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

2021-01-21 人民網

  古人建立了哀悼的儀式,讓家人和朋友表達共有的悲傷,並不對死亡表示畏懼或厭惡,而是對死者的尊敬,及安慰將會想念往生者的還活著的人。我想起了我外婆在約75年前逝世時的哀悼儀式。一連五個晚上,家人聚在一起讚揚她,並在一個專業送葬人的領導下,對她的去世嚎啕和哀悼。人們已經不再遵守這樣的儀式。我們的悲傷將以個人對家裡的女家長的悼念來表達。

  在2003年10月當她首次中風時,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人總要面對死亡。

  我和妻子自1947年便在一起,超過了我們四分之三的人生。我對她逝世的悲傷非言詞所能表達。但今天,回想起我們共度的日子,我要選擇歌頌她的人生。

  在我們安靜的時刻,我們會重溫我們的生活和在一起的日子。我們是幸福的。在我們生命的重要轉折點,我們得到命運的眷顧。

  我是個在前萊佛士學院(Raffles College)的教育被中斷的年輕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或專長。她的父母並不認為我是合適的女婿。但是她對我有信心。我們相互許下了承諾。

  我在1946年9月決定到英國修讀法律,她則回到前萊佛士學院,嘗試爭取每年只頒發兩份的女皇獎學金。我們知道只有一名新加坡人能夠獲得獎學金。我有了所需的資源,因此便乘船前往英國,並希望她在得到獎學金後可以和我會合。如果得不到獎學金,她必須等我三年。

  在隔年,也就是1947年6月,她獲得了獎學金。但英國殖民地政府卻不能為她在劍橋找到一個學位。

  通過菲茨威廉學院(Fitzwilliam)的主管書記,我得知我的學監威廉·柴契爾(W S Thatcher)是格頓學院女院長(Mistress of Girton)巴特勒小姐的好朋友。他給我一封介紹信。巴特勒接見了我,我向她保證芝大概會考獲「一等榮譽學位」,因為她在前萊佛士學院的表現比我傑出。我到劍橋時遲了一個學期,卻以一等的成績通過第一年的資格考試。她查核了芝的考試成績,決定在同年10月讓她入學。

  我們之後便一直相伴。我們在1947年12月於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秘密結婚。在劍橋,我們兩人都全力以赴。她用了兩年時間,考獲法科雙重第一榮譽學位。我也獲得雙重第一榮譽學位,名列榜首,但卻用了三年時間。我們沒有讓導師失望。我們的第一榮譽學位讓我們在生活上有了好的起步。回到新加坡後,我們同時在馬六甲街生意源源不斷的黎覺與王律師館(Laycock & Ong)獲得法律助理的職位。然後,為了讓父母和朋友滿意,我們在1950年9月第二次正式結婚。她從事產權轉讓和法律起草事務,我則從事訴訟。

  我們的大兒子李顯龍在1952年2月出生。她拿了一年的產假。同月,律師館的高級合伙人黎覺,要我處理郵電制服職工聯合會的案子。他們正同政府談判更好的僱傭條件。談判陷入僵局,他們決定罷工。這是場爭取公眾支持的戰鬥。我成功地通過報章和電臺,傳達了他們的要求的合理性。兩個星期後,他們爭取到政府的讓步。因產假留在家中的芝,改進了我草擬的聲明,讓它們更簡單和清楚。

  這些年來,她影響了我的書寫方式。現在。我使用簡短的句子和主動的語氣。在我們彼此適應和包容的同時,我們逐漸影響對方的方式和習慣。我們知道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不切實際的戀人的階段,生活是永無休止的挑戰,不斷有新的問題需要解決和處理。

  我們有了多兩個孩子。瑋玲在1955年出生,顯揚則在1957年出生。在她的教導下,他們行為端正、有禮和能夠體諒他人,從不因為父親是總理而仗勢欺人。身為律師,她有足夠的收入,讓我不用為孩子的將來操心。

  她看到我在年輕時沒有掌握華語所付出的代價。我們決定把三個孩子都送到華文幼稚園和學校。她確保他們在家裡學好英文和馬來文。她的培養,為他們在一個多語文的區域生活作好準備。

  我們從不因為孩子的養育或錢財上的問題爭吵。我們的收入和資產平均擁有。我們是彼此的知己。

  她的生活樂趣很簡單。我們在黃昏時在總統府的花園漫步,我也打高爾夫球來鬆懈心情。有了孫子女後,她會帶他們到總統府內的池塘餵魚和天鵝。然後,我們便遊泳。她對周遭的環境很感興趣,比如,許多不同種類的鳥被吃昆蟲和植物的八哥和烏鴉趕走了。她發現花園的管理員清除雜草,也噴灑殺蟲劑控制蚊子,因此消滅了鳥兒進食的昆蟲。她阻止管理員這麼做後,那些鳥兒便飛回來了。她把綻放香味的花朵放在遊泳池四周,一邊遊泳一邊聞花香讓她開心不已。她知道每一種花的一般名稱和學名。她對詞彙有巨大的吸收能力。

