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對: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網友的下聯堪稱經典,流傳至今

2021-01-20 騰訊網

古文中提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現代人說話雖然不像古代人那樣講起話來文縐縐的,但是現代人說話也比較幹練。一提到中國文化,現代人就會用4個字來評價,那就是博大精深。的確如此,中國文化有很強大的靈活性,這樣強大的靈活性也就是中國文化的最大魅力所在。

在1928年之後,我國人民就開始想著要不要加入拉丁文化,來更好的襯託中國文化。也就是說在使用漢字的同時也要加上拼音,當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覺得中國文化已經有很強大的靈活性了,魅力已經至高無上了。這時候還要加上拉丁文,就有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從這一爭論當中,大家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可能都不算太恰當。而如何更好的去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實對聯就是最好的方式。

有這樣一幅對聯,上聯提到: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這一上聯其實就做的比較巧妙了,前面交代的是因果關係,後面又用到了兩位歷史人物去表示鳥的困惑,而且用的比較恰當。既然上聯都如此精妙絕倫了,那麼下聯該如何對才能出彩呢?

1478年,明朝有文人墨客對出了這一對聯的下聯:龍困海底,惱呂蒙非是陸遜。這裡需要解釋的一個字就是呂,呂蒙是三國時期的一位將軍,但是在這副對聯當中,呂是通膂。現代文的意思就是脊椎的意思。所以聯繫起整副對聯的下半聯解釋的話,就是說龍之所以被困在海底,是因為脊椎不方便。所以才不能夠在陸地上生活。也就是說龍生活在海底,並不是因為陸地上不好,而是因為自己的脊椎不允許。

但是仔細去看這幅下聯,對比上聯的內容來講,關係似乎就顯得並不是十分恰當。甚至呂蒙和陸遜之間的聯繫,也並不十分緊密。如果強硬放在一起的話,那麼就會有一種很牽強的感覺。所以明朝人對出來的這一下聯,在當時的爭議性也比較大。很多人都會覺得上聯和下聯的文筆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略顯勉強。

1742年,當時清朝人也針對了這一上聯作出了下聯的回應:人居山蜀,虧臥龍早入水鏡。其實這下聯,如果讀者沒有一點三國常識的話,很容易就不知道這幅下聯到底是在講什麼。水鏡其實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一位文學家,名字叫做司馬徽。而司馬徽和臥龍之間的關係,就相當於是師生或者是伯樂與千裡馬之間的關係。

然後聯繫起這幅下聯的整句話,意思可以解釋為:諸葛亮進入了蜀漢,並且被重用的原因,就是因為司馬徽早就已經發現了諸葛亮的才能。所以對外宣傳,為諸葛亮之後進入蜀漢的權力中心,鋪墊了後路。不得不說,中國文化的靈活性,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和文字來講,的確要出眾太多,而對聯就是最好的闡釋方式。

