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暴漲,有多少是因華為被制裁?

2020-12-22 騰訊網

華為已經被美國逼進死路,Mate40將會成為華為旗艦機的絕唱,大概率華為手機會成為美國制裁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犧牲品。

華為晶片問題懸而未決,這是華為無法超越三星成為世界第一的關鍵原因。去年穀歌一鬧,華為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成績呈現滑鐵盧式下跌。在海外,華為的市場份額必將被蠶食,那麼中國企業能能吃下多少市場呢?

這匹黑馬就是小米,自從華為被制裁後,小米的股價已經翻了3倍,市值創上市2年以來新高,首次突破了6000億港元。這或許說明,投資者都看好小米能夠重新扛起國產手機的大旗。

今年二季度,小米也非常爭氣,歐洲市場的增長高達65%,成為歐洲第三大手機廠商。由此可見對於市場,小米是有實力和其他國際大廠碰一碰的。如果今年華為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希望小米能夠頂上去,不要讓中國人的勝利果實,都被外國企業奪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小米股價創新高
    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報導,從2018年7月上市至今,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指出小米集團-W (HK:1810)歷來不缺爭議。這包括了手機市場份額的降落,市值暴跌。進入2020年,受益於華為被美國制裁,小米手機份額提升,業績回暖,市值也創出歷史最高。但是面向將來,爭議仍在。雖然市值創出歷史新高,但盤繞小米的爭議還遠未完畢。
  • 因美制裁多股被MSCI刪除 中芯國際"內鬥"股價重挫
    部分個股被制裁後股價持續大跌。MSCI剛剛宣布,將從其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中刪除11月12日美國13959號總統行政令制裁的中國公司證券,刪除自2021年1月5日收市之時生效。
  • 遭封殺後華為歐洲市場份額喟然長嘆,小米喜出望外
    川普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目前已進入第二個年頭),企圖阻止技術領先的中國科技企業。但現在看來將會有一個令人遺憾的轉折。這些制裁針對的是華為的5G設備,但該公司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受到的打擊最大。這也導致谷歌在中國以外的銷售大幅下滑。
  •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藍科技 發表於 2020-12-22 14:05:05   2020年外部環境無需贅述,四家手機品牌各有千秋。
  • 美國制裁禁令傷身!中國華為拆分旗下榮耀打擊市佔規模 臺研究:華為...
    中國華為拆分旗下榮耀打擊市佔規模 臺研究:華為今年排名將跌出全球前六 文/editor2021-01-04 15:52:14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美科技貿易戰的緊張關係下,中國華為因著國家安全威脅理由,被美國列入禁用其5G設備的黑名單。
  • 華為又一大動作!從此核心領域不再受制美國,小米粉絲也興奮不已
    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美方對於華為展開了三輪限制,導致華為在手機和通信兩大業務方面都嚴重受挫。面對制裁,華為一直努力深耕技術改變華為發展困境。雖然至關重要的晶片問題還未得到很好解決,但早前華為已公開發布聲明,宣稱華為已經研發出手機系統,能有效解決封鎖系統這一問題。
  • 克莉絲汀股價盤中一度暴漲5倍,又現垃圾股炒作?
    來源:財華網FinetHK前言:港股市場常被看做一片「估值窪地」,殼股、老千股、垃圾股遍地,因這些個股容易被操作,即便股價已跌成「仙」的個股也在極短時間內大幅拉升,股價反彈暴漲,這樣股價走勢如「過山車」的現象在港股市場並不罕見。
  • 股價暴漲80%!美加大限制華為,中芯國際迎來歷史性機遇?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要求採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的晶片,也必須先經過美國同意才可出售給華為。此次美國的制裁升級,重在打擊華為晶片的上遊,包括晶圓代工在內的晶片生產製造供應鏈,意在強制各大供應商不得為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服務。對此,華為也在18日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回應,「儘管艱難,仍會盡最大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 ...麒麟9000有「削弱版」:麒麟9000E;韓媒:因華為受制裁,三星手機...
    DigiTimes:人才流失加劇成華為最大麻煩據臺媒DigiTimes報導,業內人士透露,人才外流已經成為困擾華為/半導體的最大麻煩,在美國嚴厲的貿易制裁之後,華為能否上演逆襲,將取決於其能否留住研發人才。
  • 暴漲10倍後股價腰斬!誠邁科技的「高科技」故事講不下去了?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A股上市公司向來講故事的比較多,有一家公司,一面向投資者不斷講述自己為華為、intel、TCL、中國移動等巨頭提供服務,其股價在短短半年內就暴漲10倍;一面又想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的壓榨剛出社會的應屆生以實現幾百萬的利潤,而公司高管則趁機在資本市場大筆套現。
