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涼涼」的社區團購,2020年為什麼又「熱」了?

2020-12-17 騰訊網

早在2014年,社區團購只是一個起於長沙的小事。以後的4年,從地方走紅的社區團購,開始在全國遍地開花。這個原本在QQ群裡賣水果的小項目,演變成為一場全國性「社區買菜革命」。

隨著資本湧入,大量的社區團購品牌出現,經過2019年一整年混戰,亂象頻出,2019年末大量品牌已淡出社區團購領域,整個市場一下安靜下來。

疫情是社區團購的一劑強心針,頭部品牌發力,越來越多的電商,零售甚至網際網路品牌試圖運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入局。

頭部圍剿

社區團購頭部玩家十薈團成立於2018年4月,以社區為入口,瞄準家庭日常消費場景,開拓二三線市場,為用戶提供社區果蔬、生鮮及家居用品團購。

2019年十薈團銷售額比2018年增長了20倍。

目前十薈團的業務覆蓋了全國百餘個城市和地區,超過10萬個社區,2020年十薈團的總體目標是100億,3月份的GMV達到5個億。而目前,十薈團大部分城市都具備持續性規模化的盈利能力。

社群運營以團長為核心,這是十薈團持續運營的關鍵。

十薈團注重對團長的培訓,每月用指標數據進行考核。團長每月要拉新多少人,要賣多少單,能者多勞。一般來說,一個在十薈團做一年以上的優秀團長,都能每月領取到15%-25%的高額佣金,換算下來大概能月入過萬。換算到每天,百元至千元不等。

過程中,十薈團會儘量「放權」給團長,讓他像一個真正的門店店主一樣去經營自己的生意。但也會像傳統零售企業考核店長和門店一樣,對「團長」進行考核,淘汰那些銷售能力和服務意識較差的團長。歸根結底,團長的收入與團長能力、團長拉新數、團長單量息息相關。

而團長為了能拉新客戶穩固老客戶,會積極地與用戶溝通,及時解決問題,甚至除了每天分享十薈團平臺中的促銷商品、到貨通知以外,還會加一些天氣預報、社區活動、美食及菜譜分享、周邊旅遊景點推薦等來豐富內容,同時團長也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公司品牌好感度。

除了靠團長進行推廣,十薈團還採用實體門店來進行一、二、三線城市全覆蓋。結合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同時配合團長提升客戶的消費體驗,這將變成適合社區零售業態的新零售模型。

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重新復活這個賽道。

滴滴5月成立橙心優選,從成都開始進行試運營,通過微信小程序提供服務。滴滴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例如跑腿、貨運、外賣等,這些優勢能夠穩定支撐社區團購的物流配送環節。

相對其他平臺,橙心優選在推廣方面更加粗暴簡單,跟當年滴滴打車佔有市場時的打法如出一轍,直接通過花樣繁多的補貼活動拉攏團長,日單量已突破300萬。

美團7月成立優選事業部,入局社區團購;9月,美團優選宣布推出「千城計劃」,據傳投入700億資金,旨在年底前實現全國覆蓋,並逐步下沉至縣級市場;10月,美團又將社區團購業務升為一級戰略項目。

美團燒到生鮮的火,不僅在於社區團購,還在於美團買菜。美團在同城服務的市場份額無人能撼動,雖然生鮮作為電商線上化率最低的品類,一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美團仍將其作為未來重點發力的領域。美團優選從濟南出發,一邊向低級別的縣城、鄉鎮市場滲透,比如淄博、泰安等;一邊也向同級別的二線城市擴張,如武漢、廣州、成都等。

拼多多8月在武漢、南昌等地上線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拼拼多在之前有過做社區團購的失敗經驗,所以這次採用「預售+站點自提」這一社區團購常用模式,降低試錯成本。在產品價格方面則延續了拼多多的低價模式,通過大量補貼來提高價格吸引力。

