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海外商業地產的真實狀況……

2020-12-16 樂居財經

全球範圍內蔓延的疫情,毋庸置疑讓世界各行各業都籠罩有一層陰影。然而,國內和海外的抗疫時間線並不相同,在國內已有效控制疫情、有序恢復生產的同時,海外多國尚還在遭受黑天鵝的猛烈衝擊,疫情趨勢分化致使海外購物中心行業也同樣未能置身事外,前幾個月國內所經歷的閉店潮、破產潮、自救潮等跌宕起伏歷程,又在海外各國購物中心行業依次上演。

Part1

破產大潮 巨頭集體衰落

連日來,海外多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屢創新高,管控措施因疫情反彈重新收緊,各國因政策性閉店導致的資金斷裂和破產潮來襲,大批歷史悠久的百貨和購物中心難以為繼,不得不斷臂求生。

●歐洲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德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商場集團加萊裡亞集團,7月中旬宣布進入破產程序,將在全德境內47個城市裡關閉56家分店,關閉門店總共將有5317名員工失業。

英國242年歷史的老百貨德本漢姆(Debenhams),於4月宣布已申請行政託管,正面臨破產。其在英國有142家連鎖店,公司破產將影響約22000名員工。

英國最大零售物業公司、部分城市最大的購物中心所有者,Intu房地產公司6月中宣布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2019年該集團已經面臨47億英鎊的債務負擔,2020年的疫情衝擊,成為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Springboard最新數據顯示,英國零售商店的客流量在重新開業的第四周上升10.6%,是前一周4.1%增幅的兩倍多,這主要得益於7月4日起餐館、咖啡館和酒吧的重新開放,但除倫敦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零售業仍在恢復狀態,平均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2.6%。

●北美

113年歷史的奢侈品百貨內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5月7日申請破產保護,為籌集資金,其正對外出售加州核桃溪百老匯廣場門店、威斯康星大道門店、佛羅裡達州棕櫚灘沃斯大街門以及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東北8街門店的租約,哈德遜廣場門店也或將成為Facebook辦公室。

具有118年歷史的大型百貨集團J.C.Penney於5月份申請破產保護,在計劃永久關閉850家門店中的四分之一後,正在進行重組工作。

梅西百貨在宣布關閉位於美國的所有775家商店,裁員3900名員工,13萬員工在家休「無薪假」,下調董事及以上級別管理人員薪酬的同時,用其庫存和部分房地產業務做抵押,通過發債籌集籌集了大約45億美元的新資金,以避免破產。

經營超101歲的加拿大廉價百貨公司Army and Navy於5月宣布全線永久結業。

而在亞洲,日本緊急狀態解除後百貨商店人流量開始逐漸回升。6月份,日本百貨商店銷售額同比下降20%至30%,但降幅小於5月份。受日本百貨公司影響最小的是高島屋(Takashimaya),銷售額下降16.4%,崇光百貨(Sogo)和西武百貨(Seibu)下降16.5%。

以上只是全球購物中心困境的冰山一角,伴隨資金鍊破裂產生的購物中心和租戶之間的解約潮和訴訟潮,也將成為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

Part2

花式自救 前瞻疫後市場

面對慘烈的市場現狀,海外購物中心疫情期間的動作走向基本呈現出兩種:一方面,部分購物中心採取降租、促銷、無接觸購物、人流監控等多種抗疫自救方式,奮力求生;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擴張、改建的步履未停,提前布局搶佔疫後市場。

●降租

疫情初期,日本三菱地產、永旺及JR東日本旗下的LUMINE公司相繼採取延緩減少入駐店鋪租金的措施,以減輕銷售額嚴重下滑的店鋪所面臨的租金壓力。

此外因疫情影響商場空置率上升,澳洲零售地產巨頭Scentre集團和VicinityCenter旗下購物中心的租金普遍下降15%至18%。

●促銷

疫情期間,為提升零售營業額,韓國自6月底至7月推行了長達十幾天的「K-Sale」活動。

樂天集團零售部門數據,僅6月26日至6月27日,樂天百貨商店的銷售額就同比增長21%,其郊區門店的銷售額也增長了55%,為了支持零售行業,韓國海關還暫時允許免稅運營商銷售庫存超過6個月的產品。

