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東媒體報導,卡達近期再次呼籲沙特聯軍取消對卡達陸地、空中和海上封鎖,但沙特方面拒絕了卡達的提議。為此,卡達在得到數萬大軍和伊朗隨時出兵保證下,頑強的抵抗著沙特為首的多國聯軍入侵威脅。不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卻傳出消息稱,在卡達東海岸瓦克拉地區爆發了激烈的槍炮戰,據稱是重型火炮和裝甲車發出的炸彈聲音,另外還伴有戰機的轟鳴聲。但至於交火原因,目前還尚不得知。
有評論認為,這起激烈的槍炮戰很可能只是發生在沙特內部的宮廷政變,因為有觀察人士注意到,這個信息的發布者是來自沙特的消息人士。據透露,沙烏地阿拉伯國內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政變活動,沙特王儲最終動用國王衛隊逮捕了大量沙特高層改革派支持者。雖然沙特王儲此次自稱遭受了軍事政變的威脅才動用國王衛隊,但在專家看來,這實際上是沙特王儲本人壓制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未來在王位爭奪中最終勝出。但令沙特沒有想到的是,此次政變居然也影響到了卡達。當然,這個意外無疑會對容易受到波動的沙特和卡達的關係造成一定消極影響。
綜合此前報導,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等部分阿拉伯國家以「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隨後,沙特等國實施對卡達的封鎖管制,沙特還封閉了與卡達的陸地邊界,這也是卡達唯一的陸地邊界。由於卡達食品大量依賴進口,首府多哈等地出現搶購風潮,造成了食物短缺等人道主義後果。不過,自去年以來,卡達和相關國家關係開始出現緩和跡象。卡達首相兼內政大臣阿卜杜拉在去年5月底前往沙特出席海合會和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特別峰會,成為自兩國斷交以來訪問沙特的最高級別卡達官員。
然而,來自俄羅斯的情報卻認為,據情報顯示卡達一切如常,根本沒有沙特方面所稱的宮廷政變。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伴隨阿拉伯國家出現劇烈動蕩,中東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俄羅斯應對中東變局的總體方針是,結合對當今世界和俄羅斯外部國際環境的整體判斷,立足於本國利益需要與實際能力,靈活果斷採取務實進取的戰略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對中東變局採取差別化對待政策,在俄利益較少的北非和海灣地區奉行超脫政策,而在俄戰略利益集中的東地中海沿岸地區如敘利亞和埃及,奉行積極介入政策。通過這些,俄羅斯證明自己仍是有能力參與解決國際事務的大國,避免在中東被孤立和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