相關焦點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對聯,也稱之為春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的就是巧和取,講究的是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古人用三國中的張飛和關羽兩位名將來出上聯,寫得頗有韻味: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別看這幅上聯簡單,只有寥寥十一個字,但卻是意境深遠。仔細品讀一下,便可知道這是一個諧音聯,也是一個會意聯。諧音聯,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語音達到一語雙關的目的。古代經典的諧音聯有很多,諸如大唐高力士和李白的對聯。
  • 千古一對: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四大名著都能對上!
    《紅樓夢》中就經常用投票的方式決定她們幾個詩歌的排名。好了,話不多說。有一個對子,非常奇妙。即: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它好在哪兒呢?首先,邏輯合理。鳥困在籠子中,想飛卻飛不了,原來是自己的翅膀羽毛被關住了。
  • 三國有一絕對,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
    本文分享國有一絕對,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 我國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而對聯的開始要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我們比較熟悉的會出對子的文人大概就是唐伯虎了,他以文採斐然而出名,在很多方面都有些許造詣。還有就是蘇軾,他最出名的是寫出來的詞,蘇軾之詞大氣磅礴,閱讀時十分暢然,但他在出對子上也很厲害,並留下了一些經典的對聯。
  • 上聯「鳥困籠中,想張飛無奈關羽」,下聯林衝和沙和尚紛紛躺槍
    上聯:鳥困籠中,想張飛無奈關羽。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上聯,它一語雙關,寫出了羈鳥的無助,也提到了兩個人名——「張飛」和「關羽」,這哥倆都是名著《三國演義》裡的大腕,蜀漢五虎有其二。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關二哥和張三弟的名字「關羽」和「張飛」竟然是一對反義詞。關羽,字雲長,振羽追雲,義薄雲天,紅臉丹鳳眼,長鬚飄飄然,他是《三國演義》裡的正義擔當。張飛,字翼德,比翼高飛,卓然自立,眼似銅鈴,須若劍戟,他是三國裡一身是膽的三弟。
  • 千古絕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才子給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坊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對聯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經典的小故事。第一個故事發生於武周時期,據說當時的民間出了一對天資聰穎、聰明伶俐的雙胞胎姐妹。小小年紀便能通曉文史,於是人們稱這對姐妹為神童。武則天聽說了此事後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便差遣手下的宦官將這兩位聰明的小娃娃請進了宮中。兩位女童應召進宮後,武則天便帶著她們到後花園中遊玩。不知不覺,她們便走到了池塘旁。
  • 千古絕對!上聯:「花和尚大鬧野豬林」,下聯太經典了
    ,老樵夫仔細打量了一下張秀才,見他讀書人模樣,便有意考之,放下了柴禾,回應道:「老夫這邊有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便告訴你下山的路,如對不出,那就恕老夫愛莫能助了」,言畢,脫口而出一上聯來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老樵夫這上聯取之實景,指著自己的柴禾吟出了上聯,堪稱巧妙,話音一落,便將目光投向了張秀才,看他能對出什麼絕妙的下聯來,這時,只見張秀才一臉的尷尬,愣是駐足不能語,久久沒能對出下聯來
  • 千古絕對!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透露著文化的點點滴滴。對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門上都要貼對聯。當然了,春聯是比較正規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對聯來娛樂。一個人出一個上聯,讓另一個人來回答,趣味性非常好。清朝年間,出現了一位大才子,他就是紀曉嵐。
  • 明代「最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聯也變得愈發精妙,若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絕對瞧不出箇中奧秘。 然而,徐渭的仕途卻不怎麼順利,他一連參加了8次考試,但始終未能中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抗倭之戰中表現突出的徐渭得到了浙閩總督胡宗憲的賞識,自此被招入幕府,充當幕僚。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堪稱經典
    因此對於這種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繼承保護下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民族才能進步,對聯文化經過千年的傳承,早已經十分完善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會有很多經典的對聯流傳下來。相信大家在平日生活裡還是見過很多對聯的,雖然我們如今不經常以對交友,但是對聯在古時候可以說是人們娛樂交友的一種方式。
  • 千古絕對!下聯:趺寶座、西方佛子、丈六金身,上聯令人想入非非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叢中的一朵奇葩,它意境優美時,成千古絕對;它趣味盎然時,成千古趣對。這一點註定了對聯要比詩歌和文章,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因為,詩歌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文章有立意者,方能流傳。對聯不一樣,它是徹徹底底的大眾文化,哪管得著意境和立意,只要有趣,它便能流傳千古。
