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領袖李光耀:從孤島到亞洲四小龍,他是怎樣帶領新加坡逆襲的

2021-01-10 博古史澤

有的國家本來就是獨立的,有些則需要歷經獨立的過程,至於新加坡的獨立,則是被人硬推過來的。——李光耀

根據國外一學院今年公布報告顯示,新加坡已連續兩年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位居榜首。曾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幾十年前還是一個缺乏生機的孤島,但在第一任新加坡總理的強勢帶領下,其在三十年內不斷的蓬勃發展,逐漸逆襲為享譽亞洲的全球貿易中心。這樣巨大的轉變,離不開新加坡開國元首的正確領導,而這位推動新加坡發展的人就是華裔領袖李光耀。

李光耀祖籍廣東,從小就跟隨父親來到了受英國統治的新加坡生活,也因此接受了英式教育,踏上了英國留學的道路。1959年,留學歸來的李光耀與他人合作成立黨派,在為新加坡爭取到自治地位後競選擔任了新加坡政府的第一任總理。並在進行全民投票後,同意新加坡正式加入了馬來西亞。

一切進行得都很順利,改變新加坡命運的轉折卻開始了,加入馬來西亞的新加坡沒有受到公平的對待,李光耀也與對方政府黨派觀點衝突,最後決裂。嚴重的黨派分歧導致了雙方人民種族方面的對立,甚至發生了嚴重的暴亂。這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驅逐新加坡,所以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正式獨立。

這個時候的新加坡算得上是一座無援的孤島,資源極其匱乏,沒有能進行利用的有利條件。但為了存活下來,李光耀決定開始積極推動發展工業和經濟:成立工業區、建立輕工業基地等,快速在工業方面發展,做出成績。同時加強外來企業的吸引,加大對他們的優惠力度。種種措施使得新加坡的工業發展非常迅速,短短十年內就成為了在世界頗有影響力的電子產品出口國家。這讓新加坡的國民開始富裕起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開始過上好日子。

李光耀說過「我們決定什麼是正確的,不用考慮別人怎麼想。」他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只有建立起一個人才強國,才能發展好一個國家。所以又創立廉政、公積金等制度,構建起一個廉潔、有效率的新加坡政府,他不支持低工資養人才,只有付出高薪,才能讓官員們不貪汙、用心辦事,更好地為民、為國創造價值。

對於犯罪,他也同樣不手軟。無論是官員還是國民,只要違反了國家制度,實施了犯罪,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大家比較熟知的醉酒駕駛,在新加坡屬於刑事犯罪,是可用鞭刑進行處罰的。先不說這樣的懲罰大家是否都贊同,但是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對內的政策手段,李光耀也積極對外外交,尤其是與中國的關係交往密切。這些強硬的政治手段給新加坡帶來了曙光,讓其發展得越來越好。

說到新加坡,大家都能想到「文明國家」這個稱號,總理李光耀除了對政治方面有傑出的領導以外,在文明行為的倡導上,他同樣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大家肯定聽說過在新加坡不能吃口香糖的政策,確實,李光耀對於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嚼口香糖、公眾場合吸菸說髒話等各種不文明行為都做出了嚴格的處罰條例。同時強烈倡導各種文明的行為,如今的新加坡不管是從外觀的乾淨美觀上,還是人民的文明素養上,都是位居前列的國家,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

2011年李光耀退出了政治舞臺,將新加坡的未來交到了新一代總理的手中。2015年,這位華人領袖因病去世,從此離開這個世界,享年91歲。世人對李光耀的評價褒貶不一,李光耀對新加坡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一直提倡「雙語教學」的政策方法,錯誤的導致後人對華語失去了興趣,最終關停了全部的中文大學也使得新加坡的華文教育逐漸消失。這樣的消逝對整個東南亞華人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結語

