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有劍道,弓道等傳承傳統文化的存在,而中國沒有?

2020-12-06 胡思新語

不僅是「劍道」,「弓道」,類似的還有「茶道」,「花道」,等等一大堆的「道」,在日本仍然鮮活的存在,當然還有「武士道」。

日本的這些「道」,都是什麼?

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大家就都明白,為什麼中國沒有這些。

我們常說,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禮儀規矩特別繁瑣的國家。

所有的「劍道」,「茶道」等這些,就都是行為規範,你要學習這些,首要的不是要學會怎麼做,而是那些事你不能做。

中國歷史上,也有個階段,整個社會由一套既分門別類,又包羅萬象的禮儀,規矩構成的時代。

西周,典型的封建制時代,有一本專門記載這些禮儀,規矩的書,叫《周禮》。

這些禮儀,規矩,隨著身份,等級而不同,都各有明確規定。

日本的社會,近似於西周?

的確是這樣,更準確的說,是接近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仔細想一想,日本是什麼時候,結束封建時代的?

是「明治維新」,1868年起始,距今不過百五十年。

西周結束後,在中國繼之而起的,是春秋戰國,是一個權力階層,由王侯而為公卿,進而又有「士族」崛起的,社會劇烈變化,動蕩的「大變革」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

現在的日本,正是處在這個封建時代剛剛結束,多種力量相繼興起的歷史交叉點上。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與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一個「島國」。

整個「春秋戰國」,就是一部戰爭史,不僅是列國群雄間的鬥爭,也有與異族,不同文明形態間的鬥爭。

日本作為「島國」,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外患,或至少外患影響不大。

這樣的地理環境差別,造成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往往會更劇烈,更徹底,而日本就能夠選擇更為容易的方式,在相當程度上達成妥協。

我們看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各大「幕府」最終都沒有選擇廢棄天皇而自立,就是這個道理。

掌握權力核心的目的已然達到,就沒必要去強行挑戰民眾的心理寄託,以造成不可控的風險。

這樣的特徵,造成日本舊有的階層,文化等心理認知,難以根除。

多種歷史階段,多種階層,以及他們各自代表的文化,在日本並存。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日本的一個奇特現象,既有政治「世家化」,經濟「門閥化」,有等級森嚴,繁瑣禮儀等,也有「下克上」的文化傳統。

「下克上」作為一種現象,其實所有國家都存在,只是反映在日本的近代歷史中,尤其頻繁,廣泛,從而也就成為一種特殊文化現象。

究其根本,這主要是生產力的大幅提高,帶給普通日本國民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然而之後卻又受限於嚴重固化的階層,沒有更多的上升通道造成的。

為什麼日本的社會固化,能到如此程度,卻沒有大的危機呢,因為他是「島國」。

那麼,在知道了日本的這些「劍道」,「弓道」,「武士道」是怎麼回事後,還會有人去羨慕這些東西嗎?

