更大的智能運維潛力。」新華三集團技術服務部服務產品部總監李勁松,解釋了三者之間的關聯,這是一種前端與雲端、線上與線下的互動聯繫,也由此形成了迭代進化的服務體系。

逐一進行說明,「運維數字中樞」的原形理念來自於新華三2019年初發布的「數字大腦計劃」,但其運行機製得益於新華三過去30餘年的積累。目前,由新華三向市場提供的在網運營設備已超過5000萬臺,這是一筆不可低估的財富。海量設備即產生海量的日誌數據,此並不涉及用戶隱私,但足以支撐「運維數字中樞」的快速發育。「運維數字中樞」可以提供強大的數據治理和系統畫像能力,為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提供基礎。

再來分析運維雲。新華三集團智能運維雲是國內首款運維SaaS服務,其既是產品應用創新,也是服務模式創新。智能運維雲可提供「合作夥伴現場技術工程師+智能運維雲平臺+新華三雲端技術運維專家」的完整運維服務組合,面向遍布全球的海量ICT基礎架構資源,提供7×24小時遠程一站式運維管理服務。

「大開門」的U-Center 2.0

當然,新華三集團「1+1+1」服務戰略的落地載體是U-Center2.0統一運維平臺。2017年,新華三發布U-Center 1.0統一運維平臺,此時其已經基本實現了「雲-網-端」ICT基礎架構資源的全面管理,完成了從監控、發現,到響應、處置的IT運維服務閉環。以此為基礎,2019年,U-Center 2.0統一運維平臺正式發布,借用古玩行業的一句術語形容,其屬於典型的「大開門」平臺。

所謂「大開門」可從兩方面理解:其一是有歷史積澱,平臺中固化了新華三集團歷年的服務能力、知識圖譜;其二是開放的態度,以「APP集市」為平臺,開放引入了聽雲等一系列合作夥伴的服務能力模塊。

以書面語言解釋,U-Center 2.0平臺,建立標準統一的運維體系,可納管所有IT元素。同時,平臺被賦予了4A核心能力:即AI賦能(AIOps)、全域融合(Aggregation)、應用視角(Application–centric)、敏捷交付(Agility)。

但通俗地解釋,該平臺通過打通全域指標、日誌、事件、業務等數據,構建起「運維數據中臺」,並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關鍵手段,實現了以場景驅動、數據驅動的IT運維服務。

也正因為各類數據的融會貫通,U-Center 2.0平臺更可清晰梳理出數據之間的邏輯關係,可準確勾畫出應用與ICT基礎設施之間的樹狀關係圖。而以此為基礎,企業即可建立自己的「知識圖譜」。

當然,U-Center 2.0平臺中已經預裝了「知識圖譜」。2014年,新華三集團推出「根叔的雲圖」系列教材,總結出300餘個典型故障模型,這就是「知識圖譜」的早期雛形。現在,新華三隻是將「根叔裝進APP」,並建立運維「APP集市」。

「APP集市」可以理解為運維服務的百科全書,也可理解為可「一鍵安裝」的運維服務。新華三集團將經典的排障思路,固化為服務流,同時也整合聽雲等服務夥伴的能力。由此,初級運維工程師也可按圖索驥、尋根溯源地精準定位故障點,並可實現「一鍵安裝」,完成系統排障、系統升級。

IT即服務

上述即是對U-Center 2.0統一運維平臺的基本描述。但這仍不僅是其全部價值,新華三集團「1+1+1」服務戰略,既是技術模式演變,也是服務模式變化的典型案例。即依託「1+1+1」戰略,新華三將定位成為運維生態服務商。

目前,IT方案商、IT分銷商、ICT設備提供商、網際網路公司、運維工具提供商等幾類企業,皆希望打破各掃門前雪的傳統服務模式,成為企業「服務總包商」。但在此,不去與上述企業進行對比,只突出新華三集團的優勢。

如前所述,超過5000萬臺在網運行設備,是新華三集團的優勢;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圖譜,也是新華三的優勢;業務涉及網絡、計算、存儲、安全,以及雲計算、大數據、AI,建立了全局運維服務視野,更是新華三的優勢。

當然,基於上述優勢,新華三集團聚合生態,在「1+1+1」服務戰略中,生態夥伴可以負責前端市場拓展,也可以交付實時響應的本地服務,更可以將服務功能模塊,嵌入U-Center 2.0統一運維平臺。

作為數位化轉型領導者,新華三與用戶共同設計穩定而敏捷的運維服務體系,並精準制定各項設備的服務KPI指標。同時,新華三又將承上啟下,聯合生態夥伴將每一項承諾落到實處,將運維服務持續進行迭代升級。

而最後說一句,「開門見山」的IT運維服務,將始終伴隨企業數位化轉型。此間新華三集團的價值,不僅是提供了「運維數字中樞」,不僅是建立「服務中臺」、不僅是幫助企業規劃形成線上線下一體的服務體系,其更是生態夥伴的能力平臺、賦能平臺,更將成為生態夥伴持續升級運維服務的「登山杖」。

