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國父」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

2020-12-21 一個人談歷史啊

新加坡是個華裔人口眾多的國家,這個小國家的華裔人口超過四分之三。

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漢語和英語是新加坡的通用語言,而且很多中國遊客認為在新加坡可以「無障礙交流」,但事實上,大多數新加坡人都用英語。

新加坡是個看起來很中國化的國家,十幾年前中央電視臺還引進了不少新加坡拍的電視劇,因為演員和劇情都很中國化,很多人看完劇集長大後才反應過來這是「進口產品」。

而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在上位之初就搞得風生水起,「去中國化」首當其衝的便是漢語。今天,不得不說李光耀的這一方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漢語在新加坡從幾十年前的世界通用語退居二線,許多新加坡的年輕人對中文也不太熟悉,張口就是英語。

為什麼李光耀看不懂漢語,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與中國相比,新加坡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新加坡獨立還不到一百年,在大多數歷史上,新加坡都是馬來西亞的領土,直到1965年才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

在這片新生的國度裡,住在這裡的大多數人都是從中國遷來的,甚至李光耀本人祖上也是廣東人,但李光耀不像其他華裔一樣,有一種故土難離的感情。

當新加坡還沒有完全獨立的時候,李光耀就不斷地打擊新加坡當地的南洋大學,只是因為南洋大學是一所以漢語教育為主的大學,也是與中國接觸最多的學校,校長們經常以中國人為生,這引起李光耀的不滿。

李光耀建立了官方語言,更是為英語奠定了獨特的地位,雖然當時很多華裔都希望使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但李光耀始終認為,把英語作為新加坡的一種通用語,是他一生中最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改變新加坡命運的正確決定。身負「數典忘祖」之罪的李光耀,是從何而來的驕傲與自信?

他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漢語不能讓所有人都使用,為什麼?由於新加坡不大,但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除了最大的華裔人口外,還有許多馬來人和印度人。佔新加坡人口四分之一的非華裔族群,他們不懂漢語,對於一個國家,如果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懂官方語言,那又如何實現民族統一呢?

出於這一考慮,漢語和馬來語被排除在外,最終達到了所有人都能說英語的條件,居然是英語,因為馬來西亞曾長期受英國殖民,英國對馬來地區實行系統的英語教育,加上需要通商,華人或馬來人都會說英語。

而李光耀認為,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對新加坡的未來發展大有裨益。新加坡是個小國寡民的國家,其富足生活的主要原因在於它依賴於貿易往來。新加坡有很多客戶,其中以英語國家的人數最多。

假如每個新加坡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對經濟發展將大有助益,即使與非英語國家的人交流也基本沒有障礙,畢竟,世界各國都以英語為母語,地位也無法超越。

第三個原因更直接一些,漢語不好學。李光耀本人擅長漢語。但他認為,由於他從小就沒有在中國生活過,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漢語教育,所以對漢語的理解過程也是非常困難的。

除了中國這樣一個整體漢語氛圍濃厚的國家,漢語的推廣在任何地方都是個難題,更別說自己已經學了幾十年了,還敢說通漢語。許多中國人認為英語不好學,其實漢語比英文更差學,只是生來接觸漢語就忽略了這一點。

無論漢語的字形、詞彙還是發音都比英語複雜,許多人從學齡前就開始學習漢語,長大了也不一定就能寫得一手好字,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很多人直到長大了還會把漢字的筆順顛三倒四。

僅有26個英語字母,接受能力較強的孩子兩節課就學會了,當然從壞的方面來看,簡單英語遠不如漢語豐富,但對於一個需要快速崛起的國家來說,只有穩中求進,同樣的學習時間,簡單易懂的英語當然是更好的選擇,這也是提升國民整體文化知識水平的無奈之舉。

這個人口稀少,面積小,再有一半人不識字的國家,如何生存?中國地廣人稀,即使一時落後也有足夠的實力反超,實在超過不了也有很多退路,饒是如此,上個世紀的中國老一輩人還是卯足了勁趕超英超美。

列強尚且如此,而新加坡這個沒有出路的小國對其發展所感到的焦慮,更不用說了,廢漢語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目的是與西方接軌,與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保持密切聯繫,只有這樣,新加坡才能在動蕩、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保一方太平。