  她在前萊佛士學院就讀時主修英國文學,並大量地閱讀,包括簡·奧斯丁(Jane Austen)和託爾金(JRR Tolkien)的著作、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伯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s)和維吉爾(Virgil)的《埃涅阿斯紀》(Aeneid),還有《牛津食品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Food)、《東南亞的海鮮》(Seafood of Southeast Asia)、《馬來亞路邊常見樹木》(Roadside Trees of Malaya)和《新加坡鳥類》(Birds of Singapore)。

  她協助我草擬人民行動黨的黨章。在1954年11月4日於維多利亞紀念堂召開的首次會議,她召集了創黨成員的妻子,為要上臺的人縫製徽章。我第一次在丹戎巴葛競選時,我們在歐思禮路的住家,成為分配由支持者提供的車輛載送選民到投票站的總部。她警告我不可以相信我的新夥伴,也就是由林清祥領導的左派工會人士。對林清祥從未派他們的中學生助手到丹戎巴葛為我助選,卻要求使用我的支持者提供來載送丹戎巴葛選民的車輛,她感到憤怒。她有辨識一個人的性格的特殊能力。有時候,她會警告我提防某些人,結果證明她通常是對的。

  當我們快要加入馬來西亞時,她告訴我我們不會成功,因為巫統的馬來領導人有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政治也是以種族和宗教為根本的。我回答說我們必須取得成功,因為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然而,她是對的。我們還不到兩年就被迫脫離馬來西亞。

  當分離近在眉睫時,律政部長巴克負責草擬相關的法律條文。但他沒有納入聯邦政府保證遵守公用事業局和柔佛州政府之間的兩項水供協定的承諾。我請芝把這加進去。她草擬了這項承諾,作為馬來西亞聯邦修正憲法的一部分。她用詞精準和嚴謹。這項修正條文成為分離協議的附錄,我們並在聯合國把它記錄在案。

  當時的大英國協大臣亞瑟·巴譚裡(Commonwealth Secretary Arthur Bottomley)表示,如果其他聯邦要分離,他希望他們的作法能夠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樣有條理。這是對巴克和芝的專業水平的讚賞。每次馬來西亞的馬來領導人恫言切斷水供,這個馬來西亞政府在憲法裡作出的清楚和莊嚴的承諾都會讓我感到放心,因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第一次中風後,她失去了左邊的視野。這影響了她的閱讀速度。她學習適應,以一把尺來幫助她閱讀。她每天傍晚都遊泳,並保持健康。她繼續陪我出國,中風後仍維持活躍。她同家人和老朋友保持聯繫。她聽她所收藏的音樂光碟,主要是古典音樂,加上一些經典金曲。她幽默地把生活分成「中風前」和「中風後」,就像「公元前」和「公元後」。

  她對同她有交往的人都很友好和關切。她同她的女性保安人員談笑,並以友善和開朗的方式糾正她們的英文文法和發音。她在國立腦神經醫學院時,這些前保安人員前去探訪她。我在這裡感謝她們。

  2008年5月12日的第二次中風對她的健康影響更大。在一組傑出的醫生、外科醫生、治療師和護士的幫助下,我鼓勵她和為她打氣。

  她的護士、保安人員和女傭,都因為她的熱情和體貼而非常喜歡她。她咳嗽時會用小枕頭掩著嘴巴,她擔心她們會受到感染。

  她的頭腦還是清醒的,但聲音卻變微弱了。我吻她的面頰時,她叫我不要太靠近她,以免感染到她的肺炎。我告訴她不用擔心,我的生活活躍,醫生說不太可能受到感染。在醫院裡收到一些桃子後,她吩咐女傭帶一個回家讓我在午餐時吃。我是她的生活的中心。

  2008年6月24日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的右腦再次出血。藥物和手術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能儘量讓她感到舒適。

  我在2008年7月3日把她帶回家。醫生估計她只能支撐幾個星期。她卻在兩年三個月後的10月2日才逝世。

  她保持清醒。這段時間讓我和孩子逐漸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在最後的幾個月,她的功能衰退,她不能說話但仍然清醒。她每晚都期待我跟她講話。

  她告訴我她的最後願望,是吩咐孩子把我們的骨灰放在一起,就像我們生前不分開一樣。

  她最後兩年的生活是最艱難的。在接連的小中風後她臥床不起。她不能說話,但還是清醒的。每晚,她都會等我坐在她身邊,告訴她我今天做了些什麼和唸她最喜歡的詩。然後,她才會安睡。

