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最令人神往的一首題畫詞,畫中美人栩栩如生:任是無情也動人

2020-12-19 詩詞曲精品齋

唐代詩人元稹,在《崔徽歌》中講述了關於崔徽的一些經歷:崔徽是河中府的歌妓,一次偶然,她和一位臨時到蒲州辦事的官員裴敬中相愛了,兩人恩愛繾綣,你儂我儂相處了數月,裴敬中的公事也已經完畢,不得已,兩人只得分離。裴敬中走後,崔徽因為思念和傷心,竟然憂鬱成疾。恰好,有一個叫做丘夏的人,非常善於畫肖像圖,於是崔徽便讓丘夏給自己畫了一幅肖像,寄給裴敬中,並且說:「一旦我沒有畫中人漂亮了,我也會為了郎君而死去」。不久,崔徽竟然真的病重去世了。

這個故事或許有杜撰的成分,但是卻深深感動著許多才子佳人,並且,崔徽的畫像也真實存在著,並且曾出現在東坡的藏品裡,據說,元豐元年(1078年)四月,秦觀到徐州拜謁蘇軾時,便曾經觀賞過這幅崔徽半身像,顯然,多情的秦觀對翠微的故事,也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完這幅畫後,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題畫詞,便是下面這首《南鄉子》(另有一說,該詞作於元祐年前作者居京時期)。

該詞從崔徽的畫像入手,描摹出了畫中人的美麗,之後化用宋玉的辭賦表現畫中美人的妙姿,留給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該詞善用典故來表達自己觀畫後的感情,極富藝術感染力,讓人讀之猶如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崔徽。崔徽因畫師丘夏而永存美麗,故事和畫像又因元稹的詩、秦觀的詞而更增魅力,相輔相成,當真令人無限神往。

南鄉子秦觀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牆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首句點明畫像中所畫的是崔徽形象,而且特意用「妙手」來形容,說明詞人對於畫家的認可,元稹曾稱讚丘夏說:「善寫儀容得恣把」,足見畫師對人物描摹得惟妙惟肖。

而畫中的人物崔徽,更是美麗至極,詞人只用了七個字來描寫,「水剪雙眸點絳唇」,兩隻眼睛明亮如秋水,嘴唇朱潤仿佛硃砂點染,詞人只重點抓住眼睛和美嘴唇,就勾勒出了崔徽的美貌,的確,眼睛和嘴唇,是最能表現美人神採和美貌的部位,對視之下,動人心神。蘇軾也曾經寫詩讚美過畫中的崔徽,說她是「玉釵半脫雲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當然,蘇軾只勾勒出了粗線條,不寫細緻之處,這或許是詩與詞表現手法的不同,然而,如果將兩人的詩句合起來,卻更加生動地表現了崔徽的美人形象。

接著三句,藉助宋玉這一風流人物來增加詞韻,並點明這是半身像,「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牆頭一半身」,據說,當年宋玉風流倜儻,有位鄰居美女十分愛慕他,總是在牆邊露出半個身子偷望他,長達多年之久。秦觀為什麼又突然拉扯上宋玉呢?這其實是補充上句刻畫的不足,從側面烘託崔徽的美麗,因為宋玉描寫這位鄰居美女,「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直如人間仙女一般,而半身像的崔徽,正如宋玉鄰女,讓人充滿了遐想。

下片,詞人一個轉折,就像描繪到了崔徽的心中,「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要知道,崔徽請丘夏作畫時,心中正懷著悲苦的相思之情,而畫師又以妙筆進行了傳神的描摹,所以畫中的崔徽,翠黛微顰,大有憐色,心中似有無限心酸。而這幅畫流傳到蘇軾、秦觀那個年代,崔徽的悽涼身世早已經成為往事,留下的只有這幅畫,這就足以引起人們的無窮感慨了!