阿里雖然投資了十薈團,但是依然讓自己的品牌如盒馬,菜鳥驛站,餓了嗎等多點發力,試圖通過品牌認識佔領市場。

社區團購大戰,正式打響。

發「熱」的資本

十薈團距上一次完成8140萬美元融資不過兩月,再次宣布完成8000千萬美元的C2輪融資。短短7月內,十薈團已經完成了3輪融資。

多多買菜為了搶奪優質團長資源,拼多多已投入10億元補貼。據報導,「多多買菜」平臺每銷售一單,商家能抽取10%-15%的提成,這一數字遠高於其他平臺。

盒馬獲得阿里40億美金來做社區團購,並在武漢開團。

美團優選將佣金提高到10%~20%,高於十薈團的12%、興盛優選的10%和食享會的5%。美團地推每拓展一位團長獎勵160元,橙心優選和多多買菜則是130元。

社區團購市場仿佛進入了網約車當年「燒錢」的年代。從網際網路巨頭們投入資金的大手筆和戰略高度來看,這場買菜戰爭顯然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

從消費者的復購率來看,很多用戶只是看上了作為「新用戶」時的補貼活動,當補貼結束後,很多用戶會覺得社區團購的價格並不便宜,從而轉向別的品牌。因此一味的低價並不能留住用戶,如何通過提高品質的同時控制價格,用高性價比留住客戶才是正確的選擇。

其中生鮮作為高頻剛需產品,是社區團購的重要流量來源,而生鮮經營的關鍵是供應鏈,因此生鮮規模化經營的門檻並不低。即使是交易鏈已經被簡化到非常短的社區團購,也需要平臺自建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

各個品牌都需要從貨物源頭,物流運輸,倉庫布局等方面入手,通過電商品牌幫助農戶從而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運用自身優勢優化運輸和輸出差異化產品,就將是破局的手段。

除了這些巨頭,還有一些地方本地的社區生鮮超市近年來也發展迅猛,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業務在進入合肥、廣州等市場,必然要與這些「地頭蛇」短兵相接。

相較於小玩家,上遊供應鏈與物流資源的整合能力是巨頭玩家的優勢所在。但小玩家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們會比大玩家「更接地氣」地深扎在社區團購的運營一線,對社群、團長的把控能力不容小覷。

差異化的商品優勢與服務體驗、對供應鏈成本的把控將成為核心實力。對於後來者網際網路巨頭而言,要想啃下「社區團購」這塊骨頭依舊任重道遠。對於消費者來說,隨著各種品牌的補貼越演越烈,社區團購的羊毛還能繼續薅一陣。