無論世人如何評價,作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在任職期間把獨立的新加坡從黯淡無光逆襲成「亞洲四小龍」之一,其鑄就的成果就擺在明面上。每一個衰敗的國家要想能站穩腳跟,背後都有一位或多位優秀領導人挺身而出。他們在浮蕩的時代頂住壓力,果斷地作出改革,才成就了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五彩斑斕國家。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獨立初,華人建議把漢語定為國語,李光耀:除非打倒我
    同時,李光耀注意到當時的新加坡沒有自己的產業,經濟收入基本上依賴於作為港口城市的國際貿易轉運費用。為了給新加坡國內經濟結構注入新的血液,他不辭辛勞,經常親力親為帶領團隊跑去其他國家,提出優惠政策吸引外國貿易大亨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建立廠房,從而側面為新加坡帶來外企收入的同時還能解決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
  • 李光耀:蝙蝠的智慧
    然而這遲到21年的退休仍能成為新聞焦點本身,就充分表明了李光耀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平心而論,李光耀和他一手締造的新加坡共和國,在東方和西方,往往給人反差極大的兩種不同印象。在上世紀60年代中葉,新加坡和馬來亞分離前後,他若不強調新加坡的華人屬性,這個華裔居多的島城將淹沒於馬來人的汪洋大海;若不強調新加坡人和華人的不同,則華裔特有的「唐山情結」將令這個新生國家難以自立。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為啥老一輩新加坡人都說,如果新馬沒分家,馬來西亞必定會姓李?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還是世界一線城市,而早在前年,生產總值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610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也有6.4萬美元之巨。 不過新加坡今天的這份成就來之不易,早在1891年,於英國東印度公司工作的來福士,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 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李光耀果然是老狐狸
    新加坡和中國之間淵源頗深,相比於歷史悠久的中國,新加坡是一個獨立不足百年的國家,在大部分的歷史中,它都是馬來西亞的領土,直到1965年才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而這個新誕生的國家土地上,居住的大部分人都是從中國遷居出來的,就連李光耀本人祖上也是廣東人,但是李光耀並不像其他華裔那樣,有著故土難離的感情。
  • 李光耀一家是如何牢牢地把新加坡的統治權力,緊握在李氏的手中
    新加坡這邊馬上要搞大選了,這場大選對於新加坡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是李顯龍的交班之戰。這場大選之後,李顯龍可能就要卸下擔子,讓王瑞傑擔任新加坡總理了,新加坡今天被人們稱之為李氏王朝,李光耀李顯龍兩任父子,才是新加坡實際上的統治者。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新加坡:城市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在18世紀時,英國來到亞洲做「生意」,需要在東南亞建立一個讓船隊停靠休息的中轉站。於是新加坡憑藉其卓越的地理位置,被英國開發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同時也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新加坡四:歷史插曲新加坡曾與馬來西亞合併。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新加坡的「國父」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
    新加坡是個華裔人口眾多的國家,這個小國家的華裔人口超過四分之三。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漢語和英語是新加坡的通用語言,而且很多中國遊客認為在新加坡可以「無障礙交流」,但事實上,大多數新加坡人都用英語。在這片新生的國度裡,住在這裡的大多數人都是從中國遷來的,甚至李光耀本人祖上也是廣東人,但李光耀不像其他華裔一樣,有一種故土難離的感情。當新加坡還沒有完全獨立的時候,李光耀就不斷地打擊新加坡當地的南洋大學,只是因為南洋大學是一所以漢語教育為主的大學,也是與中國接觸最多的學校,校長們經常以中國人為生,這引起李光耀的不滿。
  • 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生前是如何看待中國崛起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李光耀作為擁有中國血統的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由於其運用自己出色的國家治理能力,短短三十年時間將新加坡發展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在國際上贏得了巨大聲望。新加坡夜景那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生前是如何看待中國崛起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一,中國崛起發展過程中國內面臨嚴峻貧富差距問題。
  • 蔡英文很敢講,臺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導讀:日前,民進黨當局又給出了一大「喜訊」,臺灣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位。然而,對於蔡英文的興致勃勃,島內很多網友卻潑了一盆冷水。所謂「亞洲四小龍」是20年前的說法,難道民進黨還活在過去嗎?
  • 李光耀的預測:30年後中國經濟將達到何種程度?美國處於什麼位置
    戰爭過後,雖然中國人民完全抵抗也取得了勝利,但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經濟發展都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可是在幾十年前,一位叫做李光耀的先生預測:中國在30年後的經濟發展肯定會不一樣。那麼,屆時美國的經濟又處於怎樣的位置?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但海外疫情仍很嚴重,外部需要持續疲軟,如果長期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將對下半年的出口影響較大。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 「亞洲四小龍」又多了一個 變身「五小龍 」-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李光耀:西方認識中國的領路人_大參考_鳳凰網
    在新中的經濟往來中,大陸受益於新加坡的投資和管理,特別是在中國改革早期,新加坡是中國聯繫世界的一條重要通道。新加坡則受益於大陸廣闊的市場。但這只是事情的一面,李光耀加強與中國的聯繫,還隱含著另一個目的或意圖,就是藉助大陸改革開放,向世界證明新加坡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成功,蘇州工業園即是只這一意圖下的產物。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亞洲四小龍火遍全球時,深圳可能連它們的一根毛都趕不上,今天深圳已經具備它們較量的資本,人均GDP是較好的衡量指標。 深圳人均GDP和亞洲四小龍對比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臺灣省、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它們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抓住了歐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發展本地區經濟,在70年代到90年代得到高速的發展,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