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艘戰列艦海上決戰:英軍大敗,依舊海權不衰

2020-12-17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勝利在戰爭中是雙方都嚮往的,不過慘勝如敗、大勝如敗的例子卻一直不少,如今的逐漸削減的英國軍事力量被不少人看衰,當然這是事實,不過英國一直有著傳統強國底蘊,在100年前,英國曾遭遇大敗,卻依舊堵著對方,讓其無可奈何。

史上最大海戰之一:44艘戰列艦決戰,英國艦隊戰敗

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與英國皇家海軍爆發了著名的海戰,包括英國151艘戰艦和99艘德國戰艦,總計有44艘戰列艦參戰,這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以更小的代價擊敗英國艦隊,取得了海戰的勝利。

這次海戰的結果是:英國方面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8艘驅逐艦,總11萬噸14艘戰艦被擊沉,共有6094人陣亡,德國方面不論是陣亡人數還是損失軍艦都遠少於英國,1艘戰列巡洋艦,1艘前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魚雷艇,總6萬噸11艘戰艦被擊沉,共有2551人陣亡。

最然這一戰德國公海艦隊勝利了,但是此戰中,相比較於雙方,尤其是英國的艦隊規模,沉沒的戰艦並不是決定性的影響;英國28艘主力戰列艦並沒有一艘沉沒,而德國戰列艦卻只有16艘,整體艦隊規模上,仍然處於下風。

質量相近:戰艦艦隊規模決定形勢

雙方戰艦質量沒有明顯的代差,而英國戰艦不論是戰列艦數量,還是整體艦隊仍然比德國艦隊大一圈,在二戰中我們熟知的厭戰號、皇家橡樹號、鐵公爵號等戰列艦在這次海戰中均有出場,而德國戰列艦在質量上並沒有落後於英國。

但是,在雙方主力戰艦質量相近的情況下,雙方海上力量的對比,就要由艦隊規模決定了,而德國公海艦隊在規模上遠不如英國那般強大,因此並沒有取得雙方海戰的主導權,德國公海艦隊的結局也就變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自沉。

英國戰列艦代表:一戰中的381毫米巨炮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共有5艘,其中巴勒姆號、馬來亞號、勇士號、厭戰號4艘作為第五戰列艦分艦隊,與德國戰列艦進行了殊死海戰,厚實的防護裝甲讓其雖然中彈受到重創,但是沒有一艘戰艦沉沒。

滿載排水量達到3萬3020噸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擁有8門15英寸(381毫米)艦炮,12門6英寸(約152毫米)副炮,主裝甲帶舯部最厚處達13英寸(約330毫米),裝甲總重為8100噸,而7萬5000馬力的主機,讓其可以跑到25節的航速,在一戰時的戰列艦中,這已經是非常高的航速了。

其他閱讀:

德國艦隊自沉:沉沒還是投降,這不是個問題

二戰德國戰列艦為何如此羸弱?只因前世種「惡果」

做最強最快的艦:擁有吉尼斯紀錄的驅逐艦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最成功的主力驅逐艦之一:產量超過100艘