作為一位政治家,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不講理、不感情用事的,李光耀當年的決定從來沒有後悔過,因為這一決定的確對新加坡有積極影響,但他本人有意見到漢語也不見得。進入新世紀後,李光耀鼓勵、支持了一大批漢語學校的發展,為什麼?首先,因為很多華人對自己的母語還是有很深的感情,不希望漢語在新加坡絕跡。

更重要的是中國富強了,與歐美相比,光學英語無法與中國企業家進行交流,為了經濟能持續發展,新一代新加坡人又把學習漢語提到了日程,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是如此。

事實上,許多時候,一個國家講什麼語言,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喜歡,而是看中了這一語言背後的利益,我們想要提高漢語的地位,辦學校做宣傳,其實都是附屬品,真正的靈丹妙藥,就是國家富強,國家強盛,即使不輸出漢語,別人也會趨之若鶩。

相關焦點

  • 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李光耀果然是老狐狸
    可是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卻在上位初期就搞起了轟轟烈烈的「去中國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漢語。時至今日,不得不說李光耀的這一政策做得非常成功,如今漢語在新加坡已經從幾十年前的通用語言退居二線,很多新加坡的年輕人已經不太認識中文,張口便是英語。李光耀為什麼對漢語看不順眼,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 新加坡獨立初,華人建議把漢語定為國語,李光耀:除非打倒我
    當時新加坡的中華總商會代表成員為了自身組織的長遠發展,曾多次遊說其總統李光耀,建議把漢語定位新加坡國語。新加坡作為一個島國起初並沒有信心獨自在世界上立足,因而時任總統已經42歲的李光耀感到萬分焦慮。在被迫獨立後,每每想到新加坡地域狹小、自然社會資源短缺、最重要的是長期以來新加坡都是依附在其他國家身邊生存,形成了極其單一的經濟運營模式。
  • 新加坡留學|新加坡學校常見的英文縮寫(超詳細)!
    在新加坡讀書,你一定在教學中或者學校資料中,看見過無數的英文縮寫。例如,PSLE、GCE、MOE、STAEM等等,是不是每次看到都很困惑?不要擔心,小文把經常出現的英文縮寫,全部整理出來了。收藏好文章,下次出現縮寫,拿出來對照就知道講的是什麼啦。
  • 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
  • 新加坡:親切又陌生
    一如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所言,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近代以來由貧瘠漸而富饒,一步一步朝著更為文明的社會、富強的國家走去。  對此新加坡人自然是歡欣鼓舞的,而同樣對此報以積極態度的亦不乏中國人,其間便在於中國與新加坡之間藕斷絲連的緊密聯繫。但實質上新加坡人眼中的中國,親切又陌生,但我們真的不是一家人。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1819年,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斯坦福·萊佛士爵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柔佛王國割讓新加坡,該地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升格為海峽殖民地。作為實際共同語的英語新加坡使用英語是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英語一直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廣泛應用於國家的行政管理和司法等。新加坡獨立後,英語被繼續保留下來,為歷史記錄、行政及法律提供連續性。
  • 新加坡PSB學院-完美詮釋何為就業決議專業,新加坡人的私家學院
    而留學成本要節省將近三分之二,留學時間至少節省一年(新加坡私立院校的一大特點是通過縮短假期時間來完成規定學位課程設置,從而節省留學時間及留學費用)。此外,可以通過先去新加坡讀書,再過渡到世界其他大學深造,節省費用和時間不說,學生可以更好適應國外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方法,事半功倍。
  • 新加坡華人高達74%,為何國語是英語卻不是漢語?三個原因很重要
    提到新加坡這個國家,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新加坡又叫做「獅城」,當地的石獅則是一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對於新加坡的歷史,很多人不太了解,實際上在19世紀的時候,新加坡就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另外在1942年的時候又被日本所侵佔,直到後來加入馬來西亞又正式獨立。
  • 去新加坡讀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新加坡熱門院校大盤點!
    所以建議有意向赴新加坡留學的同學,在選擇留學院校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公立院校,多了解一些新加坡私立學校,這不僅是因為私立學校在門檻這一關設置相對較低,同時也因為新加坡的私立院校得到的社會認可度與公立院校是相等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與專業才是最好的。
