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古雅嫻靜三町老街,讓整個高山宛若空城。這裡也沒有大城市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晚餐以後,唯一可以消遣的地方,就是高山的一番街了。一番街是外國人鍾愛的地方,因為這裡有營業時間較晚的居酒屋,小酒館。還有一處讓我們有些意外的半弓道場,開設在食肆林立的一番街,就連招牌都特別簡潔矚目。
弓道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有點陌生的,在日本卻很普及,現在日本國內包括公共及私人的弓道場大概有1400多個。弓道有著典雅而嚴整的一套習射程式和比賽規則,形式古樸,服飾、器具都很講究,一舉一動都要求嚴格。弓道非常注重禮儀,注重師道尊嚴,有著非常濃鬱的文化感,但又不失引人入勝的競技性。可以說,弓道是與日本的茶道、花道、劍道等日本傳統文化形式一樣,最能體現日本人的民族性和傳統精神的技藝之一。
半弓道場就是一處比較傳統的弓道場,場內不大,看管店鋪的工作人員是個年輕人。如果之前沒有玩過,工作人員會幫忙穿戴護具,並簡單教授一些規定動作和技巧。
之前從來沒有學過弓道,或者接觸和射箭相關的活動。但是弓道相對來說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沒那麼嚴苛,不需要力量有多強大,也不要求視力有多好。初學者用的都是比較輕的弓,雖然前幾支箭很大可能會脫靶,但是稍加總結經驗,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雖然是初次體驗,但至少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對弓道這一日本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日本弓道源於中國射箭術。中國古代六藝,即:禮、樂、射、御、術、書中的"射",就是射箭。古代中國的《禮記》傳入日本後,日本射箭不僅有了一定的發展,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今天的弓道。因此,日本弓道與中國的射禮頗有淵源。日本的弓道家認為,弓道在某種程度上乃是中國古代射禮的延續與本土化。但射禮在中國已經沒落。
作為出色的弓箭手心態必須要平和,精神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射中標靶並不是終極追求,而是要達到身、心、弓箭這三者的高度和諧統一。時至今日,弓道在日本文化中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年和新生兒誕生的時候,撥動弓弦意味著以後可以擺脫厄運並帶來好運。弓道對於日本人,除了是一種競技項目,有時候更是一種文化信仰。
近年來,日本弓道正闊步地走向世界,在歐洲和北美各國,由日本人主持的弓道館正在與日俱增。在網上搜多,發現我們身邊的很多城市都有弓道館。弓士內藤敬是一位80多歲的日本老人,飄洋過海來中國已經二十年,成為在中國傳授日本弓道的第一人。於1996年在天津體育學院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弓道館,之後又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建立了道館。據其所言是要把弓道帶回它的發端地,這以舉措表達了他對這一神聖活動的尊重。
日本弓道之所以能保留至今,又能走出國門,並融入現代社會,這與日本人珍愛自己的傳統文化,以及政府和國民不懈地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已任的做法是分不開的。一百多年來,日本經歷了比我們更加宏闊、更加深刻的現代化轉型,也經歷過西化思潮對傳統的強烈衝擊,但在保存傳統文化,特別是民族體育文化這方面,不得不說,他們確實比我們做得好,很值得我們反思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