●戶外集市

倫敦奢侈品百貨公司Selfridges最近推出為期約兩個月的周末戶外集市,在嚴格遵守社交隔離措施的同時至多允許16人同時入場,所有攤位均配有玻璃隔屏,消費者可在指定地點進行非接觸式支付。

6月2日,法國解禁進入第二階段後,巴黎就選出包括孚日廣場(la Place des Vosges)、寺院市場四周(Carreau du temple)在內的20條街道,暫停車輛通行助推酒吧和餐館擴大露天座位,刺激消費回升。而在疫情早期,日本伊藤洋華堂、高島屋就已在商場門口、沿街推出移動地攤車。

●數字科技助力

澳大利亞頂尖房地產集團Mirvac在旗下的16家購物中心推出「計劃你的旅行」小程序,消費者可通過小程序頁面查看購物中心上周的每天分時段人流數據,自行選擇安全的購物時間出行;

英國百貨零售商John Lewis也與Zoom合作推出虛擬導購服務,助力商場銷售,哈羅德百貨則為VIP客戶提供電話訂購等遠程購物服務;

英國百貨巨頭瑪莎(M&S)在宣布精簡管理結構的同時,表示正在組建新零售管理團隊,計劃通過數位化運營靈活的管理結構,助力業儘快復甦;

同樣,百貨巨頭JohnLewis公布永久關閉8家門店後,也表示疫情期間其網上銷售額佔比高達40%,其將加快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今明兩年很可能佔比總銷售額的60%到70%;

此外,哈羅德(Harrods)百貨也在7月3日新開設一家佔地8萬平方英尺的概念店,旨在銷售禁售期間積累的剩餘庫存,減輕其騎士橋門店的壓力。

澳洲地產巨頭Stockland則在近期宣布,將投資500萬美元對Baringa Town Centre開展擴建計劃,擴建新增面積1215平方米,包括新增一個先進的醫療中心、休閒中心和零售品牌,定於2021年初開放。

Part3

趨勢總結 再證發展航向

從古至今,社會發展的歷史一次次證明,書寫新歷史的力量,是災難和變革。面對商業地產史上前所未有的災難,我們看到了海外商業地產從業者衝破困境的努力和堅毅。

由於國內外抗疫時間線的差別,使得中國購物中心行業的抗疫及復甦經驗,在以上案例中也可窺見。而這些措施也再次印證了以下趨勢。

●疫情應對常態化

結合國內目前疫情小範圍的發生以及世界各地疫情的反彈收緊,可以看出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的必要性,購物中心也需要從各方面作出常態化防範及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處理能力。

首先,公共場所的日常消殺必不可少,購物中心空間範圍較大更加大了衛生保障工作的難度,全面規範的消殺制度亟需制定。

此外,視頻紅外測溫設備、體溫監測安全門、巡邏機器人、員工實時定位系統、協同辦公等軟硬體技術和服務,在疫情時期展現出了高效的運作能力和廣泛的運作前景,能夠為購物中心和消費者帶來安全、智能和便捷的生活體驗。

●數位化智慧運營全球化

疫情期間,上千品牌直播帶貨、生鮮超市打通零售最後一公裡,到家經濟和消費者的網購習慣被這次社會事件培養成型,購物中心作為典型的線下消費聚集場所,無論海內外,均迫切需要發展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模式,建設在線數位化、智慧化經營場景。

在線化科技和全渠道經營具備拓展渠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特點,在特殊疫情背景下,可助力多數購物中心加快客流復甦。

當下,中國購物中心數位化轉型還處於初始階段,大部分企業已經或正在展開的數位化轉型行動,已經彰顯初步價值。但未來仍需要克服,資金投入大、人才缺乏、數位化推進部門缺失等發展難題。

●購物中心改革持續化

同近期轟然倒塌的眾多國外百年品牌境況相似,文中提及破產的老牌百貨多在疫情之前就已經營不善,如百年老店內曼馬庫斯由於近年來經營不善,公司管理問題積弊多年,疫情前已身背40多億美元的債務;

J.C.Penney更是在2019年就已開始接二連三閉店,縮減經營板塊,美國媒體指出其經營方式已跟不上美國人不斷變化的購物習慣;

梅西百貨也在2017年至2020年初不斷宣布關店計劃,而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速優勝劣汰,促使行業提前進入新一輪馬太效應。

結合2019年國內百貨慘烈的閉店潮,更加警示購物中心需要深刻分析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在購物中心管理方面加大科技和智慧化助力,在建築、業態、運營等方面持續進行綠色、生態健康改造,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平臺,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近期熱文

●一個好的購物中心要會「講故事」

●未來商業場景的3大創新模式!

