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觀察 龍欣雨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接下來宣布本次比賽的冠軍,《秋夢》,恭喜你們!」10月2日,在瀘州萬達廣場舉行的瀘州市職工排舞藝術周旗袍(T臺)秀決賽現場,主持人話音剛落,瀘州市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們從座位上站起歡呼——這是一群平均年齡60歲的「姐姐們」組成的旗袍走秀隊。
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平均年齡60歲,每天都要穿10釐米的高跟鞋練習。龍欣雨攝
早在9月29日,偉偉走秀隊在瀘州百子圖廣場排練節目了。早上9點,瀘州下了一夜的雨剛停不久,天空還布著烏雲,天氣帶著秋天的涼意。偉偉走秀隊近40位身著青花瓷花紋旗袍的成員伴著古典音樂,正在進行日常的訓練和參賽節目排練。十公分的高跟鞋踏過積水,秋風帶著她們的裙擺在空中翻飛。她們優雅的模特步和輕盈的體態、如蘭的氣質,吸引了不少晨練的市民圍觀。
參加完瀘州市職工排舞藝術周旗袍(T臺)秀決賽後,走秀隊還將在10月4日的瀘州市職工排舞藝術周頒獎典禮上進行表演。
瀘州市偉偉走秀隊成立於2018年,目前團隊成員共150多人。成員年齡最小的46歲,最大的69歲,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就是這樣一支「高齡」走秀隊,參加瀘州大小活動,並在成都、宜賓等地參與演出和比賽,每一位成員都「乘風破浪」而來。
組建
老了也要當有氣質的老太婆 一群「不服老」奶奶組建旗袍隊
66歲的熊正麗在退休前是位教師,一直很喜歡跳舞。「年輕的時候學過國標舞,很喜歡跳舞。」熊正麗說,那會也有地方請她去演出,但是總覺得和自己的職業不匹配,也就沒有登臺表演過,退休後,熊正麗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平均年齡60歲,每天都要穿10釐米的高跟鞋練習。龍欣雨攝
「最開始跳了會民族舞,不過我年紀大了,民族舞很多動作比較大,又跪又跳的,比較危險。在聽說旗袍走秀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應該可以。」2018年7月,經人介紹,熊正麗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偉偉走秀隊。「一進來要練形體,每天在家裡靠牆站立30分鐘。」熊正麗說。「抬頭、挺胸、腳跟併攏、臀部加緊……」這是偉偉走秀隊對每位成員站立時的要求。就算在非表演時間,她們也一直保持著這個站姿。「已經習慣了,不僅是站姿,還有走姿這些,全部是進團隊最開始就要糾正的。」熊正麗說。在瀘州市偉偉走秀隊,熊正麗和大家一起四處演出,登上夢想已久的舞臺。熊正麗說,每次看著臺下觀眾發出的讚嘆,都會有一種成就感。
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平均年齡60歲,每天都要穿10釐米的高跟鞋練習。龍欣雨攝
熊正麗進團後,時常會在朋友圈分享外出比賽的照片,她的好朋友——69歲的張秋娟看見後也心動了,也加入了走秀隊。「退休來整個人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就想著還是要找點興趣愛好做。」張秋娟從小受喜愛京劇的母親的影響,一直就愛好文藝,加之,張秋娟的親人是專業的舞蹈演員,讓張秋娟更嚮往文藝表演。「那會我已經60好幾了,跳舞不適合我了,看見熊正麗在走秀,就覺得這個我可以。」
走秀動作輕緩,看似簡單,但是對張秋娟來說也有大難題:化妝、高跟鞋。「我從來沒有畫過妝,也沒有穿過高跟鞋。」張秋娟說,走秀表演要求穿10釐米的高跟鞋,還要求帶妝,張秋娟只能快速自學。「化妝就看隊內的妹妹們,讓女兒教我。高跟鞋只能一點一點加高度練習。」為了能在舞臺上踩穩10釐米高跟鞋,一直穿平底鞋的張秋娟專門買3釐米和5釐米的高跟鞋。「白天在隊內練習的時候,穿著10釐米高跟鞋,平時就穿買的矮一點的鞋。那會每天晚上都要泡腳,整條腿特別酸疼。」
