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自燃要麼續航「過不了冬」!這三款純電動車誰能達標?_易車網

2020-12-25 易車網

前幾天,一位很久沒聯繫的朋友突然冒出來,讓推薦15萬元可選純電動車,因為他的第二套房子買在了不限購的增城,從廣州的白雲區前往增城實在太遠,再節省也得買臺車了!這位朋友屬於穩打穩紮型,結婚生子都一直沒捨得「拍牌購車」的,就在短短幾年內積攢能量買了第二套房,才開始詢問「買車事宜」,畢竟車是消耗品,房子是投資品嘛!

鑑於朋友的「務實個性」,購車智囊團為他推薦以下三款質量過得去,「電池保修」有保障且性價比過得去的純電動車。


小鵬G3

售價:14.38萬-19.68萬元

2020款上市時間:2019年7月10日

小鵬G3 460 2020款悅享版為最低配車型,售14.68萬元。性價比最高的應該是G3 460智享版,售16.68萬元。至於G3 520長續航版,低配為15.98萬起,其他兩款高配售價分別為17.98萬起、19.68萬起

2020款小鵬G3有兩個不同續航版本車型,所採用的電芯也是不一樣的,G3 520用的是寧德時代的電芯,而G3 400用的則是其它國內電池供應商(具體官方並沒透露)。

據了解,老款小鵬G3裝載47.1度電版本,NEDC續航為351公裡,動力電池供貨商為比克。而裝載47.6度電版本,NEDC續航為365公裡,動力電池供應商為聯動天翼,而聯動天翼則是承包了松下無錫工廠的18650生產線,其供應的18650三元鋰電池基本上和特斯拉的相一致。這樣看來,非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車型版本在續航裡程上堪憂,至少不太適合跑長途。

優點:首先,這款車優點仍然是它的顏值,雖然與第二款車小鵬P7比,不值一提。它採用星河曲線設計的外觀,造型獨特且風阻係數才0.29。其次,採用寧德時代811方殼三元鋰電池的版本,NEDC續航裡程520公裡基本保真,同級中排名可以第一。再就是直到現在小鵬P7仍未搭載的L2.5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表現還可以。

缺點:1.889m²全景式前擋風玻璃在呈現高顏值的同時,也讓紫外線非常強烈地對駕駛員形成傷害(雖然號稱隔熱和隔紫外線玻璃)。其低續航版本的電池供應商不太穩定。


廣汽埃安-AION S

售價:13.98萬-20.58萬元

年度升級車型上市時間:7月2日

其實埃安AionV也有15萬元起步的純電SUV,但綜合性價比而言。我們決定推薦電動轎車埃安AionS。

作為「廣汽埃安」品牌的最暢銷車型,埃安S 2020款新車共7款車型,其中NEDC續航裡程為460公裡的魅580為今年新推出的版本,也是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其補貼後售價為14.68萬元。

其優點:具備雙12.3英寸大屏聯動功能,懸浮立體式中央操控臺讓它的內飾非常具備科技感;車內空間比較大,賽車一體化運動座椅包裹性很好,2750mm長軸距,前排頭部空間980mm,後排腿部空間968mm,後備廂453L容積,適合家用。

動力方面,埃安S搭載前置單電機,最大功率135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充電至80%電量,快充需要0.57-0.67小時,慢充則需要8小時。續航方面,我們推薦的15萬元購車預算版本就是今年新增的460km續航版本,日常代步使用可一周一充。

缺點:今年5月18日,一臺白色如祺出行的廣汽埃安S新能源車起火,車頭機艙和車尾部發生自燃現象,後邊初步調查說是跟這輛車後備箱內消毒水有關,電池的安全可靠性仍然需要注意一下。