相關焦點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話說軍世】在航母成為海戰主角,改變海戰形式之前,戰列艦一直都是海上鋼鐵怪獸、海戰王者,戰列艦一般指的就是海軍中,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其價格昂或戰鬥力極強,是曾經的海戰核心,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戰列艦簡史。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德國公海艦隊艦隊共99艘戰艦(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6艘前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61艘雷擊艦)。而英國本土艦隊共151艘戰艦(28艘戰列艦,9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飛機母艦)。英國海軍在戰艦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然而雙方交戰的主力艦艇當屬性能最為先進、威力最為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了。
  • 人類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大海戰
    馬漢對於海權的描述,代表了殖民地、海外貿易以及強大海軍三者的結合,這些正是當時的德國需要的東西。德皇威廉二世立即著手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大洋艦隊」。德國人的目的是想與英國人分享海洋。為應付不測,英國「主力艦隊」司令傑利柯爵士組織艦隊在海上集結,監視德國出入北海的門戶。此時,兩位海軍上將都未預料到對方的艦隊已經傾巢出動,更沒想到在不久以後,他們將親身參與一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艦隊決戰。
  • 5萬2900噸戰列艦: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最終被炸出5米大洞
    【話說軍世】雖然戰列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逐漸失去了主力艦的位置,但是除非同級別戰列艦圍剿,或航母加艦載機成外「幾乎沒有敵手」的戰列艦,對於海上交通線還是有著極大的威脅的,有這樣一艘盟軍視為「眼中釘」的戰列艦,盟軍出動報貨航母在內的艦隊,圍攻了半年多,才最終擊沉。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為了阻止英軍馳援希臘,實現「新羅馬帝國」夢,義大利海軍出擊攻擊英軍從埃及到希臘克裡特島之間的運輸線,義大利海軍22艘各型艦船與英軍32艘各型艦船在龐大海域上爆發了海戰,其中義大利有1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英軍有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和1艘航空母艦。
  • 罕見戰列巡洋艦對決:一戰中8艘巨艦團戰,主炮彈擊穿艦體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火炮對決時代的強力戰艦,戰鬥力僅次於戰列艦的戰列巡洋艦,是非大規模海軍對決海戰中的主力戰艦,在緊隨無畏艦興起之後發展的戰列巡洋艦,以英國和德國最為迅速,雙方互以對方為目標展開「競賽」,在一戰中英德兩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也爆發過激烈的決戰。
  • 哈雷圖鑑 美帝第一艘戰列艦「印第安納號」BB-1
    所以思來想去,果然還是要上戰列艦。畢竟強不強是時代的事,榮光的外表卻是一輩子的事。本期起哈雷將與大家一起欣賞美帝戰列艦的霸氣 億萬的炮塔 億萬的榮光 BB-1「印第安納號」是1890年海軍法案批准建造的,是美國第一艘戰列艦。
  • 納爾遜級戰列艦突破了種種限制,在海上撐起一片天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防止戰爭再發,於是各個國家商量了軍事武器研製的限制,便籤訂一個條約來限制軍事武器的發展,這個條約一出,英國的原計劃建造N3型戰列艦就被限制了,最後在妥協之下,英國開始設計納爾遜級戰列艦,因為在條約的限制之下這款戰列艦的研製之路非常的坎坷,很多設備都是換了又換,這艘戰列艦沒有採用以往英國戰列艦常用的艏樓船型
  •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整體而言,發生於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短促而激烈,總共只有兩天的時間,其中5月31日的白天中,海戰最為激烈,英德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都加入了激烈的主炮對戰,相對而言,此時的英國戰艦損失比較大一些,損失了3艘戰列巡洋艦,而德過公海艦隊損失了1
  • 在二戰中,航空母艦憑什麼淘汰海上霸主戰列艦?
    如果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百年裡,戰列艦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那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就無情地淘汰了戰列艦。在航空母艦面前,戰列艦幾乎沒有反手之力。在這場海戰裡,英國海軍調集了包括2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巡洋艦和5艘戰列艦在內的42艘戰艦,對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進行圍追堵截。2艘航空母艦為擊沉俾斯麥號戰列艦作出了最大的貢獻。因為,正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在茫茫的大西洋裡發現了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蹤影,又在圍殲戰中給予俾斯麥號戰列艦以致命傷。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二戰俾斯麥號戰列艦準備突入大西洋,那麼該艦能攜帶多少炮彈呢?
    俾斯麥號戰列艦作為海軍史上圖騰般的存在,它短暫的戰鬥生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今天我們就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看這艘高傲的戰艦。俾斯麥號戰列艦繪畫這種任務除了俾斯麥號之外,當時海上還有多艘其他戰艦也在執行,不過大西洋上的德軍有一個致命弱點,
  • 現代海權與一戰時無異 海上決戰帶不來海權
    這其中,海上戰爭以及基於海洋的兩棲行動已經開始構成了戰爭指導和作戰實踐的主要內容,而在一戰過程中和緊隨其後的時期,那些包括空中作戰、現代通信和海空作戰平臺的結合等現代戰爭元素,都開始陸續登上歷史舞臺。以海戰和基於海洋的行動而言,裝備現代動力和打擊系統的艦隊,以及海上作戰體現了在戰爭指導和戰略計劃中的核心作用,這也直接提供了當代海權建設和海上政策思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 二戰日本戰列艦堪比航母,放到現在也沒幾個國家能造,包括韓國
    戰列艦的前世今生在航空母艦出現之前,戰列艦一直是海上霸主,它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具備遠程打擊敵軍的戰略能力。戰列艦從1890年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之前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二戰結束後它的戰略地位逐漸被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等所取代。
  • 巨炮轟垮飛彈,海灣戰爭戰列艦炮轟薩達姆:打垮伊拉克岸防飛彈
    在二戰,沒有戰列艦護航,航母基本上都不敢出門,戰列艦提供了強大的防空火力,夜戰能力,在高海況惡劣氣候條件下戰鬥力,同時,還有登陸作戰的對岸炮擊能力。終結戰列艦的,也不是航母。在太平洋戰場沒有爆發戰列艦決戰的原因是,在二戰,戰列艦依然是海軍的核心主力,航母是前衛打手,戰列艦的地位並沒有動搖。
  •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十大戰列艦,所到之處一片焦火,強大的戰艦編隊更是橫掃大洋。其中不乏有俾斯麥級、北卡羅來納級、納爾遜級、長門級戰列艦已登錄《雷霆海戰》,相信很多玩家艦長早已滑動於掌中,與其他戰艦一較高下。
  • 超無畏戰艦的標杆,劃時代的產物:"俄裡翁"級戰列艦四姐妹
    其中四艘就是著名的"俄裡翁"級戰列艦(也有叫獵戶座一說),以希臘神話中的獵戶神命名的主力艦,而另四艘則是 "英王喬治五世"級。"俄裡翁"級戰列艦直接採用了343毫米口徑主炮,全長177米,寬26.8米,吃水7.3米,標準排水量22000噸。滿載排水量25870噸。
  • 將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需要花多大的代價?
    俾斯麥號是俾斯麥級戰艦的首艦,也是歷史上第四艘以19世紀德國首相奧託·馮·俾斯麥命名的德國軍艦,於1936年動工,1940年8月服役,滿載排水量達49972噸,是當時德國最大的戰艦。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俾斯麥號是當時德國海軍的象徵,艦船武器精良、防護完善,但它在執行其第一次戰鬥任務後就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