●購物中心「綜合創新類市集」最新盤點

●這些購物中心把公園搬了進來……

●這些黑科技場景,讓購物中心瞬間變身K11

| 合作 | 投稿 | 宣傳 |

請加微信 13581840631

中購聯成立於2002 年 , 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購物中心行業服務組織,擁有權威的會展、研究、培訓、智庫、傳媒等多個行業領導性平臺

相關焦點

  • 疫情加速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行業趨向合縱連橫
    商業地產則也同步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疫情之後加快進行數位化轉型。但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不能一步到位,如何能夠讓數位化真正在商業地產的運營中發力,也是行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11月16日至18日,以「謀變煥新 創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年會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華夏時報、吳曉波頻道、場景實驗室聯合主辦。聚焦「雙循環下商業地產的機遇與挑戰」,探尋行業「新戰略、新消費、新運營、新機遇」,共謀後疫情時期商業地產的新方向。
  • 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圓桌戰「疫」⑤|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線下餐飲、零售商縮短營業時間甚至關停。為了與商戶共度時艱,很多商業地產運營者第一時間減租降費,謀求線上突圍,以救危機。
  • 東京商業地產投資額躍居全球首位!疫情加劇德國城郊房價上漲!
    全球房價 1.日本東京商業地產投資額躍居全球首位 近日,房地產諮詢公司仲量聯行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1到9月,日本東京商業地產投資額高達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1億元,躍居世界首位。
  • 鋼材繼續下探 關注海外疫情拐點
    熱卷自身驅動較弱,螺卷差大幅擴大體現出熱卷預期更為悲觀,螺紋10合約因海外疫情持續擴散,市場對鋼材需求及爐料下跌的預期增強,同春節後05合約所處的情況相近,短時間預期難以證偽,節後至今螺紋鋼宏觀屬性較強,與股指相關性維持高位。對於4月鋼價,仍需關注政策面變化及海外疫情進展,現貨端則要看去庫速度。
  • 暗夜將盡:商業地產如何走出疫情陰影|加油!商業人
    3月18日,「疫情下的商業復興與創新之道」系列公益論壇正式啟動。本次直播論壇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和吳曉波頻道共同主辦,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主持。論壇連辦三天,25位各行業嘉賓組成強大陣容,觀看人次累計超過258萬。
  • 東京新冠感染者突破5萬人,疫情下的東京地產投資額居全球首位
    疫情對全球的經濟影響甚大,全球投資業都逐漸呈觀望狀態,但疫情下日本房地產卻備受青睞,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 12月5日,據日本媒體報導,房地產諮詢公司仲量聯行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2020年1月到9月,日本東京的商業地產投資額高達193億美元(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1億元,躍居世界首位。
  • 成功商業地產的三大法寶
    關注夏磊地產觀察,ID:xialeidichan文:夏磊 鞠辰 白皓天 趙璇導讀未來商業地產前景廣闊。相較於住宅,商業地產具有現金流長期穩定、估值水平更高、融資渠道更豐富、通過類REITs等工具出表降負債等發展價值。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成功的零售商業地產案例,探索如何打造成功的零售商業地產。
  • 購物中心開業勢頭加強 商業地產已按下加速鍵
    當時間來到2020年第三季度,被疫情打破的行業發展節奏正逐步回到正軌。那麼自下半年以來,零售商業發展大形勢如何?購物中心市場環境又有了哪些新的變化?業態及品牌市場有著什麼新動態?備受矚目的西南商業地產在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 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開幕
    這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盛會。據年會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介紹,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本屆年會的主題是「謀變煥新 創造未來」,論壇共分「新戰略、新消費、新運營、新機遇」四個板塊。
  • 中旅商管李綱:創新融合是商業地產結構性過剩下的突破口
    於是,在商業這條路上,他一走就是近30年。從國企到外資,從零售到商業地產......過程中,他時刻保持年輕態,不斷突破自我,帶領團隊低調做事,高調革新——他就是員工口中的人生導師,同行眼中的商業匠人,中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綱。
  • 及刻商業觀察: 10個關鍵詞,說透這一年商業地產運營