宋Pro EV

售價:17.98萬-21.98萬元

上市時間:2019年7月11日

作為一款緊湊型SUV,宋Pro EV共有四種車型配置,分別為高功率版舒適型、豪華型、尊貴型、高續航版旗艦型。新車空間尚可,長寬高分別為4650*1860*1700mm,軸距為2712mm,1340L後備廂空間。對比上面的轎車埃安Aion S,二排空間恐怕沒那麼充足了。(轎車和SUV沒有可比性,埃安AionS 可以拿來跟比亞迪的秦EV來比較)

宋Pro EV有三款車型,共提供兩種動力總成。動力方面,宋Pro EV搭載了高/低功率的永磁同步電機,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35kW,低功率版120kW,峰值扭矩同為280Nm;低功率版搭載了容量為59.1kWh的電池組,NEDC續航裡程為405km,官方給出的0-100%快充時間為1小時,電量由30%- 80%快充時間只需半小時。

高功率高續航版搭載了容量為71kWh的電池組,NEDC續航裡程為502km,官方給出的0-100%快充時間為1.2小時,電量由30%快充至80%只需半小時。

優勢:比亞迪的純電動車最大優勢在於它在「三電技術」上的質量穩定和技術領先。其續航裡程的「保真率更高」有理論依據。

缺點:和別的純電動車相比,它起售價更高一些,不過今年這款車也有較大優惠了。

車訊短評:

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往後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思路。EV純電動車作為新能源汽車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極有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中的最重要能源形式。

連混動技術非常成熟的本田、豐田汽車進入中國市場都在推「EV版」車型了,可見EV純電動車將越來越成為政策導向的車型。

即使比亞迪的雙模電動——DM插電混動技術已經很成熟,但EV版仍然更受期待;新勢力車企更加不用說,他們就是「電動化」時期的特定產物,至於產品能否經得住時間考驗,還是需要一批勇於嘗試的人去「實踐出真知」;


至於剛剛獨立運營的品牌「埃安Aion」,其產品開始走精品化路線,作為一家本地國企,開始發揮「為人民服務」的國企本性,讓利於民,將自己「力所能及」的惠顧在新品升級中讓給消費者。只是,「核心電池技術」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中,「電池質量的穩定性」仍然要受電池供應商的影響。

