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品牌時裝零售商I.T大裁員 或將交由二代打理

2020-12-16 聯商網linkshop

香港多品牌時裝零售商I.T大裁員 或將交由二代打理

來源:聯商網2020-02-22 09:42

香港零售問題尚未解決,2020年伊始又迎面撞上黑天鵝,曾經的潮流文化掌權者I.T已被逼至懸崖邊緣。

據香港媒體援引內部人士消息,截至去年底香港多品牌時裝零售商I.T已陸續裁員超300人,還削減了餘下員工的福利政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有內部員工透露,公司將會在2、3月給所有員工放無薪假。

根據內部信件顯示,凡是C級行政階層一律放12天無薪假,副總裁級別和總監級別均是10天,其他員工月薪2萬以上放假7天,2萬以下放假4天。而自1月起,該公司已經實行無薪病假的制度,即使員工有醫生證明,病假也只能放無薪假,不能用年假抵銷,除非確診新冠肺炎才會根據相關條例享有帶薪病假。

截至目前,I.T暫未對相關消息作出回應。

作為中國潮流文化的重要啟蒙者,I.T的現狀與過去形成鮮明對比。

I.T集團執行長沈嘉偉和其姐姐沈秀慧最早於1988年在香港銅鑼灣伊莉莎白大廈開設了一家僅200平方米的小店GreenPeace。

憑藉引入一系列當時還未入駐香港的品牌服飾,該集團迅速在年輕消費者中樹立了時尚潮流的形象,後於2002年進入中國內地,在上海新天地開設了當時除香港外的首家旗艦店,被視為內地消費者潮流意識的啟蒙者之一。

I.T集團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

2005年,這個多品牌零售商正式登陸香港證交所上市。I.T集團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一個主要發售Alexander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目前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除此以外,香港的WTAPS、UNDEFEATED、Fred Perry、Camper等品牌專門店也由I.T集團代理。

不過作為最早在中國市場布局潮流生意的零售商,I.T沒有如期迎來黃金時代。進入21世紀後,隨著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潮流生意從邊緣小眾化轉向中心化,I.T的優勢不斷減弱,而其密集的門店網絡和代理品牌導致成本攀升,盈利能力急劇減弱,近兩年來的處境愈發窘迫,正面臨時尚零售的天花板。

2017年,I.T集團為在線上市場追趕其它競爭對手,重裝上線官方電商平臺ITeSHOP,任命吳亦凡為代言人,與其在天貓建立的單品牌和多品牌旗艦店構成線上矩陣。為進一步擴大電商業務的輻射力度與範圍,ITeSHOP還正式入駐微信推出小程序,計劃將該平臺延伸至整個中國內地市場。

為減輕成本壓力並提升運營效率,I.T集團還從2018年開始逐漸關閉香港一些業績不佳的門店,同時推出集時裝、餐飲、美妝、鞋履和生活方式於一體的新概念門店i.tblue block,並於去年8月正式入駐天貓,開設了「大I.T」和「小i.t」旗艦店。

與此同時,I.T集團還聘請了專業的數位化人才,進一步擴張線上市場份額以及產品的設計開發等,並對供應鏈網絡作出調整,試圖把生產周期從原本的6個月壓縮至3個月。沈嘉偉早前在接受採訪時曾強調,I.T集團將繼續減小折扣,「我們的目標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便宜的東西,而是不斷更新的產品。」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即使潮流文化在年輕消費者中的熱度持續高企,但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一度成功突破年收入80億港元大關的I.T利潤率一直在低個位數徘徊,2018年更是出現營收90億僅賺4億的尷尬局面,股價則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

在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的上半財年,I.T總營業額下跌1.2%至40.15億港元,並錄得7195.3萬港元虧損,上年同期為盈利1.13億港元。第三財季,I.T在香港及澳門的同店銷售更是大跌33.3%,中國內地同店銷售同比減少5.2%,日本及美國同店銷售減少6.1%。

