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2020-12-18 南生今世說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

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技產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起到了支柱和支撐作用。但海外疫情仍很嚴重,外部需要持續疲軟,如果長期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將對下半年的出口影響較大。

韓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2.9%,環比萎縮3.3%,雖然創下1998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但與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其他發達國家來說,韓國經濟縮減程度已屬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了。

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

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作為韓國的最大貿易貨幣,中國經濟的不斷「甦醒」或將有利於挽救韓國貿易,形成對韓國以及日本經濟的「託底」作用。

與中國臺灣、韓國相比,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二季度經濟降幅就大很多了。其中,香港地區的二季度經濟與上年同期相比實際縮減9%,但環比降幅只有0.1%(主要是一季度經濟降幅較大)。

其中,私人消費支出同比下跌14.5%,企業投資同比下降20.6%。由於中國大陸的「託底作用」,二季度香港的商品出口僅下降2.1%,進口也僅下降6.8%。使其二季度經濟僅同比實際萎縮9%,略好於一季度(同比實際下降9.1%)。

最後看看新加坡:按照新加坡貿工部公開的數據,二季度經濟環比年化下降42.9%,同比實際下降13.2%,成為經濟降幅最大的「小龍」。由於連續兩個季度經濟出現衰退,因此新加坡已經進入技術性衰退。

其中,製造業同比下降31.7%,運輸倉儲業同比下降39.2%,住宿餐飲服務業同比下跌41.4%,建築業更是同比暴跌97.1%——大多數行業都是負增長,只有金融保險業增長3.4%,並且是唯一增長的行業。

小結:上文既寫了同比,又寫了環比或環比年化,網友們可能不會對比。如果只看同比,那二季度中國臺灣是實際下降0.73%,韓國經濟增速初值是實際下降2.9%,中國香港是下降9%,新加坡實際下降13.2%。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近日,臺灣省主計處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估值,同比2019年增長了1.54%,環比則下跌了1.51%。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臺灣和香港的GDP放在東南亞能排在第幾名?
    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還有韓國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這裡面只有新加坡是屬於東南亞的,另外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韓國都屬於東亞的範圍。當然這不影響我們拿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GDP跟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去對比。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蔡英文很敢講,臺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導讀:日前,民進黨當局又給出了一大「喜訊」,臺灣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位。然而,對於蔡英文的興致勃勃,島內很多網友卻潑了一盆冷水。所謂「亞洲四小龍」是20年前的說法,難道民進黨還活在過去嗎?
  • 「亞洲四小龍」又多了一個 變身「五小龍 」-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聽說亞洲要變天 「四小龍」三人墮落不如蟲
    金投外匯網10月19日訊,曾作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經濟火車頭的「亞洲四小龍」(香港、臺灣、新加坡、韓國)令全球矚目,但在今年經濟風險密集的市場上,媒體報導稱,亞洲四小龍已今非昔比,甚至相繼深陷泥沼,經濟被指大部「淪陷」。 新加坡:斷崖式下跌!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臺灣名義地區生產總值折合21537.42億元,同比增長7.3%,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居第7位,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高於福建1636.03億元。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臺灣最新消息!蔡英文:臺灣今年第三季度穩居亞洲四小龍第1名 全球...
    蔡英文:臺灣今年第三季度穩居亞洲四小龍第1名 全球供應鏈重組將實施「臺灣製造」再升級 文/editor2020-11-30 13:45:42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今天(11月30日)就後新冠疫情時代發表講話,她指出臺灣在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變局中將再次擦亮「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招牌,
  • 臺灣經濟實力排在全國第幾?對比2019年GDP,與一個省份非常接近
    說起中國的城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它們的GDP總量直線上升,隨便拿一個出來就相當於一個中等偏上的國家經濟總量,當然像蘇州、鄭州等城市這兩年憑藉著省內的扶持包括自身的資源優勢,也在奮起直追,成為國家一線城市似乎不再只是空談,如今網上出現了許多城市之間的GDP對比,雖然不能完全說明一切,但是多多少少還是能夠反映城市的經濟實力。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長久以來,臺灣經濟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成員。近些年,臺灣經濟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發展有所減緩,但綜合來看,臺灣依舊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省份之一。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截至2019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按照此人口計算,上半年臺灣人均GDP約為9.1萬元。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除了以上幾個省份之外,「亞洲四小龍」之一、有著「寶島」之稱的臺灣,其經濟表現也十分令人關注。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經濟下滑,富裕程度卻不減當年
    中國香港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天然深水港優勢創造了數百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與韓國相比的經濟成果,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合併稱為「亞洲四小龍」,現在的香港整個國際貿易發展不景氣,周邊港口城市貿易的 現在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不景氣,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蘇州,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有錢人也變少了,其實香港有錢人的數量似乎不減當年,除了有名的李嘉誠,還有很多有錢人,那麼,不說有錢人多和少,還是去香港看看這個城市的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