  • 千古絕對!一口為口 二口為呂 三口為品,下聯更為經典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在這些文化歷程中,曾經留下了很多瑰寶。尤其以漢字則是體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先人智慧。而對聯則是由漢字所衍生的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上下文通順。並且對出了,下聯則是水流東坡詩(屍)。之後,蘇軾和佛印便面面相覷,兩人對視一笑。這也是傳為了後人的一段佳話。這曾經有這麼一句千古絕聯,千百年來一直被文人墨客紛紛追捧。這便是一口為口,二口為呂,三口為品。這也考驗了對對子的人,是否具有優秀的漢語功底。很快也有網友對出了下聯,像一木為木,二木為林,三木為森。
  • 他是史上最面癱的關羽,眼睛小到看不見,于榮光:我比較想演張飛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94版的《三國演義》,這部劇許多人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劇中的人物性格分明,個個有血有肉。尤其是說唐國強的諸葛亮和陸樹銘的關羽,一直令人津津樂道稱讚至今。其中關羽這個人物忠肝義膽一身傲骨,被譽為「武聖」,他對後人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大的。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關羽和張飛,為何對呂布截然不同?2,趁張飛醉酒,呂布奪走徐州,這讓張飛更加恨「忘恩負義″的呂布當初,劉備好心開門接納了落魄中的呂布,呂布應該感恩戴德才是,然而他卻再一次忘恩負義,逞劉備領兵外出與袁術打仗,張飛酒醉時偷襲了徐州,還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在這一件事上張飛除了自責外更多的是恨呂布,張飛恨呂布忘恩負義的本性,恨他讓自己在劉備面前丟了臉。
  • 拆字對聯「良犬為狼差點狠」,蘇東坡對出,對聯成為千古絕對
    而且關於蘇軾還發生了很多的關於對聯的趣事,其中的一副對聯還成為了千古絕對。如果說大唐不能沒有李白,那麼宋朝就不能沒有蘇東坡。宋朝與遼金多年來總是打打停停,遼國有一位使者來到中原,仗著自己的國家兵強馬壯,更是目中無人,他覺得大宋沒有一個有才學的人,他之所以他這麼狂妄,是因為他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三光日月星"。
  • 拆字對聯「良犬為狼差點狠」,蘇東坡對出下聯,被後人傳頌至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是我國一種非常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數千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聯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宋朝的時候,大文豪蘇東坡除了會寫詩,在對對聯上也是一把好手,有很多經典的小故事都和蘇東坡有關,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和對聯有關的一些趣事吧。
  • 關羽不用刀,張飛不用矛,兩人的兵器在史書中究竟是啥?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特別是書中有不少的經典故事,如今我們讀起來依舊朗朗上口,三國演義的故事流傳至今,其實很多人都是拿三國的故事當做信史讀,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人們逐漸的發現,三國演義的故事,和史書三國志之中記載的故事有相當大的出入。
  • 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關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紅臉,那張飛一般是 螞蟻...
    螞蟻莊園京劇臉譜是很有意義的存在,那麼在京劇臉譜中張飛是什麼顏色的臉?大家都知道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的豐富,其中關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紅臉,那麼張飛是黑臉還是藍臉?問題的答案遊戲鳥會在這裡分享給大家。螞蟻莊園1月8日問題: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關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紅臉,那張飛一般是黑臉藍臉答案:黑臉
  • 上聯「東和尚,西尼姑,兩廂情願,糊糊塗塗」,書生的下聯成經典
    我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沉醉在對聯的藝術中,創造出很多經典的奇聞趣事。有人說對聯就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通常都是知識分子才能把玩的,而一般的凡夫俗子自然無法領略到對聯的樂趣。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對聯文化可以做到雅俗共賞,世人同樂的境界。
  • 最經典的千古絕對,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網友: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歷史上喜愛對對聯的文人有很多,最出名的大概要屬蘇軾和佛印二人,在蘇軾撰寫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中,記載了許多他們創作的妙趣橫生的對子。此外像李白、歐陽修、王羲之等文人也都寫過流傳千古的絕妙楹聯,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為人樂道的美談。 對聯雖然形式短小,但對於平仄、字數、對仗要求非常嚴格,此外它的斷句和詞性也要相同,可以說對聯比詩詞更加難寫。明朝時的文學家徐渭就曾寫過一幅絕妙的對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副對聯初看之下非常古怪,似乎上下兩聯一模一樣,但仔細品讀後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奧妙。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很是經典!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很是經典!咱們筆者為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文化-對聯,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