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樓市進入白銀時代,這個提法其實已經不新鮮了。
白銀時代的樓市是悲觀的、下跌的、糟糕的嗎?並非如此。我們說黃金時代的樓市是眾所矚目的熱門板塊,那麼白銀時代的樓市則是穩定發展的支柱產業。
穩定發展,則意味著暴漲暴跌不再出現,價格回歸合理的區間。房子更加重視質量、戶型的表現、物業的服務,購房者更加挑剔,更加斤斤計較,市場維權也將更多……
樓市黃金時代留下的暗傷和隱患,都將在平穩的白銀時代逐漸補齊——當然,這是個美好的設想。很有可能樓市黃金時代留下的隱患,都將在白銀時代爆發開來,樓市急轉直下進入青銅時代甚至是黑鐵時代,就此一蹶不振。
夢該醒了,規則該變了
前幾日凌晨,自媒體《秦朔朋友圈》撰文,說「中國樓市應是夢醒時分」。
文章雖然觀點沒錯,但是這標題說得聳人聽聞,讓人一聽有種「夢碎」,「驚夢」的感覺。好像是之前幾十年的樓市恍若黃粱一夢,如今大家才從夢裡出來,接觸到慘澹的現實一般。
實際上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通過樓市暴富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過去二十多年的樓市確實非常夢幻,但並非黃粱一夢。
樓市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升級換代。從二十年前大家普遍居住的六層樓房,戶型普遍是兩室一廳或者三室一廳的格局,到現在八層以上必然有電梯,戶型無論多小都要將客廳和餐廳分開,將書房和臥室分離——功能分區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儀式感。
過去20年間,樓市的黃金時代,為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點是毋庸置疑,值得肯定。但是當樓市過熱的時候,我們發現房地產的進步反而停滯了下來。
沒有人天天研究戶型應該如何發展,沒有人願意思考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是將兩室兩廳、三室兩廳的戶型圖都定了下來。橫向一看,全國新房住宅樓盤成千上萬,戶型圖卻千篇一律。
狂熱的樓市將整個行業帶進「高周轉」的鏈條之中,什麼「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之類的口號,也就真的成為「口」號,實際上大家心裡想的是:「錢,更多的錢!」
不斷高企的房價讓樓市變成賣方市場。物以稀為貴,就算自己花一輩子的積蓄,家裡幾代人的錢包買套房,發現房子有問題,都不敢退。
為什麼?
因為如果開發商只退還你原始的房款,你還是虧的呀!在你買完房之後,房價幾經飆漲,你之前買房的錢都不見得能買到房子,更不用說銀行的貸款,已經交的稅款,人家都不見得賠呢!
就是這麼坑!
有足夠的市場需求,開發商有恃無恐,購房者有口難言。維權?難!所謂的居住品質?更是不知從何談起。大家腦子裡就都只剩兩個字:「地段!」
具體房子好壞?現在幾乎沒有人去看這些了。不得不說,地產黃金時代的最後五年裡,地產實際上是在走下坡路的。
這次洗牌,洗得長久,洗得徹底
近幾年來,很多開發商開始涉足其他產業,做機器人的做機器人,做新能源汽車的做新能源汽車,無外乎說明一點:房地產的錢不好賺了,高周轉周轉不過來了,再不見好就收,怕是最後連血本都收不回來了。
這也是無奈之舉。
地產開發到最後玩的都是資本運作,一切全是財務報表,儘是數字遊戲。具體房子蓋得好不好?誰會在乎?到時候找個靠譜的操盤手,將房子儘快銷出去,最快速度回籠資金,便完成了一輪「錢滾錢」的操作。
進入樓市白銀時代,房地產行業依然會保持高周轉的狀態,但是市場對房屋的質量有著更加嚴格的態度。
對於不少純資本運作的開發商來說,這樣的市場環境對他們並不友善。這意味著賣房子不僅僅是做公式——賣不出去大不了多投點營銷費用。你得真正去研發新的住宅產品,你必須真正給購房者帶來更好的居住體驗。
這些玩意,近幾年來已經很久沒有人提過了——除了在廣告詞裡。在房地產的白銀時代,這些東西將再次被人們所記起,並重新開始探索新的人居理念。
這次洗牌是一次長期的洗牌,不乏大牌房企將從此淡出房地產行業,換一個行業繼續他們的資本運作。
他們當然不至於倒閉,只是換個行業圈錢,活得依然風生水起。
這些拼命玩資本的朋友退場了,房地產才能經歷陣痛,涅槃重生。
不動產投資,還能投嗎?
之前二十年,不少人因為投資樓市,迎來了逆天改命的機會。今後在房地產行業,沒有這個機會了。
當然所謂逆天改命的機會,其實一直有,只是不一定在房地產行業而已。
在三四十年前,是下海經商,在最近二十年裡是買房拆遷,在這之後,說不定有別的機會使得「屌絲逆襲」的戲碼再次上演。這都是說不好的。
就像之前小米的雷軍說的:「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這一波發財機會沒了,不動產的投資還有價值嗎?
價值和風險是並存的。
當風口不再的時候,不動產投資的特徵是:低收益、低流動性加上高風險。在可預見的兜售潮中,想要全身而退,可不容易。
但是我認為,只要別老想著一夜暴富,不動產投資還是能投的——可以出租,可以自住,穩定根據貨幣通脹情況升值。只要長期持有,自然會水漲船高。
當然,這個時間點上要進場,恐怕還有些波折,等到浮華褪去,樓市真正開始穩健發展的時候,如果有足夠的閒錢,再精挑細選,買一套合適的房產,依然是一樁不錯的投資。
如果想著一夜暴富,那閣下可以試試南下到澳門碰碰運氣,說不定比投資不動產要靠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