  對我們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她為我和我們的孩子奉獻一生。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身邊。她度過了充滿溫暖和意義的一生。

  我應該從她有意義的89年生命中得到安慰。但在這最後告別的時刻,我的心是充滿悲傷的。

——李光耀寫給妻子柯玉芝的悼詞

(摘自聯合早報網)

實習生丨李瑩瑩

主編丨凌陳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

相關焦點

  • 李光耀:蝙蝠的智慧
    然而這遲到21年的退休仍能成為新聞焦點本身,就充分表明了李光耀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平心而論,李光耀和他一手締造的新加坡共和國,在東方和西方,往往給人反差極大的兩種不同印象。在華人眼裡,新加坡曾是一個西化的「新式國家」;而在西方人眼裡,新加坡又是個不折不扣的「華人國家」。這與其說是觀念差異所致,毋寧說是李光耀刻意營造的、對自己和新生的新加坡共和國有利的國際環境。
  • 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李光耀果然是老狐狸
    而這個新誕生的國家土地上,居住的大部分人都是從中國遷居出來的,就連李光耀本人祖上也是廣東人,但是李光耀並不像其他華裔那樣,有著故土難離的感情。在新加坡還沒有完全獨立時,李光耀就對新加坡當地的南洋大學百般打壓,只因為南洋大學是一家以漢語教育為主的高校,也是和中國聯繫最多的一個學校,其中的校長主席都常常以中國人自居,這引起了李光耀的不滿。
  • 李光耀的預測:30年後中國經濟將達到何種程度?美國處於什麼位置
    雖然李光耀現在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嚴肅的老爺爺,是說一不二的政治家,但他小時候卻非常頑皮,與現在真是天差地別。幼年時期的李光耀是個妥妥的頑童,不僅經常的爬樹摸魚,還會和玩伴一起滾泥潭,常常把自己的衣服弄得髒兮兮的。
  • 李光耀10年前對世界的預言:美國不再強大,日本將走向平庸
    十年前,李光耀在新加坡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當時的他已經八十九歲高齡,這本書算是他晚年,個人對於世界局勢新的看法,裡邊有很多精彩的分析和預言。 柴契爾夫人曾說過:「我觀察這個人幾十年,李光耀的預言從未錯過」 以下是書中李光耀老先生對於幾個主要國家未來發展的預測:
  • 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生前是如何看待中國崛起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內在全世界「一騎絕塵」,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輕鬆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明眼人都看出中國超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 李光耀晚年預言:日本變平庸,歐洲成配角,印度困難多
    《李光耀觀天下》對世界廣泛的課題做了獨特和坦率的分析,將半個世紀以來其他領袖向李光耀請教的精闢見解展現於前。——基辛格 目前,日本的女性生育率為1.478,自然增長率為負數,證明日本的人口老齡化還沒有得到改善。李光耀預測,日本只有接受移民才能有利於其早日走出人口老齡化的困境,但這個最佳解決方案顯然被日本自動排除了。
  • 李光耀:西方認識中國的領路人_大參考_鳳凰網
    現在看來,在抓住大陸經濟迅速發展這個機遇上,李光耀確有過人之處,還在別人猶豫甚至對中國唱衰時,他就看到了大陸未來的發展潛力,因而提早布局。這使得李光耀能夠放棄意識形態成見,轉而同大陸發展密切關係,其結果,就是李光耀贏得了「中國通」的美譽,成為西方政治家和跨國公司總裁爭相請教中國事務的對象。
  • 李光耀一家是如何牢牢地把新加坡的統治權力,緊握在李氏的手中
    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是個議會制國家,議會制國家國家元首是虛位的,所以新加坡其實是有總統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新加坡總統是誰。實際主政的是總理,總理怎麼產生,每次大選的時候選議員,哪個黨派的議員超過了50%,黨的領袖就可以成為總理,然後組閣。
  • 新加坡獨立初,華人建議把漢語定為國語,李光耀:除非打倒我
    新加坡作為一個島國起初並沒有信心獨自在世界上立足,因而時任總統已經42歲的李光耀感到萬分焦慮。在被迫獨立後,每每想到新加坡地域狹小、自然社會資源短缺、最重要的是長期以來新加坡都是依附在其他國家身邊生存,形成了極其單一的經濟運營模式。
  • 李光耀不在,李嘉誠卻帶李澤鉅李澤楷去送
    但是就這樣作為對手的兩個人,在當初葉漢去世的時候,何鴻燊沒有一點兒開心的跡象,甚至他是非常傷感的,並且主動去參加了他的葬禮。當初和洪森的主動出席也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畢竟兩人鬥了這麼久何鴻燊最後還能夠這樣心胸寬廣的去祭拜他的對手真的是讓人感到他比較有容人之量。
  • 華裔領袖李光耀:從孤島到亞洲四小龍,他是怎樣帶領新加坡逆襲的