現在,張秋娟穿著10釐米的高跟鞋如履平地,嘴唇上塗著粉色口紅,還用腮紅將臉頰染得紅撲撲的。從不會化妝,也不會穿高跟鞋的老奶奶,搖身一變,成為鎂光燈下優雅美麗的模特,張秋娟只花了不到一年。「同樣都在老去,但我想讓自己不管多少歲,依舊是有氣質的老太婆。」張秋娟說。
除了努力練習,張秋娟能快速登臺還因為一個人,那就是偉偉走秀隊的創始人、指導老師——57歲的王偉。2013年,王偉從百貨公司退休後,在老年大學一直學習模特走秀,並參加過很多比賽。2016年,王偉作為瀘州唯一參賽選手,參加了中華旗袍大賽四川賽區個人賽,並榮獲最佳形體獎,進入決賽榮獲最佳佳麗獎。「那會兒和我一起學習走秀的朋友就說『你走得也挺好啊,自己可以開個班啊』。同時也想要能夠系統的管理走秀隊伍,我在2018年成立了瀘州市偉偉走秀隊。」王偉說,兩年來,團隊從最開始的5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150多人。「哪個女人不愛美呢?就算老了,也不能不美麗。」王偉說。2020年1月,王偉參加璨星之夜時尚名媛電視盛典榮,獲得精英團長稱號。
日常
從地磚花紋找節目編排靈感 成立「老年班委會」管理150個老小孩
「姐妹們都在努力練習,我這邊肯定要為她們爭取登臺表演的機會。」王偉說,為了能夠排出讓隊員滿意、讓觀眾滿意的節目,王偉在靈活運用自己經驗的同時,也在通過生活找靈感。
「走秀表演動作都很簡單,如何用簡單動作做出大家驚豔的表演,很難。」王偉隨時隨地都在找靈感。「我看見地上地磚的花紋,我就會想按照這個花紋排走位行不行?怎麼變換隊形好看?手又應該做什麼動作?道具用扇子還是傘?」王偉說,有的時候走在路上靈感來了,突然就會當街跟著靈感開始走秀。
靈感有了,動作有了,節目編排卻並不簡單,王偉還會收集成員意見,合理利用整合。「一百多號大人,不像小孩子一樣,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意見分歧是很常見的事情。」王偉說:「可能有人覺得手的動作換一下更好,隊形變換上有更好的意見,編舞的時候都會開會聽取大家的意見。」走秀隊的節目都是成員們靈感和意見的成果。
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平均年齡60歲,每天都要穿10釐米的高跟鞋練習。龍欣雨攝
除了節目排練收到的意見多了以外,團隊的大小事務也隨著成員的增加而變多。而王偉一個人又要教學、又要排節目,無暇管理。於是,走秀隊在今年上半年成立了班委會,設有班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財務、紀律委員等職務,共11人分管著團隊大小事務。57歲的吳曉鳳是走秀隊的班長,主要工作是協助王偉教學、出謀劃策、協助班委正常運轉。
對團隊的「領導班子」來說,150多人的團隊管理起來,難度還是不小。「有些成員之前在工作中比較強勢,初到隊內可能會不習慣團隊這種群體生活。」吳曉鳳說。同時,也有一些老成員存在問題,「有些成員入隊時間早,會用資歷去指點新成員。」王偉說:「比如,排節目讓新成員站在前面,她可能就要讓新成員站後面去。」這種情況會影響團隊的團結和氛圍,我們都是要及時制止的。」
這個時候班委會的成員開始發揮作用了。「大姐,這些問題就不用麻煩你了,我們會調整好的。」王偉和吳曉鳳她們會顧忌成員的面子,私下用開玩笑的語氣,笑呵呵的和對方說。「說一次不聽,我們就換一個人再說。說的人多了,她自己多少就知道自己有錯了。」
還有一些「新人」進隊還不熟悉規章制度,在排練節目時拍照發朋友圈,班委會的成員也會當眾制止。
偉偉走秀隊的成員平均年齡60歲,每天都要穿10釐米的高跟鞋練習。龍欣雨攝
「我們排練節目是機密,按照要求是要保密的。對拍照的事情當眾制止,這樣拍照的人知道錯了,同時也提醒了其他剛來的人。」吳曉鳳說。同時,在新成員剛入團隊時,班委會還會幫助新成員快速熟悉和融入團隊。在班委會的管理下,走秀團隊成員間的關係十分融洽,各項事務也井井有條的進行著。「有班委會在,我就可以專心教學了。」王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