既然選擇一款純電動車,那還是從靠譜新車中選擇,以上三款都是15萬元以內不錯的選擇了。

相關焦點

  • 15萬左右能買什麼純電動車?這幾款不僅顏值高而且續航久
    很多朋友一聽到電動車就不感興趣,最大原因是純電動車的技術發展還不夠好,很多人對於購買純電動車一點想法都沒有,甚至還極力勸阻別人購買純電動車。確實純電動車的自燃事故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目前電動車也在快速發展,加上政策的支持,還有節能環保的理念,還是有不少人會選擇純電動車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15萬左右的純電動車值得推薦吧。
  • 15萬左右能買什麼純電動車?這幾款不僅顏值高而且續航久。 【圖】
    很多朋友一聽到電動車就不感興趣,最大原因是純電動車的技術發展還不夠好,很多人對於購買純電動車一點想法都沒有,甚至還極力勸阻別人購買純電動車。確實純電動車的自燃事故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目前電動車也在快速發展,加上政策的支持,還有節能環保的理念,還是有不少人會選擇純電動車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15萬左右的純電動車值得推薦吧。
  • 南方隨處可見,東北卻不常見的純電動車,真的能取代燃油車?
    比如本田計劃於2022年在歐洲地區停售傳統燃油車;日產將在2025年實現中國市場全面電氣化,不再銷售純燃油車型;賓利將於2025年前推出第一款純電車型,2026年實現全系插混或純電,2030年實現全系純電等等。事實證明,燃油車退出市場已經算是進入倒計時了,當一些車企開始停售燃油車之後,相信市場會緊隨其後。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至少在市場沒有高度成熟化的情況下,這種事情並不會發生。
  • 純電車、增程式電動車與插電混動式電動車的優劣簡析
    雖然自2015年至2018年四年時間,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總量在急劇擴大,但是自燃事故的絕對值增加得也夠快。 除了抨擊長程純電車,以及盛讚增程式電動車才是符合國際市場現狀的發展形式,楊裕生也對電動車的安全性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楊裕生看來,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純電動車大量的自燃起火事故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10萬以內能落地的三款純電動車,好停車又省錢
    今天給大家帶來3款10萬以內能落地,續航還不賴的電動小車。寶駿E200 智享版廠商指導價:6.48萬續航裡程:305km這臺在去年引起廣泛討論的小車,今年也進行了一個小升級,續航裡程從250km提升到了305km,馬力依舊是39匹不變。
  • 5萬左右續航好一些點的純電動車有哪些?
    比如,5萬左右可以選擇的燃油車已經可以集中在入門級緊湊型轎車,但是如果要選純電動車的話,基本上都是微型車,甚至是小微型車,也就是只能乘坐兩個人的車型。而且在續航裡程方面並不是那麼出色,續航在200-300公裡的倒是有幾款,但是續航在300公裡以上的就寥寥無幾了。
  • 三款不到8萬熱門代步電動車推薦,外觀、配置、續航誰更佳?
    五菱宏光MINI EV的熱銷,很好的反映出了當下消費者對於代步電動車強烈的需求。然而,安全氣囊、ESP車身穩定系統等基礎配置的缺失,還是讓不少消費者選擇了放棄。當然,那些十幾、二十幾萬的純電動車雖然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拿著直逼燃油中級車的預算買一臺代步電動車,也確實有點浪費。所以,7、8萬是一個很折中的預算。
  • 增程式電動車,這臺SUV只要13.98萬,卻鮮為人知
    提及增程式動力車,一定是今年火熱的理想ONE,雖有自燃、斷軸、剎車失靈等重大質量問題,但迅速擴張的銷量並不受影響。剛剛結束的11月份,理想汽車僅靠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月銷量達到4646輛,創單月交付量新高;今年累計26498輛。
  • 電動車續航造假,是誰在欺騙你?
    出品| 虎嗅汽車組撰文| 孫鳴遠題圖| AFP via Getty Images「這電動車續航宣稱超過xxx公裡,純屬是胡扯!」「我是車主,實測的確能超過xxx公裡。」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不少電動車的續航已經不輸燃油車,但由於補能設施數量和補能速度與燃油車仍有差距,所以提速快、行駛安靜、單踏板駕駛方便、用車成本低……這些電動車的優點,在「續航焦慮」問題面前似乎不堪一擊。通過車企的宣傳也不難看出市場的「一致性」,幾乎所有電動車的廣告和傳播中,續航一定是作為最重要的數據擺在醒目的位置。