    有的國家本來就是獨立的,有些則需要歷經獨立的過程,至於新加坡的獨立,則是被人硬推過來的。——李光耀根據國外一學院今年公布報告顯示,新加坡已連續兩年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位居榜首。這樣巨大的轉變,離不開新加坡開國元首的正確領導,而這位推動新加坡發展的人就是華裔領袖李光耀。李光耀祖籍廣東,從小就跟隨父親來到了受英國統治的新加坡生活,也因此接受了英式教育,踏上了英國留學的道路。1959年,留學歸來的李光耀與他人合作成立黨派,在為新加坡爭取到自治地位後競選擔任了新加坡政府的第一任總理。並在進行全民投票後,同意新加坡正式加入了馬來西亞。
  • 李光耀回憶錄揭秘:1979年中國為何要打越南?有人早就預料到了
    1962年10月開始的中印邊境衝突,解放軍打了1個月後取得速勝,之後中印邊境消停了50多年。 1969年初中蘇邊境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比如有名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雙方在邊境上打了半年左右,之後局勢逐步緩和了下來,目前中蘇邊境沒有爭議區。
  • 李光耀住過24次的圓山大飯店,有逃生密道,還藏著大人物的小秘密
    在入口處還有一段長20米的滑梯道,方便緊急逃生之用,密道出口分別通往兩個公園,自用可以容納1200人,加上附近居民來算,一共可供10000人來使用。五十年代的臺灣,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基於接待規格的需要,在1952年的時候,由宋美齡創建圓山大飯店,建於圓山的山丘上,後倚陽明山,前臨基隆河。
  • 李光耀:西歐海關一見華人,都肅然起敬
    但麥克阿瑟卻置若罔聞,他不無輕蔑地說:「中國人沒有發動戰爭的能力,他們不具備相應的工業實力。而三八線沒有什麼軍事意義,它不過是一條緯度線,沒有什麼能阻止聯合國軍跨越它。」 但美國人打錯了算盤,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遠不如對手的情況下,靠著英勇頑強的精神和高明的技戰術打法,擊敗了以美軍為主的十六國聯軍,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為什麼馬來西亞要把新加坡踢出去,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呢?
    在歷史上並沒有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雖然在馬來半島上曾經有過數個國家,但並沒有統一過,到了近代這裡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二戰後,英國徹底讓出了老大的地位,國力迅速衰退。世界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 「如果沒有你,我會永遠失去幸福」:當心!他們是「危險情人」
    「如果沒有你,我會永遠失去幸福!」「如果失去你了,那麼這個世界對我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你不在我身邊,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但是,這些話的背後,存在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問題,大多數人從未意識到。生活中有一些人,說這些話的時候,不是誇張的說說而已的,是內心當中,真的這樣想的,尤其是一些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缺陷的人,如果總是執著的說出這樣的話,就要當心,這很可能是個「甜蜜的陷阱」,嚴重時,危及生命安全。
  • 為啥老一輩新加坡人都說,如果新馬沒分家,馬來西亞必定會姓李?
    但它也是個"強國",具體體現在經濟水平和"華人當自強"。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還是世界一線城市,而早在前年,生產總值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610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也有6.4萬美元之巨。
  • 總有一天,我會遇見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有得人,給我點讚,然後給我評論,中秋節快樂。當然,我都很感謝。只有他,不會說話。上一秒,接到他給我點讚的消息提醒,下一秒,收到他發來的紅包:自己拿著去買月餅吧。原諒我,沒見過世面,就這樣一句話,便感動的要死。
  • 伊莉莎白·赫莉曾評論瑪麗蓮·夢露:如果我像她那麼胖,我會自殺
    許多人認為瑪麗蓮·夢露是「大碼」女人,甚至很多名人也質疑過夢露的體重和穿衣尺碼,認為她是胖美人。美國女演員Roseanne Barr曾經表示過瑪麗蓮·夢露是一個穿16碼衣服的女人。美國的16碼相當於中國的XL號,大多數服裝從16碼開始就是大碼了。
  • 文字本無意,只是不同的人賦予了它不同意義《偷書賊》
    一個小時可以有數千種不同的顏色。像蠟黃色,綴著雲朵的藍色,暗黑色。」我是因為喜歡所以經常留意天空,從小每天幻想著某朵雲上面站著某個神仙,他在觀察著人間事故,看到有趣的會笑,看到沒有道德的人幹壞事他會使用法力讓他從某件事情中得到懲罰,我覺得自己也是一位神仙,所以我會經常抬頭跟路過的神仙們微笑,偶爾內心對他們打個招呼:你好啊,我很好,你別擔心,等我過完這一世我再跟你敘舊長談,講講我在人間遇到的所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