相較之下,以在線運動鞋論壇起家的潮流媒體HYPEBEAST成為一匹黑馬,在截至去年9月止的上半年收入同比大漲56.6%至4.01億元,淨利潤則大漲64.5%至2752萬元。公告稱,收益增加主要由於在數碼媒體平臺向品牌擁有人及廣告代理提供廣告及創意代理服務的範圍及數量增加,以及第三方品牌服裝於公司的電商平臺的銷售量上升。

或許為了自救,I.T集團已開始對管理層架構作出變動,於去年12月任命曾憲芬為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成員,而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自2012年起擔任提名委員會成員的FrancisGOUTENMACHER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主席,原獨立非執行董事、董事會的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成員、董事會的審核委員會成員及董事會的薪酬委員會成員麥永森已離職。

潮流生意中新舊選手的更迭揭露了一個事實,即在新技術推動的時尚行業變革浪潮下,傳統的商業模式已不堪一擊。據悉,沈嘉偉有意讓其剛滿18歲的女兒沈月接班,以年輕人的視角來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2月20日收盤,I.T集團股價下跌1.14%至1.74港元,近一年來累計下跌57%,市值約為20億港元,不及巔峰時期的四分之一。

(來源:時尚頭條網 周惠寧)

相關焦點

  • 雙奢品牌代言人吳亦凡成為I.T集團首位全球代言人
    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作為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隨著其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域的陸續開業,為不同地域的時裝文化提供交流的平臺,更是成為集世界一線時裝代理品牌跟自營品牌於一身的高級時裝品牌。   8月15日凌晨I.T官微宣布吳亦凡成為首位集團全球代言人 。
  • 香港I.T全年虧損7.5億;Chanel貸款6億英鎊渡難關
    延伸閱讀:滲透消費者日常,優衣庫將出售口罩,單價約為66元04維密英國公司或將破產業績深陷泥潭的維密在英國的處境也愈發艱難,據FashionNetwork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維密英國公司已聘請德勤負責制定破產保護等相關方案,目前未宣布任何裁員計劃。
  • 美國高端時裝品牌拉夫勞倫全球裁員15%|全球快訊
    (Ralph Lauren)表示,將於本財年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5%。隨著奢侈品的線上銷售出現激增,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奢侈品零售商表示,將把更多... 創頭條編譯  周二(9月22日)美國高端時裝品牌拉夫勞倫(Ralph Lauren)表示,將於本財年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5%。
  • 王俊凱能救I.T嗎?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與明星吳亦凡的合約到期後,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日前正式宣布新生代歌手王俊凱為集團代言人,並邀請他拍攝I.T全新秋冬造型大片,以酷勁十足的街頭風服飾展現當代青春潮流新勢力。今年1月至3月,I.T集團中國內地部分門店暫停營業,隨後美國市場門店也暫時關閉,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門店雖正常營業,但運營時間有所調整。 在如此低迷的境況下,有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底I.T集團就已陸續裁員超300人,還削減了餘下員工的福利政策,2、3月更是在疫情的影響下給所有員工放無薪假。
  • 消息稱香港 I.T 集團計劃將公司私有化
    據Reuters報導指出,香港時裝業巨頭I.T 在歷經全球疫情的衝擊後,預計2019至2020財年淨虧損高達7億港幣(約合$9,030萬美元),為此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 Sham Kar Wai 計劃將公司私有化改變業務模式以求生存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文化,而國內潮牌則大多受早期香港的影響,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香港是亞洲的時尚中心,更是東南亞地區的時尚消費中心。作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I.T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最終2005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 I.T:老潮牌的新問題
    邀請超過120個品牌推出特別紀念單品——這是香港時裝集團I.T今年為自己操辦的30周年慶祝活動的重頭戲。2018年底,I.T分別在香港、上海和北京開設了三家將所有這些紀念款集合在一起展示的快閃概念店。I.T藉助「買手店」這種形式一次性引入了大量的潮流品牌,給出了兩極中間的另一種選擇,或者說,兩種選擇——大I.T主營巴黎世家這樣的歐洲高端品牌,小i.t則主要出售日韓大眾品牌。超過450個海外品牌和自有品牌讓I.T可以打出不同的品牌組合門店來迅速佔領市場,僅在上海南京西路一條街上,就曾出現兩個街區內有3家I.T門店同時存在的局面。
  • 深度|潮流帝國I.T的沒落