TechECR可提供IT生態諮詢服務,並定製生態報告,歡迎合作。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zg777zg@sina.com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方法,以及登山杖的使用技巧!
    具體操作 : 手握雙杖,站在平地上,手臂上抬跟身體成90度,打開鎖扣,調整登山杖下面兩個節點,手握登山杖,登山杖尖端著地,扣緊鎖扣,手從腕帶穿入,將帶子壓在虎口部位,緊握把手即可。登山杖前兩節靠近頂端的位置都會 「STOP」 或者 「MAX」 的標記,這是要求登山杖的調節長度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標點,否則,登山杖容易折斷。登山杖上面有115cm,120cm,125cm等尺碼,找到適合自己的長度,記在心裡,以後每次使用都照這個尺寸調節。
  • 天地行途:關於登山杖
    全網了解不到登山杖的來源和歷史,但我初步分析,登山杖是從滑雪運動中使用的滑雪杖演變而來的。登山杖是登山運動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平衡和緩衝,對於緩解腰、腿部壓力、保持身體穩定性、山路通過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如何正確的選擇登山杖
    登山杖是現在旅遊登山,甚至老人出門都經常拿在手中的工具!這裡不太想講登山杖具體的使用方法!這些文章網上很多,大家很方便就能查到!只是想說一下我對登山杖選擇和使用的一些看法。經常出來玩和爬山的夥伴們沒有幾個願意離開登山杖!都笑稱這是自己的一條腿!而筆者自己也是,家裡戶外用品裡最多的就是登山杖和魔術頭巾!
  • 登山杖的組成與各零部件功能
    另外有些登山杖的把手跟支杆會呈現出15。的角度,這是根據滑雪杖的設計構想而衍生的設計,主要是在下坡時可以很容易頂住地面達到煞車的效果,應用到登山健行時一樣適用,但是在上坡時或是在平地行走時卻不容易頂住地面,必須要很熟練登山杖的使用技巧才能習慣角度設計的特殊性,因此我們不建議初學者或是只在平地行走的使用者購買此類的登山杖。
  • 想要戶外登山,就這樣選擇登山杖
    所以說,挑選到一對好的登山杖,能夠大大增加的你戶外運動質量,那到底要如何挑選到高品質的登山杖,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選購登山杖的技巧吧!一、挑選製作材質人類是兩足直立行走的生物,在登山過程中,雙腿支撐起了我們的體重和身上所背負的裝備,然而過高的重量支撐會嚴重磨損我們的膝蓋關節,導致許多身體不適,所以登山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輔助雙腿對體重和負重進行支撐,為了達到這一使用目的,登山杖本身就必須擁有良好的抗壓素質,這就對登山杖的製作材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 戶外徒步有必要用登山杖嗎
    當對比登山杖的重量差異和其他:如背包、帳篷等大件戶外裝備的重量差異時,登山杖的重量差異似乎微不足道。比如登山杖中最重的杖和最輕的杖之間僅差了不到400克,而且多數的差距都在300克以內,每隻手臂僅增加了150克的負重,那使用登山杖時該注意什麼呢?
  • 戶外知識|如何使用登山杖,你知道嗎?
    如今,只要去戶外徒步,你會發現,好多人背包後面都會帶著一根或者兩根的登山杖。無論男女老少。登山杖作為登山時的輔助器具,可以減輕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提高行走的速度等,但是你知道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法嗎?首先是使用登山杖的好處!使用登山杖時,可以有效減少對腿部、膝蓋、腳踝、還有腳的損傷,尤其是在下坡時。
  • outdoorgearlab一一如何挑選最佳的登山杖
    登山杖可以在徒步過程中替你承受大量受力,不僅是你的膝蓋,也包括你的下身。瑞尼爾山國家公園中試用登山杖。以下是購買登山杖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另一個應該關閉減震的情況是你需要用登山杖保持平衡的情況,比如穿過碎石區,跳過巖石,或是從獨木橋上通過的時候,你想讓你的登山杖吃力,而不想要減震帶來的綿軟緩衝。
  • 登山杖:各零部件功能介紹 以及如何正確使用?
    一直到近幾年登山杖的使用技術被有心人士引進之後,開始在各處的山友中燃起了使用登山杖的風氣,直到今日,雖然不能說是人手一隻,但是至少在各地組隊登山的成員之中,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登山杖的身影,可見得使用登山杖的觀念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
  • 荷月科技加入新華三生態
    9月18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以下簡稱"新華三")"智行中國 2020-新華三生態峰會在昆明開幕,荷月科技CEO於瀟博士攜雲南團隊受邀參加。新華三集團副總裁、生態合作營銷部總經理黃輝華出席昆明峰會,他在致辭中表示,新華三上半年在逆勢中取得了兩位數增長的亮眼成績,市場份額持續領先,這與新華三長期的創新積累,以及面對疫情做出的各項措施息息相關。新華三將在2020年繼續加大投入商業市場拓展,在智能戰略、新基建、數位化持續投入,攜手生態合作夥伴砥礪前行。
  • 「我就爬個山 不用登山杖」,可真的是這樣嗎?
    如何選擇登山杖?登山杖根據鎖定方式主要分為外鎖和內鎖。外鎖是在兩節登山杖連接部位設置了緊鎖裝置,掰開裝置即可調節使用長度,最後旋緊鎖緊裝置即可。外鎖登山杖比較方便,可隨時更換配件;而內鎖登山杖則是通過握住登山杖兩節朝不同方向進行旋轉,從而調節膨脹栓與內壁的摩擦力來進行固定,內鎖比較牢靠,但需要注意是否已擰緊,否則很可能發生意外。