相關焦點

  • 郭德帆: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
    同樣的困惑也存在於北京的其他媒體老師身上,最近半年,社區團購的新聞幾乎每天都能登上各大科技網站的首頁,但是很多媒體老師都在吐槽,我們天天寫,卻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為什麼?因為北京、上海的用戶早已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心中的香餑餑,身上已經榨不出油來,PUA這些用戶的代價太高。誰讓北上廣深用戶,屬於網際網路的上半場。表象,社區團購一定是表象。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九不得」會殺死社區團購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唆麻可能是移動網際網路最後一場戰役的社區團購,一隻腳已經踏進當年直播答題同一條河裡。一時間,「涼涼之聲」四起,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唱衰。畢竟,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精神指導之下,前有阿里、閱文和豐巢才領了罰單,大棒落在社區團購上看似理所應當。但在我們看起來,社區團購似乎還沒到打出「GG」的那一步。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
  • 魔幻社區團購,終局在哪裡?
    編輯導語: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的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局,各種玩法層出不窮,讓社區團購成為2020年國內最火的投資賽道之一。社區團購未來發展如何?本文作者從社區團購的概念出發,從五個方面對其展開了分析解讀,與大家分享。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社區團購,凜冬將至
    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主戰場是「社區團購」這個概念。按照過往的延長線,此次烏鎮網際網路,應當會引發一場「社區團購」的大論戰。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  這些年,網際網路巨頭在中國經濟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從最早的網購和通訊,後來發展為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到現在已經涉及到許多G端業務。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馬老師:社區團購兩年前火了一陣,為什麼現在又重新火了?莊帥:之前做過統計,社區團購這兩三年時間有兩百多億的融資。據天眼查APP專業版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我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達百億人民幣。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節奏,人們進入了漫長的居家生活狀態,越來越多人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同時也催生出了網際網路史上規模最大的賣菜競爭——「社區團購」 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1月,國內社區團購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
  • 衛龍發通知: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這是為什麼?
    網紅品牌衛龍發布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這是為啥呢?很多看熱鬧的人,也許認為,多一個渠道不好嗎,多賣東西啊。其實,你想得太簡單了,這可不是多一個渠道的問題,對很多傳統品牌,特別是快消品而言,社群團購平臺對他們的打擊也許是致命的。一旦價格體系出問題,渠道和終端頃刻之間就會崩塌,讓這些品牌的銷售陷入癱瘓,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京東社區團購預再添一名「大將」!據悉,京東已經對美家買菜進行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12月2日,LatePost曾報導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 京東7FRESH邵宏傑:京東要做社區團購的長期主義者
    邵宏傑認為,今年疫情使得大量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這一年巨頭的補貼或者資本的再次進入,2020年將是大量社區團購公司野蠻增長最好的一年。同時,邵宏傑也強調,未來1-3年,中小型創業者公司幾乎是很難再進入這個行業,因為社區團購的運營門檻實在太高了。作為一家普通的創業公司來說,在今天巨頭林立的行業中要想生存難上加難。
  • 社區團購誰在支持誰又在抵制?
    「社區團購,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在線上下單參與團購,再由團長進行商品管理和分發。」在2019年幾乎歇了菜的「社區團購」,因為2020年的一場疫情,培養了百姓網上買菜的習慣,變得炙手可熱,引得資本們爭相下注。熟悉的味道,不一樣的配方。價格戰,1元錢6個獼猴桃,你買不買?
  • 京東高調進軍社區團購,劉強東親自坐鎮收購美家買菜
    而美家買菜的關聯公司北京美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由劉傳軍持股80%。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美菜網估值已達到500億元。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居民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社區團購團長成為就業新選擇 早上7點,家住廣西南寧的李麗已經起床,餵孩子吃過早飯後,她來到了自己在小區裡租的店鋪,等著司機送來客戶們昨天訂的商品。「貨已經到店啦,大家隨時來取!」分揀完,李麗在微信群裡發出了今天的第一條通知。
  • 社區團購最終會成為第四大電商平臺嗎?
    一、定義:什麼是社區團購?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社區團購就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通過社區商鋪為周圍(社區內)居民提供的團購形式的優惠活動,促進商鋪對核心客戶的精準化宣傳和消費刺激,實現商鋪區域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迅速提升,對商鋪的營銷產生重大效果。二、社區團購發展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實際上,社區團購併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2016年,社區團購就已經在湖南興起,但早期發展較慢。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短兵相接突如其來的疫情點燃了社區團購的需求,也讓所有人再次重新審視這個並不新鮮的創業項目。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預計中國社區團購會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到2022年有望達到千億級別。在2019年剛剛經歷大規模洗牌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的社區團購原始玩家,也在巨頭的進擊下警惕起來。興業證券的數據顯示,從小程序數據看,截至2020年10月底,興盛優選小程序DAU大約在600萬左右,而多多買菜、同程生活、十薈團等公司小程序DAU在100萬~200萬區間,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兩家DAU在50萬左右;其中多多買菜小程序DAU增速最快。
  • 「社區團購」 攻城掠地,藥店的機會!
    疫情的原因,2020年上半年,熱門、風口是直播帶貨;而下半年,熱門、風口絕對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本質是以一群人為單位、注重低價的電商服務。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火了!
  • 社區團購與社區電商的區別
    什麼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現,其運作模式非常簡單,牽頭人建好微信群,然後拉人進群,群主在群裡組織團購活動,通過統計群內報名參加的人數,由牽頭人(一般是群主)統一去線下批發市場或者線上批發平臺統一下單,最後到貨後由群主配送或者群成員自提就算完成一次團購活動。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早在2014、2015年,各種社區電商服務就已經遍地開花,例如與體彩店合作,搭建社區O2O服務平臺的「咕啦電商」;再比如瞄準我國社區連鎖便利店空白的「購百特」;還有房地產公司孵化的以物業為基礎,定位於智慧社區服務的「愛助家」。資本也在此時「盯」上了這些精耕社區流量的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