    在一聲嘆息後,商業地產人面臨的招商和運營壓力倍增。這些閉店的品牌,許多已然處於「老齡期」,經營已經出現疲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老品牌需要更新,老商業也需要升級,才能煥發生機。而新消費品牌反向而動,在線下加速開店,搶奪線下流量紅利。線下仍然是零售的主戰場,尚有巨大的潛能可挖掘。
  • 越秀房託15年:商業地產大變局
    槓桿效應帶動下,機構投資基金的投資者帳面上6%的回報變成12%。這成為投資機構趨之若鶩的動力。內地公募REITs發展在今年實現重大突破,而內地商業地產也呈現出多元增長的態勢。REITs有助於開發商增加自持物業流動性,如何通過底層資產增值與優化升級實現收益最大化,則是個讓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商頭疼的問題。
  • 2017中國商業地產發展年度報告
    體驗創新,存量物業盤活消費新需求從2010年住宅市場調控伊始,商業用地供應增加,大量企業轉型開發商業地產。這也導致以購物中心、城市綜合體和寫字樓為主的商業地產供應量激增。商業不得不面臨高庫存、同質化運營等困境。以商業地產目前的狀況來看,傳統「短平快」的開發銷售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 公開課預告 | 商業地產從籌備到開業運營全流程
    無論是工程進度或是招商等工作推進均會受到影響,2020 年一季度結束,七成計劃年內開業的商業項目,開業時間已經面臨調整,實際上,商業項目在開發建設及運營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可把控因素,尤其項目在籌備期總會因市場環境、資金問題、工程進度、招商需求、項目定位及企業戰略等因素轉變而產生變數,因此項目延期開業、甚至停滯等狀況頻發
  • 寶龍地產連續十三年蟬聯中國房企50強,寶龍商業獲中國商業地產5強...
    寶龍地產(HK.1238)連續十三年穩居「中國房地產企業50強」,同時獲「2019-2020中國房地產年度社會責任感企業」、「2019-2020中國房地產年度扶貧標杆企業」榮譽稱號。寶龍商業(HK.9909)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5強企業」。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先生獲「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貢獻人物」稱號。
  •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百貨「打折風」起 奢侈品現「報複式消費」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百貨「打折風」起 奢侈品現「報複式消費」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盛蘭/本報記者/張玉/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疫情的蔓延導致商業地產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坦言:「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了進一步了解滬上商業地產的現狀,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先後走訪了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太平洋百貨、愛琴海購物公園、萬象城、龍之夢購物公園、長寧來福士等多家購物中心。
  • 中小城市購物中心租金指數與商業地產資產證券化趨勢
    ·疫情期間,超9成樣本購物中心給予商戶免租期,平均為1.5個月自1月下旬起,部分商業地產開發運營企業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租金減免等商戶紓困措施,根據2020中小城市購物中心租金指數樣本的調查數據,疫情期間超9成樣本購物中心給予商戶免租期,平均期限為1.5個月,有效緩解了疫情帶來的經營壓力。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國慶黃金周迎「報復性」消費,海外零售業喜憂參半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常火爆   ·國慶期間全國萬達廣場、萬達院線客流及銷售收入均同比增長   ·企業「新創舉」:   阿里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   蘇寧將推出首款美妝品牌「藝黛麗」   永輝超市啟動無人車末端配送 國慶黃金周完成近300單   疫情陰影下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吳凌華任世茂總裁、上海發放1800萬元影院補貼
    據悉,吳凌華歷任公司副總裁、華潤置地商業地產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華潤置地(南寧)副總 經理、華潤(深圳)華潤中心總經理。   商業老將吳鏑最新任職珠江投資集團副總裁   贏商網獲悉,前祥生產商管理集團總裁吳鏑現任職為廣東珠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吳鏑曾在萬科商管、銀泰置地、協信商業、中糧控股等企業任職高管,擁有豐富的商業操盤經驗。
  •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上海|...
    盛蘭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疫情的蔓延導致商業地產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坦言:「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