最後,詞人寫出了自己觀畫的感受,「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面對如此美貌的女子,如此傳神的畫筆,詞人還有什麼「堪恨處」呢?原來,堪恨的地方是「無情」,是畫上的美人不能活過來,不是有感情的真人!可妙在詞人又補了一句,任是無情也動人!如此美妙的藝術,即便是不能說話行走,也一樣讓人讚賞不已!這一句,全用羅隱的名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感慨中透著些遺憾,但正因為這樣,也讓這首詞變得更加有餘味了。

總體來說,秦觀的這首詞,以畫入筆,既表現了畫中美人的美麗,也抒發了自己的感情,且詞人善用典故,能將看似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整首詞,也頗有感染力,作為題畫詞,可謂極佳!

相關焦點

  • 秦觀名落孫山後,寫下一首千古名詞,開頭驚豔,結尾更是神來之筆
    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秦觀應禮部考試,但卻名落孫山,在落第後,秦觀壓抑不住內心的失落和傷感,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畫堂春》詞(當然也有一說,此詞表現的是富貴閒愁,但從詞意來看,落第失落說比較合理),便是下面這首:畫堂春秦觀
  • 秦觀水平高超的一首詩,短短的28字,卻讓人感到雅趣盎然
    當一個人身心放鬆,情緒歡暢,也會感覺大自然美麗夢幻,仿佛一切都如此迷人,並可從中收穫無窮快樂。北宋一位詞人就有這樣的強烈體驗,下面分享的是秦觀水平高超的一首詩,短短的28字,卻讓人感到雅趣盎然。春日宋代: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全詩集中寫一個庭院,首句先寫夜雨,「一夕輕雷落萬絲」。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實這二人本無交集,人們卻因一首詞將他們聯繫起來。下面介紹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滿庭芳宋代:秦觀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詞的大意是:微雲綴山,像塗抹的水墨畫;枯草銜天,如膠漆一般粘連,城門號角聲已斷。暫停徵帆,共把離酒飲幹。蓬萊席間情拳拳,今日回首似雲煙。夕陽西下、寒鴉數點,流水環繞孤村轉。魂去魄散,臨別之時人何堪。我暗解香袋送她,她以羅帶交換。情深意繾綣,空落得薄情名聲。此去無緣再見,襟袖上淚痕斑斑。
  • 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山抹微雲秦學士」之名傳遍天下,連秦觀自己都頗為自得。哲宗紹聖元年,多名「舊黨」人士遭罷黜,秦觀亦未能倖免,在被貶往杭州通判任上時,途徑泗州,在給泗州太守的一首詩中說,「而今雖是江湖吏,猶有當時七字尊」,意思是說雖然我現在混得比較慘,被貶到杭州2把手的位置了,不過我這「山抹微雲秦學士」的名頭可還在呢。
  • 秦觀=情冠?曹雪芹如此欣賞秦觀,蓋因二人皆為情而生
    第二次是在第五回,賈寶玉來到秦可卿的閨房中,看到一幅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此外,《紅樓夢》中還有一些人名與意象借用了秦觀的詩詞。
  • 秦觀為何被稱為「千古傷心人」?這首詞句句斷腸,讀完就懂了!
    秦觀是北宋非常重要的詞人,秦觀是個多情的人,他的詞多寫愛情、寫美人,但是詞的好壞,不在於寫了什麼內容,而在於所寫內容之下,有沒有一種高深的精神,有沒有對人生的態度,如若有那就是好詞,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遊雖作豔語,終有品格」。
  • 秦觀最有趣的一首詩,這種比喻只有他能想得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秦觀的詞,雖委婉綺麗,卻因為他一生的坎坷經歷,更多了一分高古沉重、真摯感人。他現存的詞作並不多,只有百首,卻篇篇經典。無論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中的細雨柔情,還是「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傷春之愁,亦或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無奈,都是驚豔世人之作。但世人只知道秦觀寫得一手好詞,卻不知道他現存的更多的是詩作,他的詩也從來不乏經典。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詞,描寫民間愛情故事,堪稱愛情詞中的絕唱!
    在古詩詞中描寫七夕的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觀的這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現在可能一說起秦觀,大家更多的是會想到他的詞,譬如他的那首《鵲橋仙·纖雲弄巧》,更是宋詞裡的經典之作,裡面最後的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是宋詞裡的愛情經典名言,相信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會都聽過這兩句話,並且在寫作中,也會時常引用。