    據香港交易所公告,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創辦人兼公司董事長沈嘉偉日前與獨立CVC基金一同作為要約人,以每股3港元提出對公司進行私有化,較公司停牌前交易日收市價1.94元溢價54.6%。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潮流帝國I.T的沒落-虎嗅網
    據香港交易所公告,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創辦人兼公司董事長沈嘉偉日前與獨立CVC基金一同作為要約人,以每股3港元提出對公司進行私有化,較公司停牌前交易日收市價1.94元溢價54.6%。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早報| Esprit大裁員;趙薇成為Fendi品牌代言人
    該系列由愛馬仕男性藝術總監Veronique Nichanian設計,大秀則由Cyril Teste以全新的形式呈現。隨著全球奢侈品行業逐漸適應疫情後的大環境,愛馬仕成為第一財季表現最堅挺的頭部奢侈品牌,市值一度漲至819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 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 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
    原標題: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來源:CBNData消費站時隔3年後,香港潮流服飾零售商I.T集團更新了代言人,這回選擇了TFBOYS組合的隊長王俊凱。8月26日上午,I.T集團官方微博宣布了新的代言人。
  • I.T居然不是服裝品牌,那我們去他們店買的是什麼品牌呢
    ,今天咱就說說這個i.t,在服裝時尚這個圈子裡到底是一個什麼地位和品位。 i.t這個品牌大概是咱們年輕人才知道,或者那些曾經年輕過的人,準確的說i.t並不是一個品牌,他只是一個多品牌的集合店
  • 英國美容零售商 Lush 將關閉在香港的五層樓旗艦店
    與不斷下降的零售額相對的,是香港高居不下的租金。英國美容零售商 Lush 已經關閉了位於香港中心區的五層高的門店。該門店佔地約7000平方英尺,Lush 以月租12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13萬元)的價格籤下為期五年的租約,今年月租水平已升至152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37萬元),租約將於今年8月底到期。
  • 早報| 香港潮流教主換人,HYPEBEAST市值超過I.T;康泰納仕中國官方...
    HYPEBEAST市值超過I.T 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潮流青年媒體HYPEBEAST上周股價累計大漲39%,截至周一收盤的市值約為30億港元,超過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的27億港元,這意味著HYPEBEAST創始人Kevin Ma取代I.T創始人沈嘉偉成為香港新潮流教主。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據香港交易所公告,這筆交易由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Partners(簡稱 CVC)支持,將以每股3港元的價格以現金支付形式購入其他股東(創始人兼大股東沈嘉偉以外)持有的非創辦人股份。備案文件稱,這比該股在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5%。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創始人沈嘉偉將保留約51%的所有權,CVC 擁有剩餘的所有權。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據香港交易所公告,這筆交易由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Partners(簡稱 CVC)支持,將以每股3港元的價格以現金支付形式購入其他股東(創始人兼大股東沈嘉偉以外)持有的非創辦人股份。備案文件稱,這比該股在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5%。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
  • HYPEBEAST市值超過I.T 香港潮流教主換人
    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HYPEBEAST上周股價累計大漲39%,自今年以來累計增幅達80%,截至周一收盤的市值約為30億港元,超過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的27億港元,這意味著HYPEBEAST的創始人馬柏榮Kevin Ma已取代I.T創始人沈嘉偉成為香港新潮流教主。受業績不振影響,I.T集團股價自今年以來則累積下滑逾40%。
  • New balance裁員繼續 I.T將私有化退市?
    因疫情衝擊,New balance不僅宣布關廠,裁員潮還將繼續;而「潮牌鼻祖」I.T將私有化退市,也是由於其業務在疫情暴發下以及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IPO早知道)奇點君點評:都年底了,物業公司上市之旅依然熱情不減~2高端跑鞋New balance裁員潮繼續日前,美國高端跑鞋品牌New balance宣布關廠裁員。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藍鯨財經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能否止住虧損?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財經女記者部落」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