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
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技產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起到了支柱和支撐作用。但海外疫情仍很嚴重,外部需要持續疲軟,如果長期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將對下半年的出口影響較大。
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
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作為韓國的最大貿易貨幣,中國經濟的不斷「甦醒」或將有利於挽救韓國貿易,形成對韓國以及日本經濟的「託底」作用。
與中國臺灣、韓國相比,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二季度經濟降幅就大很多了。其中,香港地區的二季度經濟與上年同期相比實際縮減9%,但環比降幅只有0.1%(主要是一季度經濟降幅較大)。
其中,私人消費支出同比下跌14.5%,企業投資同比下降20.6%。由於中國大陸的「託底作用」,二季度香港的商品出口僅下降2.1%,進口也僅下降6.8%。使其二季度經濟僅同比實際萎縮9%,略好於一季度(同比實際下降9.1%)。
最後看看新加坡:按照新加坡貿工部公開的數據,二季度經濟環比年化下降42.9%,同比實際下降13.2%,成為經濟降幅最大的「小龍」。由於連續兩個季度經濟出現衰退,因此新加坡已經進入技術性衰退。
其中,製造業同比下降31.7%,運輸倉儲業同比下降39.2%,住宿餐飲服務業同比下跌41.4%,建築業更是同比暴跌97.1%——大多數行業都是負增長,只有金融保險業增長3.4%,並且是唯一增長的行業。
小結:上文既寫了同比,又寫了環比或環比年化,網友們可能不會對比。如果只看同比,那二季度中國臺灣是實際下降0.73%,韓國經濟增速初值是實際下降2.9%,中國香港是下降9%,新加坡實際下降13.2%。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