  • 秦觀詩詞裡的春天,美到心醉!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宋代:秦觀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這首愁情詞由春愁離愁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說是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凝聚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此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主要抒寫別恨,為懷人傷別之作,據詞意可知作於某年的一個暮春,當為秦觀前期的作品。《如夢令·池上春歸何處》宋代:秦觀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 七夕夜,秦觀思念愛人,寫下一首名作,詞絕美卻讓人想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而秦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詞。詞句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迴腸,感人肺腑,終是成為了千古絕唱。而在這首絕唱中,更是有那麼兩句,成為了情人心中對愛情的神聖憧憬的絕美願望。
  • 秦觀這首《江城子》寫給愛情,比起寫給蘇軾的詞要哀婉纏綿
    此時的秦觀似乎早已遇見到自己的結局,在前一年就給自己寫下了輓詞,而亦師亦友的蘇軾前來探望,自然不希望他馬不停蹄背上,招待他喝了酒之後再走。在喝酒的時候,秦觀有一首《江城子》,算是送給老友的最後禮物,其中下片說,「莫匆匆,滿金鐘。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讓我們讀後對於蘇軾和秦觀這2位大才之人一生的境遇唏噓不已。
  • 《紅樓夢》裡的人生智慧:薛寶釵端立自持,任是無情也動人
    晚唐詩人羅隱的一首《牡丹花》,可謂是寫盡了牡丹的天姿國色: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藥與君為近待,芙蓉何處避芳塵。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暫且不論羅隱在作此詩的時候帶有著沒落的冷冷的諷刺意味,但其中的這兩句對仗「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已經真真切切地傳達出了牡丹的傾城傾國。
  • 秦觀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秦觀與蘇軾妹妹的愛情故事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很顯然這只是後人一種美好的想像,現實的世界裡蘇軾並沒有妹妹;民間之所以會流傳這樣的故事,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由於兩人是好朋友,而且在文學上才華相當,彼此可謂是惺惺相惜,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民間會一直流傳這麼美好的愛情故事,硬生生要編造出一個蘇小妹來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的這首芍藥詩,為何遭到元好問的譏諷
    花最愛美,它是沒有空檔的,一年四季我接著你,你跟著我。你看牡丹開過之後,接著薔薇、芍藥也來了。五月初夏,仍然是一片紅,只不過已經是芍藥的天下了。芍藥之美,它與桃李不同,與丁香木蘭也不同,就是那形狀極其相似的牡丹也是不一樣的。牡丹是木本植物,而芍藥是草本植物。這樣芍藥首先就多了一份嫵媚,多了一份溫柔。它和那薔薇比也是不一樣的,宋朝詞人秦觀就對比過。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秦觀與銀漢
    掌柜也在忙碌中,啊!你在說什麼啊?老先生,我在問你這兒有北上銀漢的馬幫隊嗎?有,可能還要等一個時辰吧?你有什麼事嗎?回答到「我就是打聽一下,我前去那裡辦點公差」,哦!你明天來吧,我給他們說一下。那就謝謝這位老先生了?不客氣!多謝了!秦觀,又往回走。
  • 她畫了12年女性,畫水中女人性感嫵媚,畫美人魚栩栩如生
    在國外有一位美女畫家,她很擅長風景和人物題材,有趣的是她畫風景只畫海洋,畫人物就只畫女性。她畫了12年女性,而且畫中女性全部都以海洋為背景,她畫的水中女人性感嫵媚,畫美人魚稱得上栩栩如生。她就是來自費城的青年女畫家Lindsay Rapp,12年來她畫了很多漂亮的女性題材作品,同時也受到無數觀眾的喜愛!
  • 歐陽修水平高超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清逸明淨,令人神往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一首詩如果描寫逼真,將人物寫活,富有生氣;或寫景如畫,富於典型性,必定會讓讀者深受啟發和薰陶。比如李白的《秋風詞》,「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勾勒出秋意悽緊,蕭條之氣立刻就從字裡行間悄然浮起。