  • 漢語老師熱烈推薦——新加坡不可錯過的十大特色旅遊景點!
    新加坡因其地理位置獨特,環境優美被稱為「花園城市」。另外新加坡更是世界旅遊勝地,吸引無數的遊客來此停足,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新加坡的十大旅遊景點。一、魚尾獅公園魚尾獅魚尾獅是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象徵,也是新加坡的國家標誌性景點。
  • 新加坡留學|新加坡17所頂級中學大集合!
    表示孩子在國內學習就很好,希望去到新加坡留學也能讀「名校」,問小文新加坡中學的排名。在了解學校排名前,小文先帶大家了解新加坡中學的課程類型。畢竟新加坡中學提供四種課程,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和未來計劃選擇學校,而不能只憑排名擇校。
  • 新加坡中考比國內簡單多少?
    在新加坡,「O水準考試」就相當於我們國內的中考,有意思的是它還考中文,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中文納入考試科目的O-Level。 O水準考試的優勢在於,它的成績為大英國協國家公認,可用來申請新加坡初級學院(JC)、理工學院(Poly),還可以申請很多國際大學的預科,可以說是一考多用,相當於拿到了去往國際院校的跳板成績單。
  • 新加坡移民是什麼感覺?真的適合長期居住嗎?
    移民到新加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彷徨?迷茫?不知所措?開心還是激動?或許在最初的一段日子裡,移民者的確彷徨迷茫過,對未來的生活也會不知所措。但是等到大家生活了一段時間,便會儘快調整過來,發現這裡的生活真的很不錯。
  • 新加坡的世界電競強國夢
    「在學校的時候,我是籃球教練和羽毛球運動員。我把體育運動的訓練方法應用到電競當中,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2007年,他發現了新加坡電競領域的商機。他很好奇,「既然電子競技已是大勢所趨,為什麼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並沒有參與進來呢?」
  • 新加坡中學案例
    獲得O水準成績後,①選擇就讀初級中學,再取得A水準成績,用A水準成績身親新加坡及海外各大學校。②入讀A水準預備班, 再取得A水準成績,用A水準成績身親新加坡及海外各大學校。 院校介紹:博偉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政府理工學院預科培訓基地和教育部制定考點。
  • 【瑞豐德永】新加坡銀行開戶費用,新加坡開戶選哪個銀行好?新加坡...
    新加坡銀行開戶優勢  新加坡是很多投資者心目中理想的商業經營之地,為何新加坡能夠在眾多離岸中心脫穎而出呢?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新加坡政府還出臺了很多商業優惠政策,新加坡銀行開戶的優勢更是極具競爭力。新加坡銀行開戶備受國內人士青睞的背後是因為哪些原因呢?  1.
  • 留學新加坡管理學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項目詳解
    新加坡開設管理學的學校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今天小編就來說給大家對比介紹這兩個學校的管理學碩士項目。新加坡國立大學CEMS 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學校介紹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始建於1905年,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學府,也是亞洲乃至世界的頂尖學府。
  • 華裔領袖李光耀:從孤島到亞洲四小龍,他是怎樣帶領新加坡逆襲的
    曾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幾十年前還是一個缺乏生機的孤島,但在第一任新加坡總理的強勢帶領下,其在三十年內不斷的蓬勃發展,逐漸逆襲為享譽亞洲的全球貿易中心。這樣巨大的轉變,離不開新加坡開國元首的正確領導,而這位推動新加坡發展的人就是華裔領袖李光耀。李光耀祖籍廣東,從小就跟隨父親來到了受英國統治的新加坡生活,也因此接受了英式教育,踏上了英國留學的道路。
  • 去新加坡留學怎麼樣,研究生申請留學新加坡值得關注的
    作為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不僅經濟發達,高等教育也是走向了世界前列。據Carrington Crisp和EFMD(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在2020年5月至6月期間對來自50個國家的1,442名受訪者進行的最新一期《品牌商業》研究顯示,新加坡留學人氣急劇上升。
  • 假文憑案頻發 教育部留學預警兩成涉新加坡學校
    ●中國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 近兩成涉及新加坡學校  ●新加坡推教育信託認證(Edu Trust)有望根治亂局  「城市國家」新加坡有1200多所私立院校,水平良莠不齊。今年,新加坡正式實施嚴格的Edu Trust認證,規範行業標準。有教育人士預期,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大洗牌」將淘汰九成私立學校,此前存在的不規範有望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