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2020-12-14 小智讀財經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取代「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亞洲四小龍」逐漸走下神壇,但憑藉上世紀打下的基礎,「亞洲四小龍」至今仍然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經濟體。

2020年,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疫情影響下,「亞洲四小龍」在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各有不同,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韓國

韓國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四小龍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總量約為14217120億韓元,按照平均匯率計算,折合1.184萬億美元、8.3萬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韓國GDP和我國廣東省GDP相近,前三季度韓國GDP比廣東高出4000多億元人民幣。

上半年韓國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速為負,其中第二季度-3.2%的增速創下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差表現。不過韓國經濟增速在第三季度得到反彈,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1%。今年前三季度,韓國GDP同比下降1.1%,而去年同期為增長1.9%。

按照韓國2019年5200萬人口計算,今年前三季度韓國人均GDP約為2.27萬美元。

新加坡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中人均GDP最高的國家,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排名全球前十。新加坡也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服務業佔其國民經濟高達70%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GDP增速同比實際下降6.5%,比去年同期的0.6%下滑近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新加坡出口和轉口貿易總額出現較大程度下滑,這是導致其經濟疲軟的主要原因。

前三季度,新加坡GDP約為2450.217億美元,折合17131億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底,新加坡人口約為570萬,按此人口計算其人均GDP約為4.29萬美元。

中國香港

雖然香港本土疫情控制得當,但由於國際形勢依舊嚴峻,今年以來香港旅遊業、進出口貿易均出現了大幅回調,導致前三季度香港經濟萎靡不振。

前三季度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為19967.67億港元,折合2573.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以上,同比實際縮減7.2%。人均方面,前三季度香港人均GDP約為3.4萬美元。

中國臺灣

整個前三季度,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表現最好的是中國臺灣。前9個月,臺灣GDP實際增長1.66%,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臺灣地區生產總值折合4782.7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為33439.52億元人民幣。出口貿易是臺灣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尤其在半導體領域,臺灣企業獲得了不少訂單,對臺灣的出口貿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人均GDP方面,前三季度臺灣人均GDP約為2萬美元。

綜合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亞洲四小龍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為1.184萬億美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新加坡,為4.29萬美元。

本文由小智讀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技產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起到了支柱和支撐作用。但海外疫情仍很嚴重,外部需要持續疲軟,如果長期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將對下半年的出口影響較大。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 蔡英文:臺灣經濟增長率獨佔鰲頭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亞洲四小龍其它的兩個經濟體中,新加坡的GDP增速為-2.2%,香港目前尚未公布數據。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韓國下跌的幅度最小,其次是臺灣省,新加坡。那麼全年來看,究竟誰能領跑四小龍?
  • 蔡英文很敢講,臺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導讀:日前,民進黨當局又給出了一大「喜訊」,臺灣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位。然而,對於蔡英文的興致勃勃,島內很多網友卻潑了一盆冷水。所謂「亞洲四小龍」是20年前的說法,難道民進黨還活在過去嗎?
  • 2020年前三季度,臺灣GDP3.3萬億,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臺灣省,地處我國大陸東南海域 ,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亦被稱為寶島臺灣。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臺灣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度與韓國、新加坡以及我國的香港別列為亞洲四小龍,不過時至今日,當初的亞洲四小龍裡,臺灣的經濟水平已經漸行漸遠!
  • 臺灣和香港的GDP放在東南亞能排在第幾名?
    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還有韓國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這裡面只有新加坡是屬於東南亞的,另外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韓國都屬於東亞的範圍。當然這不影響我們拿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GDP跟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去對比。
  • 「亞洲四小龍」又多了一個 變身「五小龍 」-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文/龍小林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經濟下滑,富裕程度卻不減當年
    中國香港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天然深水港優勢創造了數百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與韓國相比的經濟成果,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合併稱為「亞洲四小龍」,現在的香港整個國際貿易發展不景氣,周邊港口城市貿易的 現在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不景氣,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蘇州,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有錢人也變少了,其實香港有錢人的數量似乎不減當年,除了有名的李嘉誠,還有很多有錢人,那麼,不說有錢人多和少,還是去香港看看這個城市的發展吧
  • 臺灣和越南增長、香港大幅下跌!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前三季度GDP
    今年全球性疫情爆發,亞洲主要國家也不能倖免,但整體來看,亞洲國家相比歐洲和美洲還是相對穩定一些,尤其是東亞幾個強國穩定住了局面。另外像越南、臺灣省都是正增長,表現相當優異,增速都要高於中國大陸。雖然像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幾個國家跌幅較大,但因為體量偏小,對於整個亞洲的經濟格局造成不了大的影響。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出爐!清華打破新加坡、香港前3「壟斷」
    【新智元導讀】11月25日,全球知名排名機構QS發布《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今年,亞洲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別來自新加坡、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第一,但清華大學歷史性上升第2,中國高校上榜數量增至177所。2021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放榜了!
  • 三季度澳門GDP下降63.8%,前三季度縮減59.8%!香港和臺灣呢?
    按當前價格計算,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澳門地區完成的名義GDP為1330.56億澳門元。按前三季度與人民幣、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164.13億元、166.5億美元。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長久以來,臺灣經濟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成員。近些年,臺灣經濟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發展有所減緩,但綜合來看,臺灣依舊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省份之一。臺灣GDP總量、人均GDP在國內是什麼水平呢?排名第幾?首先來看GDP總量。眾所周知,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GDP總量排名各省第一,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不少省份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臺灣。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一、臺灣是戰略要地,具有海上貿易的地理優勢臺灣,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地處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寬130—200公裡)相望,由臺灣島和周圍21個附屬島以及澎湖列島64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2萬平方公裡。臺灣省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海上貿易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