  • 新華三:為半導體企業鑄造數位化引擎
    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張力,新華三集團副總裁、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燕平以及來自紫光雲、京東方等頂尖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登臺,分享了對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洞察和思考,展示了各自企業的創新數位技術和典範實踐案例。與會期間,記者專門採訪了王燕平,請他分享了關於新華三集團對推進半導體行業數位化轉型的一些見解。
  • 「不就是爬個山嘛,要用什麼登山杖啊?」
    合理利用登山杖是可以有效緩解膝蓋承受的壓力。登山杖可減少膝蓋25%的壓力其實登山杖的使用從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只是那時候大家都把它稱之為"手杖"、"拐杖"。而且在早期登山,拿拐杖爬山通常被視為老人家的專利!一直到近幾年,登山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歡,使用登山杖的觀念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
  • 400G的時代拐點 新華三的引領與超越
    與此同時,作為400G市場的引領者,新華三也在通過產品創新性的設計來降低成本。 新華三全新發布的400G交換機新品是從上一代S12500的基礎上演進而來,在產品發布的過程中,新華三充分考慮到客戶投資保護的問題,推出了面向交換網的400G板卡,可以大量部署在上一代S12500交換機上的。
  • 新華三——讓智慧城市「長」出作業系統
    近日,在鄭州(國家)高新區智慧城市實驗場舉行的「2020數智治理領航者峰會」上,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張鵬在《數智治理 新基建的紫光探索與創新》主題演講中,發布了新華三全新城市作業系統,如其所說,「智慧城市是長出來的,而不是建出來的。」新華三集團副總裁 張鵬隨著科技的發展,城市的治理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也在不斷的向前演進。
  • 新華三CEO於英濤出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兼新華三執行長於英濤受邀參加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大會並進行主題演講,全面解讀了新華三在數位化產業上的新布局,分享了新華三引領城市和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實力和價值。在危機與轉機共存的時代關口,新華三集團通過完善產業布局、增強供應鏈安全、拓展前沿創新三大舉措,進一步夯實自身的業務發展的基石。  穩固根基  開拓數字產業新格局  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新華三集團背靠紫光集團「從芯到雲」的產業版圖,致力於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數位化產業布局。
  • 看新華三如何重裝出擊、守正出奇
    在新華三集團副總裁、解決方案部總裁李立看來,新華三提供跨產品的、一站式的解決方案,不是簡單的拼湊A+B+C,而是A×B×C,圍繞客戶的應用,從解決方案的規劃、開發再到交付,既要互通還要保證高效,能夠把不同行業解決方案的業務需求導入做最佳的優化和適配,給客戶提供一個可交付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 為鯤鵬,新華三與華為續前緣
    其實不僅如此,此次入圍的鯤鵬伺服器還包括新華三的UniServer R4960 G3,這是基於華為鯤鵬920處理器研發的ARM架構通用型2U2路機架式伺服器。鯤鵬計算產業是新計算產業發展的重要代表,為助推鯤鵬計算產業的發展壯大,新華三與華為這對「好兄弟」再次擁抱在了一起,完成歷史性握手。17年前的不解之緣,再次握手,為不辜負時代作為伺服器市場的主流玩家,也許很多人有疑問,新華三為何願意加入到鯤鵬計算產業中來?要知道,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雙方存在的競爭面很大。
  • 新華三集團「量體裁衣」勾勒智慧城市新未來
    期間,除了地方政企在搶灘市場,那些提供深度解決方案的高新科技企業也在時刻競速,紫光股份旗下的新華三集團,就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大潮中激流勇進的一員。對於新型智慧城市這個「新基建」的集大成之作,新華三集團投身其中,以數據、智能賦能治理,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升,甚至提出了「三年百城,口碑第一」的發展目標。
  • 新華三高端路由器將如何持續演進賦能未來
    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於2017年正式發布業界首款雲化集群路由器CR19000,大步跨入核心路由領域。其中在中國移動高端路由器10T檔集採中項目,新華三已連續兩年(2019、2020)以70%的份額排名第一。此外,新華三高端路由器還以優異成績通過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集採測試,全面進入三大運營商商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