  • 又一款純電動車,462匹馬力5秒破百,續航800公裡,配30寸大輪轂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內容,最新鮮、最熱門的汽車事件都會在此,而本期的內容是:又一款純電動車,462匹馬力5秒破百,續航800公裡,配30寸大輪轂導讀:純電動系列的車型和混動車型,乃是國內當下汽車界的潮流,不少車企都開始打造新能源車,而在國內新能源車還能夠不用搖號
  • 續航裡程不虛標 昂希諾純電動海外版榮獲NAF測試第一
    為此,NAF挪威汽車聯盟(以下簡稱:NAF)在2020年針對20款純電動車進行了冬季續航測試,測試車型囊括了現代汽車KONA EV(國內車型名稱為北京現代昂希諾純電動)、特斯拉Model S、特斯拉Model 3、奧迪e-tron、奔馳EQC、日產LEAF等各大品牌車型。測試結果顯示:所有車型在-2℃的嚴寒環境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電池性能偏差,平均續航縮水率為20%。
  • 雷諾要靠這款7萬元的電動車在華翻身?
    最大的一點,它是售價10萬以內唯一一款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售價為6.18萬~7.18萬元,連同級別中許多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車售價都高過它,但也能從另一個方面看出,雷諾在中國退出乘用車市場想要專注電動車以及商用車領域的決心。
  • 賓利將用電動車重塑品牌
    由此也表明了賓利不太可能在其最初的電動車系列中提供如大陸或飛馳等傳統豪華旅行車,這類車型的純電版本要等到電池技術發展起來才可能面世。 該車的造型靈感將來自於EXP 100 GT概念車,且電動車的空氣動力學效率將得到優化,以提供良好的續航能力。 工作雖仍處於概念階段,但賓利已明確選擇了這條發展道路,因為它能最好地隱藏大量的電池。
  • 定價不超過40萬,是誰給了東風高端品牌嵐圖勇氣?_易車網
    要是你選擇電動車,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也綽綽有餘。是什麼人有激情去選擇一輛不熟悉的品牌,不熟悉的SUV?可見,嵐圖在發布會上宣布這樣的定價,要麼就是真的底氣過硬,要麼就是自信過於膨脹。造車造的好是一回事,能不能打動消費者又是另外一回事。不難發現,汽車消費市場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從最開始的出行需求紐帶已經逐步轉變成為了情感需求紐帶。人們選擇這款車不僅僅是因為它好開,好看,舒適,安全,省心,更多的是它更像車主本人價值觀的表現。所以,嵐圖的主題,用了最最最常見的一種追求,便是自由。何為自由?物質自由and精神自由。
  • 15萬純電轎車推薦丨埃安S和比亞迪秦pro_易車網
    外觀方面,埃安S並沒有借用廣汽傳祺的設計風格,原創度非常高,況作為電動車它也採用了諸多比較年輕化的元素,比如稜角分明的大燈非常犀利、流暢的車身側面力量感充足,車尾則採用貫穿式尾燈,看起來非常的乾淨利落。
  • 不是續航而是電池和能源提供形形式!_易車網
    很多人買電動汽車都在乎續航,希望續航更長,但卻不知道續航和採用什麼電池有關,而一味地在乎續航,而車企就一味地加大電池容量,導致最近幾年電動汽車自燃事件頻發。電池容量越大,發熱量越高,發生電池內部因高溫致燃燒的概率就越大。買電動汽車與其在乎續航,不如好好研究下自己想買的電動汽車配備的什麼電池?以及採用什麼樣的能源?
  • 12月,要麼北邊看雪,要麼南邊看海!你選哪兒?
    這個12月,要麼北邊看雪,要麼南邊看海。遇見最美的冬天,才能好好地與2020年做個訣別。03 漠河在很北的北方,在那個能看到極光的地方,有一處夢一般的遠方,它的名字,叫漠河。那裡不知道已經下了多少場雪,霧白色的天空,像傍晚,又像黎明。
  • 領克首款純電動車,續航超700公裡,比亞迪漢迎來強敵
    而在最近,領克發布了一款純電動轎車,它的對手,似乎也正是勢頭正盛的比亞迪漢。這是領克ZERO CONCEPT的量產版本,其定位為一款中大型轎車,車身長度達到了4950mm,軸距達到了2999mm。但相比常規的三廂轎車,其掀背式的尾部設計算是一大特色之一,從領克目前的表現來看,領克05的熱銷也的確證明了其轎跑化設計風格的吸引力。
  • 15萬級純電動車,這幾款高顏值強續航的車型一定不要錯過!
    消費者在選擇純電動車型時,最關心的莫過於續航裡程的問題,畢竟誰也不想出去玩一趟,開著開著車就沒電了。而隨著新能源車型的普及,以及電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能源車型的續航裡程也在持續走高,而隨著續航裡程的增加,新能源車型已不再只是滿足城市通勤所需,也具備了一定的長途穿越能力。
  • 續航破百、高性價比的電動車這幾款足夠你使了
    近日許多粉絲給我們留言說因為其他原因,電動車該換了,要讓我們推薦幾款電動車。這次槽車有理來給大家推薦性價比高、續航強的電動車。   電動車的續航長不長,基本是看電池的電量多不多。通常續航越長,電池容量越高,電池成本越高,有些廠商會採用鋰電池方案來增加電池能量密度。性價比的話,一般看你單程通勤長度、以及售後服務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