封建時代的結束,在中國已然有了兩千餘年,舊有的這些象徵等級,身份的禮儀,規矩,早就被時光衝刷得蕩然無存了。

相關焦點

  • 起源於中國射箭,日本弓道文化在本國被傳承普及後,卻又傳入中國
    這裡也沒有大城市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晚餐以後,唯一可以消遣的地方,就是高山的一番街了。一番街是外國人鍾愛的地方,因為這裡有營業時間較晚的居酒屋,小酒館。還有一處讓我們有些意外的半弓道場,開設在食肆林立的一番街,就連招牌都特別簡潔矚目。弓道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有點陌生的,在日本卻很普及,現在日本國內包括公共及私人的弓道場大概有1400多個。
  • 傳統弓在高校流行 世界知名度尚不如日本弓道
    在時下流行分門別類的射箭中,中國傳統弓卻相對小眾,由於較高的難度和較低的普及度,曾經的「六藝」之一如今尚未廣泛流行開來。少林寺「無遮大會」的最後兩天,舉辦的正是中國傳統弓的射箭比賽。來自廣東健公書院隊伍的女選手佘麗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兩年間,中國傳統弓開始普及,但仍處於起步階段。相比日本弓道的成熟,兩者最大的差距在於——標準化、規範化。
  • 為什麼日本比中國更好保留和傳承傳統文化
    我認為日本的好處在於做到了極好的商業體系。讓這些傳統的文化掌握者能以此謀生——即便收入不高,至少在精神層面代表著雅,或是把日本風格的東西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或許這和日本傳統文化中對匠人精神的提倡有關係吧,在中國這些都是細枝末流……日本比中國更好保留和傳承傳統文化比如建築方面——日式庭院日式庭院雖起源於中國文化,但經過長期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有日本獨特文化性格特徵的園林藝術。它在模仿中式庭院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枯丶寂丶佗的境界。
  • 武林大會舉行了中國傳統射箭比賽,知名度不及日本弓道
    武林大會舉行了中國傳統射箭比賽,知名度不及日本弓道
  • 盤點動漫中那些弓道美少女!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弓箭與弓箭的文化,其中,日本的弓道非常獨特,因為儀式感非常強,不如是否因為如此,在一些二次元作品中,弓箭也有「破魔」的威力。當然,作為武器來說,日本的弓箭也是很有威力的!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手持和弓的二次元女性角色吧!
  •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都是當今世界較為知名的劍術流派,都自成體系但又截然不同,千百年來在各自的國土發展傳承,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那麼,這三種劍法在實戰中誰更強一點呢?
  • 《劍俠義墨·劍道》中國歷史上劍道的起源和發展,和日本劍道的來歷
    劍道一詞最早出現先秦古籍《吳越春秋》裡,越王勾踐與劍客越女的一段對話裡。中國古代曾一度將劍的修行稱作劍道,《漢書藝文志》中也記載有《劍道》三十八篇,可惜現已經缺失。除此之外,其它還有劍法十二篇。另外《渾元劍經》,是元末明初畢坤所寫,是一本詳細地論述劍法功法的武學專著。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劍道早已有了相當完整的理論體系。
  • 「弓道」自在人心
    傳入日本後,有了一定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弓道。弓道屬於安靜的運動,沒有對手,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通過學習和訓練強身健體的同時,以求達到精神上的修養。這項運動發源於3600多年前的中國,如今是日本武道九項目之一,推崇禮儀過程,將重至誠、講禮節定為練功者的道德規範。    在北師大珠海分校,如果向學生問起「弓道」,幾乎所有學生都會跟你介紹起一個大鬍子日本老頭。
  • 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該怎麼傳承
    當代中國這40年,發生了過去三千年從未有過的巨變,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社會基礎大多已經改變,有的甚至已經消失,所以處在激蕩社會變革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傳承危機。中華傳統文化的「傳」與「承」因為面臨危機,所以需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傳」與「承」是兩個概念,「傳」是無條件的完全保留。
  • 日本弓道見學活動復盤
    弓道活動總結大成日語<2020>上周末,大成君舉行的日本弓道體驗活動完滿結束了。弓道歷史及發展講解活動伊始,文老師為大家介紹了弓道的起源、弓道的發展歷史、以及弓道的理念「真善美」。弓道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就是射箭。
  • 日本劍道文化體驗,周末北京好去處
    「劍道」本源自《吳越春秋》,在隋唐時期與日本的文化交融中流傳到日本本土,刀法經過漫長的戰爭年月不斷的演變,直至日趨穩定的日本江戶時期,以日本盔甲的樣式為原型,製作了劍道的護具與竹劍的基本形制,從而便形成了日後競技體育項目--劍道的雛形。
  • 中國的御守,傳承非遺文化
    御守,來自於日本神社,是日本一種文化,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提到御守就會想到日本,也有人不遠千裡去求取。其實如果中國有御守,大家也就不用跑那麼遠,在自己的地盤上也能戴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御守。中國有沒有御守呢?有的。
  • 中國3000多年的傳統文化,為什麼卻在日本火了?
    中國的古典園林如此。西方的歐式園林亦如此。也有例外的,枯山水,日本的頂級美學。唯一一座沒有植物、水流的園林。日本庭園文化的最高代表。但它的誕生和發展,卻離不開中國。今天,就來細細掰碎它。什麼是枯山水?日本古籍《作庭記》記載,「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直白點,在沒有池子、水流的地方放置白砂、石頭,即是枯山水。最早,它只是日本庭院的一種設計手法,相當於現在的家裝設計。但,這個「家裝設計」極有特色,只有白砂和石頭。為什麼?
  • 弦音響徹:弓道的煉心之旅
    如果有所猶豫,聲音就會變成這樣……」來自日本的弓道家、澤田欣一範士(範士:日本武道中的最高稱號)一邊解釋,一邊拉動手中的弓弦,演示其中的區別。場地另一邊,一頭白髮的石川武夫範士正在逐一糾正每位練習者的姿勢。圍繞在他們身邊聽取指導的,是近80位中國弓道愛好者,其中既有在讀大學生,也有來自不同行業的社會人。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稱,「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本土的妖怪」。比如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姑獲鳥,這種九頭鳥身的妖怪,是怨婦的化身,往往在夜間抱走人類的孩子,而日本神話中,姑獲鳥卻有撫育孤兒的現象,可見,同類妖怪在不同的地緣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
  • 動漫中的弓道美少女
    動漫中的弓道美少女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弓箭與弓箭的文化,其中,日本的弓道非常獨特,因為儀式感非常強,不知是否因為如此,在一些二次元作品中,弓箭也有「破魔」的威力。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手持和弓的二次元女性角色吧!菖蒲《甲鐵城的卡巴內瑞》菖蒲,日本電視動畫《甲鐵城的卡巴內瑞》中的核心角色之一,是治理顯金驛的四方川家總領堅將之長女,也是老中牧野的侄女。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於傳統文化,日本是如何做到傳承的同時即又自我革新的
    @前言  小察說:每一個能在歷史長河中留存下來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不惟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每一個民族念念不忘的責任,這更是避免自己成為無源之水的一劑良藥。日本起初很多文化都源自於中國,其中包括了文字,習俗,服飾,建築等等,但其到後來繼承的同時也做了許多符合本國文化的革新。
  • 3000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卻在日本火了?
    也有例外的,枯山水,日本的頂級美學。唯一一座沒有植物、水流的園林。日本庭園文化的最高代表。但它的誕生和發展,卻離不開中國。、沒有水、只有砂,怎麼辦?這,叫借景,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手法。讓遠方的植被和山脈「淪為背景」,整個枯山水庭園看上去就大了許多,美了許多。
  • 金典·經典巨獻 攜手《中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和婷婷)現在,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正在芒果 TV、湖南衛視熱播,收視獨佔鰲頭。而與之一同上線的冠名商依然是伊利集團的金典有機奶,二者共同打造了一場傳承文化之美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