  • 美國對華為打出終極制裁,2020年將成華為最關鍵的一年
    這次的BIS規定,要求全世界所有公司,只要利用到美國的設備和技術,要想幫華為生產產品,就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批准。大家知道,在今年2月份疫情嚴重的時候,美國就在謀劃新一輪的針對華為的制裁。從當時傳出的結果來看,這次BIS的制裁比2月份的時候還要嚴重。
  • 智慧型手機的2019:華為堅挺,小米反彈,vivo受挫和OPPO求穩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第二季度同比增幅僅為27%,而三季度的增幅為二季度的兩倍多,足以證明有更多用戶要實際行動支持了華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恐怕是不少華為人和關注華為的圍觀者的最大感受。小米:股價承壓,5G手機重現曙光2019年11月22日,香港上市一年多的小米,股價第三次觸摸8.3港元/股的價格之後,終於開始觸底反彈。
  • 科技恩仇錄:華為和小米這些年打過的嘴炮,技術大佬們也這麼幼稚
    國內銷量逐年下滑的小米,最近在歐洲市場傳來捷報,市場份額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前三,在西班牙市場更是超越華為成為第一。小米在歐洲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90.7%,市場份額達到18.7%,成為增幅最多的品牌。看到這個數字,人們不禁有疑惑,為什麼歐洲市場會突然有這麼大的增幅?
  • 因華為制裁,大立光電銷售額下降17%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光學鏡片、鏡頭製造商大立光電周四公布,在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後,截至去年12月的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14%,至69億新臺幣。大立光電CEO Adam Li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華為訂單的突然中斷造成了重大影響。華為佔大立光電整體訂單量的10%-20%,僅次於蘋果,而去年美國的制裁導致這部分的訂單收入蒸發。現在的商業環境看起來更糟,因為智慧型手機行業正努力應對半導體短缺,疫情期間的「宅經濟」效應推升個人電腦的需求飆升,對有限晶片供應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 Zoom股價暴漲市值超過IBM;奈飛將拍攝《三體》英文劇集;華為仍然是...
    今日焦點 Zoom股價暴漲市值超過IBM 奈飛將拍攝《三體》英文劇集 華為仍然是基站天線市場領導者
  • 小米定增配售引爭議,投資者質疑割韭菜,股價一天跌了400多億
    不過,小米擬通過發行可轉債和配售股票募資近40億美元的背後,不得不讓人感慨雷軍的財技,「低價搞回購,高價搞配售」。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小米當下的野心,隨著華為遭受打擊和重創,以小米為代表的其他國產品牌,有了更多向上走和向外走的機會。40億美元募資惹爭議小米又一次惹怒了眾多投資者。12月2日上午,小米集團在開盤前突然停牌。
  • 華為攜手京東方,小米看好維信諾,國產OLED,全面「進攻」三星LG
    對此,京東方股價三天跌幅達到10%,在柔性屏產業上,這是一次跌倒。但這並沒有打倒京東方要繼續發展OLED的信心,畢竟從兩年前,京東方公司生產的OLED已經在為許多用戶提供服務了,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他必須砥礪前行。
  • 小米的松果澎湃處理器和華為麒麟一樣夭折了?
    這幾天手機圈最最熱點的事務莫過於華為終端CEO餘承東親身頒布因為制裁原因,華為自研的麒麟晶片壽終正寢,在發布完最後一款搭載麒麟990處理器的Mate40系列旗艦以後,將成為絕唱。這象徵著未來的華為電話將不再搭載麒麟晶片,而是轉投聯發科或者高通,運用這兩家的晶片。
  • 小米為啥能反超蘋果,重奪世界第三?
    今年8月26日,小米集團發布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營收1032.4億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56.74億元,同比下滑0.7%;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收535.38億元,同比增長3.1%,遠高於市場預期。此後,小米股價開始飆漲,截至今天收盤,股價創出新高,市值也突破6600億港元。
  • 小米MIXa環繞屏將發售,華為mateXS價格暴漲,雷軍能否實現flag?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近日有消息曝光,小米正在準備新一代小米10S,不出意外的話下半年見。這款手機目前沒有太多消息曝光,處理器很有可能升級為驍龍865Plus,尺寸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小米MIXa真的要來了?2020年是小米公司10周歲的生日,很意外小米並沒有推出10周年紀念款手機,或者說目前還沒有推出10周年紀念款手機。有猜測小米可能會在4月份米粉節或者稍晚一些推出小米MIX4手機,這款手機是小米定位的超旗艦探索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