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環雲和湖鐵人三項挑戰賽
2020環雲和湖鐵人三項挑戰賽上周精彩落幕,鐵人三項賽一直是小眾賽事中最具挑戰的項目,共有13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鐵人三項運動愛好者展示了這項運動的魅力。
本屆賽事是連續舉辦的第4年,選手要完成0.75km遊泳,20km騎行以及5km跑步。三項比賽間不停頓,因此對參賽者的綜合素質有很高要求,隨著運動人口不斷的增長,鐵三也逐漸進入到運動愛好者的視野,運動人生完成一次鐵三自然成了運動愛好者的一個願望。
首屆龍虎山山地馬拉松賽
「天下第一象」和「最仙馬拉松」是什麼樣的結合?
12月6日首屆龍虎山山地馬拉松賽精彩開場,全國各地2000餘名跑者深臨龍虎山,龍虎山以古越文化和道文化聞名,傳說正一道天師張道陵在龍虎山開爐煉丹,這裡的上清古鎮也處處蘊含著道文化的仙氣,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崖墓也是獨樹一幟的文化遺產。
2020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裡馬拉松
2020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裡馬拉松上周末完美落下帷幕。
為什麼貴州出跑步精英,地處雲貴高原有海拔的優勢,還有丘陵地貌的上下起伏給這裡的人帶來了訓練的複雜環境優勢。
今年賽程總長105.4875公裡,由凱裡、雷山和丹寨三站組成,3天3地3場比賽,跑者規模將近3000人,整個賽事設置了男、女超100公裡三日賽,男、女單日賽及迷你馬拉松、健身跑等項目。
第一站在凱裡苗侗風情園開跑,凱裡苗侗民族風情園開跑,途經民族體育場、清水江風雨橋等標誌性景觀,最後到達國家4A級景區下司古鎮。
第二站雷山,賽道兩處折返點分別是《西江盛典》表演場和郎德苗寨,都是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地。
第三站的丹寨,賽段起點設在國家4A級景區丹寨萬達小鎮,途經丹寨縣城、龍泉大道、金鐘大道等地。雷山縣是中國僅有的千戶苗寨所在地,有2000多年建寨歷史,有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吊腳木樓建築群。
上海律師馬拉松賽
「中國律師第一跑,上海律師一家親」,連續舉辦四屆的上海律師馬拉松賽是行業跑步賽事中非常有特點的。也說明跑步文化在上海發展的縱深程度深,起步早。
律師行業本身工作壓力大,職業特點決定了律師需要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對於律師來說跑步是一個比較好的運動,強度適中同時也能保證律師日常精力的充沛。
「跑起來,在路上,揮灑汗水,突破自我,馬拉松精神和律師的職業精神完美貼合。向前輩學習,永不言棄」。
「猶記得從我身邊跑過這些個可愛的人,他們的面容已憔悴,但他們的咬合肌仍然是繃緊的,他們的內心沒有放棄,所以他們最後都是笑著衝線的」。
這就是律師跑者和志願者的真實寫照。
2020年白雲區「雲·動」體育品牌賽事系列之鄉村半程馬拉松
2020年白雲區「雲·動」體育品牌賽事系列之鄉村半程馬拉松12月5日在鍾落潭鎮鳴槍開跑。
鄉村路跑和城市路跑不同,呼吸著鄉土氣息,在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堆積的中心,跑在和現代文化有差異的環境中,心境自然會不同。
今年是白雲鄉村馬拉松活動的第五屆,主辦方還在龍崗曾氏大祠堂同步舉行鄉村嘉年華活動,跑者能品嘗到番石榴、火龍果、楊桃、繽紛水果茶、炒丸子等美食。
賽事獎牌設計還以「中國最美鄉村」寮寀村標誌性牌坊「世外桃源」為模型,加入了鍾落潭鎮的秀麗風景。
灕江100越野跑
在灕江跑越野是什麼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說了都知道,但跑野和遊玩的體驗感差距就是灕江100越野跑和旅行團之間的差距。
12月5日-6日的陽朔,選手們從興坪老街出發,一路奔跑在畫卷中裡,冬天的氣候寒冷中夾雜著溼氣,只有抽空看眼灕江的美景,才能短暫忘記越野途中對身體意志的挑戰穿。
比賽設置了是100公裡,50公裡,25公裡三個組別。高手們對於惡劣環境的適應度是常人想像的。男子前三也都是越野跑圈的好手。趙家駒、施楊合、王清華,成績分別用時09:05:17、09:21:39、09:51:25。女子前三分別是謝雯菲、王利萍、鄭鈞月,成績分別為12:10:18、12:22:21、12:23:30。
女子的競爭看起來比男子更為激烈。越野跑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終點之前面臨各種環境和超長距離帶來的挑戰。
這是路跑所不能比擬的感受,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它的獨特魅力。
越野跑者身上總是帶著一種江湖氣息,也許越野跑正是跑圈裡高手最終的江湖。
廈門海滄半程馬拉松
上周的5000多名「青春不服,不負青春」的跑者,參加了廈門海滄半程馬拉松,廈門馬拉松不久前也公布了中籤情況,做為廈門馬拉松的前站,這場賽事還是吸引了很多優秀的選手參加。高手之間的競爭一直也是馬拉松裡的一大看點,這次的冠軍顯示出了強大的實力,吳向東以1小時6分的成績獲得半馬男子冠軍,魏靖珂以差13秒的成績獲得亞軍,楊淋強獲得季軍。李芷萱以1小時12分16秒的成績奪得女子冠軍,史立瑩和李美珍獲得亞軍和季軍。值得一提的是,李芷萱在上周剛拿到上馬冠軍,這次參加半馬雖然感覺身體比較累,但仍跑出了個人半馬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今年國內半馬女子最好成績。
由此可見馬拉松一姐的驚人實力。海滄半馬從2018年起就與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發起了「藍絲帶公益行動」,呼籲大家一同「為藍色海洋代言」,共同推廣海洋環境保護及紅樹林種植活動,三年共有1050名「藍絲帶行動」公益跑者參加線下賽事、超過7萬跑者參與「為海馬紅樹林系上藍絲帶」線上跑活動。
今年組委會還繼續同廈門滄江劇院合作,推出「不服,才有戲」主題活動,為跑者獨家定製參賽號碼袋,通過跑步文化和戲劇文化結合,打出自己特色的內容,也給賽事樹立了獨特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